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ngsatan
1398 9

[经济热点解读] 郎咸平:央行利率大放水让谁得了便宜? [推广有奖]

  • 1关注
  • 5粉丝

博士生

3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01 个
通用积分
0.0371
学术水平
12 点
热心指数
14 点
信用等级
12 点
经验
5585 点
帖子
116
精华
0
在线时间
4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31
最后登录
2021-1-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上周,央行宣布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央行此次“出手”降息,距上一次今年6月8日降息还不足一个月,也是年内第二次降息。降息的目的,意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信贷需求,以阻止经济下滑的势头。问题是,真能达到这个目的吗?央行利率大放水到底让谁得了便宜?

此次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只要稍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个原理,如果我们的存款利率低于CPI的上涨速度,那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就是贬值的。就在老百姓感觉保值无门的时候,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横空出世,屡创新高。这就是理财产品,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银行承诺保本,而且就是通过银行发行的,一年的回报率基本都在5%以上,有的回报率甚至高达8%。于是,理财产品“井喷”就顺理成章了。根据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统计,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超过了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

对理财产品的井喷现象,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提出一个疑问,请各位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东西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动不动就有什么银行、地方ZF或者企业承诺保本。如果真是这么好的投资机会,怎么可能会缺钱呢?就算缺钱,怎么可能借不到钱?

大家可能猜到了,只有一个行业,就是房地产!这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一直在赚钱,却拿不到银行贷款的行业。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我们这个创新产品就是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券的一种翻版!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所谓和存款差不多一样安全的替代品,背后竟然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我再跟各位爆料两个消息:

第一,回报率最惊艳的理财产品几乎全是借理财之名,行房地产之实。新发行的各期限房地产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均高于市场的平均值,尤其是三年以上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其预期收益率均达到15%。比如,目前市场上收益最高的一款产品——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户区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它的最高收益率达到了12%。

第二,现有的统计都是过去的情况,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是投资房地产的。4月份新发行的信托产品中,有23.27%是投资房地产的,5月最后一周,新发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占比达到了47.83%。

我们总是借着各种名义进行调控,调控的结果并没有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反而使很多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安全了。比如说我们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然后从2010年开始,证监会对上市房企再融资的申请采取一刀切的全面关停措施,并且对所有房地产企业上市一律叫停。我们证监会真的太天真了,难道房地产企业资金吃紧,就一定要减价卖房子吗?我们太小看这些房地产商了,他们能融资的方法太多了,他们可以质押手中的股票、发信托贷款、通过银行借委托贷款等。所以说,我们的调控根本打击不到那些大的房地产商,反正它们都已经完成上市了。真正打击的是谁?是那些还没有上市的房地产小企业,因为它们没办法上市融资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透过这个所谓的调控保护了既得利益者,并且让这些既得利益者用更少的钱来收购那些缺钱的中小房地产企业。

为了使自己手里的那点钱不至于被通货膨胀稀释掉,老百姓都开始去买理财产品。说实话,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有这么诡异的东西。各类信托产品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这样一来,你想卖掉都不行。这种融资为什么不能发行债券呢?因为对于银行和银监会来说,怎么能容忍肥水流到外人田呢?若是这些企业可以随便发行债券了,那么钱不就被券商和证监会赚走了嘛!

我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储蓄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你仔细想一想,银行既要上缴存款准备金给央行免费使用,又要不停再融资圈钱来补充核心资本。如果说这些多出来的存款贷不出去的话,银行是要自己掏腰包给储户付利息的。但是,由于存在很多无法预知的风险,银行又不敢轻易放贷。怎么办呢?银行就想到了最完美的产品——理财产品。你知道通过理财产品银行能赚多少钱吗?销售佣金竟然高达5%。说实话,这东西比放贷强多了,还款还得等上三年五载,而且搞不好就会被欠钱的地方ZF赖账了。而理财产品呢,利润立刻拿到手,风险完全转嫁出去!实际上这也是银监会调控的思路,银监会不反对信托产品,但是反对银行为信托担保,所以现在看到的更多是地方ZF或者地方国企为信托产品担保。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托产品简直比美国贩卖次级债券还过瘾!

而除了理财产品,银行还搞起了委托贷款。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想贷款,银行已经没有额度了,但是银行知道谁有钱,于是银行就撮合你们两个见面,具体贷款的利率银行不管,你们两个协商就行了,但一般年利率能达到20%左右。银行充当中介,收5‰的手续费,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其实说白了,这就是高利贷,只不过是由银行充当中间人。我没有见过比委托贷款更加糟糕的银行业务了。我请问,成立银行最原始的目的是什么?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但是在委托贷款中银行干的是什么事情?就是把风险直接转嫁给借贷双方,自己坐收渔利,而且一次性就把自己要赚的钱赚到了,只要合同一签,5‰就到手了。这简直就是打劫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央行利率 郎咸平 一年期存款利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 房地产信托 央行利率 企业融资 利率调整 百分点 基准利率

沙发
万化随心 发表于 2012-7-10 09:03: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见地

使用道具

藤椅
逍遥半仙 发表于 2012-7-10 09:15:1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把人民当猪养,不时割一刀

使用道具

板凳
哈利泼特 发表于 2012-7-10 11:26: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杀猪就要不断变换刀法
所有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使用道具

报纸
eddsos 发表于 2012-7-10 12:27: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剪羊毛的方式多样化,呵呵

使用道具

地板
裴红萼 发表于 2012-7-10 14:05: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伤心,感觉难逃大网

使用道具

7
haffer 发表于 2012-7-10 16:15: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8
windercn 发表于 2012-7-10 17:03: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也许关键还是度夫人的问题!

使用道具

9
周大学士 发表于 2012-7-10 20:21: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所以就买点银行股吧!

使用道具

10
yhcdx 发表于 2012-7-10 22:14: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直就想着银行经常发行的这个理财产品去投资什么了,感觉还挺好的,没想到竟然是房地产。。。真是受教了,那这样的话房价一时是降不下来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