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周志红
2156 13

[宏观经济学流派] 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0658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9 点
帖子
4
精华
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9-13
最后登录
2022-9-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一节、论传统经济理论运行失效的基本逻辑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周期性不可避免的,这是传统经济理论对于经济运行中产生过剩危机的观点,从过往的数据来分析,经济危机确实是周期性爆发的,但问题是,国民经济的运行是基于现有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先有经济理论,后有国民经济运行的性状,所以这些数据只能为现有国民经济来归纳运行规律,并不能以此为依据来给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定义。传统经济理论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危机束手无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搭建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存在一定逻辑缺陷的,比如亚当·斯密的政府不干预的自由经济理论,以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宏观干预经济方向上的问题等等。

亚当·斯密提倡的是自由放任的政府不干预的经济政策,斯密认为:“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虽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但其结果却会促进社会利益,而且他认为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比有意识地促进社会利益会更有效。”

与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不同的是,凯恩斯的主张是政府干预经济,在其货币工资理论中,凯恩斯认为:“当出现非自愿失业时,不应以降低工资的办法来增加就业,而应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上升,实际工资下降,从而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量,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一、亚当·斯密自由经济的理论缺陷

亚当·斯密对于国民经济的不干预主张,至今仍有狭隘的推崇者,认为当下政府不应干预经济,这很奇怪,我只需提出一个逻辑便可反驳:如果在政府干预经济与不干预经济之间选择,政府干预经济的方案,理论上可以有一万种选项,而不干预经济就只是不干预经济,难道还有第二选项吗?不干预就是不干预,不存在第二选项,那么,政府不干预经济,自亚当·斯密以来已经有过失败验证,还需要什么证明呢?所以在政府干预经济与不干预经济之间的选择,已经完全不存在争议的必要。

其次,根据本文提出的“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原理”,在国民生产率提升时,劳动力价格总是会偏低与劳动价值,而根据需求不变原理以及供给负载原理,劳动力价格偏低会导致供给负载偏高,同时限制了需求发展,使得有效需求不足,致使供给大于需求的供需不平衡的经济运行危机的发生,所以政府不干预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国民生产率不断提升的工业文明时期,根本不可能维持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干预经济的理论缺陷

鉴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方向是对的,只是凯恩斯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们都没有意识到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原理、需求不变原理等,本文提出的一系列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所以导致其建立的宏观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在现实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失效。

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认为,只要工资有伸缩性就不会有失业,因为一旦有了失业,货币工资下降,雇主就会增雇工人,失业的工人就会重新就业。凯恩斯认为,工人工资下降就社会整体而言会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引起市场萎缩,投资下降,反而会增加失业,因此凯恩斯提出的见解是,不应以降低工资来增加就业,而是应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使得物价上涨,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的办法,来提高资本边际效率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

首先,产生失业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市场供给大于需求,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投资减少,而产生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又在于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原理,以及需求不变原理,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效率飞速发展,工人生产的产品多了,而需求限于工资收入并未发生太多变化。所以病因在于工人的工资收入,如果能够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的过程中同步提升劳动力价格,那么,根据供给负载原理,供给会减小,而根据需求不变原理,需求会增加,供需最终会趋于平衡,而此时非常遗憾,不管是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提出的降低工人工资,还是凯恩斯本人提出的增加货币供应,来使得物价上涨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都有一个共同错误,就是降低工人实际工资,这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事情,凯恩斯明明已经指出了降低工资会导致社会的总需求下降,却在临门一脚时提出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观点,这个明摆着的矛盾,这就是凯恩斯在理论创新时未能突破的理论瑕疵。

三、传统经济理论自带的逻辑陷阱

首先,什么是逻辑陷阱?所谓逻辑陷阱就是按照当下的表层逻辑去推你会得到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蒙蔽了真实的深层次的逻辑,使得人们往往陷入表层逻辑的陷阱,从而看不到深层次的内在逻辑。

传统经济理论之所以跳不出认知的局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天然自带的逻辑陷阱:当国民经济出现过剩危机时,就业需求小于供给,那么从表层逻辑来看,供大于求只能降价,怎么能够提升价格呢?并且提升劳动力价格只会使得企业用人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企业进一步压缩投资,造成更大失业,所以结果只能是降低劳动力价格,这就是过剩型经济危机出现时,最表层直观的逻辑。

在面对上述情况时,我们常常会按照当下的情况去做逻辑判断于反应,但是,需要搞清楚的是,这只是现象反应,如果你要治病救人的话,正确方案应该是先寻找病因,当下的病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往事态的前面去找寻原因,而不是单向地按照当下的症状来判断,这样做是极有可能出错的,所以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当下国民经济运行的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才是正确选项。那么,过剩型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很明显,是因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偏低,引发的链式反应演变而来的,所以,按照当下的经济症状是降低劳动力价格,这不是背道而驰的事情吗?

