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肖西耶
1062 8

[经济热点解读] 【西耶经济时评2012.11.3】药店:放在下面的思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学科带头人

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45 个
通用积分
45.000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61322 点
帖子
8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8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15
最后登录
2023-9-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关注当天最新的财经新闻,加上幽默犀利的评论,一切尽在——
【西耶经济时评】

今天的新闻评论引子如下链接:
网曝赴药店买药最好蹲着逛 因为便宜药好药都放下边
为了赚钱,人们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或者直接涨价,并且抱怨现在社会都物价飞涨;或者使用类似减小饮料瓶体积、价格不变的方式来隐性涨价等等;或者把便宜的东西放在人们不易看到的地方,表面上表明我们也售卖了便宜药品,实际上只推销较昂贵的药品……
现在可以用来赚钱的商品的类别也越来越多。不仅是奢侈品,日用品,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食品,药品,当然,甚至还包括教育和医疗本身。

其实,药品消费者的心态早已经被药物生产商分析的十分透彻了,而生产者想尽办法提高药物价格的心态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十分明了的。
药品,这是保障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必须品。尤其是OTC类药品,这些药品可以在一般药店就可以购买的到,无需出示医生的处方,这样的行为为OTC类药品的流通创造了很大的市场,使得这一类药品就和一般日用品一样,广泛流通于市场当中。
既然市场广大,购买方便,商家就找准这个契机,通过卖概念、卖疗效等方式来努力鼓吹自己的商品,同时提升商品的价格。
而消费者历经皮鞋胶囊、毒OTC等大大小小的药物问题报道之后,也希望购买到更加正规的商品。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商品的正规性:同一类药品中的某一种的价格如果相对比另一种价格高一块,可能就说明其技术更先进、其安全性更高。更何况,作为药品而言,它使用来治病的。虽然为了给自己的身体治病多花点钱是很不爽,但是身体治好了才是第一位的,更何况价格高的药物可能还疗效好、副作用小。所以消费者愿意购买相对价格更高的药物。
愿意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这似乎不符合经济学的规律,但是回到凤凰网的这条新闻,我们看到:在药店最下面一层摆放的药物,有的价格只有3.5元,而售药者提出说“这种药的效果不好”。这句话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售药者本身所有的相关药物信息量肯定要多于消费者。作为药物的消费者来说,药物市场日新月异,消费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什么病,不知道今天药店又来了什么新药,更不知道这些新药的疗效如何。所以比较药物成分和询问售药者成为了仅有的了解所买药物的方式。
如新闻中所说,两款维生素药品,为了推销出进口的药物,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当消费者进入药店之后,售药者往往会选择拿出贵的药物进行售卖,只有在消费者的一再要求下才会拿出价格相对低廉的药品。
维生素这个药品大家都还算比较了解,如果要是换做一些咱们不太了解的药品并且价格差距并不太远呢?咱们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有针对某种病的一类药物,药物A卖10元一盒,药物B卖0.8元一小瓶(比如5小瓶药物B的量和药物A一盒的量相等),那么你会选择买药物A还是5小瓶药物B呢?前提是咱们对药物A和B的成分都不是很了解。估计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A的。一方面售药者肯定会推荐药物A,另一方面,药价如此低廉也会刺激消费者产生防御心态,促使他们想“为什么会这么便宜?是不是掺了什么东西”。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产者希望自己的药品大卖而打出自己商品的疗效等种种优点,以提高均衡价格。而消费者此时的需求却不会因为价格的短暂上涨而减少,反而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当然,如果继续超过一定值的话,肯定需求还是会下降的,毕竟每个人的收入都有限。这说明药品具有一部分吉芬物品的特征。
所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心态影响下,在国内市场上,很多药品都处于溢价状态,甚至比均衡价格要远远高出一块。
此外,消费者对某种自己使用过的药物还会产生偏好。
除非自己偏好的药物退出市场或者价格飞升,否则无论出现什么新产品都很难打动他们去购买,尽管价格再低也对这一类消费者产生不了任何的吸引力。对药物的偏好可是和对其他日用品产生的偏好存在不同之处的,因为药物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一旦消费者感到一款药物的效应让他们十分满意,那么他们就不愿也不会更不敢轻易更换其它药品了。所以当生产者眼见自己生产的药品成为了大量消费者的偏好之后,涨价也是大势所趋。药店作为购买、生产、销售的最终阶段,同样为了利益选择高收入的药品来售卖。

