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颐
20324 10

[学术与投稿]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9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687 点
帖子
8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1
最后登录
2011-1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有哪些呢?据说机制应该包括机构和制度,请问我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发展 金融 机制 经济增长

沙发
ljwyz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1-3-22 18:20: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Ross levine 宏观金融领域探究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大牛,应该是,恩,最牛的,现在还在布朗混吧。你问的这个问题他做过一个literature review,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http://www.econ.brown.edu/fac/Ro ... lauf_FinNGrowth.pdf

我估计你第一遍看这个118页的review肯定会晕,有个中文的但是也是对国际文献的综述,发表在浙大政治经济学评论上面:http://rnpe.zju.edu.cn/08%5C080501.pdf  这篇下载比较慢,lz慢慢下,可以打开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金融中介从收集信息、监督企业、动员资本、分散风险和的促进交易五个角度来影响经济增长,这个在文献综述里都有提及,LZ想真正理解,还是老老实实找到每个作用对应的原paper好好啃吧,五个角度,每个都一堆paper哦,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小张在线 + 20 + 1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yh028 发表于 2011-3-22 21:33: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一定的临川

使用道具

板凳
子颐 发表于 2011-3-23 16:13: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感谢了~~~~~ 2# ljwyz

使用道具

报纸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6: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章……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地板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6: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我们进行反向考虑,假如**取消利率上限控制,让经济体系中的实际真实利率水平上升到市场出清水平,存款利率上升势必导致储蓄和投资的增加,存款利率的传递效应导致贷款利率上升,通过提高资本成本进行约束,较低收益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银行贷款,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平,促进了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引致社会平均收益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储蓄(Fry,1997)。
McKinnon和Shaw(1973)经过研究并得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对金融体系的管制政策,尤其是利率管制政策,将降低金融体系的投资效率、社会整体收益水平和市场规模,降低经济体系的储蓄意愿和整体投资效率,不利于经济增长。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取消对金融体系和利率的管制,这些措施可以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7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6: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King和Levine(1993)从金融中介对经济的间接刺激作用作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假定经济由金融中介、股票市场、家庭和企业家四个部门组成理论模型。研究认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对投资项目评估,为优秀的企业提供融资,使得有创新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的生产计划得以实现,提高了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拥有创新才能的企业家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本支出以完成自己的投资项目,而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提供的创业投资恰恰是为此种创新型企业建立并发展的融资平台。King、Levine的研究观点与熊彼特(1912)具有较为高度的一致性。
Townsend(1979)和Diamond(1984)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金融机构出现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研究认为,金融机构的出现与发展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减轻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市场的监督成本,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业融资活动。
Diamond(1991)认为金融机构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以及对借款者的监督有助于减少市场上道德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Hung和Blackbum(1998)研究假设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资金来源于外源融资渠道,研发成功与否的概率并不为市场所预知,如此以来存在产生道德风险的隐患,企业有通过宣称研发项目失败以逃避还款的驱使动力。逃避借款契约的现象将产生一个监督企业研发的成本,假若监督成本很高,企业将会因为筹资困难而停止研发活动。金融中介诸如银行等,通过对项目进行评估监督,降低了监督成本,降低研发所需资本成本,保证了企业的研发活动的继续,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Levine(1997)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金融体系的功能和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Levine(1997)的研究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五大功能影响经济增长:第一,金融市场具有交换、隔离、分散或汇集风险的作用;第二,金融体系具有社会资源配置功能;第三,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提成监督管理者绩效和改进公司治理水平;第四,金融市场可以促进居民储蓄的流动性;第五,金融市场的出现可以加快产品和服务交换速度,降低交换成本。Levine(1997)认为,金融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之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增长而规模壮大与深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通过金融功能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信息获得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市场因素导致金融市场和中介的产生,金融市场和中介又通过提供其功能与其他渠道,诸如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金成本等促进实体的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金融体系及产品结构产生新的需求,又促进了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张与结构的深化。理论界认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是:第一,资本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Romer,1986),金融功能通过影响资本积累率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是推动稳态经济增长的引擎(Romer,1990;Helpman Grossman,1991;Howitt and Aghion,1992),金融体系的功能影响技术创新率促进经济增长。
