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ytyls_2010
4024 7

[学科前沿] 呼唤购房消费观念理性回归 [推广有奖]

院士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7280 个
通用积分
2056.7719
学术水平
55 点
热心指数
94 点
信用等级
50 点
经验
299641 点
帖子
3392
精华
0
在线时间
26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31
最后登录
2024-4-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不顾经济负担能力超前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浮华的,量力而行、梯度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却是长久的、实实在在的。
人民日报举实例称房价上涨须淡定 呼吁量力购房      买,或者不买房,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急,或者不着急,房价就在那里,时缓时急。 你拼,或者不打拼,青春就在那里,有晴有雨;你啃,或者不啃老,父母就在那里,日渐老去。人生如梦,房子神马,都是浮云。百年过后,能否豪言:也曾奋斗,也留痕迹?
    80后小夫妻——胡育鹏、陆清云
 别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
 陆清云和胡育鹏生活在广州。小陆在一家著名的视频网站工作,小胡则做汽车销售。他们不是本地人,对这座城市,虽说不上处处满意,却有一处觉得舒心:住得挺好。
  “我们住天河城,市中心地段,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面积75平方米,两室一厅,厅还挺大。离我们俩单位都近,去上班,哼着歌、散着步,10分钟准到。超满意!”
  这“超满意”的房子是租的。尽管月收入两三万,但这对80后小夫妻的信条却是:不买房。
  “我们认真讨论过这件事。”陆清云,这位2008年毕业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说,“结论是:租房比买房更符合经济理性。”
  胡育鹏的阐释更形象:房子不是人生的保险箱。“谁能保证房价永远涨?高位买了房,跌了怎么办?看看美国、日本,不是没先例。如果有200万,可以考虑买;可我们没有,贷款买房,必须透支自己的发展前景,机会成本太高了!”
  小陆则算了一笔细账:假如选择买房,首先就得“啃老”。双方父母都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毕生积蓄加一块儿不过三四十万。这一啃,立马啃个精光;然后,小夫妻这几年的积蓄,也得全拿出来;最后,每月的月供,就得把两人牢牢按住,如五行山下的孙猴子,再也动弹不得。
  “竭两代六口之力,舍夫妻事业空间,只换一堆砖头,而且未必增值,您说划算吗?”胡育鹏发问。
  “人的增值重要,还是房子增值重要?”陆清云补充。
  显然,他们选择了前者。2009年,他们各自换了工作,从北京转战广州,薪水翻了一倍多。
  有人说,自己的房子,住着才有家的感觉。
  “我就不赞同这个说法。非得天天看一遍房产证,才能确认:噢,这是我家?”小胡说。
  “有爱人,有书,养些植物,挂上朋友赠的书法,简单家具简单生活,这就是家。”小陆说。
  “郊区买房、每天赶路、累个半死,跟我们身居繁华、来去轻松、面积适宜比,哪个生活品质高?”
  两人都认为:千万别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
  “身边传来谁谁的房子又涨了的消息,我们从不眼红。他们的增长也只是数字,生活质量没有变化。我们追求的是充满未知的生活。我们有周游世界的梦想。20年后一回头,即便没赚到房子,但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那也没有遗憾。”
  一年里,由于生活负担小,他们去了成都、青岛、肇庆、珠海、香港、九寨沟旅游。明年计划去黄山和日本。“家长觉得我们去趟九寨沟花一两万太浪费,我说,嗨,不就是一平方米的房子吗?用别人的一平方米换我们的开心,这多划算!”小陆笑着说。
  陆清云闲下来,最爱的是旅游、读书、上网看视频。“我看过比尔·盖茨一个演讲,他自问:40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我应该做点什么?40年后,他已经死了,可他没有拘泥于小我。我不羡慕他有钱,而羡慕他的这种大境界。我们要有精神追求,不要有意无意夸大生活压力,做它的奴仆,让它占据自我。”
  2009年8月7日,他们结婚。没有大摆宴席,没有买钻戒,没有车,也没有房,“裸婚”的他们,有的是乐观和希望。
  他们选择简单而洒脱的生活。
  上海工薪族——王浩
  父母,不是用来“啃”的
  “我在上海买房子,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王浩很自豪。
  王浩,70后,河南人,工薪族。2002年,中南民族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通讯公司从事程序开发。一起到上海的,还有他女朋友。当年底,两人就结婚了。
  上海成家,举目无亲,没有住处,买套房吧。当时上海房价不高,每平方米也就3000元左右,可两口子刚工作,根本没钱买。
  “我是农民的儿子,还有个妹妹。因为家里困难,妹妹只念到初中毕业,就直接工作了。父母支持我继续读书,我已经非常感激了。自从工作以后,从来没想过再花他们的血汗钱。父母不是用来‘啃’的!”
  王浩的夫人,是他大学同学,湖北襄阳人。“她们家虽然在城里,但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供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了。”
  买不起房,两人就在女方单位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30平方米的一室户,租金每月1200元。“房子不大,却很温馨,因为我们在一起。”王浩说。
