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yz0075
2744 7

[教育纵横] 关注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1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76 个
通用积分
0.0003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320 点
帖子
149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2
最后登录
2007-12-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亚健康状态值得这个群体自我关注与社会关注……

知名教授"过劳死"为教师健康敲警钟
程墨 袁文魁 施鹏

过分惜时忘我工作导致过度劳累,多半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被誉为中国“考试学之父”的华中师大考试研究院院长廖平胜,日前因为过度透支身体,带病坚持治学,走完了生命的53个春秋。

廖平胜的离去,再次敲响了高知分子“过劳死”的警钟。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困扰着高校精英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现象:“过劳死”虽属个别,“亚健康”仍需关注

“我可以放弃很多东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我绝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同事眼里,廖平胜是“拼命三郎”,每天工作到深夜11点半才回家,还要继续伏案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他的心脏长期不好,心跳只有正常人指标的一半。医生很早就建议他安装心脏起搏器,他却因没有时间而一直拖到很严重才去,“想着很多事没做”,提前好几天他就出了院。去年6月他被检查出“肝癌晚期”,还带病去开会、研究……

是过分地惜时与忘我地工作夺去了他的生命,而被“过劳死”这个“隐形杀手”扼杀的又何止廖平胜一人!近年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何勇、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等人相继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

尽管据去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研究”最新结果显示,个别知识分子的“过劳死”和“英年早逝”并没有改变中国知识分子整体预期寿命(平均年龄为70.24岁)高于普通人群的基本事实,但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

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体力过度透支,广东省高校教师有20%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70%属于亚健康状态,其中1/3为重度亚健康。武汉高校教师亚健康“经常出现”与“偶尔出现”的频率合计达64.3%。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如果不改变工作时间过长、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七成人将走在“过劳死”边缘,随时可能因为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而丧命。

原因:工作压力过大,健康意识不强

高校教师为何如此拼命,弃健康于不顾呢?据云南省的一份调查显示,有31.5%的教师感到压力来自繁重的教学工作,有19.5%的教师觉得科研任务重,有26.5%的教师认为岗位责任重,有18.5%的教师是因为苦于评职称发表论文难。

“普通教师尚且工作压力很大,更何况作为考试院院长的廖平胜。”华中科技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教授别敦荣说,“少量高校精英承担着大多数人的责任,他们出现了‘过劳死’,这是很可惜的现象。”

他认为,高校应对“过劳死”负一定的责任,目前高校的实力要通过教授的价值来体现,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对外交流等都需要优秀教师的贡献。很多教授在忙于教学、科研及论文专著之余,还有各种官职头衔和社会兼职,经常要忙于行政管理或出差开会等,如果真正有责任心要干好,真的是分身乏术。

别敦荣指出,中国高校的人才评价机制也有待改善,目前发表特定数量的论文和研究出特定数量的成果,往往与教师的职称及基本待遇挂钩。高级职称与个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学术声望等息息相关,有些教师为评上教授拼命工作,优秀教师已经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培养功能。另外,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教学的改革等都给教师带来了压力。

武汉大学医院保健科教授郭晋武认为,很多高校教师不懂得合理安排工作节奏,经常废寝忘食,导致生活无规律,易患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还不强,只有少数教师稍有不适就去看医生,有1/3的教师因工作忙、时间紧而忽略定期体检,而平时进行体育锻炼的更是屈指可数。

武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谭晓东则认为,“过劳死”的直接死因是冠心病、心肌病和脑出血等先天性畸形,发生“过劳死”一般是有先兆的,及时治疗、注意休息完全可以缓解,只是有些教师的健康意识太差才导致悲剧。

对策:创造和谐环境,加强健康教育

“优秀的高知分子是国宝级人物,他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全社会。”别敦荣呼吁:“该给高校教师减负了。”他建议,对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不宜给过大的压力,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国家政策也要有所为,对高强度工作者要减少工作量,建立强制休假制度。

郭晋武认为,就教师个人而言,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保证睡眠,注意营养,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就医,要定期参加体检。而高校则要利用各种形式普及自我保健意识和知识,如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方法、现代健康新观念等,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健康生活教育,倡导科学有效的生活方式;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设施多的优势,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利用趣味运动会、集体舞等形式吸引更多教师参与,掀起一股健身热潮。另外,组织一些春游等团体活动和交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知识分子 亚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社科院 状态 知识分子 亚健康

沙发
fangxianjunn 发表于 2007-1-20 18: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知识分子的亚健康状态是要区分不同的成因的:

一种是工作压力太大,这是最主要最多的一种。竞争的增强使学术之路越来越难走;教学之精力投入越来越多;岗位职责越来越多;领导们的期望也是越来越高。 如此境地,何为?下力气干吧,只要自己还没倒下!!

