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fhsky
1369 1

无车日为何车水马龙 [推广有奖]

贵宾

冷月箫声

大师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1319254 个
通用积分
17587.0576
学术水平
381 点
热心指数
430 点
信用等级
314 点
经验
132684 点
帖子
4229
精华
18
在线时间
38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6
最后登录
2024-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密集居住在城市的中国人是最不需要买车的,是最有必要发展公共交通的,但我们却和自己居住的家园开了个大玩笑———怀着致富的理想把环境致残。

  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108个城市承诺参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已成为世界性的活动。在中国,虽然“无车日”活动从今年才大规模展开,但测算的数据还是令人鼓舞的: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从“轿车走进家庭”到“无车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人开始正视小汽车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给“车家”一记警钟:少数开车的人在污染大多数人呼吸的空气和头顶上的蓝天。

  不过,其他国家的“无车日”和中国的“无车日”所表现出的情景迥然:欧美发达国家的“无车日”活动期间,街道上的车真少了许多,只允许公交车通行的街道不会出现小汽车。而据《新京报》报道,“无车日”晚北京80路段拥堵,时速仅约20公里/小时。车流滚滚,城市的天空并没有蓝天白云起来。

  刨根究底,大概有三个因素:一是驾车者包括一些使用公车的官员们,还没有对公共环境产生深刻的焦虑,依然徘徊在勤于动嘴而懒于刹车、喜欢说而不自觉行动的状态,拥有小汽车更多地被看作“身份的象征”而非“污染源”;二是公共交通设施包括线路和车次,远未达到让居民感到乘公交比驾私车更便利、更划算、更舒适的程度,一些人即便心里想着要乘公交,但真正出门后还是走向小汽车;三是不少城市在发展城市道路的过程中,缩窄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人们想步行、骑自行车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个显著的差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在开展“无车日”的同时,制定了限制小汽车、提高能源税、改善公交、增加环保型汽车科研投资和绿色能源开发、保护绿地等政策,来保护环境,限制二氧化碳排量。而在中国很多城市,第一个“无车日”尝试后,并没有对小汽车的使用采取合理的限制措施,以致道路越来越拥堵。本来,密集居住在城市的中国人是最不需要买车的,是最有必要发展公共交通的,但我们却和自己居住的家园开了个大玩笑———怀着致富的理想把环境致残。

  对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中国来说,仅仅一个“无车日”实际上是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从政策上加大改革力度,比如提高燃油税、按排量大小确定路税、大量减少公车配备量,来限制小汽车的不合理使用;需要从科技上很下功夫,致力于发展环保型汽车,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给人们提供用起来便利、舒适的出行工具,让自行车回到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树立现代思维,活得简单些、单纯些,在蓝天白云和炫耀身份之间做出明智选择,为子孙后代多想着点。

  人类有了飞机还不够,还要大排量的汽车、跑车,天上的废气和地上的废气一经会合,便让大气层发烧,让格陵兰岛的冰川和喜马拉雅山的冰山如同得了红眼病一样不停地流泪,让城市的蓝天和星空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同时带出很多奇怪难治的病症。欧洲一些国家已在讨论到2040年能否把燃油汽车赶出街道和路面,我们是不是也该想得更远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无车日 喜马拉雅山 公共交通 能源开发 喜马拉雅 中国人 中国城市 交通事故 无车日 小汽车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沙发
sfhsky 发表于 2007-9-24 19: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后无车日,我们何去何从

9月22日,我国开展首届“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从各地反馈的信息看,无车日活动的确效果显著,比如在成都,广场像大年初一般清静,北京市空气质量勉强达标。那么,无车日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据媒体9月23日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汽车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2006年12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洲“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却指出,亚洲每年有53.7万人死于空气污染,而汽车尾气排放正是主要污染源。看来,由无车日带来的好效应,应该持续下去。

  但据9月23日《新京报》报道,由北京8家环保组织联合进行的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有78%的被访者认为北京市公交车十分拥挤。同一天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哈尔滨,目前乘坐公交车的人中有七成对公共交通现状不满意。这一结果让人忧虑。

  我们知道,推行无车日的初衷是,劝人少开车,要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如果公交车不能令人满意,谈何吸引力?更耐人寻味的是,北京作为推行公交优先的城市,政府虽投入了大量资金,公交票价也比较低廉,现在看来,仅仅票价低廉还不够,如果公交不能实现真正优先,交通拥堵就难以缓解,无车日的短暂意义便会迅速消隐。

  “后无车日”我们怎么办?一些国家的配套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据报道,在意大利米兰,每个月都有无车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政府规定无车日这天所有市内公共交通一律免票。在芬兰赫尔辛基,公共汽车公司对在无车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提供半价车票。韩国首都首尔积极限制政府用车,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按车牌号码尾数来禁止部分车辆进出政府机构。首尔市政府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推行一系列优惠措施,以鼓励市民减少使用车辆。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使市民心服口服,还有力地促使无车日精神持续下去。

  如何让无车日精神得到有效传承,如何直面汽车社会的诸多瓶颈难题,如何破解日益严重的环保、资源和交通困境,只有一天寿命的无车日显然不能承受其重。笔者认为,除了政府部门大力发展公交以外,除了政府部门率先垂范以外,我们还需要制定许多相关措施,这才能让公众自觉、乐意地少开车、不买车。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