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nxl
5235 0

[其他] 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协调发展 [推广有奖]

贵宾

学术权威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7
论坛币
1446567 个
通用积分
75.7159
学术水平
788 点
热心指数
1039 点
信用等级
689 点
经验
252834 点
帖子
4392
精华
8
在线时间
31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23-10-31

三级伯乐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楼主
snxl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1-31 15:45: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协调发展

【原文出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原刊地名】昆明

【原刊期号】20102

【原刊页号】128~133

【分 类 号】F107

【分 类 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8

【英文标题】Level Evolution of Factor Mobility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JY032)

【作 者】孙军/王先柱

【作者简介】孙军,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1;王先柱,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孙军(1979-),男,山东莱西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王先柱(1980-),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内容提要】由于生产要素配置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要素配置过程中大量存在区域利益冲突的事实,经济学对要素流动问题的关注历久弥新。在劳动价值观、生产费用观对生产要素认识的基础上,从物质资料生产目的角度对生产要素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不仅存在层次及层次差异,而且还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特性。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要素流动问题进行分析。

【摘 要 题】区域分工与协作

【英文摘要】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to the economic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regional interest conflicts exi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allocation, factor mobility problem has long been studied by economists and new achievement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labor value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production factor problems from the angle of material goods production. They find out that there are not only different levels and level differences of production factors, but also internal connections among them. The mobility of production factors is further revealed. Besides,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factor mobility problem i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关 键 词】生产要素/要素流动/层次演进
    Production Factor/Factor Mobility/Lever Evolution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543(2010)02-0128-06
    物质资料生产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才、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同一空间上依托于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组合,即通过合理配置相关要素的投入实现最优化产出,满足人类的各种消费需求,同时也构成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和产业结构。在这一配置过程中,受边际产出和边际报酬差异的影响,生产要素会在不同区域之间发生各种形式的转移,即生产要素流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所以,关注经济活动主要配置的各种要素,关注其特性及运动规律,关注其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强烈而特殊的现实意义。现有研究较多关注的是生产要素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作用机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即主要立足于区域的竞争需求,把生产要素流动本身视为一种浅显的或在已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简单机理和事实。尝试在劳动价值观、生产费用观对生产要素认识的基础上,从物质资料生产目的角度对生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进行再认识,并进一步思考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对生产要素流动的理论认识
人们对生产要素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7世纪,威廉·配第(1662)在《赋税论》中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但是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并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1]的著名论断,提出物质资料生产源自土地和劳动的两要素论。在这之后,亚当·斯密(1776)在配第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生产费用领域,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均是商品价格的来源,间接地提出了三要素论。[2]萨伊(1803)则加以明确化,指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最基本的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3]20世纪中期,库兹涅茨(1955)等人认识到技术、管理因素对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将其与资本和劳动等同起来,视为经济增长的第三源泉,将其加入到生产要素中。[4]随着二战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凸现出来。在这之后,人们对生产要素流动的认识逐渐趋于细化,例如,对劳动力迁移(Todaro)、[5]资本流动(Webber;[6]Lucas, 2002[7])等作了详细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对生产要素流动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1.基于要素运动规律的研究
传统理论对要素流动的刻画,更多的是将其归因于供需规律的作用,这是沿袭了古典经济理论在一系列假设下生产要素会从边际产量低的地区向边际产量高的地区流动的认识,并且得出要素流动对双方都有益的结论。国内对生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也大多建立在这一逻辑基础上,例如,生产要素流动的原因和特性、要素流动的弹性及其带来的产业结构选择问题、**干预下的要素扭曲事实、要素流动与配置效率问题等。
