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3日 07:18 AM
我在美国念博士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艾若诚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在美国接触到一些经典表达,让我印象至深。比如这句:Your dream doesn’t have an expiration date。Expiration date指的是药品食品上的保质期。这句话直译就是,你的梦想没有时间限制。言下之意是,什么时候、什么年纪你都可以有梦、追梦。
对有些人,有些梦真是不死的。比如我的博士梦。
虽然博士头衔(Ph.D)已经成为永久脑损伤的代名词(Permanent Head Damage),留学美国的文科生就业市场尤其灰暗,出于很难解释的情结,我却一直喜欢置身校园的感觉,一直希望有一天能把博士头衔印在自己的名片上。虽然因两个孩子的出生,这个梦的吸引力大大褪色,但还始终苟延残喘,我也就被那点不死的微光牵扯着,拖拖拉拉读了好几年书,终于在今年正式成了博士。
按照国内的标准,我是名副其实的高龄博士生。在国内工作过,在美国做访问学者,读硕士生孩子,然后再休假带孩子。等进入博士班,我已经是30多的孩子妈了。让我意外的是,我居然是我们系那届博士生班里最年轻的。我们班年纪最大的Bill当时已经61岁,几年前从ZF部门退休,自己开着咨询公司的同时,申请读博士。年纪次大的Amy已经55岁,有硕士学位,多年在大学做讲师,儿女都已经成人,她想乘着空闲拿下博士学位为以后的教学生涯铺路。年纪居中的Morgen四十多岁,是个小有名气的体育记者兼一个黑人教堂的牧师,他感觉事业到了平台期,想来校园更新自己。比我大一岁的Ben工作了几年后开始给某大学兼课,发现自己爱上了大学教学,就辞职来读博士,认真考虑事业转型。我们博士班的很多小课上,来授课的教师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加之美国课堂本来就气氛民主,我们这班同学上起课来,更像是同辈间交流讨论。
三四十岁才来读博士在美国校园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人文科系尤其如此。我们新闻学院副院长就是40多岁拿到博士学位的。他晚的不只是读博,成家也晚。他做媒体十多年,得过Amy奖,给大学代传媒课的时候爱上了教书。意识到博士学位是任教必需的“绿卡”,他和当时的女友说起了自己的顾虑:“博士读下来,我都四十岁了。”女朋友说:“你有没有读博士都会到40岁。”这句话对他如醍醐灌顶。事后发展就是,他选择了有博士学位的40岁,娶了说这话的女人。
对很多大把年纪来读书的人来说,读博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校内助教助研的奖学金不多,但也足够个人开销。许多人愿意泡在校园里,花好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我曾自认因为生孩子蹉跎两年,觉得自己超级滞后。毕业答辩的时候回学校,碰到我的几位学姐学哥,才知道他们还在不紧不慢地张罗论文,一点没有着急毕业的意思。
美国是个讲求个人自由的国家,个人选择不会有太大社会压力或传统影响。年龄尤其不是你要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因素。招工时公司不能问年龄,因为年龄不该被列为判断申请者资质的指标。你不必因为到了年纪就要结婚,你也不必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能重新开始,创业、转行、恋爱、生子、重新生活。女儿的钢琴老师有两个成年学生,一个六十多,一个八十多。在儿童游乐园看到老人和小孩一起,不要就以为他们是祖孙关系,他也可能是孩子的爸爸。我们领女儿去公立图书馆听美国著名宇航员Story Musgrave 演说,77岁的他就不无自豪地提起,他有六个孩子,最小的五岁。
当做梦和追梦都被摘去了年龄的标签,快四十的我也恢复了做梦的本事。借着拖拖拉拉推进我的博士梦的同时,重拾我十二三岁拉小提琴的爱好。拉锯般的练习其实对我是份琐碎的小折磨,因为自己继续童年梦想的那份甘心情愿,也就权算作梦想成真的初步体验了。
(责编:薛莉 Shirley.xue@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