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1388 8

[财经时事] [转]王小鲁:居民收入占比过低分配不均导致结构失衡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47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mspl/20110421/15329730775.shtml




  
  背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Roubini)近日再发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他说,“中国经济现已过热,过不了多久,当固定资产领域的过度投资不可持续时,中国的增长将急剧减速。”(详见“新周期还是硬着陆中国学者激辩鲁比尼预言”)
  由于鲁比尼曾经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素有“末日博士”之称,其言论受到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回应。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专栏)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期增长不可能依赖这样的结构运行。原因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均这种制度性问题。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问题。
  中国经济是否会在2013年硬着陆?这取决于今后几年政策调整和改革措施进展如何。政策调整方面,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改善社会保障,这些惠及民生的政策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改革方面,**虽然多次表态,但是关键性问题怎么做尚不明确。例如,财税体制改革。如果土地征用和土地出让金制度不改,危害很大。未来几年,包括土地制度的整个财税制度改革能不能上轨道,非常关键。此外,还有户籍制度的改革,现在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户口制度问题不解决,相应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无法解决。
  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投资过度,储蓄过高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无法改变。■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分配不均 居民收入 结构失衡 王小鲁 Finance 收入 结构 居民 王小鲁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沙发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04: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421/15369730830.shtml

华生:消费不足投资过剩未必导致增长减速


 
  背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再发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他说,“中国经济现已过热,过不了多久,当固定资产领域的过度投资不可持续时,中国的增长将急剧减速。”(详见“新周期还是硬着陆 中国学者激辩鲁比尼预言”)
  由于鲁比尼曾经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素有“末日博士”之称,其言论受到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回应。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生(微博 专栏)说,鲁比尼提醒注意这种倾向是可以接受的,但简单地根据消费不足、投资过剩,就推断未来经济减速,逻辑上不成立。中国这么多年来都是消费不足,但也能保证经济增长。
  中国以后也有可能出现消费膨胀,如果工资增长过快,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这也是个问题。
  另外,中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高达七八亿的农民数量,这是很多对比例子中所没有出现的。国家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会创造巨大的内部需求,这种需求会带来强大的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藤椅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08: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economy.caing.com/2011-04-21/100250950.html

