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jingjun
619 0

[财经时事] 宽松货币无法解决危机 [推广有奖]

  • 7关注
  • 66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8343 个
通用积分
4119.1649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264 点
经验
713339 点
帖子
2324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5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
最后登录
2024-6-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宽松货币无法解决危机 美国国会议员 罗恩•保罗 英国《金融时报》

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各国央行行长在智力上的破产。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央行行长们忽视了利率是价格的事实。通过信贷扩张或收缩来操纵这些价格,会对经济产生实实在在并且有害的影响。然而,尽管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已基本上摈弃了社2会2主2义2和中2央2计2划经济,但他们仍然相信,央行是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些经济学家明白,由政2府指2令制定薪资或商品价格,将导致各种短缺、资本配置不当和民众生活艰难。然而,他们还完完全全接受如下观点:央行不仅必须决定一种特定商品——货币——的供应量,而且还应通过制定利率来决定它的成本。
无限量的印钞不会带来无限的繁荣。回顾美联储(Fed)过去二十年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美联储向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并向银行提供资金,寄望于这些新资金将刺激信贷,从而促进消费。这些干预措施旨在推高股价,降低公司和个人借款成本,并维持高房价。

但与上世纪30年代的美联储理事们一样,如今的美联储理事们表现得像是我们需要把现状恢复为信贷泡沫达到顶峰时的情形。这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的概念,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繁荣来自于高资产价格以及大量的货币和信贷。
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动并非首次出现。央行本应结束美国在19世纪经历的那种定期爆发的金融危机。然而自1913年成立美联储、统一货币政策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却变得更为严重。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60年代的黄金储备骤减、70年代的滞涨、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以及当前的衰退,全都源于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
这些危机都始于导致泡沫产生的通胀性货币政策,为应对随后泡沫不可避免的破灭而实施的措施又总是会使泡沫再次膨胀。
这只是播下了下次危机的种子。为防止经济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陷入衰退而采取的降低利率措施,要求必须创造大量信贷,正是这些信贷导致了房地产泡沫,而我们至今仍未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中恢复过来。美联储未能从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汲取教训,反而向经济注入数万亿美元,并承诺至少将零利率维持到2014年。这只会导致一场比当前危机破坏性更强的危机。
美联储并不满足于其提振美国经济的失败努力,还把目光投向对欧洲的纾困上。通过货币互换,美联储已承诺向欧洲央行(ECB)提供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资金,而且我们还无法排除直接干预的可能性。
美联储对此次危机的回应表明,它认为当前危机是流动性问题。实际上,它是货币和信贷不适当定价导致的投资配置不当的问题,正是美联储的通胀性措施扭曲了定价。
美联储让银行和企业对廉价资金产生依赖。每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召开会议,华尔街都对其会议记录屏息以待,寄望于QE3或QE4很快出台,而不是寻找机会,投资于那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真实产品。长期投资和商业规划陷入停顿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似乎已经抛弃了储蓄和投资是真实财富和经济增长来源的观点。金融市场吵闹着要求央行创造更多廉价资金。美联储、英国央行(BoE)或日本央行(BoJ)进一步推出量化宽松措施,或者欧洲央行进行进一步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希望支撑着市场,而关于不干预市场的决定却可能导致股市暴跌。政策制定者致力于刺激消费,却忽视了生产。这些所谓的资本主义者忘记了资本不可能通过政府指令来创造。
全球经济已经被银行卡特尔掌控,这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真正的繁荣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储蓄和投资的增加。这个世界上的美元太多了,如果爆发与这种全球储备货币相关的货币危机,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无论采取多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政策都无法解决我们当前的金融问题,反而会令问题进一步恶化。
本文作者是美国国会议员、共和党总统提名候选人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宽松货币 Committee Federal 全球储备货币 美国金融危机 美国国会 经济学家 市场经济 自由市场 金融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