当然,还有是一些人的不利健康的习惯,电脑前呆的时间过长过多,睡眠不足,饮食的不健康,长期的心情压抑、紧张、不平衡等等

应对之策仍然是要个人的自我调节、调整,还有社会的关注、关怀

使用道具

藤椅
cuiww1216 发表于 2007-1-20 21: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过劳死”的诱因来自于现代社会长期性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却不可将所有结果归罪于“压力”。正如硬币的另一面,许多现代人忽视自我健康呵护、带“伤”强上阵,种下了“过劳死”的祸根。

“过劳死”案例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并不能说明脑力劳动者所面临的“过劳”危险一定大过体力劳动者,主要是知识分子、高级白领的“过劳死”更容易博得社会关注。事实上,脑力劳动者“大脑发达、四体不勤”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锻炼的身体,很容易就遭到病魔入侵。

在全球工业化、效率化时代,休闲是真正的奢侈品,许多人的休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放纵——酒吧中的狂饮、饭店中的聚餐、通宵上网游戏或聊天。记得以前单位组织去旅游,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风光旖旎,可大煞风景的是,几乎所有同事都躲在黑黑的小房间里,或者卡拉OK声嘶力竭,或者围坐一团麻将开战,也不怕辜负了大好春光。这也许就是现代人的悲哀与失落。富裕的生活让人产生“饱和感”,商品的极大丰富让人迷失了快乐的方向。虽然很多人学有所成、事业发达、有房有车,却没有学会工作高压下的合理解压。

既然社会各种压力无可逃避,我们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善用身体、放养心灵。不过,这些也都是知识分子、高级白领享用的“专利”,对于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他们的选择余地更为狭窄。

按常理推导,体力劳动者尤其是进城打工者,其所面临的“过劳死”风险肯定高过脑力劳动者。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工厂内,没有劳动保护设备的遮挡,工人要默默忍受着诸如废气、劣质化工材料污染等的毒害,他们的身体乃至生命,才是时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只是,有多少人会在意一个年轻打工者的突然倒下呢?

知识分子、高级白领的“饱和感”削弱了其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觉,体力劳动者尤其是进城打工者则陷入了权益保护失当与微薄收入不足以捍卫健康补充的“饥饿感”中。都是“过劳死”,却是两样的感慨。

知识分子、高级白领抵抗“过劳死”的手段很多,把闲暇时间用于更健康的运动、保养,常去医院检查,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收入低一些、压力也小一些的工作以换取健康。而体力劳动者,那些为了几百元工资累得吐血的打工者,在“过劳死”的淫威下,他们没得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0 21:14:26编辑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使用道具

板凳
znw_xi 发表于 2007-1-21 09: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分析得也很有道理。

教师普遍都有压力。青年教师学历必须是博士,达不到标准有再学习的压力;想职称,必须完成发表论文任务,这就有写作压力;教学任务青年教师是骨干,既要学生考得好,还要学生对自己评价好,这是教学压力;另外,成家了、房子、孩子……压力确实是比较大。

就我观察也是因人而异,一般感到压力大的通常是上进心与自觉性比较强的老师,也往往是那些工作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如果听之任之,压力当然自然就小多了,或者没有感到压力。

正如楼上所说:“把闲暇时间用于更健康的运动、保养,常去医院检查,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收入低一些、压力也小一些的工作以换取健康”——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使用道具

报纸
tg1168 发表于 2007-1-22 08: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个人来讲,降低期望值,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单位来讲,少组织一些评比与评估方面的工作……

使用道具

地板
davidzcc1977 发表于 2007-1-22 12: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很正常的,现在社会的压力大是主要原因

自己平时不注意也是原因

其实各个阶层都存在这种现象

不过有名气的人更受关注而已

这样好像其他人的亚健康就不值得去关注

使用道具

7
simoninsunshin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22 12: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时候是对事业太执着了。 敬佩他们的事业心,但是觉得他们整个生活的体系不是很好。

或者说价值观还是有问题——怎么谈到了价值观上去了?!

个人觉得,他还是没有理清二者的关系。身体与事业;身体与时间;身体与效率。(身体等同于:健康)

另外说一个没有提到的方面就是心理健康,不过似乎对事业狂热的人不存在抑郁方面的问题。及时发泄,有问题看医生。

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工作节奏和制度。有的时候也讲究顺势而为。身体不行了就去休息……

责任,独立,务实!

使用道具

8
kankan07 发表于 2007-1-24 13: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能否换个角度谈知识分子的亚健康原因?

“精神压力”显然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因素。那么改善知识分子所处的“软环境”也就非常重要了。这包括缓解工作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减少他们所承担的社会兼职或事务性的工作,了解一下他们所处环境中“不利”因素并努力驱除这些“因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使之感觉更轻松,年休假制度可否在这个群体中先行……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