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又是一年毕业时。前不久,记者随北京高校西部就业寻访组一行前往甘肃、新疆实地踏访,近距离感受首都高校几位优秀毕业生投身西部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骄人业绩。希望他们的选择,能对即将踏上择业征途的莘莘学子有所启迪。
当初,他们为啥选择西部?
放弃京城“美差”
甘愿回到家乡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裴晓强因同时获得“国防科工委优秀硕士研究生”、“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振兴国防奖学金”、“院级优秀硕士论文”等四项“大奖”,连续四次登上领奖台。
当时,原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到北航宇航学院要毕业生,学院领导最先考虑的就是向单位推荐裴晓强。这份工作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和规划,会留在北京,且待遇优厚,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裴晓强放弃了这份京城“美差”,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他回到家乡甘肃,进入兰州航天五院五一〇所。
裴晓强的大学时光是辉煌的,曾获得北航“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天文知识竞赛、飞行器设计竞赛、国防教育定向越野竞赛等多种奖项。然而,刚上大学时,裴晓强的高考分数排在全系末尾。与他同宿舍的一名室友的入学分数比他高出一大截,可是因贪恋电脑游戏,最后连学位证都没拿到。相反,裴晓强从进大学校门起就奋起直追,2003年,已被确定保研的裴晓强,主动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当了一年本科生辅导员。
面对记者的提问,裴晓强很有条理地列举了当时决定回家乡工作的几点理由:第一,大城市人才济济,而在西部,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十分匮乏,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第二,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更能磨炼意志;第三,在北航学习多年,对航天事业怀有深厚感情;第四,建设家乡义不容辞,回家乡工作也能更好地照顾父母。
“有潜力”的塔里木
石油人的“大舞台”
与裴晓强有所不同,家在东北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4届硕士毕业生陈利新选择到新疆,更多是因为一种年轻人的豪情。
陈利新说,2002年,他读研二的时候,有一天导师刘洛夫教授对他说:学校在新疆塔里木油田成立了西部工作站,考虑派你们这一级的几个学生去那里实习锻炼,咱们盆地中心有一个名额,想听听你的意见?陈利新当时就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大声说:“我去”。
坐在西去的列车上,第一次听到刀郎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看到窗外连绵的雪山和大漠风情,学矿产的陈利新心里就想:地表荒凉,没准儿地下就是矿产资源呢。
在塔里木油田实习的一年,使他真正体会到塔里木石油人征战死亡之海,敢奉献、敢拼搏的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千年不死胡杨木、顶天立地石油人。”陈利新感慨地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搞石油就要到最有潜力的地方去,塔里木就是石油人的大舞台。”2004年毕业时,陈利新毅然放弃了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决心奔赴祖国石油事业的最前线——塔里木油田。
沿着父辈足迹
返疆报效母校
2007年6月29日,北京体育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在北体大当年毕业的数百名博士中,庞辉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的称号,“这个荣誉只授予当年毕业生成绩排名前10名。”
国内众多高校带着人才引进计划纷至沓来。在求贤若渴的队伍里,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杰院长的心情很复杂:他骄傲,因为他曾经的学生庞辉,现在获得了国内体育教育最高学府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他忐忑,因为虽然庞辉早已表示毕业后会返回新疆师范大学继续工作,但三年繁华首都生活的浸染,难保今日学有所成的他选择不会改变;他焦虑,虽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早已吹响,但内地不少知名高校开出的住房、薪酬等优厚待遇,显然比他只能依靠“感情、事业留人”的说辞有更强的诱惑力……
庞辉没有太多的话语。面对众多内地高校抛来的橄榄枝,他没有多看,也没多想,而是用实际行动报答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母校。“我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后代,对新疆有深厚的感情。父母那一代人‘献了青春献终身’,我也愿意为新疆师范大学奉献我的青春。”他说。
毕业典礼后的第二天,庞辉跟武杰院长一起回到新疆师范大学,成为首位返疆工作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也是全疆第一位体育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