劳动力价格偏低是造成市场供给过剩的主要原因,而过剩型经济危机的发生又会导致就业需求降低,当就业供给大于需求时,劳动力价格趋于下降,这就形成了一个陷阱式的的逻辑闭环,遗憾的是,几百年来我们的思想一直未能走出这个陷阱,始终在这个陷阱中不能自拔。

综合而言,亚当·斯密搭建的经济理论体系,源于政府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只适合于低位运行的国民经济,一旦国民经济走向高位,其底层逻辑便无法支撑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搭建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大方向上是对的,唯一遗憾的是,在面对传统经济理论自带的逻辑陷阱时未能出逃,实在令人扼腕。



邓春玲:《经济学说史》,89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邓春玲:《经济学说史》,483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民经济 经济运行 基本原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本边际效率

沙发
周志红 发表于 2022-9-13 14:16: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节、论过剩型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

在传统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的现代经济社会,常常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运行危机,那么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呢?传统经济理论对此并无详细解读,因此本文提出这一观点,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对于经济危机理解的全新角度。本文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产能的持续消减,这才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国民经济通过这个过程,形成对于过剩的持续消减,来达到新的平衡,才能开启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这就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过程解读。

一、挖坑理论对于经济危机缓解效用的逻辑基础

凯恩斯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挖坑”理论,凯恩斯认为ZF在经济运行危机时,先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雇两百人挖坑时,需要发两百个铁锹;当ZF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生产了;填坑时还得给工人发铁锹,还得发工资,因此增进了消费,有消费也就激活了生产,有生产故而有就业,经济运行得以从返正轨。

以上对于挖坑理论的解释太过流于表面,只是对于挖坑与填坑过程中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本能式的解读,那么,挖坑理论深层次本质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对于经济危机缓解的效用那么显著呢?原因在于挖坑与填坑的过程中并不产生产品,只产生需求:ZF发铁锹是直接的需求,工人的工资收入也会转化成需求,经济危机的病根在于产品过剩,两者正好可以中和,这才是挖坑理论对于经济危机有效的深层次逻辑。

不管是挖坑理论还是破窗理论,其对于经济危机缓解效用的逻辑基础都是一样的,都是对于供给过剩的中和。挖坑也好,破窗也罢,过程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产生产品,但是,对于经济危机缓解的效用是非常明显的,那么,透过挖坑理论,我们怎么去解读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呢。挖坑理论对于供给过剩的缓解功效很好,但问题是挖坑理论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因为ZF不可能真的去挖坑与填坑,这看起来非常滑稽可笑,会成为民众笑柄的。我们需要挖坑理论对于供给过剩的缓解功效,可我们不需要挖坑理论的实际过程,所以ZF基建工程就成了不二选项,ZF基建工程和挖坑理论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基建工程会产生基础设施,其他功能和挖坑理论完全一致,所以高增长经济体想要维系其供给过剩压力,不断投入基建工程是其中一个主要途径。



二、过剩型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

传统经济理论无法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其原因在于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原理,与需求不变原理是一定存在的,所以劳动力价格支配下的供给一定会大于需求,因此经济运行的每一个周期都会产生一个定量的产品过剩,因此只要经济正常运行,就一定会产生过剩产能,就业越充分,产生的产品过剩定量就会越大,以此不断循环累积,最终爆发严重过剩的经济运行危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经济危机爆发的过程中,企业长期停产,工人长期失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其根本性质就是过剩产能的消减。企业停产意味着供给下降与停滞,但是在供给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庞大的工人群体还是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所以,经济危机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过剩产能缓慢消减的过程,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就是产能消减。

工人长期失业,没有收入来源,生存受到威胁,在社会矛盾尖锐时期他们为了争取生存,最后常常会爆发冲突,甚至于战争,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爆发战争对于产能消减的效率更甚于其他方式,因为在战争爆发的过程中,工人生产的弹药不会成为人们的需求,同时在战争发生时弹药会瞬间摧毁人们生产的产品,以及生产产品的工人,对于产能消减尤其有效。

