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thistory4
2913 1

[财经时事] 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 [推广有奖]

警督

大师

5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优秀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报告大全

威望
16
论坛币
2337604 个
通用积分
45529.7242
学术水平
2218 点
热心指数
2939 点
信用等级
2099 点
经验
90224 点
帖子
4774
精华
11
在线时间
55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3
最后登录
2024-9-24

三级伯乐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
——基于DSCE模型的数值模拟(下)

2011-8-16

  首先,消除趋势项将所有的变量标准化。然后,求解模型的稳态。在模型的稳态附近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变换,从而可以得到模型的动态方程。动态方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外生变量的动态方程,另一部分是行为方程和其他恒等式。借鉴刘斌(2008)[10]的方法,假定模型可以表示为:E[f(yt+1,yt,yt-1,ut;θ)]=0,其中,Et是预期,yt是内生变量,ut是外生冲击,θ是参数。那么,模型的稳态可以通过求解下面的方程来得到:f(yss,yss,yss,0;θ)=0,其中,yss是yt的稳态值。   虽然根据已有文献确定了大部分参数的校准值,但是还有一些参数的没有确定,如:经济的增长率,持续冲击的趋势增长率μz和生产投资品技术的趋势增长率μγ等等,我们将采用完全信息的Bayes方法对其进行估计:首先使用Sargent(1989)[21]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观测时间序列的似然函数,由似然函数与参数的先验分布联合得到后验分布,然后通过最大化对数后验分布得到参数的后验众数分布,最后使用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可以得到整个后验分布。本文模型稳态参数的确定主要参照前人文献中研究结构取值,有关参数的具体校准值参见表1。  
    在利用数据估计参数的时候,如果观测变量数据大于模型中冲击数量,就会产生奇异性问题:所有冲击变量会被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并替代,那么估计参数就失效了。这里参照Smets & Wouters(2003)[22]的做法,在模型中引入大量的外生冲击。这样在避免奇异性的同时还增加了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并且可以识别RBC技术冲击以外的波动来源,比较不同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本文选择了17种外生冲击:货币冲击(xt)、暂时性技术冲击(εt)、持久性技术冲击(μz,t)、生产投资品技术的趋势增长率冲击(μγ,t)、消费偏好冲击(ζc,t)、流动性偏好冲击(σq,t)、投资效率冲击(ζi,t)、价格加成冲击(λf,t)、政府支出冲击(gt)、劳动所得税冲击(τ1,t)、资本所得税冲击(τk,t)、消费税冲击(τc,t)、利息税冲击(τd,t)、存款生产技术常数冲击()、石油价格冲击()、存活到下期的企业家比例(γt)和异质性生产率冲击(σt)。这些冲击均是符合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均值为零,方差分别为ρx,X代表以上17种冲击。我们假设政府总支出,各种税率和其他的冲击变量一样都服从AR(1)过程,冲击以对稳态的对数偏离表示为:

  根据已经确定的待估参数的特点,我们选择以下观测变量来进行Bayes估计:GDP、消费c、投资i、人均工资w、CPI、广义货币M2和总就业水平L。数据均为季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经网以及CEIC数据库。数据的具体调整过程如下:价格指数用消费者物价指数表示,使用曲晓燕(2010)[23]的方法,将同比CPI序列转换成定基比CPI序列,以2001年1月的CPI为100,然后计算月度定基比序列的几何平均,得到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我们使用统计局公布的名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作为消费的近似度量,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投资的近似度量。由于GDP平减指数不容易得到,因此我们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代替它对名义GDP、投资和消费进行缩减得到真实的GDP、投资和消费。货币用每季度末的M2来代表。最后,我们利用Tramo/seats的方法对于季度的消费价格指数、名义消费、名义GDP和名义投资进行季节调整。Bayes估计结果见表2,表中给出了参数的事后估计均值和事后估计区间(篇幅有限,只给出了部分参数估计结果,外部冲击估计略)。  
  参数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可以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MCMC收敛性检验来判断,收敛性要求模拟的两个马尔科夫链的诊断结果应该比较接近。图1给出了多变量的诊断结果,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度量指标相对稳定,表明估计是稳健的,单变量的诊断结果证明估计也是稳健的。  
  对于外生冲击持续性的度量指标一阶自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冲击的持续性接近1,意味着很高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在长期,真实变量的预测误差大部分将由政府支出来解释。另外,持续性较强的冲击还有持久性技术冲击(也即劳动增进型技术)、异质性生产率冲击和存活到下期的企业家比例。对于各个税率冲击,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几乎重合,这说明这些系数无法识别(图省略)。对于价格粘性Calvo参数,ζP后验分布相对于先验分布往右移动,标准差变小,后验均值为0.8438,意味着每个季度企业有84.38%的概率不能调整价格,有着较高的粘性。工资粘性ζw=0.5561,也具有较高的粘性。因此,引入Calvo粘性对数据的解释极为重要。

