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oundsky
1606 1

武汉一张300字复印文件致国有资产流失3千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粉丝

星宿老怪:吸星大法

学科带头人

3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47343 个
通用积分
2.3214
学术水平
19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8986 点
帖子
19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21-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武汉一张300字复印文件致国有资产流失3千万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叉路口的东北角,一处商品房开发区内几幢高楼正在施工中,人们看着一天高似一天的大楼主体结构,并不知道其背后发生的故事。

事实上,这块地原是一家国有公司土地,价值至少可达5000万元。两年前,却被以1300万元卖掉,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而这一切只由于一张只有300字的证明复印件。

了解这一事件的人都觉得,事件的背后,有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

一块惹人注意的土地

汉康物业发展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1992年9月由武汉市体改委组建,注册资金登记为3000万元。

1994年,汉康物业与武汉住宅投资公司、恒丰经济技术和恒丰联合置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几年下来,因种种原因,3家公司说汉康物业欠他们共1443万元。这期间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又经多方调解解决终无结果,最终走入诉讼。

2000年武汉市江岸区法院分别就3家公司的起诉作出判决,要求汉康物业分别返还3家公司138万元、321万元和860万元,共计1319万元。

汉康物业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可惜在期限内无法交齐巨额上诉费,被法院按自动撤诉处理,一审判决生效。

汉康物业无力执行判决。2001年11月,该公司的13亩土地被法院查封。

汉康有地一共25亩,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中心地带,开发前景当时就看好。几年前汉康物业就开始在这里开发商品房,一期工程用去12亩。剩下的13亩也完成了基础建设,再过一两年,就能全部建好,到时候汉康即可还清债务。由于法院把该公司的用地和账户全被封死,所有工程只好全部停止。

汉康物业认为,这块地按当时价格至少值5000万元,江岸区法院因1300多万元债务就将地块查封,是超值查封,违反了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为此不断上访和申诉。但两年多时间,没有任何结果。

突然出来个地铁线规划

2004年3月,一个划转汉康物业这块土地的方案开始运作。

武汉市政府督察室给市长的一份报告,提出了解决汉康物业拖欠两恒丰公司债务的方案。报告说,两恒丰公司已因债务未清而歇业,职工全部下岗回家,对政府“积怨很深”。汉康物业是政府“虚投出资”的国有公司,注册资金登记为3000万元,政府负有连带在注册资金限度内偿还债务的责任。汉康物业无力偿还债务,建议由市规划土地局将汉康的13亩土地划归两恒丰使用,以平息这一债务纠纷。

然而这块地的价值远高于两家1100多万元的债务,如何“划归”?

督察室的报告说,这块地价值没那么大,因为规划有地铁将从下面通过,属于“控制地段”,“不能新增建筑”,整个地块价值大减了。

督察室有一份武汉市规划国土局写给该室的报告,说是在汉康物业那块约13亩的地中有8亩在“地铁控制线”之内,地铁2号线将从下面通过,因此这块地只能建“1至3层浅基础建筑”。报告还附一张电脑打出的地块简图。

这份报告日后成了争议的焦点。

报告的落款是武汉市城市规划局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盖的却是国土资源局的“业务联系专用章”。整篇报告不足300字,而且只是一份复印件。

为什么规划国土局专门写给督察室的报告不盖局的正式公章,却用“业务联系”章?为什么没提交文件原件,交来的却是复印件?

督察室后来的解释是,他们当时要的就是复印件,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文件不需要太正规。

市领导对督察室的报告作了原则性批示,报告提出的划转地块方案没有实行。

方案没实行,规划土地局那份短短的、“不太正规的”复印件报告却继续起着关键作用。

2004年7月,江岸区法院通知汉康物业,准备将查封的土地评估后拍卖或变卖,以偿还3家公司的债务。

随即,江岸区法院委托武汉国佳房地产评估公司对汉康物业的13亩地价进行评估,所提供的资料里就有这份复印件报告。

地铁通过原是子虚乌有

仅用了两周,国佳评估公司便完成了对地块的评估,出具的评估报告称:这块地“在2004年7月6日的价值为人民币1178.92万元”。

7月底,汉康的负责人从江岸区法院拿到评估报告,一看就傻眼了。

这块地经过汉康物业对地面住户拆迁安置、房屋地基建设,已经投入4000多万元。这块地旁边,有一块未经任何基础建设的“生地”准备出让,当时就在市规划国土局的交易厅里挂牌公示,价格是每亩274万元。比照这个价格,汉康的13亩地应该卖3500多万元;加上前期投入至少也值五六千万元,怎么只评了1100多万元呢?

