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omogaigai
1954 1

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吗——日本的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思考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6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700 点
帖子
3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5
最后登录
2021-10-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本的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思考

日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转换期,真正转换开始是从小泉时代开始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其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进好大学,出人头地,因此很多学生学校下课以后还要去补习班,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詰め込み教育],为了改变现状,开始的是[ゆとり教育],造成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学力崩坏”的现象。

[ゆとり教育]的[ゆとり],意思是宽裕,轻松,有意思。提案起源于1970年左右,1980年开始实施,真正普及是从小泉时代开始,其结果是造就了现在的“学力崩坏”的学生,现在能力很差的学生被蔑称为[ゆとり],已经是固有名词。

比如有网友说日本电视上曾经有过节目组在大街上随机找年轻人(年龄二十以上)回答几个问题,题目大都来自中小学数学、地理、历史等基本科目,比如带分数的四则运算、解方程、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法国、川端康成是谁等等,调查了一百多人吧好像,能回答对的不多。还有个被访问过的女大学生请到现场来了,一个伊朗人问她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报纸哪个重?回答是一公斤铁重。。引起哄堂大笑。这个节目表现了日本的教育如何差,学生是如何缺少知识,在日语里叫做:“学力崩坏”或者“学力低下”。

但是我本人并不认为这完全是坏事,凡事都有两面性,而且经过这种教育的学生并不都是无能,据我的调查,今年7月23日在越南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日本学生获得两枚金牌和4枚银牌,总成绩为世界第6位*(中国第2位),他们都是接受[ゆとり教育]的学生,以下是名单。

金牌
片岡俊基 高田高等学校 高3
副島真 筑波大学附属駒場高等学校 高1

银牌
関典史 灘高等学校 高2
井上卓也 大阪教育大附属高天王寺校舎 高3
吉田雄紀 灘高等学校 高3
滝聞太基 筑波大学附属駒場高等学校 高1

首先,所谓[ゆとり教育]减少的教育内容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在相当程度上,“学力崩坏”和“学力低下”的现象被夸大了,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日本的教育组合是共产党系,而历届政府是自民党系居多,其间的对立和互相攻击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虽然日本政府推行此政策只是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我从以下角度原因倾向于支持[ゆとり教育]
1,日常经验
我们从上学以来,到大学毕业,最少都有10年左右的学习英语的经验,可是真正有几个会说英语,又有几个人有机会说英语。我们学过的微积分又有几个人在用?更不要说学习过的什么思想了。回想一下,比如我在中学还学过生物学,但是现在给我一张人体解剖图,我还是有很多内脏的位置一下子指不出来,那么一下子就能在地图上指出某个国家的能力是否真的是从学校学来的,就算能,这种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多大用场?细数我们学过的那么多东西,有多少样真正有用?
我看过一个统计报告,大约有80%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有关系,就是说我们学过的大多数知识实际上并没有用,那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学习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社会,家庭的以往的教育思维也和中国很相似,据说韩国也是如此,比如中国的父母喜欢和别的家庭同龄的孩子比较谁家的孩子先走路,谁家的孩子先说话,这种攀比日本以前也是一样,特别是日本的主妇很多不上班,整天在公园里带着孩子就是干这个,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存在,等孩子大了就要比谁家的孩子上的学校好,这在一个方面促进了孩子的应试竞争,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历社会造成的,在日本,因为大学出身好坏,同时开始工作的两个人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现象的直接结果就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学习的目的从幼儿园开始就完全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变成了为下一步进一个更好的学校去继续接受应试教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接受教育结束,其结果就是接受的教育都不是为了提高能力。

我认为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记忆,在应试教育中,由于竞争,必须比较,所以采用了最方便的评分方法,这不完全是评判者想偷懒,而是一种思维误区,认为这就是公平,因为分数看得见,便于比较。所以面试或是实际操作以及长期观察的方法都被有意舍弃掉了。