  2004年初,夫人怀孕了。这下,王浩真正动起了买房的念头,孩子总得有自己的家吧!从此,他开始四处看房子。
  说起那段日子,王浩至今仍十分感慨。从3月到6月,不知走了多少路、看了多少房,自己都记不清了,“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去看,周末更是如此。”然而,没有结果,不是太贵,就是太偏,或者户型不好。
  一直到8月,有一次逛超市,门口有人发广告,说有个楼盘9月份开盘。虽然是中环外面,但离太太的单位不太远,就去看了看。两房两厅,92平方米,房价近80万,首付三成,咬咬牙还能承受。两口子一商议,就下定决心买了。
  首付大约24万元,加上契税等差不多要27万了。两人的存款加起来,20万元都不到。幸亏女方单位有房贴,他们申请预支了10万元。就这样,把首付款付了。
  王浩是个敬业的职工,做事认真、细心、踏实,职位逐步上升,薪水也随之增加。去年,王浩还把房贷提前还清了。
  一路走来,对于妻子,王浩常怀感恩之心:“没有她的支持,我会非常艰难。因为她和我一起打拼,我们才有今天。”
  北京创业者——李勇
  有事业,一切都会有的
  本报记者 姜赟
  “买套房子,升值再抛,虽然可以挣钱,毕竟不是事业,对个人成长的帮助也有限。”关于房子,李勇态度鲜明。
  李勇,80后,山东人,创业者。2003年,清华毕业,留在北京。2005年,自主创业。
  “我认为创业比较适合我。”当时,他与朋友拿到一笔风险投资,一起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我只给自己发3000元的月薪,其他的钱全部投进公司。那时,根本不会想买房。我始终认为,精力有限,财力有限,应该投在事业上。至于房子,早晚会有的。”
  人总要有栖身之所。既然不买房,那就租房住。租房的日子里,李勇两年搬了4次家。第一次由于想换个大点的房子租,第二次是因为房东不想租了,第三、四次是办公室换了地方,想离办公室近一点。
  创业者要付出的,远不止搬家的折腾。网络公司磕磕绊绊,很快就亏损关闭了。李勇却奋斗不止,他重整旗鼓,很快又办了一家服装公司,专营西服定制。这一次,老天也似乎格外眷顾他,业务风生水起,公司开始赢利。
  2007年底,公司运营稳定,手上也有钱了,李勇在北京五环以外买了套房子。“我买房子,没有‘啃’老。父母的钱,每一分都是辛苦攒下的,咱不能动!”
  为什么不在更好的地段买房呢?他说,买房只是为了住,如果投入过多,就会影响事业。
  公司做起来后,李勇趁热打铁,投资了一家下游工厂。然而世事变幻莫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李勇受到冲击很大。
  “一下子就陷入困境了,员工工资发不出,只好到处筹钱。我把车都卖了,差点就卖房了。”李勇说。
  还好,危机总会过去,他也挺过来了。如今,李勇又开始在商业版图上开疆扩土——创办了一家内衣B2C公司。
  对于当下年轻人急迫买房的心态,李勇也很理解,“每个人都有现实问题,最后看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只是,他有一句忠告:“男人立身于世,最终要靠事业。并且,有事业,一切都会有的。对此,我坚信不疑。”
  人的发展更重要(民生观)
  闻悟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接着又一个选择。
  先长本事还是先买房子?靠啃老还是靠自己?租房还是买房?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这些选择难题,让许多年轻人纠结。
  也有并不纠结的。王浩“熬”出了房子、李勇“创”出了房子、陆清云“租”出了快乐。三个人的城市各不相同,三个人的故事各有千秋,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不啃老,靠自己,靠奋斗。
  这样的选择值得尊敬。
  人生比的是成长速度,而非起点高度。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一旦超前消费、过早买房,背上了房贷压力,就会影响培训进修等人力资本的投入,职业规划也可能因此改变。许多人在背上房子的“重壳”后,或许要因此放弃一些重要的发展机会,甚至影响个人成长和人生轨迹。
  看国内,坚持不啃老、坚持奋斗、先立业再买房者,大有人在;看国外,首次买房的平均年龄,法国为37岁,日本、德国为42岁,美国人也在30岁以上。而据统计,2010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中国的年轻人是否急了点?
  人生要向上,不只比财富,也比对社会的价值。房子的财富效应短期内被放大,松懈了大家的风险意识,也改变了人们评价标准里的要素结构。年轻人超前买房,就好比跑得正欢的兔子,背上了厚重的龟壳,变得乌龟般步履蹒跚。而兔子该展示的,终该是奔跑速度,并非龟壳大小。
  人生不全比成就,还比生活、比幸福。莫泊桑《项链》里的骆塞尔太太,为了一条满足虚荣的假项链,放弃小康生活和10年的青春。同样的道理,不顾实力,超前买房,只会逼自己成“房奴”。而牺牲生活质量、降低幸福指数的结果,到头来会不无荒凉地发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房子只是一堆砖头。
  因此,对那些积蓄尚不够、工作不稳定、收入变动大的年轻人来说,“先租后买、先小后大”,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革故鼎新,理念先行。我们需要健康的住房消费理念,缓解当前购房压力年轻化、购房需求提前释放的惯性。
  好的消费理念,也需要好的消费环境。一方面,房价不能疯涨,房价预期要稳;另一方面,租赁市场不能乱,租房住着要踏实。加大供应、稳定房价、规范市场,**还要更加给力。
  对年轻人来说,不妨多些耐心,多看长远。房子固然重要,人的发展才是根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消费观念 消费观 中南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职业生涯规划 理性 消费 呼唤 观念 购房