(四)对相关理论综述的评述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作为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先驱理论,其影响是巨大的。金融结构相关理论建立了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衡量指标,为以后的实证计量分析提供了指标基础;其次,虽然并没有相关实证作为基础,但是金融结构相关理论仍然从理论上概括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由于所处历史阶段所限,其研究成果仍有很大不足及缺陷,主要表现为:首先,金融结构相关理论忽略了宏观指标,比如价格(利率)等诸多变量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就长期而言,市场总能自动出清,因此可以不考虑价格变量。但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对利率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管制,在市场非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变量就不能被忽略(孙立军,2007)。
金融深化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次考虑了利率因素,研究把资本成本变量引入金融发展理论。对于经济体系处于二元结构状态、市场发展非均衡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来说,研究利率也就是资本价格对其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金融深化理论分析框架建议取消利率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金融体系的深化,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和增强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健康稳步增长。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自由化进程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加强监管,协调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相互关系,以及保持国内经济稳定。金融深化理论的分析框架的理论假设是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之上的。只有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金融深化理论关于金融自由化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命题才能成立。从研究的角度来说,金融深化理论从理论上和从实证上指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金融功能理论把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入了内生增长框架中,企图分析金融中介的功能及其对社会储蓄率、投资效率、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金融功能理论研究体系的建模思路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由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对融资项目进行风险及收益评估,甄别好的投资项目,降低生产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从而保证经济稳健增长(Diamond and Dybvig,1983;Greenwood and Jovanovie,1990;Berciveng and Smith,1991,2000;Levine,1991;King and Levine,1993);金融功能理论的另一条研究思路是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金融机构通过代理监督途径,降低企业逃避还贷的道德风险,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企业研发活动,提高经济整体的资本的收益率(Townsend,1979;Diamond,1984,1991;Blackburn and Hung,1998)。
综观现有文献来看,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与模型推导之上,随着计量都数理工具的普遍使用,大量的实证性文章包括时间序列、横截面以及动静态面板数据等诸多方法的研究文献也纷纷出现,从而给后续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分析、实证比较等参考与借鉴作用。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近期研究文献综述
综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现有文献资料,我们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线索可以清楚的看到以下脉络,早期的研究主要体现于金融市场的出现与结构功能对经济的影响如银行等。随着经济体系的复杂性与金融体系的深化以及股票、债券等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相关的研究也渐渐深入到金融内部以及产业结构与微观市场机制。上世纪八十年代计量等实证工具等学科的兴起,引导文献资料也偏重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全方面的分析金融发展与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为了更好的对现有文献综述进行梳理,我们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分类,从而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剖析与对比。
对金融深化研究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研究者当属Goldsmith,其研究重点聚焦在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Goldsmith(1969)首先提出一国金融发展与其结构的存量与流量衡量指标。其在研究中提出了将金融相关比率FIR(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FIR表示的是某国家在具体某时点现有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总额的比值,Goldsmith利用FIR对大多数国家十几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相依关系,随着经济的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增加,金融体系的规模与深化(此处的深化主要指的是结构规模与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加。此外,经过研究对比发现,一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与金融发展快慢有明显的联动性。但是,由于计量科学的局限性,他无法分辨清楚到底是金融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这两种因素的因果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
Makinnon和Shaw(1973)认为,金融抑制可以导致金融体系存量规模下降,阻止或者妨碍经济体系的正常发展,而金融的发展与深化可以化解金融价格的扭曲(比如利率与汇率等)通过“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作用。因此,解除金融抑制,实施金融自由化,加快金融深化的进程,对经济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Diamond和Dybvig(1983)利用一个跨期迭代模型,用理论分析的框架证明了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通过提高了资产流动性,引导社会资本从储蓄到固定资产的转变,从而提高社会整体资本存量,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促进经济的增长。
Stiglitiz和Weiss(1983)从微观企业角度来分析金融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纵向发展必然带动金融制度安排的优化。较好的金融制度约束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势必使得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得到有效监督,促进公司管理人员致力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市场为生产与经营活动融资的积极性。这样,金融深化的制度约束将会从微观企业角度来影响经济增长。
