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huwenchun
2254 1

[休闲其它] 经济与道德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1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6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2455 点
帖子
3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9
最后登录
2014-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探讨“道德”、“正义感”、“同情心”、“助人为乐“……类似词语的时候,许多人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甚至觉得是故作清高或疯子。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在我的日常生活里,经常发生着一些有趣的事情。图书馆里,某些人,喜欢边上自习边耍手机。最重要的是不关声音并且这个时间能持续一个小时以上。某些人,煮了饭把厨房弄得很脏,却不愿打扫。某些人,习惯便后不冲厕所。某些人,甚至在深夜清晰地听见一个女子用生命最后一口力气发出的惨叫,也无动于衷。等等......按照弼马温的逻辑,你觉得别个耍手机影响你学习了,要么忍受,要么你就另找地方上自习;别个把厨房弄脏了,要么你也将就用,看不惯就自己打扫了;别个不冲厕所,要么每天忍受熏人的气味,要么你每次帮TA冲。人家叫人家的,谁都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她报警,你愿意报就报,不愿意报也没有人能逼你。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自由,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咋听一下,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对人不够宽容?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标准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这是某同学一篇日志里面的一段话。虽然所列举的例子都是生活琐事,但我觉得还是能说明问题。当然,还有太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典型的“熟人文化”,到**、银行、医院去排队,去找工作,这个“熟人”的价值可是无法估量!“熟人文化”软化了现有的规则或制度,让有些人的办事效率大大高于正常情况,而有些人的办事效率大大的低于正常情况,当然前者的利益是以牺牲后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这些排队规则,就是一种零和制度,近似一种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不可能在不牺牲别人利益的情况下让某人的效率有着若干倍的提升。然而,这只是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关于道德或素质的例子太多太多。
然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着所谓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这个礼仪,这个文明的具体含义应该是什么?是不是就专指上述的这种“熟人文化”或“关系文化”?而去过美国或日本的人可能会发现,走在大街上,会有更多的熟人面带微笑,点头致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按照我们的逻辑,他们这些国家的历史更为短暂,离“礼仪之邦”更为遥远,而更接近一种“法制社会”。但这种法制被有些人称为“冷冰的事物”。如果法制是冷冰的事物,而在街上行走感受到的这种“热情的,温暖的现象”和这个冰冷的事物间是不是就不应该有联系呢?我们这个“人治的社会“和”在大街上感受到的冰冷“之间是不是又不应该有联系呢?
如果有联系的话,是人治社会更优,还是法制社会更优?你是更愿意生活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还是外国的这种“非礼仪之邦“?
对于”以德治国“这种主张,治理了几千年换来的结果是什么?是全民族的希望还是些许疑惑?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掂量。无论是法制也好,不法制也罢;无论是礼仪之邦也好,还是非礼仪之邦也罢。可能更重要的是从结果返回去找原因,而不应就过程而探讨过程。
诚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道德或仁义或谦让更会让这个社会更融洽,更和谐。但茅于轼先生提到经济的发展是由自私的行为主体催生的。如果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不自私,每个人都只讲奉献而不讲索求,专为别人考虑而不为自己考虑的话,这个市场经济是无法运行的,是没法构成市场经济的。这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同样会上升,同样不会有效率。因此,自私是社会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也基本符合所有经济学的假设。没有自私是构不成经济学的。
我也比较赞同茅于轼先生的观点。但是,自私和道德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我想二者并不矛盾或太大的冲突。
如果引入外部性这个词语的话,那么道德行为就可以理解成为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行为;而不道德行为就可以理解成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成天做具有负外部效应行为(即损人利己的事)这样的人是不道德的。而每个人都成天做损己利人的事的话,这个社会有没发运行。但是,在这中间有一段很长的中间领域,叫利己不理人、利人利己的事。做这样的事也算是道德的。在这,不能引入“效用“这个词。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引进效用这个词,你会发现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办事来指导我们的话,雷锋和罪犯的行为是一样的,他们都符合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行事。但显然二者的外部效用是不一样的。而雷锋的行为时一种道德行为,罪犯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因此,我的理解是,自私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包含了利己不利人和损人利己两个范畴;而道德是不做损人损己,损人利己的事,并且要做利人利己的事。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组织行为学,还是哲学等众多的社会科学,都没能很好的把道德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内,没有内生化道德因素到相关理论里面。因此,无法解释中国这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在许多方面比不上只有两三百年历史的美国。我这里指的有些方面就是专指道德,当然也可以理解成素质。我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根据有出国经历人的反应或一些事实,可以证明美国人对陌生平民的态度和对**高官的态度并无太大的差异,至少没有中国这么剧烈……等等。所以,道德是怎样演化的?是一个深刻的话题。是时间的积淀?民族的多元化融合?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法制影响?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不道德行为 效用最大化 帕累托最优 组织行为学 利益最大化 日常生活 图书馆 同情心 正义感 弼马温

沙发
encn 发表于 2011-4-8 08:27: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交易、交换、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自己的衡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