所以,他们在把或许便宜但更适合求药者的药放在下面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良心放在了下面。

之所以药价难降,一方面是生产厂家追逐利益,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求好药的心态。不过很多药品正是由于它的价格突破了其作为“吉芬物品”的拐点,使得消费者的需求急剧下降。尽管有些消费者为了自己的身体只得下血本来医治自身,但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
药物价格就算是降下来了,最终的结果估计也是在溢价状态运行,可能国家会对部分药品进行最高限价,以尽量服务民生。虽然药品降价的结果也会比均衡价格高,但是如果药物总是维持在一个高水平运行的话,看病贵的问题就依然会继续发生。无论对于流通能力更强的OTC药品还是医院内的处方药,降价都势在必行。毕竟有便宜的药,更有愿意披露高价药的人啊。
所以笔者还是满怀期望,希望国家能够用像打压房地产一样决心来打压药价。
——肖西耶 写于2012年11月3日22: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西耶经济时评 信息不对称 均衡价格 吉芬物品 最高限价 新闻评论 奢侈品 饮料瓶 财经新闻 日用品

沙发
经济史外行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11-4 17:23: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结论还是需要依靠ZF力量来制止啊?

楼主不知道药价的运行过程,不知道药物的批准渠道。

中国人民还得多年忍受高药价、胡乱来的状况啊!

或者说,它就不是个合适的经济学问题吧?

使用道具

藤椅
肖西耶 发表于 2012-11-4 20:32: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2-11-4 17:23
结论还是需要依靠ZF力量来制止啊?

楼主不知道药价的运行过程,不知道药物的批准渠道。
其实我很赞同您的看法。但是现在要依靠民间的力量的话,还不知道要走多少路。不过我还是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到来的。
爱关注身边的经济学事件,欢迎加论坛好友~

使用道具

板凳
tiger2002 发表于 2012-11-4 21:09: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的来说是国家对中下层民众的医疗费用投入太少造成的。

使用道具

报纸
tiger2002 发表于 2012-11-4 21:10: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的来说是国家对中下层民众的医疗费用投入太少造成的。你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

使用道具

地板
henrymr001 发表于 2012-11-5 09:51: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沙发说得很对,不过,任何社会现象背后总是存在经济的因素,但是未必都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药价问题其实反映了社会信用的缺失。老百姓为什么不敢买便宜药,疗效欠佳是其一,更多的是对于药品质量的担心。中国一直有一句话,便宜没好货,很神奇的观点,似乎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习惯相信贵的总是好的。商家以营利为目的,抓住消费者种种心理无可厚非。但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使用道具

7
sprinkle1206 发表于 2012-11-5 10:22: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现在不管是商人,还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底层的老百姓,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呢?

这个问题才是前提。不是说道德不允许下滑,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都是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但是,是否就意味着在文明社会里,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能伤害其他人的感情,或者说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呢?当然回答是否定的。

就想起了一个段子:说卖牛奶的不喝自己的产的牛奶,卖包子的不吃自己卖的包子,卖猪肉的不吃自家的猪肉。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你不喝牛奶,你得吃其他的东西吧?

其次,就应该从源头上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当然,我还是一句话,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ti制问题。

使用道具

8
肖西耶 发表于 2012-11-6 00:16: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iger2002 发表于 2012-11-4 21:10
总的来说是国家对中下层民众的医疗费用投入太少造成的。你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
要说从投入费用来看,也确实是如此吧。如果药物售卖和医疗能有强大的补贴力度,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爱关注身边的经济学事件,欢迎加论坛好友~

使用道具

9
肖西耶 发表于 2012-11-6 00:17: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nrymr001 发表于 2012-11-5 09:51
沙发说得很对,不过,任何社会现象背后总是存在经济的因素,但是未必都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药价问题其实反 ...
说的好!老百姓太多的无奈,大多只有默默地承受与等待。
爱关注身边的经济学事件,欢迎加论坛好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