在经济危机爆发的过程中,不管人们以何种形式存在,产能消减这一性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心与主题,过剩产能在持续的经济低迷与矛盾冲突中得以缓慢消减,犹如对生产消费循环链上毒瘤的自我清除,直到最后达到新的平衡,经济开始复苏,新一轮产能膨胀开始上演,只要现有经济理论不发生突破性进展,这样一种由于结构性过剩导演的经济周期性盛衰的波动就不会停止。

综合而言,现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下经济运行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前因,所以我们不能以此定论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的常态,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于逻辑并不成立。

使用道具

藤椅
周志红 发表于 2022-9-13 14:17: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三节、中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运行逻辑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起飞阶段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的时间更长。对此,我们有很多解读,近期较为盛行的是人口红利说,基于本文第一章内容,人口红利说在逻辑层面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的,本文认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内生逻辑是生产效率与劳动负载决定的,以及高增长带来的相对过剩的排解渠道,不管是中国还是亚洲四小龙以及日本,其高增长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处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带来的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形成的影响。

一、国民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因素

所谓高增长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直白一点说就是国民生产的产品多了,又或者更具难度与价值了,国民生产的产品多了就意味着:一是生产效率提高了,二是国民的劳动增加了。既然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率的是生产效率与劳动意愿,那么,生产效率和劳动意愿又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

提高生产效率最好的办法当然将生产交给私营企业,因为私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会自己去思考怎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市场竞争机制会自动淘汰掉生产效率低的私营企业,最后留下的一定会是高效的生产方式,及其所代表的企业,当然,非市场经济不包含在内。

决定生产效率的是私营企业,那么决定国民是否愿意劳动的因素是什么呢?根据供给负载原理,同一民族,在同一制度环境下,工人工资收入越低,就越是希望通过付出更多的劳动来获得收入,因为,客观上来说劳动是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不管何种形式的劳动,所以收入越低,你就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决定国民是否愿意付出更多劳动的因素之一是劳动力价格,也就是说哪里劳动力更廉价,哪里的供给负载压力就更大,所谓山里人能吃苦,贫困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更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农民工亦是如此,农民工之所以愿意在工地挥汗如雨,是因为没有钱,如果他生活安逸、不愁吃喝,银行还有充裕的存款,你认为他还会出卖苦力吗?

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因为私营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哪里有更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就一定会去到哪里,除非制度因素不可行之外。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际大企业的全球化流动,企业去到那里,那里就会出现经济高增长,上世纪亚洲四小龙与日本的经济高增长,和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高增长就是这样产生的,在这个层面中国和亚洲四小龙没有任何区别。

有嗷嗷待哺的廉价劳动力,又有营商环境,这样的土壤当然可以孕育出民营企业,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到国际大企业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国际大企业如果不选择这个市场,市场就一定会将它自己驱逐出去,你不进入这个市场,别人就会进来,到时你怎么和别人竞争呢?再则,即便退一万步说,国际大企业不进来,这样的土壤也会自己长出同样的民营企业,只不过时间可能需要更长一点,毕竟移植比自然生长还是要快的,所以,决定企业成长的是营商环境,有怎样的营商环境就会成长出怎样的企业,只要具备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就一定会产生优质的企业。

国民经济实现高增长的因素是生产效率与供给负载,而生产效率来自充分竞争的民营企业,供给负载取决于劳动力价格,也就是说,一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的先决条件是:一、充分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支撑下的,有更大劳动意愿的劳动力。欧美发达经济体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原因就在于劳动力价格更高,人们的劳动意愿也并不是很强烈,而一些落后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但又缺乏相对充分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

二、中国几十年持续高增长过程中排解过剩产能的渠道

高增长经济体需要的两个因素是生产效率与供给负载,生产效率越高,供给负载压力越大,这两个因素叠加到一起,就越是会促成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问题是,高效供给与高负载供给组合是一定会产生过剩产能的,所以,经济高增长国家或者区域想要维持其高增长,就要面对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过剩产能的排解渠道,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增长,其排解过剩产能的渠道有哪些呢?

