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uosi
2413 15

[学术治理与讨论] 讨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认为,科研管理问题根源在ZF主导 [推广有奖]

  • 4关注
  • 2粉丝

学科带头人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7175 个
通用积分
1807.3043
学术水平
33 点
热心指数
55 点
信用等级
31 点
经验
191475 点
帖子
69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30
最后登录
2019-12-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结合在国内外不同科研环境下作研究的经历,对现今中国的基础研究、科学精神及项目管理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贻芳:当时我也是有感而发,社会上对我们的科研有很多批评,但是光批评能解决问题吗?说别人有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对相关部门或是科研人员不公平,所以我希望通过文章让大家以更公平的态度,来看看问题到底在哪里。

  但是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文章效果并不明显,现状也没有什么改变。相关部门也还是没有集中精力来讨论解决这些事情,我多少还是有点失望。

  我听到很多人说,这个事情应该讨论,但似乎都是虚的,最终来认真讨论这件事的人还是很少。如果有人愿意讨论,哪怕把90%的意见去掉,按照剩下10%的意见做,我觉得都是有效果的。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后来很少有科学家讨论?


  王贻芳:我觉得任何人都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在这件事上科学家更应该负责任。

  但科学家这个群体,看问题的方式和所受的训练、接受的信息以及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可能有一点特殊。而且人和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想好就不说,这都可以理解。但对于我,没想好不会说,我想好了就一定会说。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说出来的未必就是对的、公平的。偏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当你公开发表了意见,批评的声音就会接踵而至。这或许正说明你需要更多的思考。

  《中国科学报》:科研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在哪?


  王贻芳:说到根本,就是科研管理始终是ZF主导、官员分配,相关部门没有把这件事交给科学家,信不过科学家。

  当然,科学家也不见得能够管好,我们中间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让科学家分配科研资金,他哪知道分配给谁啊?今天有这个“学霸”,明天又有那个造假的。

  所以管理部门就觉得,既然会有问题,那就ZF来管。但实际上这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本末倒置。ZF需要做的应该是规范科学家的行为,国外不也是让科学家自己管理科研吗?

  《中国科学报》:这些建议您同一些官员提过吗?


  王贻芳:我和他们也沟通过,虽然有批评,但他们觉得我的文章写得挺好。应该说,立场公正、理性、不带偏激的言论是不会得罪人的。

  我相信,理性的批评别人会接受的。虽然我们的科研环境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就我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是希望把工作做好的,他们需要合理的批评。

  《中国科学报》:您在国外做了十几年科研,是否感觉到国内外科研体系有所不同?


  王贻芳:总体来说,国外的科研环境和体系要比中国成熟得多。要知道,中国的体系不是自己长出来的,是学来的,硬生生地嫁接到中国的人文社会环境中,自然就会变异,发生一些显然有违科学本意的事。

  这一点,我们只能通过长期的努力去改变,使得我们的科研体系和科学思想更深入人心。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只是泛泛而谈的东西,还没有真正地生根。

  《中国科学报》:崇尚科学精神的研究应该是怎样的?


  王贻芳:对科学思想有追求、对科学道德有遵守、把科研当做事业来做。

  我们所招过不少博士生,我就发现很多人学了这么些年,就没学到科学的精神。让他做文章就做文章,让他做实验就做实验,做什么都是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没有追求的情况下,就缺乏创新。然后上面提出一些要求或指标,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科研管理 管理问题 高能物理 研究所 中科院 科研 高能物理 中科院 研究所

沙发
dnq 发表于 2013-2-10 19:4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iyannanjin

使用道具

藤椅
heng2008 发表于 2013-2-10 20:04: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值得好好反思一下子。

使用道具

板凳
bxmzon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2-11 07:56:5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围观

使用道具

报纸
bj8888 发表于 2013-2-11 08:36: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所招过不少博士生,我就发现很多人学了这么些年,就没学到科学的精神。让他做文章就做文章,让他做实验就做实验,做什么都是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没有追求的情况下,就缺乏创新。然后上面提出一些要求或指标,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就出来了。
=================================

1. 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国外的博士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哪里,是由什么决定的;
2.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放羊式管理其实是对博士生更好的锻炼?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内很多博士生都是靠自己导自己啊,至少经济类博士生很多如此

使用道具

地板
jdzz 发表于 2013-2-11 12:48:2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j8888 发表于 2013-2-11 08:36  我们所招过不少博士生,我就发现很多人学了这么些年,就没学到科学的精神。让他做文章就做文章,让他做实验 ...
做科研必须有理想主义式的创新敬业精神,才能硕果满盈,否则做出的垃圾居多,虽然在买房的压力下下了苦工夫。西方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部落、狼群、蛇毒,几十年在野外工作,融入动物社会,新思想此新发现起彼伏,买房压力下的中国学人哪有这份闲情?

使用道具

7
虚心若愚 发表于 2013-2-11 15:17: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所招过不少博士生,我就发现很多人学了这么些年,就没学到科学的精神。让他做文章就做文章,让他做实验就做实验,做什么都是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没有追求的情况下,就缺乏创新。然后上面提出一些要求或指标,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就出来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99831

使用道具

8
魔术师MG 发表于 2013-2-11 16:26: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9
无畏的狗 发表于 2013-2-11 17:24: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kankan

使用道具

10
caoxizhong 发表于 2013-2-11 18:36: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倒是觉得,科研体制改革,首先把高校与科研院所行政人员与科技人员彻底分开,从职称到待遇等等都彻底分开,想当行政领导的就不能挂什么教授、研究员什么的;其次,行政人员只能打理行政事务,高校、科研院所实行教授、研究员治校(院、所),由他们投票作出专业决议,交行政人员执行!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