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件
换一批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市场准入概念是克拉克奖获得者Donaldson在2016年提出的概念(是基于市场潜能概念提出的)。在最近三年国内也开始使用这个概念。 目前,我分别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三本期刊上看到过这个使用概念的文章。
P.S.在最新的2020年第七期《经济研究》中又新出一篇采用市场准入指标的文章,在其中叫做市场可达性。
下面是文献名称:
①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刘冲),2020,经济研究(这篇文章对于如何构造市场准入描述的更加清晰和完善)
②市场可达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王媛),2020,财贸经济
③高铁网络、市场准入与企业生产率(张梦婷),2019,中国工业经济。(张梦婷在经济研究上也发表过一篇采用市场准入概念的文章,但不是一作,她也是国内较早使用该概念的作者。)
那么,对此我有一个疑惑。
市场准入是对城市间贸易可达性的一种衡量,是建立在交通基础设施之上的指标。在构造过程中,允许到达城市的市场规模对出发城市的市场准入产生影响。
然而在具体的计算公式中,仅仅考虑了到达城市的市场规模所造成的影响,而并没有考虑出发城市的市场规模对于可达性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的本土市场规模较大,而在构造其市场准入指标时,是没有考虑上海本地市场规模的。这样一来,以欧氏距离测算为例,在整个城市群网络的构造中,(由于其他城市包含了上海这一巨大的外地市场)上海市的市场准入指标是否会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在测算的过程中,是存在这一问题的。
市场准入这一概念认为,交通基础设施越好,市场准入越高。直观来看,上海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是非常优秀的,然而若以欧氏距离进行测算,其市场准入值在城市对比中似乎并不占优势。因此,在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这一指标的合成时,没有考虑本土市场规模的影响是否有些欠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