    2.基于要素价格趋同的研究
这一研究是生产要素运动规律研究的深化,但有助于更深刻地分析分工及要素配置问题。俄林(1931)分析了商品和要素流动的相互替代;[8]Samuelson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认为产品的流动实质上是要素的流动。[9]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某要素密集型产品的流动实际上是该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地,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被视为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商品被认为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要素”,从而商品流动被认为是要素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要素流动才被认为是一般形式,因此最优的选择是要素流动。
    3.基于要素产权配置的研究
由Williamson提出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将要素流动性对产权配置的作用推至一个顶峰,由于专用性越高的资产越是缺乏流动性,就越容易受到流动性较强要素机会主义的侵害,所以应享有监督和管理权力。[10]与这一逻辑相承,张维迎提出“资本雇佣劳动”命题,认为由于资本的“套住”效应,相对于流动性更强的劳动资本,承担更大的风险,所以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这一逻辑和结论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的关于企业所有权的争论,随后也有很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驳。虽然这些争论较多围绕推论逻辑的合理性、风险承担、契约关系等方面,但其讨论的问题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配置问题。
    4.基于区域竞争能力的研究
阿萨夫等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和扭曲的影响下,要素流动可能是有害的,即造成社会福利减少。[11]因此,要素流动面临的是充满竞争的区际关系,如何与区域竞争整合是要素流动的焦点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整合不断加强,并且主要关注资本和技术流动对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研究领域集中在学习能力、技术扩散、产业集聚等方面。这些研究从各个角度支持了知识、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作用。
    5.基于整体协调发展的研究
区域经济存量差距和增速差异凸显了协调发展及要素流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关注了要素流动对经济收敛的影响,巴罗等人进行的深入研究,整体上肯定了要素流动对经济收敛、协调发展的意义。对中国的研究表明,在要素流动性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收敛的特征更明显。
由此可见,生产要素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都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化中。一方面,新的生产要素不断产生、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增强,例如,技术、管理、信息等非实体性要素从实体要素中脱颖而出,对经济发展发挥出让人惊叹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使得原有要素的含义、构成、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自然资源流动性的改变及利用程度的深化等。要素的演化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使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快速高效地被发掘使用,新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生产要素是有层次之分的,对生产要素流动的进一步认识需要对其层次演进规律进行分析。
二、生产要素的层次演进规律
目前,对生产要素的主流认识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说逻辑基础上。劳动价值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生产费用说的代表人物是上述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将生产费用说所包括的领域不断扩大。两者的基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知识和技术脱离于劳动而独立地作为生产要素发挥作用,却共同忽视了从劳动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目的角度去关注生产要素问题。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各种要素配置的最根本原因,换言之,要素配置的最终动力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们对物质产品或非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对这个问题的忽视阻碍了对生产要素的深刻认识,尽管劳动价值论从本质上揭示了物质生产的属性和要素特点,生产费用说则在形式上对其作了进一步完善,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出要素及其运动的深层规律。
在本文看来,劳动价值论较为直接地响应了经济活动的目的,即劳动要素创造价值满足人类需求。其中,自然资源处于基础性地位;劳动则通过主观行为实现对其丰富和发展,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要素作为劳动过程的成果独立出来并不断累积,逐步提高资源丰富化的效率;资本以劳动作为媒介,其主要特性不仅在于实现增值即逐利目标,更在于实现对劳动的支配和控制。劳动虽然处于价值创造的主体地位,但其不再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一个有力的证据是,知识要素使劳动要素所创造的价值惊人地扩大后,差额的一部分并不是劳动要素所直接能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强调劳动要素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该吸取生产费用论的合理认识。
这样,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知识几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呈现出相互依存、彼此交织的关系,形成了相应的层次结构。其中,自然资源处于最低层,其上是劳动要素,再上是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人们对生产要素的认识从“两要素”发展到“多要素”的过程,与这种层次结构相一致,这其实是经济发展导致要素层次提高的结果。与此同时,生产要素所处层次的差异也反映出其对于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出效率。由于劳动对自然资源起着开发和丰富的作用,而资本和知识又不同程度地放大了这种作用,这就导致几种要素的产出效率与其层次相一致,处于不断提高的趋势。
图1描述了生产要素的层次结构。并且进一步地从自然资源层上升到人类需求层,要素在各个区域的同质性越来越高,例如,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其差异往往是天然不同的供给所造成的;同样地,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同质性也远比矿物和土地要高。要素同质性的提高促使要素流动禀性不断增强,这种增强一方面是整体上的,例如,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受交通成本降低、通讯技术进步、企业要求标准化、劳动者技能通用化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美国生产要素流动性不断加强,并在80、9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虽然前文述及了要素差异及流动禀性差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但是显然,图1所示的生产要素的几个层次中,要素的流动性在整体上依次提高,基础层的自然资源要素甚至通常被认为是不流动的。
      QQ截图未命名.png


