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劳动份额
3166 4

答V先生: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和生产资料价值按份共有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72 个
通用积分
1.15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79 点
帖子
14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23
最后登录
2023-10-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适应当今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新形式: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国有或集体所有)制及其对应的生产资料价值归创造它的劳动者按份共有。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性质、按劳分配和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而生产价值共有制又确定了完整得个人利益、法人利益,充分调动了劳动者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而确立了公有制经济内部商品经济关系的主体和内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讲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

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指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而言的。不论是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当时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存在价值,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能是对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而言,即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生产资料的二因素。在二因素中,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因素的仍然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结合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家正是凭借对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垄断向无产者强加雇用的条件——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分离为价值形态的货币资本和使用价值形态的实物资本,资本家也分为信贷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这种资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是以二者的统一为前提的相对分离。无论生产资料(资本)价值与使用价值二者脱离的程度多么严重,资本始终不能完全脱离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而独立存在。价值形态的资本之所以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而称其为资本,是因为社会有与该价值形态相对应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参入资本主义生产并获得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对应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货币就不会被产业资本家所接受,也就不能分割剩余价值而成为货币资本。所以,货币资本成为资本的前提也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变成资本)资本家所有。可见,决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同样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说也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之所以消灭了资本剥削,确立了计划经济的前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其原因是消除了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私人垄断,实现了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现实没有充分实现),生产资料价值只是作为生产资料的交换价值的内容而存在的,它的实质是人们等价交换劳动的商品经济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它的性质决定了各个社会阶段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讲就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和人的结合方式,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的性质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的性质就是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劳动者在全社会或集体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平等关系;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并直接参加国家与企业的管理;实行按劳分配,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劳动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同志式的相互合作关系。

由于社会主义初期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是我国面临人口多、底子薄、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社会主义使用价值公有制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存在着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外部环境;二、是由于人口多,存在劳动就业不充分的现实;三是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人们的交换关系;四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分配通过国家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个人生活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二、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价值归谁所有归谁支配的问题,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赖依发展的基础。

(一)、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小商品生产者所有制决定了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产品价值归他本人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剩余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也就决定了用于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均为资本家所有。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代替了资本剥削为基础的私有制,决定了劳动成果由劳动者共同所有,从而确定了相对应的生产资料价值社会主义公有(或共有)。

之所以有什么性质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就有什么性质的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是由二者各自的实质内容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的实质是指凝结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中的价值归谁所有、归谁支配的问题,而不是生产资料本身归谁所有的问题,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从实质上讲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实际上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其实质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实际上归谁所有归谁支配的问题,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正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这一实质,决定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产品价值归谁所有的问题,即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决定了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从而决定了它的性质。

(二)、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但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作为商品经济直接基础的不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而是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是通过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灭亡。这是因为私有制作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归属的不同,这种利益归属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奴隶主或地主阶级所有制。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主要建立在小商品生产者所有制基础上,局限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与奴隶主或地主所有制远远不能相称。生产资料价值小商品生产者所有决定了当时商品经济为买而卖,以使用价值为交换目的的小商品生产特点和作为自然经济补充形式的从属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价值私有制发展到了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私有制“一一对应”的程度,劳动力成为商品,人与人的关系都成了赤裸裸的商品和金钱交易关系,从而将商品经济推向了绝对统治地位。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为卖而买,以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点。

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在很长的时期内,力求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整个全民经济是一个统一商品生产者,劳动产品的价值全部归国家所有,由国家进行统一分配。在此条件下,成千上万的国营企业不存在自有价值所有权,不能成为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是实现计划经济的一种辅助形式,并不反映人们的经济利害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充分肯定了商品经济的作用,工业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国营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自有资金,企业法人形式的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萌芽,使企业具有了某些商品生产者的职能,商品经济因而得到较明显的发展。

由此可见,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正是从利益归属上决定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旦社会发展到这种多元化的利益归属造成的利益差别消失或不被人们重视的时候,商品经济就必然被配给制的产品经济或共产主义经济所代替,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本身也就随之消亡了

(三)、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的形式和作用

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的派生物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类型的所有制基础上和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类型上可分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简称私有制价值所有制;和建立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简称公有制价值所有制

