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ehe
1659 1

[政策热点] 中国警惕“世界第二”高帽 [推广有奖]

贵宾

学术权威

9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8
论坛币
571370 个
通用积分
435.3790
学术水平
365 点
热心指数
358 点
信用等级
202 点
经验
353757 点
帖子
4354
精华
9
在线时间
26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31
最后登录
2024-5-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环球时报8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警惕“世界第二”高帽》的文章 全文如下:    日本**昨天公布第二季度GDP数字,单季度向中国让出了它坚持了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次。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但同时警告中国“经济实力并不总是赢得朋友”。中国官方的最初回应十分谨慎,相关部门昨天都拒绝置评。此前的5年中,中国GDP总量接连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位次的变化显然给中国招来不少妒忌和防范。中国文化信奉低调,反对追求虚名,而“第二大经济体”怎么看怎么像外界忽悠中国的高帽。实际上,这个“里程碑”让全世界都有点晕眩,没有人真正清楚它对中国、对世界政治究竟意味着什么。很有可能它真的就是“一个数字”,天灾将继续侵袭中国,美国的军舰和国会继续咄咄逼人,就像很多西方媒体昨天也都提到:中国仍是穷国。但中国注定站在了舞台上,捂着脸也是站在台上。瑞典学者安德斯·鲍威尔16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现在最需要做也最难做的就是“自然”。
    “亚洲大超越”,各方反应不一
    16日一早,日本内阁府发表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速报,报告最引入关注的是: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中国名义GDP为1.34万亿美元。根据报告,扣除物价变动影响,日本的实际GDP比第一季度仅增加O.l%,增幅远低于各方预测。报告发表后十分钟日本股市开盘,日经平均指数迅速创下今年9100点的最低纪录。
    美联社写道,随着全球增长势头衰减和脆弱的复苏止步不前,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子输给了中国。这些数字凸显中国正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这正在改变从全球军力、金融力量平衡到汽车设计等一切。报道说,几乎可以肯定,到2010年年底,中国经济规模将大于日本,因为两国的增长率差距太大,中国年增长率约为10%,而日本预计今年增长30%。报道还说,日本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就一直拥有第二的位子。《纽约时报》16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日本的经济已经成熟,其人口迅速老龄化,而中国正经历城市化阵痛,离发达社会还很远,这意味着其生活水平和增长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该报也说道,中国国土面积跟美国相当,但人口占世界1/5,且资源不足,人均收入跟萨尔瓦多、阿尔巴尼亚等穷国相当而非美国在一个水平。《华尔街日报》引述专家的话说,中国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如何渡过了对多数国家来说都非常艰难的一段时期,并以强劲的步伐保持了增长。
      中国和日本部远比外界平静,英国《金融市场报》16日说,中国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都拒绝置评。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中国在GDP上赶超日本没有引起中国GDP超德国时的激动。日本的平静似乎只是在表面上。《华尔街日报》16日援引东京一名出租车司机的话说,“或许不应该这样说,但看到中国人享受我们过去曾有的那种经济繁荣时,我真的觉得有些无可奈何”。该司机还说,日中两国命运的分化是很明显的。这些日子,他接载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而成本意识日益强烈的日本人却比以往更少乘坐出租车了。他说,这让人悲哀地联想到日本已经下滑了多远。《读卖新闻》强调,中国的GDP总值仅超过日本一点点。日本内阁府官员16日强调,从今年l到6月份的结果来看,日本是 2.5871万亿美元,中国是2.5325万亿美元,日本依然占据着世界第二位的宝座。许多国家的报道没有顾忌日本社会的心情。德国《商报》16日的题目是“雄心勃勃的中国人让日本成为过去”。法国《世界报》说,尽管日本**仍然镇定地宣称,日本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也许是日本人最后一次有机会这样说了,中日经济排名换位恐怕已毫无悬念。
    世界媒体在努力让这种变化显得更直观。印度NDTV网站配了中国人相貌的男子兴奋地整理一捆捆人民币的图片;英国天空电视台网站则以蓝天白云之下一片崭新摩天大楼的图片佐证中国发展。不过,美国《福布斯》网站的一篇文章以谨慎的语气说,对此不要过于兴奋,“我们不知道中国真正的经济总量到底是多少,中国的经济数据质量仍然糟糕”。
中国面临“GDP孤独”?
      英国的日本问题专家艾默特曾将中国GDP超过日本称为中国的甜蜜时刻。他早些时候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撰文称,当一辆满载飙车仔的汽车超过一辆破旧的车子时,旁观者可能会看都不看一眼那辆落后的车。艾默特称,鉴于中国经济逆势扩张即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外界关注的焦点落在中国身上是可以理解的。