  四、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分析

  不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贡献不同,因此需要对冲击进行方差分解。图2给出了17种冲击对实际GDP环比增长的历史方差分解。   不考虑实际GDP自身的贡献率(自我累加效应),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GDP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投资和持久性生产技术冲击(劳动增进型),其次是存活到下期企业家比例及货币政策(用基础货币增长冲击来表示)。2001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经济在稳态上方运行,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地高增长,但是在2008年第3季度突然下降到稳态以下,直到2009年第1季度才开始回升。2008年经济下行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减少,大量企业破产倒闭,但是在2008年底中国政府的“4万亿计划”,同时配合减税等政策,对于2009年经济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后,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分析,先让模型处于稳态水平,然后对模型施加一些外部冲击(主要是政府支出和税率),再通过随机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经济对外部冲击的动态冲击响应曲线,进而分析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见图2和图3)。  
  
  首先,我们来分析政府支出的动态经济效应。在初始均衡状态下,假设政府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总产出在当期立即增加了近0.06%,大概在第5个季度以后开始回到稳态水平。从数量上来看,政府支出冲击的持续性参数为0.9626,冲击标准差为0.1359,一单位的标准差冲击相当于增加13.59%。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仅导致总产出的增加,也导致消费和投资在当期大幅的上升,消费在第5季度以后,投资在第10季度以后开始缓慢的趋近于稳态水平。产出增加时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开始增加,短时间内要调整资本成本,这导致资本利用率的上升,由于粘性价格和工资的作用,资本回报率第2个季度才开始上升并趋于稳态。由于模型中存在BGG金融加速器,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货币扩张带来需求增加,伴随经济扩张资本价格也会提高,这使企业家净值增加,因此企业家定期贷款和资本需求增加,这进一步推高了资本价格,刺激了投资。由于资产价格提高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下降,从而可以更多地贷款和投资。随着资本存量提高,工人的工资也相应提高,在第8季度以后开始趋向于稳态水平。数值模拟结果支持了国内实证分析的主流观点——中国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潘彬等,2006)[24]。   产出和就业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外生不变,这使得货币市场利率高企。随着工资和资本价格的上升,生产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这又会导致物价的上升,因此引起通货膨胀。随着总产出和通胀的上升,基准利率开始提高,广义货币等都开始上升。由于投资需求的增加,企业家和厂商融资结构中贷款的比例开始增加,自有资金比例开始下降,这使得外部融资风险溢价提高,由于金融加速机制,从而使厂商面临更高的贷款利率,大概在第6个季度以后开始回落到稳态水平。   其次,我们分析税收的动态经济效应。当面临1%的资本所得税率冲击时,居民消费在当期立即下降,大约在第4季度开始逐渐上升;总产量当期有小幅度的下降,随后又开始上升,这是因为投资需求过旺导致的,中国房市和股市的繁荣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当期下降,第2个季度又开始走高)。   在李嘉图财政政策下,与政府购买伴随的税收增加会减少家庭的终生财富。家庭会减少闲暇消费,劳动供给曲线左移,真实工资下降,就业增加。产量的波动源于劳动变化而非技术变化,因此真实工资变动方向与产量相反。资本边际收益下降,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从而投资下降。货币政策不对政府支出反应使得财富效应占优,因此消费下降。总之,正向的资本所得税率冲击对居民总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