2、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价值小商品生产者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生产资料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生产资料价值社会主义所有制。

3、根据生产资料价值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生产资料价值个人单独占有的生产资料价值个人所有制 、生产资料价值全民所有或集体公有的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和生产资料价值众多所有者共有的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

在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初期,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个人占有制。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的出现,产生了以股份制公司等资本家集团占有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形式,以及以资产阶级国家垄断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形式。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资料价值全民公有制和集体公有制,同时存在着作为补充形式的各种生产资料价值个人占有制、资本主义共有制(股份公司)等。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必将产生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全民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人民共有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它将成为社会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基础形式。

4、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与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二者的结合关系上可分为双重所有制和单重所有制。

双重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出现,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私有制在商品经济中的具体形式都是这种双重所有制。目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也都是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公有制与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结合为一体的二重所有制。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产生以后,相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是单重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也就是说产生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的分离(当然是就商品经济而言)。

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础, 对发展商品经济和巩固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品经济条件下 ,生产资料价值小商品生产者所有制维护了小商品生产者在商品交换中的平等地位,促进了商品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从而维护了小商品生产者对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占有。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使资本家拥有了占有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权力和相互交换商品的平等地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巩固。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共有制的出现,使资本家得以以共有资本的方式联合起来,谋求在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和获取超额利润。突出的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家能够以股票的形式进一步剥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的使用价值,进一步壮大了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而使资本榨取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进一步发展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出现,通过税收的方式掠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从宏观上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资本家的商品生产创造比较有利的外部外境,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持续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巩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使国家以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者的身份根据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的要求,集中调拨生产资料,下达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而且可以以价值所有者的身份无偿集中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并通过财政进行生产资料的再分配。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有利于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使国家能够直接掌握必要的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尤其在生产力不发达、国民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经济联系不广泛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使我国在十分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了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巩固了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

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形式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的巩固作用,是在它适应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条件下产生的,一旦它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时,它就会对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产生破坏的反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生产资料价值所有制形式就会被另一种形式所代替。这就是其具体形式不断更替的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价值共有制必将是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即公有制价值共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价值共有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即单重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的价值包括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产品价值归创造它的劳动者所有,而形成劳动者之间对生产资料价值按份共有关系。它本身虽然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但它直接决定了生产者的经济责任、经济利益,使生产者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奠定了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

公有制价值共有制基础,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和由此所决定的全面按劳分配原则。

   在单重公有制(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条件下,消灭了剥削,也消除了生产资料价值公有制,因此,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只能由创造它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在社会生产中,每个劳动者,包括工、农、商、学、干等,都从不同角度为社会付出了劳动,其中那些被社会承认的劳动(包括产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非产业者为社会付出的有效劳动)都按劳分配归创造它的劳动者个人所有。从而把按劳分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扩大到了生产资料价值。但是这种扩大不是对使用价值的扩大而只是对“价值(劳动)的扩大,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生产、生产过程中的生活资料的)仍由国家所有。通过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合理分配(合法进入到个人消费领域的个人消费资料除外)。

公有制价值共有制的实质是凝结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价值(有效价值)归创造它的劳动者按劳分配、按份共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分配关系——全面按劳分配

劳动创造的所有的价值(有效劳动)按劳分配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对产业劳动自来说,是按劳分配价值;对非产业部门来说是按劳分配用自己的劳动等价交换来的“价值”。

(二)、按份共有关系

劳动者创造的按劳分配归他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价值按照社会再生产的要求凝结在劳动者联合使用的生产资料中,就构成了劳动集体的共有价值。其中劳动者创造的按劳分配归他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份额”。共有价值的所有权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全部共有人。共有人之间占有、处分、使用共有价值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平等的,共有价值的所有权的行使不得以某个共有人的意志或利益来独断,而是按照法律和事先约定的合同、协议,通过共有人会议,协商表决,共同决定。

劳动者作为共有人,对各自的“劳动份额”享有所有权,对共有价值按照各自所占的比例根据法律和共有人合同、协议,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原则上按“劳动份额”占共有价值的比例多少分担风险和权益。每个共有人对于自己的“劳动份额”,有权依法要求分割、转让,按照继承程序转移和用于偿还自己的债务,以及按国家计划和企业章程按比例逐步转移到个人生活消费中。当共有人在出卖自己的“劳动份额”时,其他共有人享有按照出售价和其他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三)、劳动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

