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inston1986
2206 10

[经济学教育] 内地尖子为何败走香港高校?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3粉丝

荣誉版主

死猫一只

大师

2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7
论坛币
5431716 个
通用积分
4.3543
学术水平
385 点
热心指数
549 点
信用等级
280 点
经验
13003 点
帖子
5810
精华
4
在线时间
45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31
最后登录
2022-9-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STRONG><BR></STRONG><BR><BR>这两年,赴港念大学风靡内地,许多优秀高三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家长们更是口口相传,互相推荐。但是很快,消息传来,一些毕业于内地著名高中的学生尖子竟然退学回家!(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BR><BR>  香港和内地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为什么这些内地尖子生会这么快就逃离香港高校呢?   <BR><BR>  不可否认,全英文课堂教学的难以适应、学习方式的迥然不同等确实会让人心生畏惧、懈怠、迷失,直至厌学。但在我看来,适应能力的严重缺失,才应是这场悲剧得以上演的根本原因所在。到香港读书,从一进入机场开始,一切就要靠自己了,从办理登机手续到过两道海关,从乘火车换地铁到办理入学手续,没有人帮你;而日常生活更得自己照顾自己;同时,还要学会与人交往,要处理各种矛盾,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要克服思乡之苦……可我们的孩子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声中长大的,都是在题海中熬大的,你让他啃几道难题,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但你让他处处独立,却会比登天之难。如此“高分低能”,如此“弱不禁风”,最终“水土不服”,铩羽而归,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反常现象,无疑把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  <BR><BR>  在对这些败走香港高校的内地尖子生深表遗憾的同时,不禁想起了德国鲁尔大学物理系博士、原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2002年作为百人海外专家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聘为教授的程曜两年前“痛斥”清华学子的一段话:“他们只是会考试的文盲,几乎什么都不会动手;如果需要综合两句话的推理思考,他们就不知所措;他们具有全世界中产阶级斤斤计较的特性,却又不肯好好学习;他们就像“文化大革命”里的样板戏,架势十足好看,内容简单易懂,却不深刻……我必须要说,这不只是清华大学一个学校的责任而已,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我必须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程曜教授的矛头无疑也是直指中国应试教育的沉疴。两相一比较,不同的现象,相同的病根,怎不令人惊心。   <BR><BR>  看来,动真碰硬摒弃应试教育制度,决不能再拖了,要不然,类似的事件就会接连不断的上演,我们的孩子就会“危矣”!<BR><!--对主帖发表意见放在主帖内容后面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香港高校 文化大革命 中国青年报 清华大学 应试教育 中国青年报 内地尖子 尖子生 大都市 香港

沙发
fufag 发表于 2007-4-5 08: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水土不服”二个原因。

一是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现在很多重点中学附近同,不少学生家长在陪读,这也是中国教育一大独特景观。——这与家长教育观念有关。

二是对新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他们解题能力是很强的,但让他们自已去找问题研究是不适应的,尤其是主持一项研讨活动或一个课题研究。——这与学校教育相关。

使用道具

藤椅
eiong 发表于 2007-4-5 09: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如此轻易地下结论。

的确有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但问题是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就一定要“能”吗?

众所周知,大学前的教育几乎是完全脱离社会的,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不过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生理特征也决定了没必要过早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培养能力的教育为什么就不能放在大学阶段呢?如果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是高分低能的,那么才真的是有问题了。

使用道具

板凳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07-4-5 14: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大学生高分低能,还仍然不少的。楼上的.
我不是斑竹.有问题不要找我.
此猫已死,有事烧纸。
论坛空间不加好友

使用道具

报纸
volkman 发表于 2007-4-5 18: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脱节.

中国的小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灌输了名校思想,所有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以及家长们,无不是以能上更高级的学校为最终目标,而不管孩子们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只知道上了名校,将来才能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份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孩子们人格思维形成的最好时期却接受这样的教育,是没法指望他们有什么太大的出息的.

社会需要身心都健全的劳动者,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使用道具

地板
徐生 发表于 2007-4-5 18: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7-4-4 19:19:00的发言:




 不禁想起了德国鲁尔大学物理系博士、原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2002年作为百人海外专家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聘为教授的程曜两年前“痛斥”清华学子的一段话:“他们只是会考试的文盲,几乎什么都不会动手;如果需要综合两句话的推理思考,他们就不知所措;他们具有全世界中产阶级斤斤计较的特性,却又不肯好好学习;他们就像“文化大革命”里的样板戏,架势十足好看,内容简单易懂,却不深刻……我必须要说,这不只是清华大学一个学校的责任而已,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我必须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程曜教授的矛头无疑也是直指中国应试教育的沉疴。两相一比较,不同的现象,相同的病根,怎不令人惊心。  

 

这算不了什么,就这样的学生,还是全中国千千万万人拼命博杀之后的硕果呢,可他们又都再跑到美国,为美国人民服务去了。

照这么来看啊,中国人,不但傻,而且贱啊------不但无理性不科学地辛辛苦苦、拼命博杀,还是为他人输血打气。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什么办,改名叫:国际员工培养中心之美国预备学院。

使用道具

7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07-4-6 03: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尖子生跑到国外有问题吗?

以前我在的高中,那个尖子班50个人,大概就之后10个不到还留在国内.自费出国的人,拿全奖出国的也有,甚至连省状元考到清华都不去跑去美国了.

首先我们是一个个体,我们自己只是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对自己前途发展更好的方式. 就像我知道假如我高中没有出国,就算我真的如愿考进了同济,我也不可能在大3的时候就找到一份这么好的工作.

一个是名校给我们这样的保证,一个是我们自己很小就订立了自己发展的方向.

但是国内很多学生,家长,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只是知道读书.发现出现问题就颓废,退学. 不知道是我们民族的问题还是我们学生自己意志力的问题.

在去年,曾经的湖北状元在美国自杀,一个拿了两个博士学位的人自杀了,同年还有一些清华,北大的高才生自杀了. 怎么就这么的脆弱,要么就看看这里的例子,退学了.还有一大批啃老族, 还有很大一批在国外的留学垃圾.我真的想问,是我们民族思想出现问题,还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我不是斑竹.有问题不要找我.
此猫已死,有事烧纸。
论坛空间不加好友

使用道具

8
kankeke 发表于 2007-4-6 11: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方面说明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抗挫折教育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家长对学生“成才”的定位要调整,对孩子呵护应该适度,千万不要一味的溺爱。

使用道具

9
markshe 发表于 2007-4-8 17: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点都不奇怪,国内的高中生培养目标是成为国内大学生的,到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了,当然也就有问题,且不评价这两个教育体系的优劣.

使用道具

10
lcu 发表于 2007-4-8 17: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啊,本来社会的人口就那么多,中国的学生又有那么多,在学生中有几个换了环境不适应的,有几个高分低能的人很正常啊,高分中的只要大部分人是能人就行了,不可能任何得高分的人都是能人,也不要完全的归结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任何一个国家中的教育制度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得高分的人都是能人,甚至是各方面的全能的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把个别的案例作为我们批判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根据,甚至认为高考是一无是处,其实,在国外也很多在中小学很优秀后来一事无成,而很多在中小学并不优秀后来确功成名就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以偏概全,盲目打倒!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3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