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许大哥
1796 0

[宏观经济指标] GDP被中国超过 引起日本的关注 [推广有奖]

  • 0关注
  • 9粉丝

讲师

4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65 个
通用积分
2.6078
学术水平
51 点
热心指数
49 点
信用等级
27 点
经验
4182 点
帖子
278
精华
0
在线时间
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1
最后登录
2011-7-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昨日指示外务省修改对中国的**开发援助(ODA)政策,方向是大幅削减ODA金额。
报道称,这是日本对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越自己的对应措施之一。该报道引用日本**相关人士的话说:“对华ODA与ODA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目的已不相符。”同时,该报道还认为,这一措施与去年9月中日钓鱼岛渔船冲撞事件后日本对华舆论趋向强硬有关。
对于日本媒体的这一报道,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发言人赵启正在回答日本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日本说要适当减少ODA不是今年才说的,说了许多年了,虽然我没看到你们外相新的发言,但对我来说并没有意外的感觉。”
日本对华ODA始于1979年,包括对华日元贷款、无偿资金援助、技术援助三个部分,其中,对华日元贷款占全部ODA金额的90%以上。由于对华日元贷款在2007年已经停止,因此,此次前原所要削减的,其实是指无偿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在2009年,这两项资金分别为13亿日元和33亿日元。
积极评价:日本援助的意义
1979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在访华时宣布了总额为3309亿日元的第一批对华日元贷款援助(1979年~1983年);第二批日元贷款于1984年~1989年实施,日方承诺金额为4700亿日元,后因日元大幅升值,又追加700亿日元用于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基地开发计划”,总额上升为5400亿日元;第三批、第四批日元贷款的金额分别为8100亿日元、9700亿日元。从2001年以后,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开始减少,当年削减25%,为1613.66亿日元,2002年再次削减为1212.14亿日元。2007年,日本最终停止了对华日元贷款。
“对于日本对华ODA,应该给予积极评价。”外交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资金缺乏,日本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资金之渴,中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日元贷款得以上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因而得以加快。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建安也积极评价日本对华ODA:“日元贷款分散在很多不同的项目之中,因此中国民众不一定知道,但这些贷款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帮助。”
周永生认为,最初几批日元贷款援建的项目,比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地铁还有京秦电气化铁路,在中国民众中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但后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大型项目越来越多,虽然中国媒体加大了宣传力度,使用日元贷款的项目的知名度还是有所降低。
几起几落:国民感情的纠葛
因为日元贷款在中国的知名度不太高,日本媒体对中国**曾一度有所责难,认为中国故意不宣传日本对华ODA,因而不停地以政治干扰ODA。2004年,日本**、国会多次表示要停止ODA,可在胡锦涛主席与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会晤后,日本**马上改口说不会马上停止。
2006年3月,日本**又宣布冻结2005财年的对华日元贷款。当年5月,中日外长实现会晤,日本小泉内阁对中日关系的期待上升,又于6月宣布解冻。日本方面的不断反复,使ODA成为中日关系及两国国民感情的一个阶段性的象征。
“ODA本来是推动中日友好的一件好事,但由于这样的波动,反而把两国国民感情往负面的方向推动了。”陈建安表示,日本方面认为日本首相访华时,中国较少就此表示感谢,在媒体上也没有大肆宣传,因此这钱花得不值,主张削减或停止ODA的声音一直都有。而对于日本的计较与不断反复,中国民众也颇有怨言。
周永生认为,中国对ODA做了不少宣传,日本打ODA牌,其实是一种泛政治化的炒作。
日本**内对于削减对华ODA,也有不同意见。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外务省即有官员认为:“(ODA)是对华外交的必要工具。正要以明年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改善关系,为什么要向中国发送错误的信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GDP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生产总值 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经济发展 日本外相 日本媒体 生产总值 中国GDP 日本对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