Boyd和Prescott(1986)从市场信息不对称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深化会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市场,从而减轻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而其他持有相同观点相关学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机构在降级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最终结果使得社会资源从配置效率较低部门流向高收益的部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为了更加接近于现实情况,研究中还假设了金融机构中介费用成本,文章通过假设经济增长可以使的更多的人选择使用金融机构的假设,从而强调了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促进作用。
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把金融中介作为内生影响因素引入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开创了金融发展内生化。他们认为,金融中介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化因素,其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金融中介通过分辨企业家与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保证了投资资本较高的回报率,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又推动了更多的机构去参与金融中介活动,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双向推动作用。此外,他们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与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
Bencivenga和Smith(1993)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角度更加微观,他把“公司治理”作为切入点详细的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机构的出现并成熟,节省了市场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的监督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大降低市场信贷配给渠道所占的比重,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加快资本积累速度,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他们还从市场风险分散途径来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分析认为,传统的理论关注的是某一时节上的金融风险问题,金融发展会通过金融体系的深化会分散单个项目与企业的风险积聚性。金融体系的深化通过提供风险多样化与产品多样化的能力分散风险,改变资源配置与储蓄的传统方式而影响经济增长。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8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7: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King和Levine(1993)跟随的前人的研究结果(Schumpeter,1911;Knight,1951)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在新建的模型中,King和Levine把“企业家在社会体系中的作用”(Knight,1951)、“创新的真正目的是寻找垄断利润”与“金融机构的出现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在识别投资机会、委托-代理监督与降低交易成本”(Schumpeter,1911)等观点,把金融发展、企业家具有创新动力与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研究框架,经过对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金融与创新的关系式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而金融的发展可以减少创新的资源障碍,降低创新的门槛,促进创新行为更加频繁的出现。
就具体到国家层面来说,许多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低效率会间接影响依国家的经济增长。Boyd和Smith(1997)认为,金融体系市场运行效率高低会通过对投资的影响作用于国家的经常项目。Willen(2004)发现,金融体系市场运行效率可以通过储蓄渠道影响一国的经常项目。Caballero(2005)用金融体系提供无风险资产的能力作为指标,来研究其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认为,金融市场低效率往往与经常项目的顺差联系在一起。祝丹涛(2008)认为,不同国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也存在差异,此种差异存在的直接影响是导致金融体系高效率国家向金融体系低效率国家输送“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结果导致金融体系高效率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而低效率国家净输出资本。一般来说,金融体系低效率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现象,此约束机制导致本应该大力利用资本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出,影响其资本积累,损害经济发展。
三、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之一,吸引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与学者的研究兴趣。新古典经济学主张“货币中性论”而基本上没有研究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这一命题。诺贝尔奖获得者Lucas(1988)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当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的,他认为许多研究夸大了金融的作用。Robinson(1954)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并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金融体系可能只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Goldsmith(1969)为代表的金融结构理论、McKinnon和Shaw(1973)所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以及Merton(1995)和Levine(1997)所代表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随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延伸与发展,金融深化已经作为内部因素被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传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基本都是从金融市场资本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等市场因素等微观约束机制来分析。虽然其分析较为简单,多数都是理论模型的分析,有些文献因为模型假设条件的不同出现相反的结论,但是就从研究意义来说,其仍十分重要。根据Robinson的观点,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对金融服务产生了新的需求,带动了金融发展。另一方面,一大批经济学家坚信金融发展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较早认识到金融中介吸收储蓄、积累资本与鼓励技术创新的功能。Smith(1969)、King和Levine(1993)等人的实证研究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命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支持。