沙发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25: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新华社撰文呼吁年轻人改变购房观
 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不顾经济负担能力超前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浮华的,量力而行、梯度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却是长久的、实实在在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住房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从租到买由小及大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低龄购房:不堪承受之重
  北京通州,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80万元,银行贷款60万元,对于工龄3年的严欢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然而今年下半年他还是出手购房了。“没房子很难找女朋友,没房子谁嫁你啊?”28岁的严欢一脸无奈,因为没有房子,他多次被女方列入“黑名单”。
  如今,6000多元的月收入,扣除3000多元的月供,剩下的钱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这让严欢倍感压力。特别是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多年的积蓄。
  严欢的父母在湖北农村,他说:“我这房子把父母的养老钱都预支了,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真的怕难以应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购房大军。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购房低龄化趋势明显。2010年30岁以下人群购房占比约为38%。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首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42岁,我国台湾地区首次购房人平均年龄36岁,法国首次获得房产的平均年龄为37岁,美国首次购房的年龄也在30岁以上。
  美国人伍德罗·罗伯茨的遭遇告诉人们,住房消费过度也会带来麻烦的。46岁的伍德罗·罗伯茨,2006年贷款买来约250平方米的联排别墅。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他2008年失业,后来他重新找到工作,收入却明显下降。每月2500美元的月供成为负担,今年10月,银行发来最后通牒,他已经拖欠银行8800多美元,如果不及时还钱,住房将在两星期内被没收并拍卖。
  专家表示,当前由“低龄购房”带来的“无房不婚”、“一步到位”、“啃老购房”等一些不理性的购房观念需要转变。
  量力而行:让幸福来得更踏实
  在央企工作的常亮,与许多同龄人相比,月收入属于中等靠上。然而,他选择了租房。
  常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京三环附近一套价值200万的一室一厅,月租金还不到3000块钱,按照目前的房租价格,租上60年才200万元,何必非得要买呢?”

  如今,常亮手里有近20万元存款,工作之余跟几个朋友合伙做小生意,每年都能和女友出去旅游,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他说:“如果买房,生活质量肯定会急剧下降,何必为了房子跟自己过不去呢?”

  如今,随着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拉开大幕,商品房租赁市场逐步规范,先租后买已经成为不少中国年轻人的选择。
  专家表示:年轻人要理性买房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积累少、工作不稳定、收入变动大的群体,一旦失业,还款压力陡增,失房风险极大。”

  部分专家表示,**还要控制好房价上涨速度,形成较合理的租售比。秦虹说:“我国目前购房年龄降低,与房价上涨过快不无关系,如果收入增长的速度长时期持续低于房价上涨速度,低龄化、超前性、恐慌性购房就很难避免。”

  秦虹表示,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目标就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有利于年轻人合理安排购房计划,减少盲目购房和勉强购房带来的风险。
  据新华社
  地产大腕的买房论
  任志强: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
  针对年轻人置业问题,任志强直言不讳: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在很多发达国家,30岁以下的人靠自己独立买房的几乎为零。
  王石:年轻人先租房再买房
  对年轻人结婚即要买房的普遍情况,王石建议结婚也可以先租房:“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地产开发商,肯定建议你买房。但是比照国外的城市统计来讲,20多岁就买房的非常少,尤其是大城市,即使是要结婚成家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先租房为好。”

  潘石屹:有能力就该趁早买房
  有能力购房的人应该尽早购买。作为理财经验来说,应该是“买最好的房子,坐最差的车”。中国地方太大了,每座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每座城市的房价也不一样。对每一个具体家庭来说,有些人可能在40岁以前就很有钱了,有些人40岁之后收入也没有多大的改善,所以,不能以年龄来统一划分该不该买房。
  中外首次买房年龄对比
  ■中国:27岁
  ■美国:31岁
  ■英法:37岁
  ■日德:42岁

使用道具

藤椅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29: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民日报调查显示64%受访网友称现在买房不理性

