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anzhiyun1992
1661 4

[学科前沿] 全国城镇工资水平不断上涨 [推广有奖]

  • 1关注
  • 6粉丝

讲师

7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301 个
通用积分
0.0776
学术水平
7 点
热心指数
19 点
信用等级
7 点
经验
14119 点
帖子
631
精华
0
在线时间
5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1
最后登录
2021-7-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万元,同比增长近12%。同期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2.8万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非私营单位。


在2012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工资水平仍然增长较快,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出台上调最低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也因为企业为了化解用工难而上调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固然可喜,但也给制造业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近一年来,不断有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传出搬迁到越南、柬埔寨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以其低廉的人工成本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新的代工基地。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将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担忧。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制造业一直难以摆脱品牌缺失、利润率低下等质疑,但中国制造业仍然为中国经济贡献了稳定的就业、税收以及出口贸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繁荣。


如今在工资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似乎大有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势头,长久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真的会因为工资成本上升而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吗?


事实上,相对发展程度高于中国的经济体,中国工人仍然相对便宜。据光大证券估算,以市场汇率折算,中国工人的工资仍不及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1/5。即使相对台湾和墨西哥,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也差了不少。但从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来说,中国并未与这些经济体拉开多大差距。因此,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相对收入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工人工资水平早已超过他们。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工人的工资就已经超越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目前是他们的三四倍。对这些国家而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带来的更高劳动生产率上面。就目前而言,中国制造业还未失去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并未与发达经济体拉开太大的差距。因此,中国更低的工人工资直接可转换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国家的工资水平已明显低于中国,但受限于这些国家偏弱的基础设施、国内市场、产业集群等制约因素,制造业还无法大规模向他们转移。


平均工资上涨是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标志之一,况且中国工资水平仍然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企业能够覆盖这部分成本。反而税费负担才是企业最大的经营压力,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对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推进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工资水平 经济增长放缓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工资 上涨

沙发
wlhyn0612 发表于 2013-5-22 16:16: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不错。。

使用道具

藤椅
eagle_wg 发表于 2013-5-24 14:45: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动成本来换取经济增长吧。

使用道具

板凳
bianzhiyun1992 发表于 2013-5-24 18:11: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agle_wg 发表于 2013-5-24 14:45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 ...
同意

使用道具

报纸
bianzhiyun1992 发表于 2013-5-24 18:11: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agle_wg 发表于 2013-5-24 14:45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 ...
同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4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