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illown
810 1

[经济热点解读] 活熊取胆事件:伦理背后的商业迷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教授

3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4445 个
通用积分
2.0552
学术水平
48 点
热心指数
45 点
信用等级
41 点
经验
26108 点
帖子
914
精华
1
在线时间
14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5
最后登录
2017-5-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由福建归真堂要上市而引发的“熊胆事件”,发展进程犹如连续剧一般,情节一波三折,然而迄今为止,事件的逻辑与细节却仍未能还原至足够丰满。

在2011年8月中国中药协会举办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参与会议的很多专家说,国内养熊业遭到打击后,最大的受益者——熊胆的替代药制造商应该会“偷着乐”。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68家养熊企业,涉及123种中成药产品、183家下游企业,整个养熊产业的产值达到100多亿元人民币。

如果熊胆制药明确禁止使用,这个100多亿元的市场可能将被生产熊胆替代药的药厂收归囊中。


“无稽之谈!如果真的是,请拿出证据证明。”亚洲动物基金(微博)(下称AAF)中国区对外事务总监张小海针对坊间传言反驳道——坊间传言称:熊胆替代药生产商为AAF提供了资金支持。

张小海一再强调,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是出于道德和良心。与此同时,资金来源问题,成为AAF“击败”传言的关键点——对于此点,张小海称“自己不熟悉财务”,让记者与专门负责财务的吴晓红(音)联系,吴晓红也表示“自己对这块不是很清楚”。

“归真堂上市”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将养熊业企业与动物保护组织之间的针锋相对放大到众人眼前。公众目光大多集中在“活熊取胆”的道德伦理之争上时,另一种观点——“其背后涉及经济利益”却少有人关注。

收入来源尚“不清楚”

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药物,与纯熊胆药品存在市场竞争关系——这或许是“背后是经济利益之争”观点的逻辑源头。

世界上人工合成熊去氧胆酸的主要生产厂商Losan Pharma GmbH位于德国,其产品“优思弗”正是熊胆粉的替代药物“熊去氧胆酸”的知名品牌。

818医药网的数据显示,优思弗熊去氧胆酸价格为6.25毫克售价235元人民币(约折合37600元/克),而归真堂的熊胆粉价格为188元/克。

根据《财经》网的报道,AAF曾在2月23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公开表示该组织接受过德国企业的捐赠,但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否是Losan Pharma GmbH公司。

根据AAF网站的介绍,成立于1998年的AAF迄今已有14年历史。根据公开的该组织2006年和2007年的财务报告,该组织在这两年的财务收入分别为300多万美元和400多万美元;2009年则为787万美元;2010年为768万多美元。

对于AAF的资金收入中,到底有多少是组织捐助的,有多少是个人捐助的,张小海称“自己不熟悉财务”,该组织专门负责财务的吴晓红也表示“自己对这块不是很清楚”,正在跟负责这方面的同事联系,会尽快联系记者。

周五晚8时许,吴晓红对本报称,2010年AAF收到的捐款77%来自个人,14%来自公司,吴称其没有具体公司名单,但肯定没有来自德国生产“优思弗”的企业的捐款。

吴晓红没有透露AAF2011年的资金来源情况,因为她称2011年的财报还未发表,需要经过第三方审计。

支出主要用于救治黑熊

AAF的2010年财务报告显示,该组织的项目一共有四个,除了拯救黑熊项目之外,还有猫狗福利项目、终止动物虐待项目、公众教育项目。在四个项目中,黑熊救助项目占据了该组织81%的经费,达到387.2万美金。

对于“AAF人员出入奢华,出差都是头等舱外加五星级酒店”,刘小海感到很冤枉,他介绍说,组织成员出差都是乘坐经济舱,甚至有时候还会坐火车,至于酒店,一般都是经济型酒店。

AAF的成员刘建新称,组织成员的薪酬都是保密的,但是他个人的薪酬在2000元/月,待遇完全按照国家劳动法拟定,五险一金,周末加班双薪,法定节假日3倍工资。至于出差待遇,他称组织成员乘坐飞机全部是经济舱,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都会选择折扣更低的航班,住宿以如家等商务快捷酒店为主。

刘建新介绍说,AAF在2010年救助的黑熊为10只,而该组织从1998年成立到现在,救助的黑熊数量为227只,健存的黑熊有156只。

以2010年AAF救助10只熊、费用305.8万美元计——救助每只熊的花费约为30万美元。刘建新表示,AAF救助黑熊,每只黑熊会给养殖户的补偿费3万元人民币。AAF专门负责财务问题的吴晓红进一步讲解称:“熊在野外是独居动物,所以我们要在我们的中心为这些熊营造一个半自然的状态,这些熊被分在10个独立的熊区,这10个熊区的设计都不一样。”吴晓红介绍,除此之外,这些熊每天的食物、医疗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每头熊每年都要做体检。同时,很多被救治的熊都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

归真堂提供的数据则表明,他们每只熊的生活费用为30元人民币/天。

远未到结束之时

争论经年,关于熊胆的“连续剧”看上去仍然未到结束之时。

公众在争论“养熊取胆”是否合乎道德伦理;医学界在争论“熊去氧胆酸能不能完全代替熊胆”;养熊业企业和动物保护组织之间的交锋也还在继续……

2月21日,AAF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张小海明确表示要“淘汰养熊业”。

2月22日,张小海被挡在了归真堂门外,理由是“没有进行事先登记”;当日AAF官方微博就此消息发布出来,归真堂当天下午反馈称“可以为AAF专门安排一次参观”,却被张小海拒绝。

2月23日晚,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用自己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向本报记者叙述她这几天来的遭遇,包括那句被传为“反对归真堂就是反对国家”的“名言”……

邱淑花表示,她当时是这样说的:“归真堂养熊是林业部批的,这个部就代表国家,我们的熊胆粉是国家卫生部批的,这个也代表国家,因为这个是国家的政策,准备发展这个行业,而不是我邱淑花自己发展的。对于这两个国家部门批的文件,你们说不行了,你们这样在反对,就等于是在反对国家。”

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惠安女,没想过自己的一句话会引起惊涛骇浪。当她再回想自己的这些年养熊经历以及众人对自己的指责时,言语执拗:“我是个农民,没文化,我只是坦率地讲我们是国家批准的。”

邱淑花说,她的丈夫在1992年得了食道癌,得知吃熊胆粉的药可以治病,后来她丈夫说,如果能找到黑熊他们就来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活熊取胆 五星级酒店 国家卫生部 经济型酒店 法定节假日 活熊取胆 企业 动物保护 中国目前 人民币

沙发
jieu571 发表于 2012-2-27 12:28: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来还有下文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