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fhsky
2165 4

新京报:统一学籍管理体现国家教育义务 [推广有奖]

贵宾

冷月箫声

大师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1319254 个
通用积分
17587.0576
学术水平
381 点
热心指数
430 点
信用等级
314 点
经验
132684 点
帖子
4229
精华
18
在线时间
38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6
最后登录
2024-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近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此举将使中小学生学籍实现全国统一管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新办法将使农民工子女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

  教育是一种国民福利,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权利保障,不会因为你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你的受教育权就受到损害乃至被剥夺。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福利过多地与户籍捆绑,一旦离开原户籍,就成了大问题。

  学籍是一项基本的教育管理手段,此前,全国的学籍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离开户籍所在地,来到另一个地方就读,他很难采取转学等快捷方式,顺利地到当地公立学校就学,而是要以借读的名义,费尽周折才能跨入公办学校的大门。而倘若统一学籍,学校教育将能更方便地对接,流动儿童异地上学相对容易一些。

  学籍不统一,也给教育管理带来麻烦,对于流动儿童的就学情况,长期以来没能有一个准确数据,教育行政部门也很难准确判断流动少年儿童就学的需求量,在调整学校布局、分配教育资金时缺乏必要依据。当许多学生已离开户籍地,而国家拨给的生均教育费用,仍然是拨给其户籍地的政府。这就成为许多城市明里暗里阻碍流动儿童入学,提供了一个理由。当学籍统一后,国家对于教育拨款的分配将更精确,更好地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保障流动儿童的利益。

  教育部门显然对此次学籍统一寄予厚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使“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不过,这样的预言恐怕有些乐观。因为,在我国,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够高,而且在总的经费中,义务教育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少。这样看来,今后学籍统一后,国家拨给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均教育经费,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大的数字,这笔钱,显然还难以激发城市政府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动力。为了避免地方财政背上额外负担,它们会以“经济人”的理性,为流动儿童上学设置门槛。

  因此,要想让学籍统一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教育经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国家需要继续提高教育经费的总额,特别是中央财政应大幅度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目前教育经费地方承担比例过高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儿童流出量最大的地区。

  其次,中央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应更大程度向义务教育倾斜。此前,中央教育投入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和专项教育经费,在农村义务教育中,中央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最低时甚至不足总额的2%,当然义务教育免费后,这样的情况已有很大改善。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产品,国家对其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但义务教育是一个纯粹的公共产品,国家应负全责,因此给义务教育以更强大资金的支持理所当然。在日本和英国,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要占义务教育经常性投资的50%左右,所以我们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如果中央财政给流动儿童的人均教育经费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再加上流动人口对于地方的纳税贡献,那些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政府显然再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为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设立门槛,此时再辅以学籍的统一,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义务将能真正实现,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学籍管理 新京报 户籍所在地 准公共产品 义务教育 教育 国家 义务 学籍管理 京报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沙发
sfhsky 发表于 2007-9-23 09: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籍信息管理能带来教育公平吗

《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已于日前颁布,基于此建立的学籍管理方法不仅将使学生情况一目了然,还将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落到实处,使农民工子女就学更有保障。这意味着,依据学籍信息管理制度,每个适龄儿童,在全国任何地区的任何实施国家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可入校接受教育,(9月20日《广州日报》)

  来自全国少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2000多万流动儿童,这些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往往由于户籍等原因,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毫无疑问,实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对于改革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实现学校教育跨地区对接,保证每一个儿童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防止辍学,以及杜绝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拨付的误差,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理,实施学籍信息管理,2000多万流动儿童可在流入地选择学校,政府根据学籍信息保障学校的经费,这保障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但是,笔者担忧,如果不改变当前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以及各地升学机会差异过大等问题,基于学籍信息的学籍管理,会面临诸多现实阻力,可能难以顺利推进。

  一个事实是,现在在不少城市,为了减少中小学生的择校问题,政府出台“禁择令”,要求学生就近入学,而就近入学的依据是户籍所在地。在发布“禁择令”的同时,有的地区还希望从“出口”上来解决择校问题,比如,将重点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按初中学生人数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显然,由于这些政策的限制,非本学区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想凭借学籍信息管理政策在城市自由入学就没那么容易了。