    16日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对中国来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从未享有过的地位,在带来胜利的喜悦之际,也给它带来了压力。该报说,某些方面,中国正在重走日本20世纪80年代繁荣时期在亚洲开拓出来的道路。中国巨大的国民财富总量正在开始演变为政治影响力,但也因此而招致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批评。比如很多西方官员认为,中国以出口带动增长的政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经济实力可能会带给它权力和影响,但并不总是赢得朋友。《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中国或许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今年早些时候皮尤中心的一项民调发现,有56%的韩国人不喜欢中国。报道称,较小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变为了担心,担心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可能开始主导重要的国际航道。对日本内阁成员今年8月15日不参拜靖国神社,《华尔街日报》称,“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地区事务之际,日本对亚洲邻国采取了更谨慎的做法”。韩国《中央日报》16日刊登专家文章说,过去几十年在经济上是美日G2,现在却是中美G2,中国不仅经济规模大,并且与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强烈依赖美国的日本完全不同,如果中美发生冲突,并且两国都认为事关本国核心利益,问题就很难解决。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安德斯·鲍威尔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GDP就好比人的外衣,穿得越好越有可能跻身“上流社会”。相反,光鲜的外衣如果穿不好也可能导致“因漂亮而孤独”。这与舞会上最美的女人往往缺少朋友以致要用“冷美人”来形容的道理是一样的。鲍威尔说,过去与中国穿着类似衣服的朋友现在还是那样的装束,但中国换上更华丽的衣裳,大家站在一起可能就不那么自然;而现在与中国身着类似服装的国家,或是担心中国还会更华丽,或是嫉妒中国在抢自己的风头,也可能产生疑虑。鲍威尔表示,世界上有“GDP孤独” 的国家,一个是总量第一的美国,另一个就是速度第一的中国,美国的压倒性富有使它交朋友相对容易,中国交朋友的难度无疑更大,因为可能后面的国家觉得你远了,身边的国家觉得你快了,前面的国家又觉得你有威胁了,所以GDP的增长时期,可以成为中国在国际上交朋友的“困难时期”。要避免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自然,对中国来说,GDP数字无论是增是减,自己先不能太当回事。“华丽的衣服加上自然的举止”,这是舞会上评判明星的准则,也该是中国在GDP增长期的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金灿荣认为,GDP增长绝不意味着“国家孤独”,很多国家是真的在希望看到中国崛起,如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的许多国家以及东欧地区的一些边缘国家。原日本野村中国投资株式会社高级顾问佐佐木芳邦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GDP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反映,GDP总值越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越大,这必然让其他国家更想和中国做生意,所以不会因此造成中国的孤立。
      警惕“中国实力幻象”
    GDP足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曾高度评价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它本身也有致命缺陷。在国际舞台上,GDP常被当成评估一国力量的最时髦指标。过去几年来,中国在GDP数字上赶超西方大国,经常引发对中国力量的夸大,形成“中国实力幻象”。
    这次也不例外。《纽约时报》16日就大谈中国的强大。文章称,中国已经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该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日益自信,并已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签订特殊贸易协定及数十亿美元的资源协议。分析人士说,北京也开始在一系列问题上主导全球对话,比如去年中国表示美元作为世界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必须逐步取消。《今日美国报》认为,中国根本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民众和**正苦苦应对一连串自然灾难。
    中国学者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GDP最近几年连续赶超意、法、英、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中国社会已经有点审美疲劳,所以对超越日本并不是特别激动。不过,外界许多人对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还是有疑虑的,担心中国会冲击他们的既得利益,分享领导权。对待中国的GDP,内外关注的角度不同,中国人现在强调人均,外界则会强调综合实力。
    早在2007年,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带着嘲讽的语气写道,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希望中国超越美国?从公开的研究和报道来看,是美国人。而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没有一个中国领导人曾经做出过这样的宣示。文章说,这些铁齿铜牙般的预言,在中国读者看来,无疑是亲切而振奋的,你不能说这种“奉承”有多少的恶意,不过如果信以为真,则可能会陷入尴尬的苦恼。最近几个月来,宣扬中国越来越自信、对他国“强硬”的言论也多来自西方。美国**利用这种舆论加紧进入亚洲。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月访问亚洲,并发表介入南海争端的言论,新加坡《今日报》16日评论说,有朝一日,希拉里日前的亚洲之行可能被视为自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以来美国外交官对这个地区的最重要访问。基辛格的访问引发了一场外交革命,在冷战正酣之时重建了美中关系,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希拉里的亚洲之行发出了迄今最清晰的信号:美国不愿意接受中国寻求地区霸权。印度《新闻分析日报》则刊文说,最近几个月的事件显示,中国还没有足够的软实力赢得邻居的心,也没有足够的‘硬实力’,击退美国在东亚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世界第二 诺贝尔经济学奖 成为世界第二 二季度GDP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 世界第二 高帽