64%网友认为现在买房不理性
  1月11日,《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网要闻部,推出“买房,你够理性吗?”网上问卷调查。截至当日21时,参与网友超过1.1万人。
  接受调查的网友中,53%的人尚未购房,38%的人有一套房,9%的人有两套或以上的房子。有房和无房者的比例基本是一半对一半。
  从调查样本来看,64%的网友认为,现在买房并不合乎理性。其中,34%的人表示,房价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30%的人表示,房价已经太高,现在买房有风险。另有30%的人认为,现在买房是理性的。其中,19%的人认为,刚性需求者只要买得起就买;11%的人看涨后市,还有6%的网友认为“很难说”。
  就首次购房年龄来看,26—30岁年龄段的人群最多,此后依次是31—35岁,35—40岁,40岁以上,25岁以下。比起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的首次购房年龄较小。据悉,美国首次购房平均年龄超过30岁,日本和德国甚至是42岁。
  首套房,大家希望多大面积呢?调查显示,想买90—120平方米的人最多,占46%,其次是50—90平方米(44%),再次是120平方米以上(7%)。
  但是期望与实际总有差距。调查发现,网友实际购买的房子,还是50—90平方米的最多(44%),其次才是90—120平方米(34%)。网友认为90—120平方米更适合居住,但是现实承受能力有限。
  除了银行房贷,网友买房的钱哪来?近五成网友靠自己的积蓄(47%),有24%的人借钱买房,而22%的人靠父母资助,还有7%的人通过其他途径。
  在有房贷的网友中,74%的人月供占月收入比例在50%以下。专家认为,债务占收入的比例50%以下是比较合理的,银行的风险尚可得到控制。
  但是,房贷压力还是比较明显。贷款之后,35%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品质大大下降,11%的人不敢换工作,35%的人因此要精打细算,只有11%的人认为房贷基本没有影响。
  网友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先租后买呢?30%的网友对公租房抱以热望,希望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同时降低门槛,住进了公租房就不着急买房了;25%认为,房价要稳定,才能缓解恐慌性需求;20%认为租房市场规范,房源更多,租房会更安心;17%认为如果能长租,不需总搬家,就不着急买房。
  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建华、人大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
  理性购房观念有助平抑房价
  高位入市有风险
  “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房价的平稳上涨是正常的,上涨幅度过快就不正常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建华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则表示,从房价收入比来看,当前房价显然是偏高了。
  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土地价格、投机买房、炒房的影响,也有刚性需求客观存在、供给相对不足的叠加。而人们的预期对于市场变动也有直接作用。
  对于房价偏高这一状况,顾海兵给予了风险提示,“一国房价偏高的状况,一般不可能超过10年,日本、美国都有过这样的教训。”

  他说,从2004年起,中国楼市开始进入迅速上升阶段。目前,这种增长已经持续了五六年。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在价格高位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但总会有恢复正常的一天。只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下降的空间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据此他认为,高位入市有风险,跟风买房、非理性购房不可取。
  刚性需求比较大
  对于目前楼市购房需求的结构进行分析,专家比较认同的是,仍以刚性需求为主,但非理性购房也多少存在。
  崔建华分析,目前购房需求中,刚性需求仍然比较大。几轮的楼市调控,多从需求调控入手,供应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幅度仍然不够,导致供求不协调。
  “从时常见诸报端的各类‘日光盘’的报道中,不少人急着买房的心态可见一斑。但我不倾向于以非理性购房来形容这种购房选择,我认为‘恐慌性购房’的说法,可能更为准确。”崔建华说。
  在他看来,这种恐慌性购房的动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着的房价过快上涨,让人们产生了“房价仍会继续快速上涨”的预期。具体到个体,理性的选择可能就是:“尽早买房”。
  顾海兵则认为,由于税收等制度的不合理,庞大的二手房存量交易没有激活,加剧了供应不足。
  同时,租房市场也没有盘活,房源少,管理乱,也减少了租房需求,放大了购房需求。
  理性可以稳房价
  两位专家表示,在确实存在“恐慌性购房”的当下,理性购房理念的倡导是有意义的。因为消费者越理性,需求越合理,刚性需求的释放就会更加有序,对于房价过快上涨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崔建华认为,居者有其屋,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统,年轻人有置业需求无可厚非,但置业行为中的不合理因素,需要加以引导。“比如,希望买大房子,位置要在中心城区,周边配套环境要好。如果这样的需求超出了能力所及,恐怕就难言合理了。”

  他指出,人的购房行为是一个升级的过程。年轻的时候,买一个小一些、条件也许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房子,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有了实力,再进行改善。这是需要建立和倡导的、相对合理的购房选择。
  顾海兵则认为,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媒体应该发挥应有作用。要理性引导舆论,多做客观、公正的报道和分析,避免被开发商“绑架”,助长恐慌情绪蔓延。同时,应发挥专家作用,建立独立专家库,开展房地产问题论证,为房地产提供理性、冷静的分析和建议。
  正方
  租房也不错
  任俊乾:
  对于普通人来说,目前租房是不错的选择,不要盲目购房。
  当首付和还款压力都不大时才可以考虑,月供嘛,最高占到30%,不要那么渴望成为房奴。
  Miss-chae:
  现在的房价确实高得离谱。我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花得不值,更何况是父母的钱。房价不降或收入不涨,我坚决不买房。
  哈拉星子:
  太多人赋予了房子太多意义,却没搞明白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当房子和钱成了生活的目标,人的所有快乐便失去了根本。
  人间喜事:
  我目前选择租房。如果勉强买房,把父母家底掏空,未来数十年父母和我们夫妻俩都得困死在一个地偏房小的破屋里,还不敢生病,不敢辞职。

  小李:

  以现在的房价买房子想都不想,如果勉强去买房子,万一工作不稳定或遇到其他事要钱急用,那怎么办。

  文国云:

  就当前尚不明晰的房地产市场来看,租房胜过买房。租房更加划算,而且大量房贷有可能抑制个人发展空间。

  杨国栋—码字的:

  现在买房不是套在高位?!而且所有和房价有关的争论都忽视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当上一代老人去世,独生子女夫妇手中很可能有了三套以上的房子,而他们子女结婚还远着呢。无论是选择出租或出售,供应一下就增加了,而需求减少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击就很大。

  童晓天:

  年轻人,不要着急买房啊!