  同时,在实施流动儿童教育中,除了有当地居民认为“外地孩子占有本地教育资源”的抱怨,还有一些人为设置的“壁垒”,包括各地教材不同、升学考试的要求不同、报名考试的条件不同,在外地求学的流动儿童,还得回本地去升学,可以想象,求学的学籍管理与升学的户籍管理,在未来很长时间中会并存,而这种并存关系,事实上,并没有从整体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学籍信息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配置。如果没有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学校之间的教育差异巨大,那么,择地、择校就无法避免,推行学籍信息制度,必然受到各种阻力;如果高等教育机会在各地配置比例悬殊,各地的高考升学率不同,尤其是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相去甚远,那么,高等教育升学机会的地方保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实施学籍信息管理,迈出了向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由于户籍所在地不同,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等不公平问题挑战的第一步,但能否突破长期来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学生求学、升学,以至未来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对法律所明确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全面实践,以及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的根本转变。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使用道具

藤椅
sfhsky 发表于 2007-9-23 09: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籍改革不应止于信息共享

学籍与户籍挂钩,这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每一个中国人,从入学的一刻起,他便拥有了一份与其户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籍。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籍与户籍挂钩,是城乡分治和资源紧缺之下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管理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根据户籍来配置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

  然而,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计划体制下的诸多制度越来越不合时宜,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剩下来的,其桎梏性也日益明显。事实证明,学籍与户籍挂钩,早已是弊端百出。最明显的弊端就是,随着频繁的人员流动,与户籍挂钩的学籍在管理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籍和户籍事实上的脱钩已经形成,但是,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却还在以户籍为标准,因此,容易造成教育经费在事实上的分配不平等。

  按照即将实行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今后和户籍脱钩后的学籍将完全随人走,而且,全国范围内还会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中小学生学籍数据库。学籍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学籍管理混乱的现状,而且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教育经费分配上的“吃空饷”现象。因此,这样的改革无疑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可是,这样的改革还只是较为肤浅的,因为,它的着眼点只是在于管理上的信息共享,而没有触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共享等深层次问题。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方面,大中城市集中了足够甚至富余的优势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和落后山区,不仅优势教育资源十分短缺,而且就连一般教育资源也难以保障。这种不均衡,通过学籍与户籍挂钩这一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最为直接的现象便是:劣势教育资源所在地的学生向优势教育资源所在地的流动,面临着学籍和户籍上的双重障碍,即便是有了开放的门槛,这个门槛也被高额的择校费给垫得高不可攀。由此可见,对于广大农村和落后山区的家庭来说,最实质化的学籍改革,并不止于学籍与户籍脱钩所带来的信息共享,他们所期盼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显然,学籍与户籍脱钩,实现学籍数据的信息共享仅仅是第一步,但是,我们决不应止于这一步。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使用道具

板凳
sfhsky 发表于 2007-9-23 09: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打破户籍羁绊学籍统一管理值得期待

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这种打破户籍羁绊,超越户籍管理的重大管理创新,非常值得期待。长期以来,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的学籍管理、及时就近入学和经费核拨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家长流动性大的中小学生,他们往往有学上、没学籍,在校不在册,严重影响了进一步求学。实践证明,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建立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学籍管理后,如果能够全国联网并实行全国统一的学号制度,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届时通过终身唯一的学号或身份证号码,无论学生在国内身处何地,在哪一所学校就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上网查询,学生转学、升学时,有关部门只要按照规定上网办理相关手续,及时更新资料,就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不仅方便了学籍管理,而且为各方减少了麻烦,节省了费用。

  其实,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现全国统一管理后,其积极作用远不止于此。它还可提供更准确地择校信息,为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控制和均衡教育资源提供重要参考。与此同时,还可有效掌握和控制日益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高考移民”问题,甚至对遏止“高考移民”能发挥釜底抽薪之功效。

  总之,中小学生学籍全国统一管理,可能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管理的“牛鼻子”,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许多相关难题,可谓一举多得,值得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希望各方协力加快这一进程,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使用道具

报纸
jianggenghua 发表于 2007-9-23 14: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部一个学籍统一管理就能指望农民工的孩子能就近入学?这也有点太一厢情愿了吧?我们能指望那些农民工的孩子真正能做到就近入学吗,一个统一学籍就能不用交么高昂的择校费了吗?就算是没有择校费,学校还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来阻止农民工的孩子上学,地方政府在某些时候也可能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教育部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5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