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传真-经济不景气中的自助和自私
· 2011-12-11 01:24
· 中国时报
· 【江静玲】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21100294.html
夏天以来,欧元区危机和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似乎变的愈来愈接近和真实。
身边有许多今年六月从大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迄今仍找不到工作,迷惘和沮丧,令人看的心痛;有因为裁员突然失业的中年父母,面对房贷和子女教育,焦虑的不知何以自处;有辛苦工作了一辈子,预期可以安享退休生活的老年人,发现自己必须掏老本才能应付储蓄利率降低、通货高度膨涨的日子,担心自己如果再活久一点,会无以为济。人心惶惶说不出的焦忧,就这么迷漫在人们每天的生活中。而在这段期间,如何寻求「自助」的书籍、CD和DVD,也成为热卖品。有关生活治疗方面的自助出版品,在英国贩卖的累计数额超过一亿英镑(约四十七亿台币)。
《快速自信》、《七天内改变你的生活》、《学习如何爱自己》…各式从生活到心理的自助式治疗书目,令人目不暇给。《七天内改变你的生活》上市六个月,在英国即售出十五万本。在这个经济迈向萧条、人生前景充满不确定的年代里,这个现象,反应了大众迫切寻求快速、可以修复或导正自己身心状态的需求。自助式治疗文化,因经济危机,已蔚为流行文化。
这些现象,令人想起,一九二○年代,法国心理学者库埃(Emile Coue)。他鼓励人们每天默念口头禅:「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可以变得愈来愈好。」认为透过自我心理暗示和想象技巧,可以使我们的目标成真。这个方式可能有助于心理建设,提升自我价值感,但如果人生只靠想象和默念口头禅就能成功,那就太美妙,也太容易了一点。
反倒是另一位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劳工典范,有「西方成功学之父」之称、《自助论》(Self-Help)一书的作者史迈尔斯(Samuel Smiles),此刻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史迈尔斯在其一八五九年出版的《自助论》中告诉那些生活在困顿中的人们,「只有你先帮助自己,老天爷才会帮助你。」这个道理,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自助天助」,或者,可以把它衍生为「自助人助」。关键在于,你自己一定要先启动,先发奋图强。
一百五十多年来,史迈尔斯的《自助论》影响无数读者。「杂货店主女儿」出身的英国前首先撒切尔夫人即是《自助论》一书的书迷之一。
而在自助重新成为英伦集体文化现象之际,另一个社会集体意识─「自私」,似乎也逐渐浮现。根据英国全国社会研究中心(NCSR)最新公布的年度调查,发现人们认为失业者不应该领取社会救济金、儿童贫穷是因为父母本身生活过度挥豁、全球温室效应只是一则谎言的人,比例剧增;愿意缴纳更多税金支付国家健保和教育数目的比例九年内从六三%剧降到三一%。这个调查,对长久以来施行社会福利制度的英国社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震撼,显示在经济不景气中,人们不仅对政客和ZF逐渐失去信心,大部分的人也不愿意再支助社会福利制度下认定的所谓弱势者,并对社会悲悯失去希望。看到这样的调查,令人觉得不意外,但沉重。
然而,无论是在困境中有意识的寻求自助,或在争扎中无意识的变的自私,应该都是人性求取生存的本能。而走在欧洲经济危机黑暗燧道中,人性也变的更加闪烁不定。(clchinagr@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