  我们是干建筑行业的,你们先缓一缓购房,让我们也好有精力盖更多的房子,就会好些了嘛!搞得我们现在天天加班,累的跟什么一样。我们搞工程的辛苦点没关系,只求给涨点工资,让我们这些专门盖房子的也能买得起房啊!你说是吧?

  反方

  赶紧买房吧

  童童zuo:

  问题是租房负担也不轻啊,还有随时被迫搬家的危险。在孕期或哺乳期搬家是很凄凉的事。除非**提供更多廉租房,让我们能租个踏实!否则只好买房了。

  小盛:

  有稳定工作,父母能支持一部分的,赶紧买房吧!买不了新的可以买旧房。买不了一线大城市的,就买二三线老家县城的。

  程互在外面:

  房子要买,只是时间和个人的问题——自己有房子,即使是小一点,很满足了,起码是自己的!

  娟娟木子:

  其实我们也不是非得要住自己的房子,也不是房租无法接受,关键是房东三天两头的涨房租,经不起折腾!大家哪有精力天天找房子搬家,纠结。

  苏州雨巷:

  租房不是个好办法,因为始终感觉是被别人掐着脖子过日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哪怕很小,才有退路,才会心里踏实。

  hehe:

  房子除了居住,还有投资的属性,只要房价预期是上涨且幅度不低于CPI,买房就是合理的。

  一块二毛:

  我觉得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除非是大政策开始引导人口向农村流动了,否则一二三线城市肯定都还是有房地产刚性需求的。或者就是老龄化社会到了一定阶段自然死亡大量人口,造成需求严重疲软。但是现在这些情况都还没有出现。

  网友(IP:121.14.234.★):

  如果房价稳定,我一定不急着买房,而会先买部经济型的车开开。

  可是去年7000,今年9000,我再不动手,明年11000……这样下去,永远买不起。

  (以上摘自人民网网友留言及本版微博留言)

  淡定的选择来自稳定的市场

  姜赟

  明和鸿,大学时的同窗。毕业那年,大家都觉得,房子很遥远,至少要10年。

  3年后同学会,明已经买了房,父母出的首付。迎着同学艳羡的目光,他却不住抱怨:按揭耗掉收入一半,生活只能精打细算。而鸿仍然租房住,用积蓄在职读了个金融学硕士,并收到金融公司的橄榄枝。

  6年后再聚首,明带着小孩儿,抱怨房子不够住,想换大房又怕活得太累。而鸿不仅自己买了房,还给父母在家乡买了一套。谈起经历,明这些年为还房贷而努力,而鸿的身影则经常出现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地。

  人们在选择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舍弃。明选先买房,或许舍了一些事业机会;鸿选先奋斗,或许付了一些金钱成本。毕竟,房子买得晚,价钱会更高。

  这恰恰是房价上涨时,年轻人共同纠结的艰难选择。因为艰难,淡定也好,不淡定也罢,两者都可理解。

  淡定者有其坚持:“别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父母,不是用来‘啃’的”、“有事业,一切都会有的”。

