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bin7451f
1019 3

[经济热点解读] 迈克尔·斯宾塞:全球就业挑战 [推广有奖]

版主

泰斗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787680 个
通用积分
34819.4315
学术水平
2893 点
热心指数
3082 点
信用等级
2866 点
经验
462327 点
帖子
17461
精华
3
在线时间
7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2
最后登录
2024-6-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过去30年来,数以亿计的新工人加入了全球经济。他们有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后,从“人力资本”——及附加值和收入——的角度来说,他们都得到了好处。这带来了收入水平、机会和全球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但这些新工人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竞争及相对工资和价格的剧变,产生了深远的分配效应。

世界面临三大就业挑战

  全球经济的这些重大结构性变化,让全世界面临三大就业挑战。当然,每个国家的具体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第一项挑战是创造足够的就业来容纳劳动力市场新军。很明显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年轻人失业率高企,而且在不断上升。即使是高增长发展中国家,也有剩余劳动力等待着现代经济的吸收,如何持续创造就业成了一个大问题。

  第二项挑战是为技能和能力与就业配对——一个需要时间来完成的调整。这也是一个移动目标。全球化和节约劳动力的重大技术进步,让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陷入了不均衡状态。技能错配的情况大量出现。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结构远不是静态的。市场调整的步伐显然落后于结构性变化。

  第三项挑战是分配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可流通(tradable)部分(可以在甲国生产但在乙国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扩张,对经济活动和就业的竞争也扩大了。这影响了整个全球化内所有经济体的劳动力价格和各类就业机会。人口中的一些部分得到了好处,一些则蒙受损失——从相对于期望的角度来看是如此,从绝对情况来看也往往是这样。

  许多(事实上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只取得有限的中等收入增长。在一些收入不平等仍然受到控制的欧洲国家,这是维持就业增长和经济可流通部分竞争力的刻意策略的一部分,工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有收入水平阶层共同承担的。在美国,高端收入和教育人群从全球化受惠,其他人则在可流通领域面对就业机会不断减少的打击,这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的情况。

金融危机中止了就业增长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里,就业水平得以维持,收入水平下降的压力也得到了舒缓,这要归功于非贸易或不可流通(non-tradable)领域所创造的就业。在一些国家,这是通过ZF部门的快速扩张实现的;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过度和由债务驱动的消费模式,则为把大量就业转移到(不可流通的)服务和建筑业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在1990-2008年间,美国就业净增长的近40%是来自ZF和医疗部门(基本上都是不可流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迈克尔·斯宾 斯宾塞 迈克尔 1990-2008 发展中国家 就业 迈克尔 斯宾塞

已有 3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tiantianle51 + 1 + 1 + 1 精彩帖子
eros_zz + 40 + 1 呵呵,昨天看过了,我咋觉得这文章一般呢?
winston1986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4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zbin7451f 发表于 2011-10-26 21:05: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一模式戛然而止。私人领域的杠杆降低了,而公共部门的杠杆却达到——并超过——可持续的限制。希腊只是一个最极端的例子。
  但对危机前增长模式制造的期望的调整速度并没有那么快。主流观点仍认为危机前的时期属于常态,至少从实体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是如此,因此人们认定当前的挑战在于用危机前的模式来恢复增长。不幸的是,这一观点无法解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为什么增长步履蹒跚,及就业引擎基本上已停止运转。

  部分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和去杠杆化的漫长且缠绵不消散的影响。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他们合著的《这次不一样》(This Time is Different)一书有详细的解释。与此同时,危机爆发前的金融不平衡和扭曲,也延迟了应对实体经济中的技术和全球市场力量的适当和必要措施。

  简言之,经济和政策调整以不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更可持续调整方式的需要。

人们需调整期望 调整也需加速

  结构性的调整越来越跟不上全球各方势力施压要求的结构性变革,这样的落差对个人、企业和ZF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意味着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并不一致,需要调整——在某些方面应该向下调整。但分配效应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予以解决。疲软甚至不存在的复苏的负担,不应该由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失业者来承担。从现在和跨期角度来看,为了保持社会凝聚力,市场产生的结果有必要加以调整以制造更均等的收入和利益分配。毕竟,今天的投资不足意味着将来会缺乏机会。

  结构性调整的紧迫性还意味着个人、企业和其他机构(特别是学校),需要致力于加快调整速度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状况。就业市场的供求两端都需要照顾到。这意味着不仅要让技能配合就业,也必须扩大就业的类型来配合技能。

  最后,全球经济管理机构需要研究全球化的步伐,还有它隐含的结构性变化,是否快过需要做出调整的个人、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如果情况是这样,下一个挑战就是寻找减缓全球化速度的非破坏性方式,从而让调整能力和调整需要更加接近。

  这些工作没有一项是容易的。我们目前还没有理解结构性变革的先进框架。尽管如此,失业和未充分就业者,特别是年轻人,却期待他们的领导人和机构尽力尝试。


使用道具

藤椅
夏无桀 发表于 2011-10-26 21:55: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板凳
shrxh1225 发表于 2011-10-26 22:22: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的有点高深。。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