沙发
xuehe 发表于 2011-1-24 17:35: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警惕“世界第二”高帽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尽管一国GDP排名世界第二并不等于就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更不等于世界老二,但是中国的一些学者与官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模糊了这些差别,愈发有模有样地依照老二的角色说话与行事,并且还在津津乐道分析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老大。愚以为,这不是个好兆头。历史上,老大打压老二不遗余力,老二“出师未捷身先死”、“半路夭折”似乎成为一个魔咒。中国应当心“老二的魔咒”!

  
    美国打压老二从不手软

  
    国际关系史上,老大与老二近乎水火不容,老大总是将老二作为天然的挑战者,因此给予无情的、不遗余力的遏制与打压。近现代史上,西方列强内卫冕的老大与挑战的老二一直打得不可开交。美国经济在1872年左右就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经由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功崛起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

  
    美国成为世界老大后,首先打压的就是已经退居老二的前宗主国——英国。美国利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吸干了英国的黄金,令英国经济萎靡不振。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宣布英镑霸权终结。尔后,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输出美元,逐步取代英镑的地位。“第三点计划”出台后逐渐将英国势力赶出了中东,实现“石油美元”对“英镑美元”的关键替代。美国利用对英国的债权强势,持续将英国置于向美国典当、“变卖”各种帝国资产的窘迫境地,迫使英国开放所有殖民地市场,以及享有英国在其势力范围内的所有特权。1956年,英国借口纳赛尔总统背信弃义,联手法国出兵埃及,试图夺回苏伊士运河,这被认为是英国在维持帝国荣耀、彰显帝国余威的最后一次努力。但是,美国毫不犹豫、也毫不留情地给予打击,以索取债权、切断资金供给甚至是抛售英镑相威胁,逼迫英国撤军,使本已是“落水狗”的英国丧尽颜面。英国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蜕变成为美国忠实的“哈巴狗”。

  
    西德在1965~1968年曾短暂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老二。但是,战后德国被分割为东、西两个国家,西德处于冷战的最前沿,处于美国的政治、军事直接管控之下,当然无法对美国老大地位构成挑战。