  不淡定者有其考量:今天不买房,明天望楼叹。今天不置业,明天单身汉。今天不投资,明天留遗憾。

  这两类人群,面临着同一个现实:房子供不应求,房价居高不下;租房不稳定,市场不规范,“租”得很烦恼。

  因为这个现实,让许许多多本想淡定从容的人,变得不淡定、不从容。

  改变这个现实,需要**更加给力。稳房价、促保障;调供需、抓秩序,**担子不轻,仍须加倍努力。

  改变这个现实,需要民众更加理性。买方真的一条心、一股绳了,慌的只有卖方,房价只会更稳。

  改变这个现实,更需要**和民众齐心协力。**给力了,民众却慌乱,房价难稳,反之亦然。

  年轻人,谁没有理想,谁不想奋斗?只有房价稳了,预期稳了,在房子面前,他们的选择才能淡定从容。

使用道具

板凳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31: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刚需族买房记:害怕现在不买以后永远买不起
 一边是房子,一边是股票,夹在中间的北北(化名)感觉很受伤。因为准备买房而选择清仓股票,踏空了10月的股市上涨行情;又因为开发商捂盘不卖而不得不转身再战股市,结果惨遭11月的暴跌。“人家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我是两处茫茫皆不见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北北的一句玩笑话满含辛酸。
  北北是所谓的“刚需族”。在他看来,房子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更何谈娶妻生子,他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然而当北北真正开始考虑买房时,才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北北看中的是西五环附近的一个楼盘,让他瞠目结舌的是,该楼盘在近一年时间里,惊人地完成了从1万6到2万2,再到2万5的价格三级跳。这让北北陷入深深的恐慌:这是我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再涨下去,真的只能望楼兴叹了!
  无奈之下,北北不得不接受2万5的“天价”。9月29日上午,北北去售楼处排了号;下午,他清空了手上的股票,准备首付款;晚上,**宣布推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转眼进入10月,该楼盘迟迟不闻开盘的消息,股市却迎来久违的大涨。一无所获的北北终于按捺不住,在10月28号重新杀入股市,结果碰上一轮惨痛暴跌。“一个月前卖在了地板上,一个月后又买在了天花板上……”北北沮丧地说。
  央行10月19日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时隔34个月后加息通道再次开启,随后各银行宣布取消房贷七折利率优惠,公积金贷款利率也随之提高。面对一系列调控新政,北北感觉头顶天雷滚滚,可房价“我自岿然不动”。这些政策无疑加大了像北北这样的刚需人群的购房难度,而对高房价的真正推手——拥有大资金的投资、投机客影响并不大。想不明白的北北,却非常明白另一件事——首付款要多交近20万,付给银行的利息也将更多。
  在接二连三的调控政策之下,原定下半年开盘的开发商选择了沉默,既不见开盘,更不闻降价,也没有解释推迟开盘的原因。但11月末楼市出现回暖迹象后,却突然宣布开盘,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煎熬之中,北北不得不坚定了买房决心。一向主张自立的北北,向家里要了10万块钱,加入了“啃老一族”。12月5日,北北“光荣”跻身“房奴一族”。实现了买房理想的北北,丝毫感觉不到当初期待的那种幸福感,30年100多万银行贷款,每月6000多元的还贷压力让他忧心忡忡,生活质量也下去一大截。
  “我不是现在必须买房,我只是害怕,现在不买,以后永远都买不起了。”北北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而售楼小姐安慰他:“你能买房已经不错了,现在这价钱我根本就买不起。200套房子有1000多人排号,这房价怎么可能跌?每次调控后,房价都出现上涨。看着吧,这房价还得涨!”
  北北也注意到,该楼盘在售的房子确实已为数不多。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增,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冲上新高。北京楼市再现“日光盘”和彻夜排队购房现象。北京长阳万科半岛家园12月18日开盘,7000多名客户抢848套房源,当日所有房源抢购一空。业内人士甚至预计,明年房价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北京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有时候真想回老家。”北北感叹道。然而,高生活成本并不只存在于北京,各大城市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在北北的家乡青岛,房价同样高不可攀。
  因为投资渠道匮乏,资金“洪流”没有出口,便在楼市等几个池子里兴风作浪,“姜你军”、“蒜你狠”等现象层出不穷。当然最突出的还是高房价。
  专家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使得**调控难免投鼠忌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所在,减少对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将成为重要内容。引导资金流出投机炒房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更需要的领域,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楼市才能由疯狂回归理性。

使用道具

报纸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3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7岁买房太迟年轻人的N个买房理由
27岁的王晓今年买了一套房子,每月掰着手指头算怎么才能还银行的钱,他100万元买的90平方米的高层房子,每月需要还银行4000多元。王晓工作五年了,工资由刚毕业时的2000元到现在每月7000元,目前是典型的“百万负翁”一族。
  与王晓不同,同年毕业的白亮迈出大学校门后便在父母的帮助下贷款买下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2005年,白亮所买房子的总额为60万元,多层,父母帮忙出了20万,自己贷款40万,每月还1500元,现在白亮的收入为6000元左右,今年年初,白亮使了使劲,把贷款还清了,如今白亮感觉“无贷一身轻”。
  看看白亮,再看看自己,王晓直呼自己27岁买房,太迟了!调查显示,受种种因素影响,目前,购房年轻化已经成为趋势。
  房主越来越年轻三个家庭买一套房
  “五年前,三四十岁的人买房占多数,现在大学一毕业就买房的人占了六七成,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父母掏首付,然后由儿女贷款将房子买下来”,22世纪不动产总经理王文香告诉记者。对此,太平洋房屋山东区域总经理林宪周也表示,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目前市场上80%左右的房子是通过父母付首付、孩子贷款这种途径被买走了。
  “一对年轻人购房的身后大概有2-3个家庭来支撑”,林宪周告诉记者,随着大陆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一对年轻人背后除了父母两家外,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两家,这样一来,年轻的一对在买房时,至少会有2-3个家庭来帮助。他认为,现在的房价,对特别处于工薪阶层的年轻人而言,支付首付款的能力都很低,因此,首付由父母或者祖父母赞助的比例能占到年轻人购房的80%左右。
  27岁买房太迟年轻人的N个买房理由
  “女方要求有房才能结婚,男方要是没房结什么婚啊!”29岁的小李道出了自己的买房理由,去未来岳父岳母家,他们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没有婚房。“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这样,买房结婚,男方一定要准备一套婚房,才能把女方接回家!”这不,去年年底房价疯涨,小李还是一咬牙,在市北区贷款买了一套房。
  今年刚成为房奴的王晓后悔买房买晚了,“我27岁,现在买房已经迟了!我一同事24岁就买房了,现在手下有两套房子,虽然说有贷款,但名下的这两套房子已经比原来的房价涨了好几倍。我真是后悔啊!所以今年买房子都算晚了!”王晓很有感慨地说,现在是买房越早越划算。
  二十五、六岁不买,40岁还买得起吗?小刘早就在25岁时靠父母首付、自己贷款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如果在25岁的时候不能赶紧买房子,绝大多数人在40岁的时候会更买不起房子。因为我们的收入永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
  定位年轻人开发商扎堆推婚房
  购房年轻化的趋势,也吸引了众多开发企业的眼光,近两年,以年轻人为主题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如万科在四方区的首个作品,金色成品定位年轻一族,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推出的2.2期200多套房源,该项目定位为年轻人准备的婚房,面积区间为75-85平方米的中小户型。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北移,年轻人北向买房的越来越多,来自李沧区建管局的统计显示,李沧区的房屋销售中有六成被30岁左右的年轻人购买。“在买房的年轻人当中,在青工作老家是外地的年轻人又占了大部分。”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购房低龄化受传统观念影响
  林宪周认为,造成购房低龄化,有深层次的原因:笫一,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得子女啃老成为普遍现象。在子女眼中,啃老理所应当;在父母眼中,挣钱、省钱就是留给子女的;第二,绝大多数家长无法摆脱 “买房才能成家立业”的传统观念。在众多家长眼中,自己辛辛苦苦操劳一生就是为了给子女买房、结婚、生子。此外,物价、房价的较快上涨,一方面使众多年轻人担心以后更买不起房;另一方面,在大多数人眼中,购买房产是使自己的财富不贬值的最可靠途径。
  另外,林宪周认为,从青岛来看,男女双方结婚时,约定俗成的是男方提供房子,女方提供车子,为了让孩子顺利体面地结婚,许多父母竭尽全力帮助孩子把房子准备好,这种婚前必备的风俗也是导致购房年轻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鞠培霞
  链接
  购房理念中外年轻人截然不同
  面对同样的高房价,中外年轻人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在过去3年中,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由33岁上升至37岁,日本和德国为42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达到30岁以上。然而,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新近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发达国家要快一代人的时间。
  这份报告描述,从2007年开始,北京买房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其中商业贷款买房者的平均年龄从2007年的34岁提前到了2010年的32岁,而一次性付款购房的平均年龄从42岁提前到40岁。另外,链家地产研究部还发布,北京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去年,这一数据是28岁。