(一)对外贸易
由于中国劳动力极其廉价,所以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态势,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几十年,其实也是对外贸易持续出超的几十年。出超型贸易的特点就是产品的外流,这对于过剩型经济的产能消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几十年来对外贸易为中国高增长型经济排解的过剩产能是非常可观的,这为中国的持续高增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基建工程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是民国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先后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和解放战争,战争对于国民经济的破坏作用可想而知,而民国的前身是没落腐败的清帝国,因此新中国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新中国建立之后首要的当然是建设家园,但是,随后我们又经历了文革动乱,所以在迈入高增长的改革时期前,中国经济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

在落后的国民经济基础之上来驱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必要性暂且不论,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落后的经济基础是适合于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光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消化庞大的过剩产能,或者可以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落后的经济基础需要高增长型的经济模式来建设家园。这一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前后有鲜明的对比,比如公路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道省道等等,我们新增与重建翻新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再比如房屋建设,现如今我们居住的房屋,几乎都是新建的,不光大都市,就连小农村也几乎看不到旧房,这等于将整个中国重新修建了一番,可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吸收多少产能。

这一问题不光在中国可以看到,所有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家都能看到这些问题,唯一不同的是,等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的发展模式转变各有不同而已,有的能够走入新的发展模式,而有些则不能转变模式而陷入危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说的就是不能转变发展模式产生的结果。

(三)创新带来的新需求
技术创新能够创造庞大的需求,比如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这些都是之前没有的,是创新发展的新事物,那么,现在有了这些需求,就需要从无到有的建设,比如基站建设、光缆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等等,而这些建设自然是会吸收许多供给的。

创新带来的新需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这种创新不会每个时期都有,它的到来不是可以预期的。在工业革命之前漫长的前文明时期,就几乎没有什么伟大的可以带动庞大就业的创新,当然彼时供给不足,也不需要创新来拉动就业,而最近的这一轮无线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如此之庞大,在不远的未来也很难再有。

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会驱动供给超负载运行,自古以来,贫穷的劳动人民就是一直以超负载的供给运行的,只是生产效率低下,即便供给以超负载运行也并不能满足需求,但是,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供给过剩当然会产生。

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落后的经济体确实需要高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是,发展起来之后就肯定不会再需要高增长了,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落后的经济体需要高增长来建设家园,一旦国民生产率提高了,国民经济处于高位运行,高增长就没有必要了,简言之你做那么多东西又用不着,那你做这些东西的意义在哪里呢?或者说,我们已经非常富有了,就不需要生产更多东西了,我们生产东西是因为需要而生产,并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其二,国民经济处于低位时,高增长产生的过剩产能是可以有很多渠道吸收的,一旦国民经济处于高位时,高增长带来的过剩是没有吸收渠道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出超型贸易不可能一直持续;基建工程也有饱和的时候;而创新是不可预期,没有渠道吸收过剩产能,自然会产生经济运行危机。

三、中国经济发展与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异同之处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阶段,与亚洲四小龙以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运行逻辑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相对的廉价劳动力驱动供给高负载运行,然后通过出超贸易与基建工程来消化过剩产能,从而实现高增长,这是两者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的体量够大,不管是从人口基数层面还是国土面积层面来看,中国显然都比其他国家大一个量级,所以对于过剩产能的缓冲功能显然更大;二是在亚洲四小龙以及日本后面有一个体量极其庞大的中国,而在中国身后并没有等比例体量的经济体,所以中国经济崛起之时,亚洲四小龙和日本就失去了相对的发展优势,而中国并没有。其次,中国经济崛起时,于中国而言,亚洲四小龙与日本都是发达经济体,相对而言在中国前面的发达经济体的体量就大一些,这对于产能输出当然更具优势,这些都是中国经济高增长持续时间更长的客观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能够持续三十多年高增长,其背后也是有诸多因素的,我们不能理解,只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而已。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或者说从逻辑层面来看,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内生逻辑在里面的,有果就必然会有因,根本没有所谓的奇迹。

使用道具

板凳
uandi 发表于 2022-9-13 17:43: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由人民主导,政府只是维持公平个正常运作。政府不能谋利。只能收税。
公有制只有唯一最大的资本家,而且垄断谋利,所有人都要挂单才有工资。
近日,安钢集团董事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国内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有继续扩大的态势。
面子工程遍地开花。姥妈怎样解释。
集中营是从来不会失业的,不用白不用。榨干人的劳动为止。

使用道具

报纸
老马识途99 发表于 2022-9-13 20:2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创资料,点赞。

使用道具

地板
1993110 发表于 2022-9-15 09:54: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志红 发表于 2022-9-13 14:16
第二节、论过剩型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

在传统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的现代经济社会,常常会爆发周期性的 ...
在传统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的现代经济社会,常常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运行危机,
经济理论所描述的经济社会,并不等于,经济理论所建立的经济社会。
不能说,是经济理论建立了经济社会。虽然,经济理论对后续的经济社会,是有影响的。

使用道具

7
1993110 发表于 2022-9-15 10:05: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志红 发表于 2022-9-13 14:16
第二节、论过剩型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

