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alihe
1439 2

[其他] 许小年:企业界应放弃对宏观政策的幻想 [推广有奖]

教师

教书匠

院士

5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46135 个
通用积分
4.0147
学术水平
824 点
热心指数
726 点
信用等级
544 点
经验
118075 点
帖子
1596
精华
10
在线时间
20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8
最后登录
2024-5-9

高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2年6月10日,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在会上作了演讲,以下是全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工商、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先生: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企业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回到家乡,心情还是很高兴,也很荣幸有机会我们在这里对关于中国的经济和外贸的形式和对策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今天我们在这里是外贸企业500强发布会,但是我很遗憾地看到到目前为止在台上讲话的除了政府官员就是学者,我们外贸的主角—企业界没有人在这里讲话。我觉得我们改革开放30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外向型的出口专向行业,这个行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是政府主导的,更不是学者谈出来的,而是企业干出来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把关注点从政策层面上、学术层面上转向企业,只有这些企业发展了,中国的外贸才可以发展。
    当前的形势大家都知道,非常严峻,目前的国际市场的萎缩,国际经济增长不断下滑,实际上是08年金融危机的继续,不是什么二次探底,而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我国经济严重性的结构性的缺陷,在继续的发飙。我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更加恶化,才有今天的形势。经济的增长速度今年会逐渐下调,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我感觉不会改变下调的趋势。因为它只在宏观调控上着力,而不是在微观调控上认真解决。为了应对08年的金融危机,09年推出了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大家知道的四万亿,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仅仅换来了几个月的上弹、几个月的GDP的上涨,我们现在看到强心针打过以后,结构性的问题又显露出来了。季度扩张的货币性政策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企业造成了错觉,企业以为依靠政府的强有力的措施能渡过难关。所以企业忙于扩张能力,忙于在市场上争夺份额,放弃了转型的机遇。很多企业在后悔,如果当时08年那一次能够利用内外的压力认真做好转型,不至于今天如此被动。
    今天经济再次下滑的时候,我们重温旧梦,把稳增长放在调整结构之前,我个人认为,无论下半年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都不会扭转经济逐渐下行的趋势。因为今天的财政已非09年可比,地方财政也是非常紧张。你能拉动多少的GDP?非常有限。而且我们现在看到批出来的项目都批在政府自己圈定的产能过剩的里面。例如在大型的钢铁厂上面。我们钢铁行业已经过剩了,为什么还要投放资金?不去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反而使短期的GDP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恶化。这是饮鸩止渴的政策。它的效果非常有限,而且会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家都在关注央行放松银根。我认为就算银行这个时候放松银根,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因为今天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企业对贷款需求不足的背后反应的是企业缺乏可信的投资机会,缺乏可以赚钱的投资机会。当我们看到大型钢铁公司投入巨资不是去建钢材,而是去养猪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如果短期再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后果是过剩产能进一步恶化,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更多的困难。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重新思考拉动内需的政策,要坚决把政策层面上的重心从稳增长改为调节,把调节放在第一位上,不要重蹈覆辙,不要一拖再拖,拖到无法调整的情况,这个情况大家可以设想。
    刚才几位领导,几位朋友讲了一些如何去转变外贸不利的形势,这些观点我是赞成的,企业要走出去,要进行研发,要进行创新,这些对策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用不着我再重复。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对策大家都知道,而到现在没有认真的去落实?为什么?原因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是在于我们的制度环境,主要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经营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为了真正的推进结构调整,我认为刻不容缓的是制度的改革,而不是新的刺激性的政策的推出。只要你制度搞对头了,企业知道如何去应对困难。但是问题在企业,我所观察到的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对于宏观政策心存幻想,还在观望,还在期望政府能够像09年一样扭转乾坤。我想跟企业界说一下,09年那么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没有扭转乾坤。现在在政府的资金扩张的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转乾坤,企业必须丢掉幻想,切切实实做好自己的转型,切切实实做好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今天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除了对宏观政策心存幻想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去积极做升级换代,是由于我们的制度环境。我这里特别强调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制度环境,在最近几年间,国进民退的趋势是越来越强,民间的仇富心理使企业感到自己的财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我们的企业不去做长期的研发投资,不去做长期的升级换代的准备工作,而仍然是热衷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仍然通过传统的价格竞争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要想我们的企业切实能够在创新上和研发上取得突破,要加强财产权的保护,让企业有安全感,给企业平等的环境,否则他不会去做升级换代,因为升级换代要长远的计划,要投入很大的资源,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不是说政府号召一声,经济学家出个锦囊妙计就能做到的。首要一条,要加强对产权的保护,使得民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在法律上、政策上、市场准入上、资金的获取上,资源的占用上要一视同仁。不需要扶持政策。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有极为丰富的企业家资源,你让企业家发挥他们的潜能,中国经济发展下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一视同仁。政府不要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扶持那个。不要今天出老36条,明天出新36条,只要一条就够了:一视同仁。你只有加强了产权的保护,在各个方面一视同仁,企业才会有长远的打算,才会向升级换代和研发创新去投入资金,才能够安心地在这里做下去,和中国经济一起成长。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况,企业家在卖自己的企业,在申请海外的护照。这个情况下怎么有长远的打算来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财产的保护性,切实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其中还有一条是很重要的,要认认真真的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减税,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十几年间不断上升,钱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企业和百姓当中收来的。政府拿钱来做什么?去投高铁,政府投到哪里,我们看到的就是烂尾工程,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李部长,我非常抱歉,我所讲的这些东西可能跟政策制订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只是从基层方面观察,政府投资一定是低效率的。减税,把资金还给老百姓,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企业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投资渠道,更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政府去投资。所以我觉得现在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但是这个严峻未必是坏事。在困难的面前我们能够改变思路,回到30多年前邓小平所制订的改革开放的路线上来,我对中国的经济是充满着信心的。当然,这一次的改革开放重点是内部制度改革和对内的开放。只有对内的开放才能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只有改革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家、员工、农民的积极性,而不单纯是依靠政府的积极性。依靠13亿人的积极性我们才能走出困境。最后一句对企业界讲的,放弃幻想,从今天开始,把思路和精力放在思考如何加快转型和升级换代上。如何做的话各位都是专家,我在这里做的就是呼吁决策,呼吁社会工作,改变思路,回到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远远没有耗尽。假如说我们能够继续改革,继续开放,中国的经济再有十年比较高的增长期,我认为都是大有保证的,谢谢大家!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政策 许小年 企业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著名经济学家 中欧国际 经济学家 宁波市 发布会 中国

