留学日志之二:再论中国教育
——兼答“钱学森之问”
从大学第一篇关于教育的实证性文章到透过蜗居(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39268-1-1.html)看中国的教育,再到今天的再论中国教育,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每次在想到教育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在出国留学之后,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与日俱增,今天,我从一个“职业学生”的角度斗胆回答一下“钱学森之问”,如有不对之处,希望各位朋友当面指正,谢谢!
首先,我补充一下何为“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由钱学森在2005年受到温总理接见时提出来的问题,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的艰深命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且完善的答案,这需要我们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我们先来看看这两者的定义。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索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索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方式。
在面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者的时候,很多人其实是存在误解的,很多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完全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就是完全不用考试,或者即使考试也是开卷的。其实不然,素质教育并不是不用考试,而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定没有素质。以前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不敢瞎说,因为毕竟没有真正的体会过外国发达的教育制度,如今我出来读书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可以说即使在西方发达的教育体系下,也是有考试的,并且最终期末考试的比重至少在50%,有的课程在70%到80%之间。这是国人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之一。误解之二,很多人认为在素质教育制度下学生只需要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就不用拼命学习了。这其实是完全不对的,素质教育并不代表用不着拼命学习了。很多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们普遍都比较刻苦,可是等出来了才发现,外国的学生比中国学生刻苦多了。误解之三,很多人还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比中国教育发达。这种认识其实是很片面的,也许在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我们国家的确不如西方国家发达,但我们国家的本科教育一点也不比西方国家差,甚至在有些方面要强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解释之前,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是不承认中国的研究生学历的,但他们却认可中国的本科学历。因为我出来读的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位,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那些外国同学的基本功真的没有我们中国学生强,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在大学阶段好好学习的前提下。
那么,既然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也能培养出有素质的人才,并且我们中国的本科教育也不差,为什么就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我认为,是我们教材内容的不合理以及考试内容的不合理造成的。
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的考试历史。中国考试的历史要追溯到隋朝,在隋朝之前,我们是没有考试制度的,官员的任命主要通过各级官员的推荐,而从隋朝开始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在最初的科举考试中,其实是有很多科目的,比如在唐朝的时候,有一门科目叫做“明算”,这就是为了选拔数学方面的人才,除了这些唐朝还有文举和武举。但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也将考试的内容限制在了“四书五经”之内,到了明代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科举仅仅考八股文。科举考试内容的不合理最终导致近代的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林毅夫教授在解释李约瑟之谜和韦伯疑问的时候这样说:“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主要内容并以高级汉字游戏为载体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得中国具有较高天赋的人才大多专注于科举应试做官,或者进行人文研究,缺乏学习数学知识和进行可控实验的激励,更难以在这两者的结合和积累方面做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因此科学革命不可能自发地在中国发生。”在这一点上,我极其地赞同林老师的说法。
考试内容的不合理,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今天也不例外。如今我们的教材老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刚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第一节课课本上讲,“how are you?”,回答是“find, thank you! And you?”,出国之后才知道真正的外国人从来不这么说,见面之后,我问他们“how are you”,他们也说“how are you”,然后就直接进入谈话的主题。我们的课本上教给我们的都是一些很汉语化的英语,试着把英语课本中的对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你呢?”,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遍,我们什么时候这样说过话?我们通常是“你好!”“你好!”,然后就直接切入谈话的主题了。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这个例子就恰恰说明,我们的教材是多么的不合理,学了半天其实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你说说天天学这些没用的东西,还指望谁能成为杰出的人才呢?再举一个例子,学经济学的都知道,我们有一门必修课叫做计量经济学。说实话,如果不是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人,那么计量经济学只是一个工具,也就是用数量的方法去分析经济问题,如果要做实证研究的话,计量经济学是很好的工具,但是用计量分析,需要借助计量软件,我们国内很多的大学只讲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而不教给学生如何去使用软件,更不教给学生如何用计量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当时我上大学的时候,也给学院的领导反映过多次,最终都是以教学资源不足为由搪塞过去。试想,不教给学生如何去应用,计量经济学中那些枯燥的公式背下来又有何用?这还能怪学生没有兴趣不好好学吗?
再有,如今的英语教学实在是本末倒置,实属取土石而弃金玉。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多少人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放在英语上了,又有多少人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课程上?考研的4门中,政治和英语就占据了40%之多,能通过考试的都是那些政治过硬、满口汉化英语、研究能力不足的学生,也难怪人家外国不承认你们啊!我讲这些,并不是我认为英语不重要,而恰恰相反,我认为英语很重要,只是教学方法不对。和我对计量经济学的看法一样,我认为,如果你不是专业搞翻译的、不是专业学英语的,对于其他人来说,英语仅仅是一门工具,是一门交流的工具。我们固然要与世界接轨,与世界接轨就要学好英语,但学英语不是这么个学法。我认为,我们上大学之后,取消专门的英语课程,也取消所有的专门的英语考试,而专业课程全部用英语教材,甚至让老师用英语授课,考试用英语答题,用英语写论文。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内的几所顶级大学现在就是直接用的英文教材。如此一来,英语水平也不再汉化了,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程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这需要大批的能够用英文授课的老师,这是许多大学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所以,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实现的。
那既然这个提法很不切合实际,我们作为学生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在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固有制度的时候,去改变自己。我还是重复上篇文章中的那句话,要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最最重要的。我们可以自己去看英文教材,我们可以自己去学习使用软件,实在不会了就去问老师嘛,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再有,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变成一个有素质的人呢?多看书,多实践,学会自我学习的本领,不要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少玩会儿魔兽,少打一局三国杀,少玩一会儿校内就什么都有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通过中外教育的对比,我认为,造成中国目前教育成就不了杰出人才的原因并不是应试教育制度本身,而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教材和考试的内容不合理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不合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最优质的、最与时俱进的教材,我们也需要最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前景深信不疑,且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