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星博士
1041 2

[其他] 满燕云:中国宏观税负应如何衡量? [推广有奖]

大师

6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1337803 个
通用积分
10.5327
学术水平
169 点
热心指数
275 点
信用等级
145 点
经验
91896 点
帖子
6033
精华
1
在线时间
13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28
最后登录
2018-8-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财新网

  【背景】据《人民日报》2月27日报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2011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在3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中国总体税负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贾康说,中国商品含税高,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总体税负就比发达国家重。

  中国商品含税高是各方承认的事实。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培勇说,当前中国税收收入的70%以上是间接税,而间接税作为价格的构成因素,通常可以直接嵌入商品售价之中。不仅使得税收与物价之间处于高度关联状态,也确有推高物价之嫌。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等商品中含税过高,事实上成为由广大消费者负担的大众税。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高的问题,因贾康的这一观点,再次成为舆论热点。虽然贾康也提出,“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富人和有产阶层不断增多,原来的税制结构就不那么合适了,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是,在网络上,网友们普遍不同意贾康所长“我国商品含税高不意味总体税负重”这样的观点。

   许多人也指出,由于税收结构和统计口径的差别,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欧美国家由于财政制度规范,在宏观税负计算方面没有太多争议;在中国,则出现了不同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导致截然不同的观点的现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其结构?什么样的统计口径是比较合理的?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满燕云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不低,因为税收以外,ZF还有很多收入来源,而从支出占比上,用于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占比又明显较小。

   满燕云表示,出现不同的中国宏观税负指标,主要是对ZF财政收入的界定不一致,计算口径有差别。有的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比如,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把诸多隐蔽数据计算在内,对宏观税负的计算口径就要大得多。

   她强调,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公共财政收入的界定中,税收收入包括了狭义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如社保基金收入,我们国家因为不是财政部收取,所以不算进税收收入”。

   需要指明的是,除税收以外,中国各级ZF还有大量的制度外收入,因为不透明,数目难计,存在名目繁多的以费抵税项目,比如,教育附加费、城建费。国外可能是财产税里以税的名义来收取的项目,在中国成了费,不计入税收收入。“这些费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税’的概念。”

   此外,土地出让金是ZF的一大笔收入,这项收入也不属于财政部的税收收入。所以,在中国,以包括上述几项在内的“大财政”作为计算口径,会更合理。

   “我们测算,2011年中国ZF收入占GDP的32%左右。还有很多隐含的费用没有包括进去。而美国一般不会超过30%。”

   满燕云说,宏观税负重不重这个问题,也得从支出层面来看。中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同期GDP年均增长率的两倍。“我们做过研究,中国的财政支出在卫生、教育、抚恤社会福利等方面远远低于OECD国家,比起一般国家来说也都比较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宏观税负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社科院 土地出让金 科学研究所 中国 如何

来自人大经济论坛经管教学案例库的惊喜:

收录 10000 多条经管教学案例,最丰富、最全面的经管案例库!

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理解;

使用本案例库,实现由传统教学向案例式教学的转变,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跨越!

联系电话:13661292478
沙发
aibieli731001 发表于 2012-2-28 11:1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谢谢了。

使用道具

藤椅
ncjr_uibe 发表于 2012-5-23 13:52: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啦 ~~~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