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ennyhanghang
1109 4

[经济现象] 银行理财3.15警示:误导频现 130款产品未达预期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博士生

5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4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1645 点
帖子
207
精华
0
在线时间
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
最后登录
2024-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时值“3·15”,各第三方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出炉。《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普益财富获得数据显示,自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末,所有公布到期收益率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共有98款未能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从过往数据来看,购买产品时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往往就是最后赎回产品时的实际收益率。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及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有可能不是最终收益率。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2012年全年及2013年前两个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36416款,23793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130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98款,有34款出自南商(中国)。

    根据银率网今年的“3·15”银行服务调查,银行在销售环节存在误导现象,包括对自营理财产品弱化风险、夸大收益等,以及将代销产品误导为银行理财产品。

    调查称,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31.4%的消费者经历过误导现象,其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的案例发生率位居第一,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位居发生率“黑榜”第一;误导发生率其次为夸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第三是推销与需求不符的理财产品,而邮储银行得票率位居这两项“黑榜”双料第一。

    银率网称,和2012年的调查相比,经历误导的消费者比例有所提高,误导现象的类型变化明显,其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在银行理财产品全部误导现象中所占的比例由2012年的49.2%大幅下降至22.83%,夸大理财产品收益现象占比排名则由2012年的第三位提高至2013年第二位。

    银行理财销售失当现象的发生,推究背后机制,银行基层经营的绩效薪酬体系很可能是失当行为的祸根。银率网调查称,一些银行业务人员为完成考核目标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导致误导现象屡禁不止。现行国内银行业推行缩短管理半径的体制,使得分支行兼具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因此在向上争取费用、额度、奖金等实际利益的推动下,层层加码了绩效考核的指标,并转手将指标压力分解给基层,以完成分支行间的次位之争;而为了完成那些实际难以达到的指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就长期存在。

    2012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强化了对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规定,产品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标准的规范化有所提高。但银率调查表明,部分银行业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误导消费者,仍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 到期收益率 第三方机构 银行理财

沙发
learningEcon 发表于 2013-3-18 20:50: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多理财产品流向房地产和基建
击鼓传花

使用道具

藤椅
bennyhanghang 发表于 2013-3-19 08:45: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earningEcon 发表于 2013-3-18 20:50
很多理财产品流向房地产和基建
击鼓传花
能一一对应到项目还好点。一对多,多对多,池对池的风险就更不可控了。

使用道具

板凳
在岸大夫 发表于 2013-3-19 09:47: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报纸
swufeliuyi20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3-22 00:49: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估计是为了揽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