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行者枯木
6882 14

[其他探讨] 孔子对怨恨的研究 [推广有奖]

  • 6关注
  • 2粉丝

博士生

2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95 个
通用积分
0.5551
学术水平
21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19 点
经验
5370 点
帖子
220
精华
0
在线时间
2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3
最后登录
2016-8-2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要:怨是人之常情,亦是人之通病。自古及今因为利与情,人们心中之怨良多。孔子洞察于此,指出“怨”的产生主要是人们“放于利而行”,他以一贯之道“仁”化解“怨”,提出在原则上“以直报怨”,在方式方法上以“忠恕”之道解怨,在目的上“求仁得仁”而“无怨”。

关键词:孔子、怨、利、仁、直、忠恕

人世的荒谬多变,人生的坎坷艰辛,人情的炎凉冷暖,这些无不令人抱怨、埋怨甚至怨恨。“怨”并不是一个现代的纠结,而是自古就有的通病。两千年前孔子就洞察到了这一问题。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即是说,诗歌有助于表达人们的“怨”。不仅如此,对如何认识、解决产生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怨”,他提出了“远怨”的思想,本文就此做一番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怨之源——放于利而行

孔子明言:“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怨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于利的不当追求,即把利作为人生行事的依据。朱熹注引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二程明确指出: “心存乎利, 取怨之道也, 盖欲利于己, 必损于人。”(《河南程氏经说》卷六)“欲利己者必损人, 欲利财者必敛怨。”(《河南程氏粹言》卷二)朱熹对此亦有同感,他说: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趋利是人之常情,夫子亦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孟子曰“人亦孰不欲富贵?”(《孟子·公孙丑下》),荀子云“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因争利而生怨不可避免。若在上位者与民争利,轻则怨声载道,重则失去权位,周厉王就是一个明鉴。故而孔子曰:“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故事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人人皆有好利之心,君子与小人无别。然君子与小人之不同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见利思义,小人见利忘义。

怨的产生也有基于社会交往、精神需求等方面的缘由。比如怨天尤人,比如女子与小人“远之则怨”(《论语·阳货》),比如怨贫,比如“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论语·里仁》)劳而有怨,比如念旧恶生怨等等。尽管这些怨的产生与物质利益没有直接联系,但其怨仍是由某种利导致。换言之,“利”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存在物,也可能是可感的精神存在物,如尊重、关爱、理解、宽容等等,当人们无法得到或做到这些时,同样会产生怨。对这类怨,孔子坚持君子取义的主张。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君子不气恼不怨恨。以内心的仁化解怨是孔子仁学的应有之义,《论语》载: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这正是孔子忠恕之道的体现。

