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再次质疑三大评级机构的前瞻性,建议减少对评级机构的依赖。中国的评级机构能否赢得更多话语权?在信用评级产业链上,中国将扮演什么角色?
中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记者唐明)据经济之声报道,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三大评级机构再次表示质疑,并建议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
周小川已经不止一次对穆迪、标普、惠誉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表示质疑,而这一次言辞更为直接。
周小川:短期的角度来看,评级有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大了经济的上下波动的振幅。结果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一旦一个机构出了问题,就落井下石,加重了事态各方的发展。在情况好的时候,又把人家捧上天,实际上情况并不是那么好。
周小川认为,三大评级机构之所以缺乏前瞻性,就是因为它们评级的主要依据是顺周期的。所谓顺周期行为,就是在处于增长周期的时候过高的估计企业的盈利能力,而衰退周期的时候又过低的评估企业的还本付息的能力。而相反,逆周期则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周小川认为,评级公司的顺周期做法有可能扩大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因此,他认为经济宏观调控以及未来的投资,应该是更多的体现为逆周期的行为。
周小川建议减少对三大评级机构的依赖,着重培养国内的评级机构。
周小川:需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甚至是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这个发展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