使用道具

地板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40: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六成德国家庭一辈子租房
大部分人不是买不起,而是认为租房更方便

 安雅是汉堡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与男朋友戈奥格住在阿通纳区的一个公寓里。这里交通方便,生活设施齐全。公寓使用面积为110平方米,月租金为1200欧元。每平方米月租金大约为10.9欧元。而这一地区公寓的每平方米售价在3050欧元左右。这样算来,汉堡这一地区的租售比大约为1 280。德国的租房和售房市场一直稳定,经济危机都对它们没有造成很大影响,合理的租售比功不可没。
  在衡量租房、买房哪个更划算时,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专业名词:“房产租售比”。所谓“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应该在1 300至1 200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把房子拿去出租,至多300个月,也就是25年内就能收回购房款。如果租售比低于1 300,那么房产投资价值很小,泡沫已经显现;如果高于1 200,则表明房产投资还有潜力。
  德国人自有住房率大约为42%,低于欧盟整体水平60%。在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自有住房比率高达80%。事实上,在德国买房子其实并不贵。根据德国土地建设银行的一项调查,一个德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如果要购买住房,每个月供房子只需要花掉其收入的1/5。汉堡属于德国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房价比较高的联邦州,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2243欧元,低于汉堡一对年轻夫妇的月净收入3100欧元。既然买房对一般的德国家庭来说并不是很大负担,那为什么德国人还是不愿意买房呢?拥有健全的租房市场和较高的租房居住条件是德国人可以放心一辈子租房住的主要原因。
  欧洲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房屋租金有严格限制,像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房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实际上都是冻结着的。长期这样造成房主不愿出租房子,也不再维护房屋,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减少,也阻碍了租房市场的发展。而上世纪50年代起,德国的租房市场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实现了自由化,使得租房者的居住条件不断提高,而且对租房者权利的保护也不断得到完善。
  《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采访时发现,从居住条件上讲,德国社会是很公平的。大多数房子在硬件条件上没有很大差异。出租房屋,无论是带家具的房屋还是空房,其建筑和装修质量都非常高,即使是老房子也维护得像新房一样。一个家庭在郊区租一个带花园的小别墅也能承担得起。
  另一方面,德国法律对租房者权益的保护非常完善。根据德国的法律,如果租房者没钱支付房租,房主不能将其赶出去,而需要上法庭,提供证据证明租房者确实没有足够收入,而这一过程既费时又费钱。以前,租房者有义务在居住几年后自掏腰包对房屋进行维修或重新装修。而现在,这一义务也已经取消,可自愿对房屋进行维护。此外,**还根据家庭成员的多少、失业时间长短等条件向贫困家庭发放每月数百欧元不等的租房补助。
  近几年,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房价飞涨的同时,即使是在德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地区,房价每年的增长也不会超过2%-3%。而买完房子后的10年内再出售的话,如果将所有附加费用都计算在内,估计不能赚回成本,而且还要损失10%-11%的价值。通过在短期内倒卖房产赚钱在德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德国的农村地区,房价还一直是下降的。专家估计,10-15年后德国的自有住房率才能达到60%-70%。
日本人买房如同找对象
在和中国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有一幢自己的房子同样是大多数人的“毕生追求”。然而,日本租房的人还是多于买房的人,其主要原因却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高房价。
  一位日本朋友告诉记者,人们并非不想买房,在日本一旦买了房,就拥有永久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以东京为例,市中心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售价大概在1500万日元,月租金大概为10万日元左右,租售比在1 150左右。从这方面看,买房比租房合算,不仅投资潜力大,每月房贷还款也与同类型房子的租金差不多。
  但是日本人买房子还是很慎重的,通常是货比三家,有人甚至看房子看了好几年还无法定下来。这是因为日本人一般一辈子就买一处房子,一旦买下房子后又发现自己不满意之处,就像走进婚姻一样,后悔也来不及了。此外,买房子就算从银行贷款,自己也要交几百万日元的首付和手续费,这对工作数年的年轻人来说还是难以承受的。日本年轻人就算买房也不会伸手向父母要钱,这首先是一种习惯,同时还因为接受父母的资金要交“赠与税”,还不如自力更生。
  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租房市场很健全。首先是网点多,几乎在每个车站旁都有房地产中介公司,有的车站周围甚至有十多家。此外,日本的租房服务十分正规。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从业者必须获得不动产经营管理或者租赁住宅管理的认证资格,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而租房者必须有保证人,要填经济收入方面等资料,以防租房者交不出房租。房地产中介公司和房东若遇上租房者不交房租而逃走的,就会去找保证人。
  日本**还向民众推出一种无需要中介费和保证人的“公团住宅”,而且房租相对便宜。公团的出租住宅一般通过公开募集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承租者。日本**以此让中低收入者也能“居者有其屋”。