由上可知,对“怨”的纠结可归结为义利之辨。“利”不仅是可见的具体的物质利益,也可以是能被感知的精神需求。当“利”得不到时,人很有可能生怨,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面对怨,如何化解怨,孔子坚持他的一以贯之之道——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物质利益 如何认识 不可避免 社会交往 现实生活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nuo0206 + 100 + 100 + 1 + 1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16: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二、远怨之度--—以直报怨
孔子的“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说:“人而无仁,如礼何?人而无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乐是人之文,“仁”是人之质。所以,“仁”才是人生行事的根本依据。故而,孔子认为以内心的公平正直来面对他人之怨,《论语》载: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以德报怨”是老子的主张。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以什么报德呢?他的意思是德和怨是不同的,如果同样报以德的话似乎没有是非标准。当然老子“以德报怨”主张同他的“道”是一致的;不过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是凡人,不是上帝,无法像“道”那样齐是非。孔子也只说:“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权谋篇》)另外,“以德报怨”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反作用,梁皇侃《论语义疏》云:“所以不以德报怨者,若行怨而德报者,则天下皆行怨以要德报之,如此者,是取怨之道也。”因此,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是说以公平正直来回应怨恨,以恩惠来酬报恩惠。朱熹深得孔子之意,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
或问:“以德报怨,亦可谓忠且厚矣。而夫子不之许何哉?”
曰:“德有大小,皆所当报,而怨则有公私曲直之不同,故圣人之教,使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云者,不以私害公,不以曲胜直。当报则报,不当则止,是则虽曰报怨,而岂害其为公平忠厚哉?然而圣人终不使人忘怨,而没其报复之名者,亦以见夫君父之仇, 有不得不报者, 而伸乎忠臣孝子之心耳。”(《或问》)
明智旭大师亦解孔子之意,他说:“达得怨亲平等,方是‘直’。若见有怨,而强欲以德报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处。‘怨’宜忘,故报之以‘直’,谓不见有‘怨’也;‘德’不可忘,故报之以‘德’,谓知恩报恩也。”(《四书禅解》P429)对待他人的恩德当然要报以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则应取平直的态度,即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作为是非标准,这是仁义所在;即使他人误解也不报以怨恨,“人不知而不愠”也。这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以直报怨”中正显露着君子的真性情,即以义之所在作为人生行事的根据,以忠恕回应他人的怨恨而非以怨报怨。这正是朱熹所谓“虽曰报怨,而岂害其为公平忠厚哉?”
    孔子仁学的基点是“亲亲”,在他“以直报怨”的态度中亦体现着“亲亲”的原则。《论语》记载: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奉养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若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在孔子心中,父母做了不当甚至不义之事,子女虽然在是非判断上应以“义”为尺度,但仍然尊敬热爱父母,即是说不因义损害父子之情,这就是孔子所赞许的“直”。《论语》载: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表面上,父子互隐似乎防碍了司法公正,但“隐”之中流露的是父子亲情,这是人最本有的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故而,其“直”在不义的情形下也不容掩饰。因此,孟子才会认为“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当然,孔孟并非不知亦非不许父子之怨,但他们都坚持无论父子之怨还是父子之直都是表达父子之亲父子之仁。孟子就和弟子详细讨论过父子之怨的适度问题。《孟子》载: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孟子·告子下》)
孟子之意是说:亲之过小而怨,是心胸狭隘,不孝;亲之过大而不怨,是疏远父母,亦不孝。这也是孔子之意:亲之过小,劳而不怨,孝也;亲之过大,不陷亲于不义,孝也。所以,孔子批评曾参受父之大杖而无怨是陷父于不义,不孝也。在这方面,圣王舜是孔孟心中的典范。舜为“瞽子”,其“父顽,母嚣,象傲”,而舜“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尚书·尧颠》)对不义之生父继母,舜“怨慕也”,“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万章上》)对不义之弟,舜“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故舜可称得上“仁人”。
三、远怨之方——忠恕而已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之道就是仁,而仁的内容可以说就是忠恕。孔子是将他的仁学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故言“吾道一以贯之”,因此,孔子解决或说化解怨的方式方法就是忠恕。何谓忠?朱熹注“尽己之为忠”。《论语》记载: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简言之,忠就是自立自强,克己成人,同时也助他人自立自强。就忠而言,严于律己,遇到挫折困窘不抱怨环境与他人,并且反思自身过错与不足,“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见其过而内自讼”(《论语·公冶长》),“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论语·子罕》),提升自身修养与能力。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论语》记载: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这就是“尽己之为忠”。何谓恕?朱熹注“推己之为恕”。《论语》记载: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简言之,恕就是宽以待人,谅解他人的过错,尤其是为政者对民众更应“赦小过”(《论语·子路》),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人。孔子赞许伯夷、叔齐做到了这点,《论语》记载: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反之,若对他人言辞苛责,心胸狭隘,只会树立更多的怨恨,故孔子认为“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孔子家语·致思》)。这就是“推己之为恕”。整体上忠恕之道体现的是内心之仁;就远怨而言,忠恕之道所展露的是平直之仁,即“以直报怨”。北宋程颐对此深有理会,他说:“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培养德行要从忠恕开始,忠恕的结果就是实现公平,因此“忠恕所以公平”。“公平”意味着不偏不倚,以仁义作为人生行事的根据,树立的是自己的德性;若他人不理解,也“人不知而不愠”,“以直报怨”而已。
“忠恕” 既从对己又从对人两方面化解心中之怨,努力做到忠恕,同时以直心孝养父母,才会“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尽力做到忠恕,人生就会勇于担当,不仅自身远离怨,他人对己之怨也会不断消亡。“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坊记》)而担当起天下人之过的人必定拥有天下,《论语·尧曰》记武王之言: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论语·尧曰》)
文王、武王直至周公,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行善立德,天下百姓翘首以待;反之,暴虐百姓的夏桀殷纣,与民争利的厉王,使民众怨声载道从而导致天命转移。总而言之,忠恕是真正的远怨之方,如孔子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当然,“忠恕”若要充分发挥“远怨”的作用,还须有恰当的形式——礼乐。“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之谓也。《礼记·乐记》” P1529 〔42〕,“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礼记)”P1430〔43〕礼乐为人提供了行为规范,使忠恕的表达不会“过犹不及”,从而恰到好处。所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就“远怨”而言,礼乐是贯穿此过程的始终,并且达致尽善尽美的境地。《论语》载: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初始,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诵诗表达心中之怨,这是人之真情,亦是一种“直”;“从之”(《论语·八佾》)“立于礼”,以礼约束怨,使之不偏离忠恕之道,即“克己复礼”“归仁”焉,这是“以直报怨”;最后“成于乐”,心中之怨已化解,其乐陶陶,如听仙乐。
                       四、无怨:求仁得仁
    在孔子心中,人生的根本目的和追求是“成仁”,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之意是:一个真正的人,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坎坷、冷遇甚至生命的代价,无时无刻不放弃对“仁”的坚持。孔子就是这样做的,一生“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并且在这种对“仁”的执着中无怨无悔。《论语》记载:
冉有曰:“夫子为正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
此段对话中,子贡借口询问伯夷叔齐之为人来探寻孔子之志,孔子也借述伯夷叔齐之志表明自己无怨的生命追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真正的仁人不仅“远怨”更“无怨”。所以,孔子不畏困苦危难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有时不免被嘲讽为“累累若丧家之狗”,他却“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子心中不能无苦,“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然孔子安贫乐道,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然而,“无怨”是否意味着“成仁”呢?《论语》记载: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程颐注解此句曰:“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难能也,谓之仁则未可也。”(《近思录》第92页)由此可知,“无怨”并不意味着已经“成仁”,“无怨”只是“成仁”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2〕〔3〕〔4〕〔8〕〔9〕〔11〕〔12〕〔13〕〔15〕〔17〕〔18〕〔23〕〔29〕〔30〕〔31〕〔32〕〔33〕〔37〕〔4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2010.1重印)
〔5〕〔6〕〔14〕〔16〕〔21〕〔34〕〔35〕王德明主编.《孔子家语译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7〕(清)焦循.《孟子正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10(2011.2重印)
〔10〕(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9(2010.9重印)
〔20〕智旭.《周易·四书禅解》.[M].巴蜀书社,2004.10
〔22〕(汉)刘向撰.《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7(2011.3重印)
〔24〕刘美红.《怨及其儒家式化解》.[J].《求索》,2009.3
〔25〕〔38〕〔39〕〔40〕〔41〕〔42〕〔43〕〔44〕(汉)郑玄著(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
〔28〕〔36〕杨朝明.《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J].《孔子研究》2008年第 6期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藤椅
mazhanshu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3-22 12:18: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怨报德