【财新网】(记者 朱长征)“中国经济现已过热,过不了多久,当固定资产领域的过度投资不可持续时,中国的增长将急剧减速,”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再发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由于鲁比尼曾经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素有“末日博士”之称,其言论受到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回应。
  鲁比尼的理由是,尽管中国“十二五”规划意图美好,但中国很容易、也阻力最小,走上依赖净出口和投资,并压低居民收入的老路,而各国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有效地将GDP的50%进行新的资本再投资,而不发生产能过剩及银行呆账。产能过剩将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开始,触发严重的通缩压力。
  不过与鲁比尼不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相关证据提出,在过去数年始终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似乎已经大体解决,在机械和装备制造领域,由于过去六七年时间里显著和广泛的技术进步,在国际竞争力提升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新的主导性产业渐露端倪,因此,由私人部门投资驱动的、靠设备投资来引导的新一轮经济周期正在启动的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
  高善文在下周一即将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的专栏文章中提出这一观点。
  他列举的相关迹象包括:一季度工业增速爬升的同时,电力、钢铁和化工等周期性行业的生产显著恢复;输入性通胀压力积累,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较多地集中在中下游产品上;水泥、家电、汽车等行业的企业盈利创出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一季度出现近七年来的首次季度贸易逆差等。
  鲁比尼最近曾两次到访中国。他称,实地访问加深了他对中国经济短期与中期表现出现逆转的印象。他认为中国经济现已过热。在实物资本、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等领域,都呈现过度投资。短期这将导致通货膨胀,产能过剩最后将引发严重的通缩压力。
  他还提出,中国人高储蓄、低消费是结构性的,无法短期改变,扭转偏重过度投资的倾向,也须20年的改革。
  高善文则认为,中国可能正处在新周期启动的转折点,或刚刚跨过这一转折点。
  从一季度的相关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相对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到抑制,私人投资活跃,高善文对此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可能正逐步从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投资转移到私人部门的投资”。
  他同时注意到,企业盈利提升的同时,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爬高,认为这是去产能化结束和供求改善的影响。■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板凳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12: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背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再发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他说,“中国经济现已过热,过不了多久,当固定资产领域的过度投资不可持续时,中国的增长将急剧减速。”(详见“新周期还是硬着陆 中国学者激辩鲁比尼预言”)
  由于鲁比尼曾经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素有“末日博士”之称,其言论受到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回应。
  玫瑰石投资公司董事谢国忠说,针对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速已经在放慢,只是统计数据不会反映出来。最近8年的中国用电量增长在13%以上,但是我预计用电量下半年就会有所下降。
  从长远来说,经济的增长肯定是需要投资的,但是必须是有效益的投资。拉动增长是从需求方面来看的,花钱来拉动需求是可行的,但是投资如果没有效益的话,意味着再想运转就没有供应了,这就会造成通胀。例如,花100元钱就增加100元钱的需求,重点在于100元是否带来了回报,带来了哪些回报,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没有回报钱就浪费了,乱投资会影响效益。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投资忽视效益。
  消费(比例偏低),因为**把钱拿去花了,而老百姓缺乏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地产化,通过地产弄钱,地价高、房价高,银行的钱进入这些领域,而银行的钱,重要来源是家庭储蓄。地方**搞“形象工程”忽视效益,就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报纸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14: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说,鲁比尼提到的是假定中国目前发展模式不变情况下的结论。确实,中国如果按照这个模式搞下去要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他提到了,有的他没有提到。他的观点可作为一个警醒。  居民收入增长在过去几年中低于GDP增长,但“十二五”规划试图在改变。应该说是能够改变的,之所以这样说,是中国在未来的几年中,整个经济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经济结构变化,城市化继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消失,可能三五年时间,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小于求的状况,工人工资的增长会加速,收入分配差距会受到抑制,这会改变居民收入比例过低的问题。
  另外,中国这几年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低保、新农合、新农保,都在不断的改革和扩展 范围,也会提高保障水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居民增加消费。居民没有了后顾之忧,会增加更多的消费需求,改变过去消费相对不足的状态。
  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实现相对充分的就业,同时,**在财政支出结构上调整,将更大的比例用在改善民生需求上,都也会增加居民消费。■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地板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15: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白重恩说,由于中国的结构调整相对比较慢,投资和消费的失衡对未来经济增速肯定会有影响,投资与否取决于**的决定。中国**的财力很强,可以选择在民生问题上多做文章。  经济不可能总是靠**投资来拉动,要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找比较均衡的驱动,消费就是比较好的渠道,而且是**有能力、有义务去做。消费不足的症结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来源于劳动者报酬,这是市场决定的,另外可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是**能调节的。比如,现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如果利率市场化,居民至少不会因为储蓄而亏本。
  **可以在社保缴费上多动手笔,减少社保缴费。社保对于低收入者是很重的负担,如果**能用本来用于投资的钱去补充社保基金,拿国有企业的分红去补,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消费欲望,而且能够促进就业。■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7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17: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华泰联合证券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陈勇认为,中国高投资和高出口是相辅相成的。高投资必然带来高产能,这些产能必须有个出路,这个出路就是出口。至于投资增速高的原因,这主要是体制问题,其根源是分税制。地方**办事需要花钱,而现在办的事越来越大,只能用两种办法挣钱,一个是搞开发区,可以增加税收,另一个是把地价抬起来,卖地。  目前分税制这个制度性因素,短期看不会改变。现在社会矛盾和经济结构问题已经累积到很难持续的地步。中国经济有一劫,我挺赞同的。
  低汇率也是一个问题,但不是制度问题,是决策机制问题。中国以前是重商主义思路,在情况不紧急时没有动力改革,情况紧急又怕改。这也是“一劫”。中国资本管制要取消,资本项目要开放,资本利率要动,但是现在看不到成功的把握,就像堰塞湖越来越高。■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8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23 07:18: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说,现在没有更好的时机迫使中国转型,而且现在中国做的事能达到这个目标。  从中国国内来看,经过刘易斯拐点之后,农民工的工资上涨,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表明)中国内在促进转型的动力很强劲的。有关部门也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促进内需的各种税收政策。这会明显提高中国内需。而且工资上涨之后,对消费需求上升,再加上**转移支付,可解除很多老百姓后顾之忧。一季度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60%,远超过投资对GDP增长贡献。
  从国外来看,出口对中国经济支撑越来越小。今后两年,海外需求会弱于国内需求,所以现在最主要投资在服务业,即扩大内需的方面,而不是像以前,投资到出口制造业。转型还是很明显的,也有成效的。鲁比尼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完全是老路,是很片面的。
  另外,收入并非没有增加,而是收入分配出了问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很明显。中国最难受的是中产阶级,比如大学生,他们的工资跟农民工差不多的。居民收入增加,从居民存款大幅增加可以看出来,每年接近20%的增长。如果没有收入增长,哪有这么多存款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对消费促进非常明显。■
  (上述采访由财新记者王晶、杜珂和实习记者邢昀完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9
piaoyao55555 发表于 2011-4-23 07:43:1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估计会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7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