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来梦来人
2590 6

[学术言谈] 求助标红部分的分录解释??? [推广有奖]

  • 4关注
  • 10粉丝

副教授

1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913 个
通用积分
0.0600
学术水平
17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18 点
经验
337812 点
帖子
474
精华
0
在线时间
8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6
最后登录
2019-3-13

20论坛币
【例2-7】 20 x 6年1月1日,EFG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100 000 000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计、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
    (1)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l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2 500 000元。
    (2)20×6年12月31日,综合分析与该贷款有关的因素,发现该贷款存在减值迹象,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3)20×7年3月31日,从客户收到利息l 000 000元,且预期20×7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4)20×7年4月1日,经协商,EFG银行从客户取得一项房地产(固定资产)充作抵债资产,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85 000 000元,自此EFG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了结;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生税费200 000元。
    EFG银行拟将其处置,不转作自用固定资产;在实际处置前暂时对外出租。
    (5)20 x 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当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4 000 000元。
    (6)20×7年12月31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租金1 600 000元。EFG银行当年为该房地产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并不打算再出租。
(7)2X7年12月31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3 000 000元。
    (8)20X8年1月1日EFG银行将该房地产处置,取得价款83 000 000元,发生相关税费l 50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EFG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lOO 000 000
        贷:吸收存款                100 000 000
    (2)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l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2 500 000
     贷:利息收入                         2 500 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2 500 000
     贷:应收利息                       2 500 000
  (3)20×6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 000 000
  借:贷款——已减值                     100 000 000
    贷:贷款——本金                     100 OOO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00 000 000—10 OOO 000=90 000 000(元)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O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lO%/4=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                        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
                 =91 250 000(元)
  (5)20×7年4月1日,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                         85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6 45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7 75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99 000 000
    应交税费                          200 OOO
    (6)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5 000 000-84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 000 OOO
  (7)20 x 7年12月31日,确认抵债资产租金等: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 6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600 000
    确认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2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4 000 000—83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 000 000
(8)20x 8年1月1日,确认抵债资产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83 000 000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2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1 500 000
    贷:抵债资产                         85 000 000
        应交税费                         1 500 000

最佳答案

wuyc06 查看完整内容

1. 贷款发生减值的时候,会把“贷款-本金”和“贷款-应收利息”全部转到"贷款-已减值",停止在表内计息,以后的应收利息记在表外,所以在收到利息和本金的时候,要“贷:贷款-已减值”,“借:存放”; 2. 第二笔分录和第一笔分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是按季计、结息,所以季度末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即使没有收到那100万的利息,也应该有第二笔分录。 3. 理解第二笔分录主要需要注意“现值”。第二笔分录 ...
关键词:其他业务收入 中央银行 吸收存款 利息收入 固定资产 贷款 资料
沙发
wuyc06 发表于 2012-4-23 15:02: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贷款发生减值的时候,会把“贷款-本金”和“贷款-应收利息”全部转到"贷款-已减值",停止在表内计息,以后的应收利息记在表外,所以在收到利息和本金的时候,要“贷:贷款-已减值”,“借:存放”;

2. 第二笔分录和第一笔分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是按季计、结息,所以季度末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即使没有收到那100万的利息,也应该有第二笔分录。

3. 理解第二笔分录主要需要注意“现值”。第二笔分录之所以冲减贷款损失准备,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是摊余成本和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因为3月底的时候不做减值测试,那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2016年底还是一样的,所以未来现金流量在2007年3月份的现值肯定比2006年12月底的现值大,大的那个差额,正好就是按实际利率确认的利息收入。


使用道具

藤椅
来梦来人 发表于 2012-4-23 15:22: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O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lO%/4=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                        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
                 =91 250 000(元)

这一部分的解释???

使用道具

板凳
pdyjc 发表于 2012-4-23 23:58: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一个分录,给予谨慎性原则,在贷款减值时,不另增加资产(应收利息),对于实际收到的利息看做收回的本金予以冲减。
第二个分录,是实际利率法计算实际利息。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920063

使用道具

报纸
mousun 发表于 2012-4-24 09:03: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
第一:这笔贷款2006年四个季度的利息已全部收到,2007年收到的100万为2007年的利息收入;
第二:由于2006年底,此笔贷款已确认减值,收到的款项先做为本金的收回,此为分录(4)的处理理由;
第三:由于收到了2007年利息100万,从收入确认原则来说,需要确认2007年第一季度的利息收入,因此按当时贷款的成本计算2007年第一季度的利收入;但是由于收到的款项100万已当做贷款本金的收回,因此,在确认利息收入时,冲减减值准备。
以上说法仅供讨论,谢谢!
有心就有未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ck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