在传统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的现代经济社会,常常会爆发周期性的 ...
那么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呢?传统经济理论对此并无详细解读,因此本文提出这一观点,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对于经济危机理解的全新角度。本文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产能的持续消减,这才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性质。
在资本论的语境中,在资本论的定义中,经济危机是产品及产能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有随时随地的经济危机趋势,这种趋势下可能有经济危机的爆发。
就是说,经济危机的本身,就是产品产能的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也是产品产能的相对过剩。

那么,资本主义下,为什么有随时随地的经济危机趋势呢?因为私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追求尽量的利润最大化。这里的利润是广义的,意思是资本增殖、资本孳息,包括地租利息等等等)。

私人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产品产能过剩=追求经济危机,追求两极分化=背弃帕累托最优,背弃一般均衡。

当然,上述结论,需要用模型来说明,来证明:二种平均利润率

使用道具

8
1993110 发表于 2022-9-15 10:16: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志红 发表于 2022-9-13 14:17
第三节、中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运行逻辑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 ...
提高生产效率最好的办法当然将生产交给私营企业,因为私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会自己去思考怎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市场竞争机制会自动淘汰掉生产效率低的私营企业,最后留下的一定会是高效的生产方式,及其所代表的企业,当然,非市场经济不包含在内。
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效率最高的是马车和牛车。你不能下结论说:马车牛车是效率最好的运输工具。
在没有飞机的时代,效率最高的是汽车和火车。那你不能下结论说:汽车火车是效率最高的运输工具。

认为效率最好最高的是私营企业,这是个结论。这个结论,是需要学术证明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顶尖的人类智慧。这个结论的证明,尚且没有人类做出来。

任何一个企业,其本身,其内部,它有二种生产关系、劳资关系、人际关系:对资本的占有关系,对利润的占有关系。
资本归私人,就是私有制。资本归公民,就是公有制。
利润归资方,是资本主义。利润归劳方,是社会主义。

像华为,华为的总资本归劳方。这几十万的劳方劳动者,并不是一国的全民,或者一地的全民,而是一群私人。华为是私有制,是不同于资本家的私有制。

特别是,华为的总利润归劳方。这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真实真正的社会主义,但,不是完美完备的社会主义。因为是真实真正的社会主义,所以,华为的效率很高,贡献很大,研发投入第一,上缴税收第一。


使用道具

9
1993110 发表于 2022-9-15 10:25: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市场出清,没有产品及产能及资本的相对过剩,充分就业,等等,在这里是一码事。

为什么有产品的相对过剩?因为追求利润。私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

比方来说,举例来说,你有一堆房子,你追求赢利,那你会怎么卖呢?

一个房子如果定价十万元,能一个月卖掉,能赚钱一千元。一堆房子也大体如此。
一个房子如果定价五十万,能半年卖掉了,能赚钱十万元。一堆房子也大体如此。
一个房子如果定价二百万,能三年卖掉了,能赚钱一百万。一堆房子也大体如此。
一个房子如果定价一千万,永远也卖不光,能赚钱五百万。一堆房子也大体如此。
你是私人老板,你怎么卖?
你必定追求过剩,房子的相对过剩。不过剩,就不赚钱!你如果不追求过剩,你就被其他老板给淘汰掉了。
你追求过剩,反而你赢利更多。过剩之中,过剩之下,你就是把房子建好再砸掉,或者你惜售,或限制产能,都更加发财。
同样的道理,任何资本都各自追求利润,各自追求过剩。不排除个别资本家赔本甩卖,退出竞争,等等,等等。

当然,上述不是证明,只是打比方,举个例子。证明的话,需要用学术模型。

使用道具

10
1993110 发表于 2022-9-15 10:40: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uandi 发表于 2022-9-13 17:43
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由人民主导,政府只是维持公平个正常运作。政府不能谋利。只能收税。
公有制只有唯一最大 ...
私有制、资本主义,这样的国民经济,可不是国民主导,而是老板主导,此时,ZF也不过是前台大姐,大堂经理。

公有制的资本,资本家是国家、人民,也往往搞了资本剥削,往往是资本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但是,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有所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是有所不同的。

国家得到了资本利润,人民进行了资本剥削,这是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市场出清的。不是必然如此,现实如此,但是,是完全可以如此。

二战以后,美国西方搞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福利主义和计划调控主义,这样才挽救了私人资本主义,挽救了西方。
冷战以后,美国西方好了疮疤忘了疼,又开始一味放纵私人资本主义,这就会重蹈覆辙,出现各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