    另外,越高层次生产要素的形成所需要的生产成本越高。例如,通常情况下,知识、技术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各种要素的投入,并要在历史知识、技术基础上进行艰苦的创造活动才能生产出来,而对于野生资源的获取仅仅需要付出体力即可,其生产成本的差异显而易见。这种成本差异是各种生产要素最终价值差异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影响到供需关系和流动性。于是,随着要素层次的提高,其内在价值不断增大,需求更加旺盛,但流动性却可能受到更多的限制。
以上是对生产要素层次演进规律性的总结,这个规律表明,生产要素的演进是分层次的,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其作用不同。以下结合层次演进规律对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具体内涵及其价值进行详细分析。
三、生产要素流动的具体内涵及其价值
在现实生产中,由于很少有国家或地区在组织生产起点的同时充分具备各种生产要素,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各种复杂技术和工艺被大量应用,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更加精细,加上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规律的作用,要素流动必然存在而且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这种要素组合形式称为资源转换,基本上有三种模式:(1)智力资源转化型模式。拥有知识要素优势,吸引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例如,日本经济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转化型模式。利用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例如,中东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3)综合转换型模式。知识要素和自然资源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密切组合,例如,前苏联、美国的发展模式。显然,资源转换过程即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
从流动过程中与其所有者分离程度不同的角度,将生产要素的流动分为脱离所有者流动和不脱离所有者流动两种形式。前者的典型形式是资本流动及劳务输出,后者则主要是指非劳务输出的劳动力转移,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涉及要素所有者的社会福利问题。但很显然,由于替代作用和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生产要素的流动禀性更为丰富。一方面,各种要素的流动禀性差异巨大,有的流动性极强,有的则几乎不发生流动。另一方面,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不是单独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呈交织、依存状态。但是,分别探讨各种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禀性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认识方法,这样可以从不同要素的流动禀性中直接判断其具体内涵和价值。
    1.自然资源的流动
自然资源是配第“二要素”论中土地要素的引申与扩展,包括土地、矿产、能源、水和大气等,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初始物化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生产客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初始形式。不少学者认为,自然资源的流动性是最差的,或者干脆就是不能流动的,例如,耕地、气候等。但是从人类消费需求角度看,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是基础意义上所必需的,因为它可以满足因为自然资源在空间范围上的分布不均而导致的人类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在人类以各种初级自然资源为原料进行生产的阶段,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通常都由商品所承载,例如,人类最原始的物物互换。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自然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下降,从而以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流动为主代替了自然资源的流动。
    2.劳动的流动
一般认为,促进劳动流动的原因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非经济方面的。边际报酬差异是劳动流动的主要原因,导致劳动从低报酬区域流向高报酬区域,这给劳动力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包括流出地的人才流失和流入地的社会负担等,因此,劳动流动往往受到人为限制,不如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那么顺畅,但也有一些价值观念、工作需要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劳动的流向更为复杂。特别是随着二战后跨国公司扮演起要素国际流动的主体角色,资源转换方式多样化,劳动可以随着资本以各种流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而言,除观念、技能等基础性的限制外,劳动流动的人为限制很少,所以基本上完全而充分。但也存在着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的流动问题,可能导致根据人力资本异质性而实施的劳动流动选择。
    3.资本的流动
尽管当代资本内涵得到深化,诸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已引起重视,但资本在历史上起初普遍是以货币形式,作为货币财产、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地产相对立而存在的。货币驱使用于劳动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的再生产过程,是资本要素的作用形式,成为支配劳动创造价值的一种通用的有效途径。在劳动流动受到人为障碍时,资本要素的流动普遍发生以实现替代作用。当然,在这种替代的背后,供需规律和逐利本性起到根本的作用。例如,纳克斯[12]认为,资本的供求失衡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基础,而追求更多的投资收益则是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动因。资本流动的本质是改善不同区域的要素配置,特别是改善一定区域配置劳动要素创造价值的能力,实现各要素优化组合带来的产出增长。资本流动主要是由资本充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的国家,通过追求更高的利息、争夺投资输入国市场、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流动等,使资本流动的输出国和输入国都获得经济利益。
