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进步主义
877 1

文化多元主义的迷信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7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9 个
通用积分
0.0209
学术水平
58 点
热心指数
52 点
信用等级
53 点
经验
6615 点
帖子
369
精华
0
在线时间
2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3
最后登录
2016-4-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帖]文化多元主义迷信-----托马斯·索【美】
文章提交者:zsbqnr1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托马斯·索(Thomas Sowell) 《美国种族简史》作者



最终还是有人当了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冲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这份精神,我们就应该表扬她一下。是的,文化多元主义“彻底失败”了。

文化多元主义,不是要主张不同群体保留不同的文化。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这在文化多元主义或者“多样性”变成一种迷信之前,我们就已经认识到了。

就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德国在接纳了数百万拒绝改换国籍的劳工后,终于意识到了无比严重的问题。问题已经严重到只有知识分子才看不见了。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需要很高的智商。

“一开始,我们欺骗了自己”,默克尔总理说。但事实证明,德国试图搭建一个不同语言与文化“并肩共存”与“共享共荣”的社会的企图已经“失败了,彻底失败了”。

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并不孤独。在世界各国,几个世纪以来,操持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的人群间的冲突已经造成了数不清的麻烦。通常,这种麻烦最终给不同人群共存的社会带来灾难。

在种族主义国家中,因为种族差异而发生的悲剧与灾难,比起肤色相同而文化冲突的人群导致的悲剧与灾难,也小巫见大巫。巴尔干半岛纠纷与卢旺达屠杀可为佐证。

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尝试化解冲突的,办法诸如(1)文化适应,调解,而不完全融合 (2)各自生活,互不相扰。 这两种办法都携带着文化多元主义的诅咒。

在文化多元主义迷信者看来,指望任何人群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来适应旁人的社会习惯,乃是“文化帝国主义”。而迷信者又痛恨不同人群隔离生活的想法,以至于要Z.F补贴把人从高犯罪率的贫民窟里搬进中产阶级的社区中。

有多少人,奋斗了多少年,为了逃离由混混,罪犯,和破碎的家庭组成的贫民窟,搬进和平的社区里。现在文化多元主义者又要把混混,罪犯,和破碎的家庭原样移植回这些社区中。要是有人反对,文化多元主义者就大发雷霆。

从亲身经验里得来的对这些社会实验的反对意见,被文化多元主义者斥责为“偏见”与“老套”,或者干脆是“种族主义”。但这些“种族主义者”都是谁呢?反对移植行动的最强烈呼声,来自那些拼命奋斗才逃离贫民窟的黑人们。

的确,从欧洲吸引并吸收数百万移民到美国社会的经验,可算是文化多元主义的一个善例。但这种成功吸收的方式,恰恰与今日文化多元主义者的主张相反。

要知道,在这些移民融入美国社会之前,他们并不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在纽约的东区,匈牙利犹太人和俄国以及波兰裔犹太人聚居在一起——而德裔犹太人则住的远远的。

为了缓解东区紧张的学校资源,有人曾经建议把一部分孩子转移到比较空闲的爱尔兰移民区去。爱尔兰人和犹太人都表示反对。


这些现象要等到几代人之后才有缓解。移民的子孙们开始讲英语,过起美国人的生活。他们四散到美国各地,像美国人一样开拓美国。这些都不是文化多元主义,而是常识。


不要以为十九世纪的雇主打出“不收爱尔兰人”的招牌是不讲道理——同理,二十世纪的雇主不再打这种标语,也不是幡然醒悟。雇主没变,是爱尔兰人变了。

天主教徒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给爱尔兰族裔造成了这种改变。数不清的宗教和非宗教机构则成功地教化了犹太人,黑人和其他族群。改变成功了。美国的各族都在进步。进步不用靠民权法案。

而如今,要让黑人或西班牙年轻人说英语都会被文化多元主义者谴责。而要他们接受社会的公序良俗,则又是“文化帝国主义”或者种族主义了。

文化多元主义的教条是,我们要“庆祝”所有文化,绝不改变任何文化。也就是说,那些教育或者经济上落后的民族要继续按照目前的方式行事——同时要进步。要是不进步,那就得怪社会。

早在文化多元主义的教条流行起来前,这种教条就已经被无数国家,无数年代的实践证明失败了。

在十九世纪的拉脱维亚和波西米亚,绝大多数德裔人口是识字的,而大多数土著人则不识。自然,德国人有更多教育和技能,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

在拉脱维亚和波西米亚,那些需要教育和技能的工作都被德国人占据。但是土著人也不是没有机会。他们可以学习德国人的语言和文化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的确有许多人成功了。

但对于拉脱维亚和捷克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他们想不费力学习语言文化就崛起。

也不光是只有拉脱维亚和捷克人有这样的想法。斯里兰卡的 僧伽罗人,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新西兰的毛利人,还有许多其他土著人,都想保留自己的文化而达成别族文化的那种成功。

这种企图多数失败了。更不幸的是,这些企图造成的族群分裂产生了令人痛心的悲剧——斯里兰卡的内战,几百万德国人被逐出捷克斯洛伐克——最终摧毁了德国和捷克两国的经济。

美国黑人的历史则更为复杂。十九世纪末,少数居住在美国北部的黑人已经在几代人的努力后融入了周围的社会。这种融合比二十世纪来的更为彻底。

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费城和别的北部城市里,黑人贫民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现象。当大量尚未融入美国社会的黑人在二十世纪上半页从南方涌来时,北方这些城市的种族关系才发生了大规模的倒退。

这些新来的黑人与当地黑人是同一人种,但他们的文化,价值与行为方式却天差地别。对这些新来的黑人抱怨地最凶的,就是原住的黑人了。他们认为这些新移民将会给所有黑人的生活带来倒退。

同样的过程又在几十年后在西海岸重演了。二战期间,大量尚未融合的南方黑人涌入旧金山和伯特利,种族关系顿时恶化。

所有这些告诉我们,文化差异至为关键。不管今日的文化多元主义者如何辩驳,文化差异还将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捷克斯洛伐克 Sowell Thomas 巴尔干半岛 移民到美国 凯迪网络 托马斯 默克尔 猫眼看人 美国

沙发
remlus 发表于 2012-4-11 22:33: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得很有道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