评估报告上写得明白:因为地块下面规划要走地铁,不能盖高层。

此前,汉康物业在这块地上规划开发的楼房都是6至9层的,都是经过有关部门,其中包括规划土地局的批准的,从来没人说过有地铁通过的规划,怎么突然冒出条地铁线呢?

他们去规划土地局询问,得到的回答是那份复印件“报告”上的“业务联系章”是真的,“可能”当时地铁2号线有一个方案是从他们地块下走的,后来改变了,建议他们去市计委重点项目处询问。计委则明确告知,地铁2号线不从他们地块下面走。从图上看,他们的地块与地铁规划线相距足有两三公里。他们又找到地铁的主要设计人员,结果仍一样。

汉康负责人赶紧把了解到的情况向江岸区法院反映,又递交了执行异议书,江岸区法院答复查查再说。

汉康负责人又找到国佳评估公司,指出,不应该拿一份复印件作评估依据,要求重新进行评估。国佳评估公司解释说,评估材料都是法院送来的,和他们公司没关系,重新评估也不可能。汉康负责人又向江岸区法院提出异议,要求重新评估。法院执行局的法官和汉康负责人一起去规划土地局了解的情况,知道地铁的确不从地块下面走,但法院主管副院长仍然拒绝重新评估,说:“评估已经有了,就按评估结果拍卖。”

无奈之下,汉康物业又正式提出申诉,江岸区法院不出具相关法律文书。汉康物业只好又向武汉市中级法院申诉,也被搁置。3个月里,汉康多次说明申诉,江岸法院始终不为所动。10月16日,法院委托的拍卖公司在报上刊登公告:地块11月8日拍卖。

回购地块遭失败

无法阻止低价拍卖,在律师提议下,汉康物业准备筹措资金,偿还债务或购回这块地。

最高法院规定:“在拍卖开始前,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法律文书规定的金钱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撤回拍卖委托。”又规定:“被执行人在拍卖日之前向人民法院提交足额金钱清偿债务,要求停止拍卖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汉康物业四处求援,在拍卖前凑足了1300多万元。11月8日上午8点,他们拿着支票赶到江岸法院,但法院说,停止拍卖不行,参加拍卖还可以。

汉康负责人又火速赶到拍卖会场,交了保证金,领取了参拍证。但拍卖师正要宣布开拍时,会场工作人员又从汉康手里收回了参拍证。

当时参拍者只有两家。地块以1200万元起拍,只叫价两次,武汉中环房地产公司即以1300万元拍得。

这个价格和法院判决汉康欠恒丰等公司债务的总额极为接近。

流失的就流失了么

拍卖的槌声击碎了汉康物业的最后希望。失望之余,他们又强打精神,开始了新一轮上访和申诉,要求调查事件真相,要求重新评估,重新拍卖。湖北省纪委的两任纪委书记曾就汉康物业的申诉先后作过7次批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也作过3次批示,武汉市公安和检察机关分别对此做过调查,但最终却都无声无息了。

汉康人满脑子疑问,没人回答。

今年4月,汉康物业找到了2003年的《武汉市城市快速交通建设规划》汇编,书里显示,地铁2号线最初有7条规划方案,但没有一条通过汉康物业的地块。

三四千万的国有资产流失了。汉康物业除失掉一块宝贵的土地外,投入开发这块地的巨额费用也损失殆尽。汉康人觉得整个事件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可目前除汉康物业的人以外,似乎没有多少人关心。这块土地上在建的24层大楼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随着时间的流逝,围绕其中的秘密也许会永远消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 时间的流逝 房地产评估 湖北省纪委 武汉 文件 流失 复印 国有资产

沙发
smy110 发表于 2007-7-22 18: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到了 妙招 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