    4.知识的流动
知识作为当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由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组成,通常隐含在人力资本、机器设备及产品中。因此,其他各种形式的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都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拥有知识上的绝对优势,知识要素一般从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这种流动特征再加上生产知识成本高昂、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往往诱使发达国家在源头上实施控制策略,通过知识产权、专利等手段限制知识的顺畅流通。具体地,知识要素中各种子要素的流动禀性各不相同,技术流动往往和产品生命周期相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技术流动性各不相同,例如,技术蕴含于商品中流动时是完全流动,而技术蕴含于劳动中流动时则受到较大限制;管理作为一种知识是完全流动的,作为资本的附属物流动性也较强,作为劳动的附属物流动时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信息的流动性更强,但视信息本身的类型和性质差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高端信息的流动尤其受限。总的看来,对知识流动限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和模仿的存在,虽然学习和模仿对人类整体发展有利,但涉及区域竞争时会成为不利行为,因此,知识流动必然会遭遇到大量的各种阻力。
四、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仍将继续由低到高的演化进程,生产要素流动的逐利性让区域形成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特点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经济目标,特别是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追求提供了支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形成以下认识:
    1.促进并深化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性
受要素层次演进中流动性不断增强特点的影响,自然资源要素理应具备越来越强的流动性。那种自然资源不具有流动性或者不具有价值的认识应该转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相应的交通、通讯设施促进自然资源的不断流动;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丰富和深化其流动过程。
    2.重视和提升知识要素对劳动要素经济效率的作用
目前,对知识和技术要素的研究以新增长理论中“干中学”、“扩散效应”等认识为主,没有强调知识要素对劳动的经济效率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关系中如技术差距理论等描述的“中心-外围”发展模式。因此,应当从知识要素与劳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重新评估知识要素的发展战略,形成创新思维指引下的知识要素发展新格局。
    3.定位并提升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生产要素层次性差异的特点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差异得以形成,从而为要素流动的整体加强和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条件。所以,应当根据生产要素演化层次的特点,分析区域在较低层次生产要素的现状,合理开发较高层次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总体上响应生产要素的流动需求;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产要素由低到高演进的成本价值特点,在区域竞争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清晰的思路,在高层次要素引进与使用过程中做到有度取舍,以合理的行为强化要素层次结构的演化规律。
收稿日期:2009-12-14

【责任编辑】陆为群

【校 对 者】陆为群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59:138-148.
    [6] Webber, M. Rates of Profit and Interregional Flows of Capital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7, 77:63-75.
    [7](美)卢卡斯.为何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瑞)贝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 Paul Samuelson. Price of Goods and Factor in General Equilibrium[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4, 1-20,21.
    [10] Williamson Oliver E.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 Journal of Lawand Economics, 1979.
    [11](以)阿萨夫,埃夫拉伊姆.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要素的国际流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2](美)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要素流动 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 Achievements 发展 演进 要素 区域协调

荣枯本是无常数 何必当风使尽帆  东海犹有扬尘日  白衣苍狗刹那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8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