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个流派文献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争论忽视了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而实证研究结果与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也根源于此。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与完善,金融体系发展与深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关于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实证研究发现了一个基本事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其金融体系中金融市场更为活跃(Demirgüc-Kunt,Levine,2001;林毅夫等,2006)。与此同时,各国在金融体系发展的同时,体系结构国家间有着巨大差异。不同的金融结构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争论渐渐进入相关学者的研究者的视野。大量围绕银行、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等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亦如雨后春笋,研究者尝试着讨论各种不同的金融结构的优劣,以期找出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金融市场主导类型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综述
学术理论界把一国金融结构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指的是金融体系中以银行为主要的资源配置中介,而市场主导型强调的是以股票市场等市场资源配置工具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从历史上来说, 关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比较研究一直围绕在德、日与英、美之间进行,德、日被认为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而英、美被认为是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对金融结构的比较研究以Allen和Gale等为代表,他们试图通过比较金融系统探讨不同的金融结构在各种金融功能实施上的有效性差异,以及推动金融结构演进的力量,他们强调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银行和市场是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辛祥晶,武翠芳,王峥,2008)。
(一)银行主导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银行主导结构拥护者强调了银行在金融发展的正面作用,他们利用模型理论分析了银行主导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银行主导金融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研究者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具有优势,能更加方便地获取企业和经理人的信息,促进资本分配和公司监管,进行良好的企业控制,从而优化资本配置和公司治理(Diamind,1984;Ramakrishnan and Thakor,1984)。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认为,流动性充沛的金融市场会使得投资者缺乏远见。投资者在流动性市场上能非常便利地卖掉所持股份,使得他缺乏对企业进行监控以及搜寻信心的激励(Bhide,1993)。Stiglitz(1985)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市场的有效性会使任何可获取的信息都会在股价上反映出来, 以至于投资者无利可图,导致投资者缺乏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的激励。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弥补此不足, 因为银行在公众市场上几乎不披露任何关于企业的信息(Boot et al.,1993) 。在有效市场上, 众多分散股东会通过持有股份来获得该企业被外部接管的好处, 这就导致接管不是那么有利可图,并且不会顺利进行,导致接管作为一种外部威胁失去实际的可操作性( Grossman and Hart,1980) 。
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具有优势的拥护者认为,银行等金融中介通过分支机构其地域的优势,在对企业等客户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事先的信息搜集不完全、事后监督融资者方面的约束机制效用不明显的问题,难以有效地克服金融市场交易中的各种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银行可以通过目标市场的大小来设置自己分支机构,利用地域与靠近资源等优势,减少信息获取的成本,加强对客户的监督与约束,从而降低道德风险。因此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拥护者认为,具有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的金融体系应该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徐高,林毅夫,2007)。
2.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制度环境较弱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合约执行能力较弱,强势银行体系可以较为有效的强制企业对其债务的清偿。Ranjan和Zinggales(1998)认为,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发展中经济体制中,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法律体系逐步健全的情况下,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更有利于经济增长。Rajan和Zingales(2003)首先尝试用“利益集团理论”来解释处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在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Demirgüc-Kunt和Levine(2003)的相关研究则强调法律因素对金融结构的影响,认为金融市场的运行更加依赖于相关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在法律环境较差的经济中,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具有比较优势。然而,其他研究显示,具有相同法律起源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会存在重大差异,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也在演变(LLSV,1997,1998;Beck,2000)。
3..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够提高投资的效用和促进经济增长
银行在管理经济体系中具有显著性的跨期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上有其独特优势,促进投资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Bencivenga and Smith,1991;Allen and Gale,1999)。此外,银行在资金投放时,可以利用中介职能动员资本形成规模经济(Sirri and Tufano,1995)。
Petersen and Rajan(1995)的研究是从银行的行业结构来分析,他们认为垄断性银行在搜集信息、对借款者进行筛选和监督方面有更强的激励,并且更易与借款者形成长期关系,会使更多的投资项目得到信贷支持;竞争性的银行业由于信息溢出效应和搭便车行为的存在而不能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筛选,会降低资金配置效率。基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则认为,垄断性银行可能会过度抽取企业租金、向储蓄者支付较低的利率、更易导致信贷配给,因而会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取决于正负两个方面影响的大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得出了非常不同的结果,有的研究发现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立和经济增长(Jayaratne and Strahan,1996;Cetorelli and Strahan,2006);有的研究则发现,较高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新企业的成长,但银行业的竞争对成熟的企业成长有利(Petersen and Rajan,1995;Jackson and Thomas,1995)。