让我们用良知来谱写经济学!
沙发
杨振伟 发表于 2012-6-24 18:33: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扯淡啦,首先说创新转型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不想这样做,那不是你想转型就可以转的,你让企业丢掉什么幻想,赶紧转型,简直就是扯淡,那个企业不想这么做,那个企业老板是傻蛋,有好的赚钱项目不去转型?关键是没有项目,所以只好盯着宏观政策;其次说管与不管的问题,建议老许好好研究一下整个世界,把眼界放开阔一点,整个世界除了中国管的比较严外,其实,大多数都不怎么管的,都信奉自由主义,可是你看看这个世界,危机照样在蔓延;再次是制度与发展的问题,制度是发展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如何与发展匹配至今都没有几个人看清楚,而这个关系其实相当于一个等式,一边集中了发展的本质,一边集中了约束的条件,就像广义相对论的方程那样,一边集中了质能,另一边是时空性质,而这种关系至今都没有被经济学家所认识,在这里大谈这个岂不是很扯?最后就是企业的环境问题,其实企业的环境在中国,那几乎是高于一切了,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只要是企业家,那都是ZF的座上宾,ZF基本都成了企业的狗腿子,只要是企业看中的,没有得不到的,在基层,经常能够看到企业看中一块好地皮,ZF动用公安和武警强行拆迁,只要企业来,所有的条件都会得到满足,这样的高人一等,我想即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有吧。为什么不去研究一下中国人仇富的根源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制度的不公,试想,开发商为了赚钱,和ZF合伙强行以低价获得了你的土地,然后开发出来高价出售赚取利润,你心里会平衡吗?试想,你在自家门口开个小小的加工厂,此时来了一个老板,要搞个什么城,非要将你的加工厂搬进他那个城里,然后收取你的租金,你心里会平衡吗?试想你这里有个小小的矿藏,你在这里开个加工厂,此时,来了一个有钱人,说是要搞个大项目,于是,你不得不停业,而你只能看着人家赚钱,你心里会平衡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有几个砖家研究过?
其实说白了,这个世界什么都不缺,唯独缺的是那个能与发展匹配的政策。
经济理论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严谨,才称得上科学。[/img]

使用道具

去投高铁,ZF投到哪里,我们看到的就是烂尾工程,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