使用道具

7
yytyls_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17 09:46: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近两成法国人住廉租房
法国国家住房改善署2006年曾做过一次法国人住房满意度调查,结果98%的人表示满意,不满意的只有2%。而同期统计数据显示,法国人买房住的占59%,租房住的35%,剩下的6%是住免费房的特殊人群。显然,法国人普遍对住房状况满意,租的房、买的房,似乎都没什么关系。
  在法国,“低收入者租房,高收入者买房”,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自1956年前法国住房部长皮埃尔 库兰特建立“低租金住房制度”(HLM)以来,法国租房市场的主流就被廉租屋所占据。按照HLM制度规定,任何一个城镇的廉租屋比例不得低于20%,全国17%的人口住在总数多达约460万套廉租屋内,有些城市的比例更高达30%。申请HLM的标准主要是收入,法国**每年都会公布申请HLM的收入标准,然后根据租户的具体状况提供零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这使得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的租金,仅有商业租房租金的1/3左右,最低仅约1/6。
  而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中高收入者,租房就很不划算。法国商业出租需要向市政委员会缴纳高额税赋,同时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因此房屋业主普遍不愿出租,即使愿意,价格也提得很高,这使得商业租房租金涨幅远高于房价涨幅。据法国国家住房改善署统计,1998-2006年,法国房价上升115%,而同期法国商业租房租金上升了136%。
加拿大养房成本高
加拿大地广人稀,自有住房率一直稳定在70%左右,但选择租房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因为现代人消费习惯在改变,愿意将更多的钱用于自由消费;另一方面,加拿大买房麻烦太多。
  加拿大自2001年以来房价飙升,许多大城市每年平均升幅在20%以上,而同期租房价格却波动不大。以一栋独门独院4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为例,价格大概在40万加元左右,而月租金在1800 2000加元,租售比在1 200左右。公寓情况也与此类似。表面看起来,买房和租房差不多。但实际操作起来,租房的便利优势非常明显。
  记者的一个朋友几年前买了一套公寓,买的时候还因为价格合适而欣喜不已。但是最近女主人要生孩子了,却被邻居一致要求搬家。原来,这座公寓楼按照规定是18+,就是说只有18岁以上的人才能在此居住。夫妇俩懊恼不已,被迫在价格谷底时出手,另寻住处。
  而购买别墅同样麻烦不少。购房人除了每月要缴纳数额不菲的管理费、房产税、房屋保险、垃圾回收费外,房屋的维修更是一笔“巨额支出”。记者曾经因为水管漏水找工人来修,不到一个小时就花了近300加元。如果是租房,一切的室内室外维修和维护都是房东承担,租房者却享受着同样的生活质量。此外,加拿大赋税很高,遗产税税率在有些省份高达45%,且继承者必须足额先行支付,然后才能继承遗产。因此许多加拿大人在退休后并不将房屋留给子女继承,而是卖掉房子,将房款用于租住老年人公寓。
  另外,加拿大各地**也对租房者有许多保障措施。加拿大大多数城市对出租房屋有严格限制。温哥华今年初通过一条新法规,规定房主有权将自己的车库出租给房客作为住房,前提是必须改建并增加单独的厨卫等设施,具备完善水、电、暖气供应,还必须有独立出入的门户。为满足这些要求,许多房主不得不花很多钱特意改建自己的房屋,以满足出租的“门槛”。

使用道具

8
long4028 发表于 2011-1-17 09:48: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