   劳动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其实质是凝结在某种使用价值中的有效社会劳动的等量交换。价值共有制是公有制内部广泛实现这种商品经济关系的体现。

四)、劳动者一生中用于个人消费所消耗的社会劳动量,只能在他一生所创造的有效劳动量之内(特殊情况除外)

公有制价值共有制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结果,并且价值所有人的所有权的行使还受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人与人一般关系的制约。具体表现在生产资料或生产过程中的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由国家所有,并根据全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某种合理的计划管理方式(如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方式),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在全社会合理分配。虽然其中的价值仍归创造它的劳动者所有,但实际使用价值并不一定是由该劳动者个人占用、使用和处分。例如,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被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所占用、使用和处分等(这部分价值表现为所有人对社会的贡献)。这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与价值分离的结果。由此可见,公有制价值共有制是由单重共有制所决定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商品经济中的劳动所有权方面的表现,而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全部。不仅如此,公有制共有制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有着重大的反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总量的迅速增加,相应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以更大的比例更快的速度增加。

四、公有制价值共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

(一)、公有制价值共有制确立了商品经济关系的主体和内容。

它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成果价值的共有人,并且,他们的劳动份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他个人生活消费的多少。所以,不仅从劳动成果价值分配的眼前利益上和生产资料价值使用的经济效果的长远利益上,还是从生产经营能否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和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个人生活需要方面,都影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使劳动合十分关心生产效益的好坏。他们通过共有人会议和职工代表会等形式管理企业等劳动组织,从而使企业等劳动组织有了真正负责的管理主体。劳动份额使劳动者个人具有了与其行为相称的个人利益,共有价值使企业等劳动组织具有了与其生产经营行为相对等的法人经济利益。从而使劳动者和企业等法人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这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关系的主体,以及各种主体之间等价交换商品(包括生产资料)的商品经济关系的内容。公有制价值共有制使商品经济关系深入到了公有制内部法人与法人、个人与个人、法人与个人之间,并从产业部门扩大到包括政府的非产业部门,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泛发展的基础,从而彻底克服了双重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难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二)、巩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本书所指计划经济均指广义计划经济,即谋求经济健康发展尤其是至少在公有经济范围内消灭剥削的具有国家强制管理的经济形式,下同),保证了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公有制价值共有制有利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壮大和发展,也为计划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牢固的基础。并且,由于企业管理和国家管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劳动份额的安全和增加,从经济利益上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认真当家作主积极参加企业和国家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和民主政治,完善国家管理职能,促进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民主性和有效性。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巩固和完善,更好的满足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从而避免资本主义经济那种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生产的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健康迅速的发展。

(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

企业等独立利益的商品生产者的产生,使国家、企业等组织、个人以平等的地位发生商品、劳务等价交换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和内容,为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权与价值所有权的分离,使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价值劳动者按份共有并存,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相辅相承,为建立国家统一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能够充分调动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14709

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6 16:24: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生产资料 使用价值 公有制 共有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公有制 使用价值 生产资料

沙发
zjm0328 发表于 2006-8-20 20: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此文的观点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发表意见。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公有制??

劳权经济学: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Economics.aspx。经济学QQ:448738950.

使用道具

藤椅
vanillaboy 发表于 2006-8-21 22: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撇开什么使用价值所有制的不明概念不说,

我最后问一个问题:要分配这些劳动分额,如何克服人的有限理性问题?有限理性这个词你应该知道吧。

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使用道具

板凳
劳动份额 发表于 2006-9-26 09: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它的性质决定了各个社会阶段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讲就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和人的结合方式,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

换句话说: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是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本质内容,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

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所有制就是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多了价值归谁所有的内涵……。

人的有限理性影响分配,但不会禁止分配,也不会排除相对合理分配。

使用道具

报纸
龚瑞 发表于 2006-9-26 15: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楼你这样也算是对3楼的回答?

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信息约束,理性约束等等,都是要考虑的。

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