此外,银行主导金融市场支持者认为在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市场非完全有效情况下,企业内部人控制人比外部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外部投资者虽然获得股权,但并不会对公司管理层构成威胁,这使公司监督治理同样不能完全反应市场化特征。同样,管理层和董事会可能通过串谋等方式来共同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Allen and Gale,1999),而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并不存在上述缺陷。
因此,银行主导金融结构支持者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化发展得程度越高可能越会阻碍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和经济增长。如果银行不受**及制度的限制,则可以通过有效信息传递、监督控制道德风险,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企业经营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市场主导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支持股票市场融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研究者则认为,过分强调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可能存在的一定的弊端,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异议:
1.市场主导金融结构鼓励企业创新功能的发挥
在银行主导金融结构下,银行等金融中介对企业的筹资行为影响力较大,对企业发展会带来负面效应;另外,权力银行的垄断地位使得其可以通过获得关于企业的内部信息的优势来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Hellwig, 1991)。银行天生的谨慎倾向性注定银行放贷偏向于市场较为成熟、规模比较大、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进行放贷,这样的倾向使得具有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的金融体系不利于创新企业的出现于成长(Hellwig,1991;Rajan,1992),不利于经济体系中的结构转变与可持续性增长的保持;与银行等金融中介只能提供比较基本的风险管理服务相比,市场导向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多层次的风险管理工具,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金融风险产品,对各种风险企业都提供充裕的资金,有利于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Allen and Gale,1999)。
2.市场主导型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llen(1993)认为,国有银行往往都受到**操纵,对克服市场信息不对称并无多大动力,而其服务的目的主要帮助**实现其政治目标。按照研究者的思路,他们认为,国有银行更有兴趣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放贷,以提高社会就业率,而对真正具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并无资金偏好。如此一来,金融市场导向或者加大对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能弥补银行的不足,并能促进以创新和研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9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市场导向型坚信功能完好的金融市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市场充沛的流动性可以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促使投资者有较强激励去搜寻企业经营信息,对企业起到监督、约束作用(Holmstorm and Tirole,1993)。从市场导向型来看,公司可以利用业绩对管理层实施激励,把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者薪酬进行捆绑,对企业管理者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市场导向型比银行主导型更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Jensen and Murphy,1990)。如果实力强大的银行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没有受到限制, 它就有可能与经理层勾结来损害其他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治理就不能有效进行( Hellwig ,1998;Wenger and Kaserer,1998 )。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在收集信息和将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中起着积极的作用(Allen and Gale,1999) 。由于在流动性市场中可以凭借信息优势盈利,所以投资者有更大的激励去研究企业来获取信息(Homstrom and Tirole,1993) 。
因此, 支持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观点强调市场可以减少与银行有关的无效性, 通过增强流动性来促进信息获取、激励创新、规避风险, 促进经济增长。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10
就知道要钱 发表于 2011-3-23 16:18: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在以往的文献中,其提及“最优金融结构”概念,但它们涵义与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有加大区别。在微观金融的研究文献中他们通常把宏观金融结构当作外生条件,来研究微观个体层面的问题,这类文献中提到“最优金融结构”指的是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等含义(Leite,2001;MacKay and Phillips,2002;徐高,林毅夫2007)。宏观上,有一些研究从理论上或实证上比较了银行主导市场融资和市场主导市场融资,但它们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出哪一种金融结构更优的结论 (Chakraborty and Ray,2003;Levine,2002)。
林毅夫(2001)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找到了分析这个问题的新视角。林认为,一国的产业结构必须与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才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也就是说,给定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存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最优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由于其特性的不同,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而这就需要一个特别的金融结构来与之相适应。因此, 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决定该国的最优产业结构,而最优产业结构又会决定什么金融结构是最适合该国的。这样,最优金融结构这个概念就在林的分析框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徐高,2007)。
林毅夫等研究学者为代表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从经济发展阶段的整体特征与对金融结构的需求分开来研究,认为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才能有效地发挥金融体系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和相应的最优产业结构,最优金融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是动态演变的,适用于所有经济发展阶段和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是不存在,每个经济体在一定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最优金融结构。
读破万卷书,谁能比我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7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