  五、结论

  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基于DSGE框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政府支出对产出、消费、投资及就业等都产生正效应,证明了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具有挤入效应;第二,税收对产出、消费具有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第三,政府支出增加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税收降低的经济增长效应。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17冲击变量的方差分解也表明,政府支出和技术进步对经济产生长久的增长效应。针对2010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又创新高,积极财政的实施应该和货币政策协调使用已达到平稳增长的目标。在保持财政政策持续性和稳健性的情况下,灵活地调整货币政策,将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的研究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作者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仝冰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文中理论模型的推导,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RAMEY V A. Identifying government spending shocks:it’s all in the timing[J]. NBER working paper, 2009∶28-32.   [2]张延.中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基于1952—2008年中国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1):62-65.   [3]周其仁.刺激政策必须退出[EB/OL]. http://business. sohu. com/20100204/n270047045. shtml.   [4]COVA P, PISANI M, REBUCCI A.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Fiscal Stimulus[Z]. 20101-12.   [5]厉以宁.政府不能轻易从积极财政政策中退出[EB/OL].(2010-10-16)http://finance. ifeng. com/money/special/blh/20101016/2722594. shtml.   [6]林毅夫.中国财政政策仍需积极货币应转向稳健[EB/OL].(2009-11-12)http://www. stockstar. c-om.   [7]CHRISTIANO L, MOTTO R, ROSTAGNO M. Banking and financial frictions in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Manuscrip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02∶3-124.   [8]LAWRENCE C, ROBERTO M, MASSIMO R. Financial factors in economic fluctuations[EB/OL].(2010-01-01)[119 2]. http://ideas. repec. org/p/ecb/ecbwps/20101192. html.   [9]FERNNDEZ-VILLAVERDE J. Fiscal Policy in a Model With Financial Fricti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 10,100(2):35-40.   [10]刘斌.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8,(10):1-21.   [11]王文甫,朱保华.政府支出的外部性和中国政府支出的宏观效应: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J].经济科学,2010,(2):17-27.   [12]王文甫.中国政府支出的动态效应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0,(3):28-31.   [13]CALVO G A. 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maximiz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3, 12(3):383-398.   [14]ERCEG C J, HENDERSON D W, LEVIN A T.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with staggered wage and price contract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46(2):281-313.   [15]BERNANKE B S, GERTLER M, GILCHRIST S.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J].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1999,1∶1341-1393.   [16]CHARI V V, KEHOE P J, MCGRATTAN E R. Sticky price models of the business cycle:can the contract multiplier solve the persistence problem?[J]. Econometrica, 2000,68(5):1151-1179.   [17]CHRISTIANO L, EICHENBAUM M. Nominal Rigidities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 Shock to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5:1-45.   [18]KYDLAND F E, PRESCOTT E C.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J]. Econometrica: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82∶1345-1370.   [19]BLANCHARD O, GALI J. Real wage rigidities and the New Keynesian model[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7,39∶35-65.   [20]CHRISTENSEN I, DIB A.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n estimated new keynesian model[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8,11(1):155-178.   [21]LJUNGQVIST L, SARGENT T J.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M]. The MIT Press, 2004.   [22]SMETS F, WOUTERS R. An estimated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euro area[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1(5):1123-1175.   [23]曲晓燕,张实桐,伍艳艳.固定基期价格指数的重要性以及转换方法研究[J].中国物价,2010,(8):14-17.

  [24]潘彬,罗新星,徐选华.政府购买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5):68-76.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罗英 聂鹏 来源:《经济学家》2011年第4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效应分析 中国财政 财政政策 后危机 中国财政 动态 模型

沙发
黄帆帆 发表于 2012-11-14 23:31: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一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0-6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