使用道具

板凳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21: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是有局限的,先不从形式上看,就内容上我有很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怨恨,何以作为一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问题来研究,但是生硬的将孔子的这一思想生硬的和西方政治哲学套在一起,这样做学术肯定不行,各位高人能指点一二吗?不胜感激!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报纸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21: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mazhanshu 发表于 2012-3-22 12:18
以怨报德
这个思维模式可不是儒家所称许的哦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地板
8ujn 发表于 2012-3-22 12:23: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夫子的学问是个博大精深的道理,我都觉得敬佩,人性的苦恼源于本身自发欲求得不到开解所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使用道具

7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24: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ujn 发表于 2012-3-22 12:23
夫子的学问是个博大精深的道理,我都觉得敬佩,人性的苦恼源于本身自发欲求得不到开解所致。
这一点我要保留意见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8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25: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ujn 发表于 2012-3-22 12:23
夫子的学问是个博大精深的道理,我都觉得敬佩,人性的苦恼源于本身自发欲求得不到开解所致。
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要立足于现实,解释现实,服务现实,儒家虽然不是现代人的思想,但是究其精髓来说依然是解决人自身问题的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9
kevinion 发表于 2012-3-22 12:25: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中国很多迂腐的学者误解为以德报怨,可悲!

使用道具

10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2-3-22 12:26: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ujn 发表于 2012-3-22 12:23
夫子的学问是个博大精深的道理,我都觉得敬佩,人性的苦恼源于本身自发欲求得不到开解所致。
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和期许
慎思之,明辨之,博学之,笃行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