需要做出这种评判的考试,必然会避免可以任意发挥的问题,为了评价的公平起见,每一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标准答案,即使是数学,物理等问题,也需要有标准的解法,所以学生就有了一个诀窍:记忆。只要记住标准答案,就可以得到好的分数。而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比别人记住得多。

由于日本学生的“学力崩坏”,日本大学里的老师对我们的留学生评价还都比较高,但是我看到一些资料,评价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是:记忆力方面的能力比较高,我有几个在美国的留学朋友也谈起过这个问题,原因就在教育理念上,本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手段是思考。而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应试能力,手段是记忆,更甚一步的是中国的教育似乎把能力等同于记忆力。

在中国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主人经常让孩子背一首唐诗,以此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在这种概念中,记忆力就等于聪明。

上面的内容并没有跑题,因为日本教育转型以前的填鸭式教育就是现在的中国式的教育,这样说在中国的网友就比较容易理解。

在这种社会中,很多的问题都被记住了,而没有记住的问题,就不会解决。这决不能说是学到了能力,而且说明了能力不等于记忆力,那么,什么是能力,还有什么是有用的知识?

再说那个一下子就能在地图上指出某个国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多大用场?需要的时候翻一下地图,找到这个国家,也就是几分钟,而且以后就记住了,再遇到同一个问题就不需要几分钟。为了这几分钟的能力我们在中学时期每个星期都要花掉几个小时是否值得?

那么,没有一下子就能在地图上指出某个国家的人,是不是真的“学力崩坏”,那个让人一下子都指不出在哪儿的国家,是否有人人必须知道那么重要?

相反,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是不是就能说是有能力的人?不过是评价标准不同而起。

比如英语,我们10几年学下来,实际的英语水平根本达不到用英语原文解决问题的水平,这10年能达到的水平如果到一个英语国家恐怕2个月就达到了,真正需要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专门的翻译帮忙,何况真正有这个需要的人恐怕达不到1%,所以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学。

2,教育理念的变化

为了让大家理解,极端的说明就是:真正需要的教育目的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得知识只要是能满足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而规定每个人必须学的东西,除了生活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以外,只要教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比如地图,其实只要在小学的时候学两个小时看地图的方法就足够了。

这样说并不等于不让学生学,正好相反,学校和社会应该应不同的学生加深教育他有兴趣或者和将来想做的科目,不能任何学生都平推,比如要钱钟书先生也要会解二元方程式,让陈景润先生也要体育达标什么的。搞出好多实际不需要的东西,要求平均一致的灌输给学生,就是以前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一样的填鸭式教育。

何况,填鸭式教育是出不了钱钟书和陈景润的,填鸭式教育出来的学生除了会一点没用的知识以外(这些知识很少能真正用在工作上),大学生的智力也不见得比自己的高中生时代强多少,而且因为年龄进入了青年期,记忆力还要比高中生时代差。而且大家都是一样,没有几个突出的,特别是上学时的听话的乖孩子更是如此,甚至性格上都不够完整。还有,时代在不停的变化,新的东西也在不停的出现,比如现在的学生会使用电脑,几十年前的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如果现在的学生还必须掌握以前学生的所有知识,为此付出所有时间,那就没有时间学习电脑,没有时间学到新时代的知识,实际上就没有跟上时代。

其实,大多是的成功人士都是在自己有兴趣的方面成功而不一定是上学时学的专业方面,而用填鸭式教育占据每一个孩子的所有时间,目的是为他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个好分数,让孩子因此失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实际上是社会最大的损失。

所以,[ゆとり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把教育的重点从过分广泛的知识(就是被我们称为常识的东西,大多数没有用,却莫名其妙的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转移到能力教育上,并且为每个学生提供真正学习自己需要,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条件和时间,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者正有用的人。

这一点,日本还没有完成,仅仅是刚刚开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不改了,很遗憾的是日本人又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 大学毕业生 中国留学生 应试教育 中国 日本 思考 教育改革

沙发
zhuosn 发表于 2019-5-29 08:20: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s://bbs.pinggu.org/thread-66470-1-1.html           中美顶尖高中生对话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5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