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一书是黑石的创始人彼得·彼得森为自己写的自传,跟一般的成功者在自传里大谈自己的成功奋斗史不同,这本书就是一本作者的个人80年的回忆总结,既不回避这其中的问题,也不夸耀今日的成功。就如作者所言,大部分的自传都带有“向我看齐”的目的,而这本书,则只是单纯的记录作者的个人岁月,颇有种追忆似水流年的味道。
彼得的父母都是希腊人,是20世纪20年代从希腊移民而来,彼得在书里从未回避自己穷苦的希腊出身,以及父母强加在他身上的希腊习俗与他追寻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反而是着重描写父亲的辛勤工作,以及父母对于希腊家乡的慈善援助。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才造就了他后来的那一番事业。
光看彼得的资历,你完全可以把他划到最成功的那一类人群中,当然实际上他就是。27岁就成为广告公司的副总,在广告行业大获成功后,又转投照相器材制造业,34时成为一家公司的总裁,是财富300强最年轻的总裁。接着又进入政界,受到尼克松ZF的青睐,担任商务部长。在拒绝了尼克松将其派遣至欧洲的任命后,来到华尔街,加入雷曼兄弟,成为CEO,带领雷曼兄弟走出困境。再之后就是创立黑石,第一支私募股权基金,黑石上市,成为亿万富翁。
对于这样成功的人,也许怎么褒奖都不为过,特别是按照今天的中国价值观来看,此人有钱,有权,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华尔街都吃得开,包括全世界的名流大多都是他的熟人,我们都期待着从他这学习点什么,收获点什么教诲。
但是彼得却把自己的这一切归功于运气,是的,他觉得他的运气挺不错的。就像他引用的那句,“我看到了我的机遇,我便抓住了它们”。他也并不是只在书里写自己的成功事迹,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他在事业家庭方面无法平衡,两次失败的婚姻,在雷曼兄弟以及尼克松ZF的各种纠结,组成了这样一个完整丰富的正常人,不是成功者,而是正常的人。如果说他比其他人多一点什么的话,我想那就是始终对工作、对社会保持热情以及充沛的精力,还有责任感。他也写到自己的父亲就是只顾着工作而完全忽略了母亲,而母亲则因为妹妹的早夭而对他缺乏关爱,这些都导致了日后他拼命工作,努力想要获得认同。还有因为论坛抄袭而被麻省理工开除的污点经历,彼得也没有选择回避,他的坚强在于即使被开除了,也没有因此沉沦。想起他在芝加哥大学读MBA的那段经历,白天上班谈客户,晚上上课,周末强迫自己写一篇论文,所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拿到MBA,这样的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不是偶然。当然正因为如此,他的第一任老婆才会选择离婚,正如彼得所言,他以为事业上的成功可以让家庭过得更幸福,但是他老婆要的却不是这些。
对于这种极力想通过事业上的成就来获得更多认可的人,需要的是一个有着相同价值观的另一半,不幸的是他前两人老婆都不是,幸运的是他终于在50岁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人,就是他的第三任老婆。大概也只有像琼那样同样有着自己事业,职场追求的女性,才能够理解并支持这样的男人,因为他的心里除了家庭还装着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这个国家。当然彼得从第二段婚姻的失败中也开始反省并总结,之后的日子中努力在事业与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健康快乐的平衡点,他自己也承认,这部分做得不怎么样。对大部分人来说,平衡的生活得之不易。
比起成功的职业生涯,我可能更欣赏他在公共事业方面做出的努力,也许正是因为那样的土壤那样的制度才能够诞生这么多热心于公共事业的企业家,他们的行为积极的诠释了企业家精神。书的第16章名字叫做-快乐的真谛,前面一章正好讲到黑石从无到有,最后上市,彼得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你以为他接下来讲的快乐的真谛是说他有钱之后如何享受生活,那你就错了。这一章讲的都是他如何参与公共事业,对ZF一些政策的评价,特别是对预算方案的批评。可以看得出,他对于日益增长的福利预算开支,以及ZF的高负债、国内的低储蓄都是持反对的态度,并且他不只是评价,而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忧心着当代青年对于政治的参与热情不高,忧心于ZF只关注下一届选举而不是下一代,“要判断一个社会是否道德,就看它馈赠与后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即是作者的态度,也是他的价值观体现。
我很欣赏这样一个人,也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