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search
1191 4

[财经时事] 校车经济学 [推广有奖]

精神客栈CEO

大师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14412 个
通用积分
94.6806
学术水平
1175 点
热心指数
1425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50272 点
帖子
9601
精华
2
在线时间
68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20-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据媒体披露:
11月16日星期三,中国甘肃省庆阳市政宁县接送幼儿院儿童的校车与卡车相撞,
导致2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儿童。事故发生时,校车严重超载,
本来是运载9个人的车塞进了64人。

能发射宇宙飞船, 完成空中对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却买不起校车!滑天下之大稽。
用公共经济学的语言, 校车这一公共品,
在中国是由私人提供的, 而且严重不足。

在官媒大谈航天成就同时, 深刻指出了一个事实:
我国的航天费用仅是美国的20分之一!

我们是否可以对比一下美国的校车:
一辆悍马车撞上一辆校车的后部。校车没有多少损坏,悍马车则损坏严重。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出结论:

中国的校车支出不及美国的20分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世界第二 事故发生 宇宙飞船 校车 经济学

沙发
caishuxue 发表于 2011-11-20 11:58: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给ZF敲了警钟。

使用道具

藤椅
sq2008 发表于 2011-11-20 12:16: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直都这样!

使用道具

板凳
zhuosn 发表于 2011-12-15 19:07: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news.qq.com/a/20111120/000044.htm   专家称近1年校车事故伤亡超过黑煤窑遇难人数

使用道具

报纸
zhuosn 发表于 2011-12-15 19:08: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98ec20102dxvc.html  从“大变死人”到“大变活人”                                                                 村民称江苏校车侧翻时载有60余名学生。1212日,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一校车侧翻,15名学生死亡。官方称出事校车核载52人,实载47人。参与事故救援的村民张运河称,根据当时情况来看,“车里孩子绝对有60人以上。”遇难学生茌群群的家属告诉记者,校车可容30人,但车上印有可载52人。(1214日《新京报》)

几乎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会带来一次“人数”之争——官方公布一套数字,而坊间则自有另一个版本。以前,这种“人数之争”基本上都是对死亡人数的争论。去年南京爆炸事故发生后,官方召开发布会通报爆炸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对于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不少现场目击者表示了质疑。一名事发后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的市民表示,他亲眼所见,一间房屋倒塌后,一家六口仅有一人生还,此外一家名为中华饭店16名员工仅有1人生还。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会场,有记者也对死伤数字表示了质疑,但未得到相关负责人正面回应。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湖南育才中学踩踏事故、株洲跨桥事故、王家岭矿难等事故的死亡数字都曾受到过公众的广泛质疑。此次江苏校车事故发生后,官方公布的“15名学生死亡”的数字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尚未有人提出异议,让我在悲痛之余略感欣慰——毕竟,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实事求是了。可是,随即却又传出了校车实载人数的争议,“大变死人”或许演化成了“大变活人”。

对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坊间的版本:其一,坊间的版本大多数来自目击者甚至当事人,可信度高;其二,坊间的质疑者没有功利性的目的,甚至还要承担一定的“被维稳”的风险,一般没人敢无中生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人数”上做文章,从理论上而言对其是有好处的。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事故死亡人数的多少决定着对事故级别的认定,也最终决定着对责任人行政处分或刑事问责的力度。而此次江苏校车事故发生的时间,恰恰是全社会正因甘肃庆阳校车事故群情激奋之时,如果校车存在超载问题,必将引发公众的愤怒。因此,当地千方百计隐瞒校车实载人数“大变活人”是有其说得过去的“动机”的。只要认定没有超载,只要认定“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官方就不必为其负上更多的监管责任,只须把责任让学校和司机去背就行了。

不管是“大变死人”还是“大变活人”,都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剥夺。人命大如天,事故究竟死了多少人、车上究竟坐了多少人本不该成为“机密”。而近年来一些事故却频频引发“人数之争”,安全事故最终往往演变成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某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惜损害公众的知情权;而问题的实质,显然还是出在体制上。政府信息不开放、不透明,公众和舆论监督便无法充分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去,便只能在不断猜测和求证中试图接近真相。只有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制约制度和问责制度,方能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真正构建起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1/1214/04/7L74IOTC0001124J.html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