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wking139
977 2

[股票] 2011最可耻大忽悠:研报称攀钢钒钛能上188元 [推广有奖]

  • 5关注
  • 18粉丝

学术权威

3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5193 个
通用积分
0.0685
学术水平
141 点
热心指数
212 点
信用等级
169 点
经验
71311 点
帖子
548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24
最后登录
2017-11-29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1最可耻大忽悠:研报称攀钢钒钛能上188元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1日 12:08  证券市场红周刊微博


  《红周刊》特约作者 胡东辉
  2011年的A股市场不仅是很多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也让很多证券研究机构和分析师汗颜,因为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大盘跌势会如此凶猛。平心而论,预测出错是难免的,谁都不是股神,没有必要苛求预测准确。分析师的研究分析报告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结论错误也不能一概归结为忽悠。但是2011年有一则关于攀钢钒钛(6.28,0.07,1.13%)的券商研报就不是一般的结论错误,而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相信却要别人相信的大忽悠。
  迷信机械数学模型之殇
  2011年7月9日,银河证券研究部负责人、行业研究员王国平发表了《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的研究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最低目标价应该达到188元。当时该股股价徘徊在11元一线,研报一经传播市场一片哗然,因为这意味着攀钢钒钛的上涨空间高达15倍。攀钢钒钛股价当即出现异动,被快速拉升至涨停价13.44元报收。按照攀钢钒钛57.26亿股的股本,如果股价达到188元,攀钢钒钛的总市值将高达10764.88亿元,在A股市场成为仅次于中国石油(9.74,-0.05,-0.51%)和工商银行(4.24,0.04,0.95%)的第三大市值股票,从常识判断就可以看出这份研报是多么的荒唐离谱。
  7月15日银河证券发表声明,称该研报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重新计算后的估值应该为56.12元,但不影响推荐攀钢钒钛的最终结论。这份声明证实了王国平的研报是职务行为,研报代表公司的立场,只是数据计算错误。就算真是计算错误,那么当188元的计算结果出来时难道一点也没有感到不对劲?为什么不再重新验证一遍?很难想象,一家这么大的券商研究机构,其对上市公司基本研究的结论居然完全迷信机械的数学模型计算。如此离谱的研究结论,居然堂而皇之地将其公之于众,丢人现眼。即使按银河证券修正后的56.12元估值看,也非常离谱。
  同期还有至少6家券商发布了关于攀钢钒钛的研究报告,虽然给出的评级均是“买入”或者“推荐”,但大多只是披露了测算的每股收益。券商集体唱多攀钢钒钛的真实原因是涉矿题材,2010年12月10日攀钢钒钛宣布,公司拟以钢铁相关资产置换鞍钢旗下的鞍千矿业、鞍钢香港及鞍澳公司的全部股权。若重组成功,攀钢钒钛将坐拥攀西、东北、澳大利亚三大铁矿,变身为铁矿资源航母。2011年A股很多股票涉矿即涨。但是看好的人忽视了攀钢钒钛是只超级大盘股,小盘股涉矿能轻易暴涨,攀钢钒钛就没那么容易。大多数券商犯下的是判断错误,这与银河证券的错误性质不一样,因为其他券商在得出错误结论时自己也是相信这个结论的,并不是存心要忽悠别人,也没有给出离谱的股价目标,而银河证券自己也不会相信188元的离谱价位,却还是把这样的研报公之于众,这就完全是在哗众取宠了。
  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现实是残酷的,事实是攀钢钒钛业绩大幅下滑,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78亿元下降70.48%,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9%。而从7月中旬到12月中旬,在短短5个月内,攀钢钒钛股价被腰斩,最低跌到5.04元,现在也不过在6.30元一线,大批投资者惨遭套牢,浮亏严重。
  或许有人会把这一切归咎于攀钢钒钛的资产重组迟迟未能实施,这显然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变身铁矿资源股并不意味着获得暴利,很多涉矿的小盘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涉矿概念股业绩变化不大,股价暴涨纯粹就是概念炒作,之所以能够炒起来是因为盘小容易控盘。攀钢钒钛因为盘大没怎么炒起来,4月下旬创下14.61元的年内新高后股价反转下跌,即使大忽悠研报出来也只是暂时托起了股价,很快又开始了漫长的下跌。
  看错的后果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看错背后暴露出专业证券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的不靠谱,以为公司研究可以依赖某个数学模型和公式,当计算结果明显脱离实际时也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书呆子式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大忽悠 证券市场红周刊 券商研究机构 研究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员 2011 研究报告 分析师 负责人

远见 坚忍 恪己 稳进
沙发
jiangchunfu 发表于 2012-1-2 14:21: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成往事

使用道具

藤椅
hawking139 发表于 2012-1-2 14:47: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iangchunfu 发表于 2012-1-2 14:21
已成往事
年年如此,情何以堪啊
远见 坚忍 恪己 稳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9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