至于对付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老二的日本,美国几乎是一招制敌。日本的制造业强大,但金融业落后,而且看重眼前利益,关注实体经济。美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一边大张旗鼓在汽车和钢铁等行业发动贸易战,一边在日元汇率、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向日本施压,以换取美国在贸易领域的让步。最终,日本尽管在制造业与贸易上胜出了美国,但是因为接受了《广场协议》(1985年)、《卢浮宫协议》(1987年)与《巴塞尔协议》(1988年)而遭遇金融败战,繁荣的经济随后遭遇泡沫危机,一蹶不振。

  
苏联诞生后,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与发展。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分析,到二战前的1938年,苏联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为遏制苏联挑战,美国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

  
在经济上,从1948年开始对苏联实行战略物资禁运,臭名昭著的“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就是经济与科技遏制的见证。另外就是,令苏联陷入军备竞赛与民族冲突。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提出:“我们应该把军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以使莫斯科努力追赶我们,同时,停止供应他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我们在这十年内就会看到苏联体制如何垮台。”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杂志,1984年苏联防御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由此给苏联施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挤占了国民经济的研发与投资。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苏联紧张的民族关系易受攻击,中亚是其柔软的下腹部。为此,通过一些渠道向苏联偷运宣传品以煽动少数民族的不满。

  
利用大众媒体对苏联长期进行心理战。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于1945年明确提出瓦解苏联的政策建议:“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俄罗斯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培育发展“第五纵队”。美国利用美苏人才交流合作等途径,逐渐在苏联高层周围布置“特洛伊木马”,有的甚至进入核心领导群体。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对国家体制所进行的“根本改革”,均深受雅科夫列夫的影响,而雅科夫列夫后来被党内众多人士怀疑:其在担任驻加拿大大使期间(1972~1983年)就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反,是一颗“埋在党内的定时炸弹”。而戈尔巴乔夫重用雅科夫列夫,直至担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长、政治局委员等要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如此总结:“苏联所发生的事件不是解体,而是崩溃,是外部势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催化并支持的破坏过程。”如此,才有“20世纪世界地缘政治的最大灾难”(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语)。

    中国尚无老二之实,但要承担老二之名



    中国GDP超过日本早就在世人预料之中。一贯用中国人爱听的言辞来忽悠中国的高盛集团,先后在2001年与2003年发表了《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以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经济报告,预计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此后不断进行乐观修正,认为中国经济产出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不过,还有比高盛更为“乐观”的报告。



    然而,中国这个世界老二是严重名不副实的。中国如今的人均GDP约3600美元,依旧不到日本的1/10,只有美国的1/15。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实际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5位,依照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中国的贫困人口多达1.5亿;依照中国**规定的贫困线,贫困人口还有4000万。而且中国经济尚面临着一系列困局——不断拉大的地区发展差距、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持续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久治不愈的腐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去解决。



    其他重要的实力指标,中国依旧非常落后。在明显的“肌肉力量”上,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还仰赖他国的技术与装备。2008年,美国国防支出607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国防总支出的一半。排名在美国之后的九个国家的国防总支出才476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国防预算还不到美国的1/7。近年来,美国在中国周边打打杀杀,耀武扬威,投棋布子。

在关键的“智慧力量”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更大。2008年美国发明家得到9.2万项美国专利,是韩国和日本总数的两倍,而中国还远远落后于韩国和日本。中国据称每年有60万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而美国每年只有7万。但是,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只有10%的中国工程专业毕业生有使用价值,而美国的比例高达81%。人口数量比美国多四倍、国民经济规模却比美国小四倍的中国,在过去25年里的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2%~2.5%,而美国为6%。



中国尽管实力与老大相去甚远,但是名义似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如此不但要承担系列“大国责任”,而且还要遭受来自老大无穷无尽的打压与遏制。1991年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研究机构曾经草拟了一份21世纪“彻底摧毁社会主义”的报告,中国成为美国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主要对象。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是美国独一无二的真正挑战,因为中国与美国其他竞争对手不同,中国是“一支多头力量”。冷战期间苏联对美国是挑战,然而还不是对美国的威胁,因为苏联虽然军事强大,但是经济很差;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是美国的经济对手,但不是军事对手。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在迅速发展,且在地缘战略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利益。



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至少有四方面挑战:经济挑战,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军事安全挑战,中国是唯一没有解决领土完整问题的大国,其实力的增强以及民族情绪的高涨将可能导致军事解决台海、南海等领土主权问题;“中国模式”对西方长期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理念产生冲击;中国的崛起在心理上对长期处于老大的美国形成挑战。因此,不论中国人是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中国理所当然地要遭受美国的打压与遏制,这是不随中国人的善良愿望与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立体、联合围剿中国



    近年来,美国频繁用所谓民主人权、贸易摩擦等大棒,以及“最惠国待遇”与“加入WTO”等诱饵,不断向中国索取、榨取了极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为遏制与延缓中国崛起,美国将会也正在使出各种手段。



    在全球多边领域,尽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与金融危机中相继失去民主与自由的大旗,硬软实力均遭受重创,但是,多年的“黑老大”生涯,使美国拥有一大批形形色色、尽心竭力的打手,一呼依旧能有百应。金融危机中,中国国际地位更加凸显,于是美国纠集各类同伙,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经济议题,到海上军演、钓鱼岛事件与南海航道等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形成立体、联合围剿。



    在区域领域,美国的幽灵在中国四面八方忽隐忽现。美国以各种方式来破坏与冲击中国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合作上处处从中作梗,挑拨中国与近邻的友好关系,制造地缘事端,激化地缘政治动荡。《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曾提醒美国鹰派:教唆日本重整军备,挑动日本与中国为敌。甚至持续不断地构筑、强化反华同盟,鼓励印度加入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结成的所谓“民主国家”战略联盟。2007年和印度签署核合作协议,允许美国向印度进行核技术和核燃料转让。



    美国打压中国,除了在多边与区域上百变神通外,关键是在双边上与中国短兵相接,集中体现就是“战略与经济对话”。历史上,美国就是通过类似对话,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竞争对手送入其早已编织好的罗网。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战略对话,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前由凯恩斯与怀特两国特使间的对话,为美英之间的战略对话画上了句号,英国拱手让出霸主宝座。

上世纪80年代,为抑制日本崛起,美国借口日元币值低估、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不断制造贸易摩擦,将日本拉到“战略对话”上。1983年美日两国财政部组建一个“日元/美元联合工作组”(后更名为“美日金融市场联合工作组”)。1984年至1988年间,美国通过此机构不断向日本大藏省施加压力,强迫其拟定详细的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计划,日本相继接受了“广场”等协议,奠定了日本金融败仗的深厚基础。



在戈尔巴乔夫接任苏联最高职务后,美国策划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经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牵线,确定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可以与之打交道的人”,最终实现美苏战略对话。从1986年雷克雅未克对话到1989年马耳他对话,逐渐完成了“整个移交苏联政治国防阵地的过程”(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语)。1993年,也就是苏联解体后两年,戈尔巴乔夫在法国公开承认,雷克雅未克对话,“实际上已把苏联交付给美国听任处置”。



美国自然会将历史上遏制老二的经验“发扬光大”地运用到中国身上。



2010年1月28日,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迷思》的报告,针对中国可能在不远将来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表述,报告断言:中国很可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美国传统基金会是美国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保守派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之一,长期以来一直用自由经济理论与政策来引导后进国家走向“富强”道路。传统基金会敢于断言“中国很可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这不仅是基于对未来的简单乐观,恐怕更有对过去经验的十足自信。(江涌)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8 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