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senye
2001 2

[转帖]应当怎样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从日本和美国的教育决策说起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学科带头人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247 个
通用积分
39.7809
学术水平
28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29 点
经验
1783 点
帖子
1536
精华
3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29
最后登录
2022-12-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应当怎样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从日本和美国的教育决策说起
深圳福田区农园路深圳高级中学科研处 刘 伟2004年9月6日
最近,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一个“教育振兴计划”,据笔者所知,这是教育部出台的第二个“教育振兴计划”,在2000年,教育部也曾出台过这样一个计划。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台新的计划,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发展太快,旧的计划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年的计划缺乏远见,不能超前地考虑到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笔者认为,教育部这次出台的“教育振兴计划”很可能又是短命的,因为制定这个计划的方法就大成问题。

首先,一个国家的教育振兴绝不是教育部一个部的事情,也不应当由教育部单独来制定教育振兴计划,这种单独制定出来的计划也很难实施。看看从前教育部出台的各种计划、文件,有几个真正落实了?光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教育部就出台过几十个,但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原因就在于减轻学生负担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是教育部一个部根本解决不了的。

现在世界正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靠教育获得,所以,知识经济本质上是教育经济。今后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国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应当是重中之重,远比“两弹一星”之类的计划重要得多,它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今后还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制定教育振兴计划,应当是国家的最高战略,必须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出面并集中各个行业的精英来制定,教育部只应是一个执行部门。

我们来看看当年日本是怎样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

1868年日本建立了明治新政府,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新政府特别以天皇名义发布《五条誓文》,明确提出要“求知识于世界”。

新政府成立后仅仅三年,1871年12月,日本明治政府决定派遣“欧美使节团”到欧美国家考察。同年12月23日,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内阁顾问兼参议木户孝允、参议兼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和参议兼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的“欧美使节团”离开横滨前往美国。半年以后,转向欧洲,考察历时一年零九个月。

岩仓使团的此次出访几乎出动了当时日本新政府的所有主要成员,包括大藏、工部、外务、文部、司法和宫内省的官员51人,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中的两杰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可谓日本政府部门的全体出动。

使团共考察了英、法、比、荷、德、丹、意、奥、俄、瑞士、瑞典和美国等12个国家。这些西方国家有利于科学决策的议会民主制度;以蒸汽机为动力而不是以畜力为动力的快捷的火车,高效率的纺织机械;由奇妙的电瞬时传输的电报、电话;无坚不摧的炮船、枪弹之先进;学校分小学、中学、大学、工科、农科、矿科、文科、理科的齐全先进适用教育,使考察者“始惊,次醉、终狂”。

使团对当时的“文明中枢国” 英国印象特别深刻。自1872年9月28日起,大久保利通等人就巡览了英格兰、苏格兰许多地方。包括法院、监狱、学校、贸易公司、工厂、造船厂、钢铁厂。他们仔细观摩了造纸器械、毛织品、丝织品、银器、玻璃等。连煤矿、盐场以及古寺古城等也无所不至。他们每到一地,看见黑烟冲天,无不设有大小工厂。这使他们认识到英国富强的原因是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大久保利通一回到国内,就提出了要以英国为榜样的《有关殖产兴业的建议》。他说:“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

在德国,使团成员参观了克虏伯工厂和西门子电机制造厂以及兵营、大学、博物馆等。使团的木户孝允在1872年1月25日写给国内文部省官员的信中谈到,他们所经过的西方市井街道,间有所闻,与自己的想象并无特大差异,但是有关学校和工厂的情况,却“痴笔难尽”。他急切地说:“如果对后人子弟的行为,不予以格外重视,那么日本国家的保安是没有指望的。”“为了防范10年以后的弊病,只有兴办真正的学校。”他提醒日本国人:“我国今日之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我国今日的开化不是真正的开化。”他激励日本人:“日本人决非与今日欧美之人有异,唯在学与不学。”日本思想家、被称为“明治维新之父”的福泽谕吉认为,真正的文明开化,在于学习欧美近代科学精神,学习其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木户孝允认为,能够使日本国基牢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1872年(明治五年)8月2日,明治政府发出「学制公告书」,翌日文部省(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制」。「学制」采用法国中央集权制的学区制,全国共设立53760所小学。明治政府并对文部省发出以下指令:1、以小学为重点。2、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3、男女教育平等。4、严格考核学生的升级。5、大学、中学的教育先从重点中学开始。6、设立一、二所法商学校。7、校舍的兴建,宁可花较长时间,但施工品质一定要好。8、加速翻译事业等。文部省起用大量的留学生,并聘请外国顾问来协助制定「学制」。这些外国顾问以美籍人士最多。「学制」则以美国、法国为主,并参考其他欧洲国家的制度。虽然当时日本国民平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远远落后欧美各国,但明治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置于最优先地位,教育经费在各项国家预算支出中最多。经过短短十年左右时间,日本国民的识字率就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多,猛升到百分之九十多。明治初年,一个旅日德国医生贝立兹,对当时明治政府激烈的教育改革评论说:“我们欧洲经过五百年才达到的文化发展,日本国民只需要十年就达到了。这是文化革命,而不是文化发展。”日本学者桑原武夫更精辟地指出:“明治维新是个文化革命,而其成功的要因在于民众高度的读写能力。”文化要靠教育获得,明治维新从根本上说,其实是一场教育大革命。 

岩仓使团从1873年5月至9月先后回国。回国后,与使节团随行担任记录的久米邦武将把这次欧美考察的实录整理成书,标题为《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于1878年出版。该书中许多重要内容成为日本人的必修教育课程。岩仓使团大规模出使西方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日本敢于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特别是引进先进的教育制度,促进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亚洲强国。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北洋水师使清朝赔款又割让台湾,震惊了整个中国。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震憾了整个世界。

从当年日本的决策过程,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决策是在政府官员实地考察了欧美文明的整体状况后做出的。考察团不单单考察经济、科技,而是连政治、教育、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都统统纳入视野,一开始就把欧美文明视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来考察。特别重要的是,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都参与考察,都参与决策。他们通过切身体会看到了先进的文明是个什么样子,真正认识到了教育在国家强盛中的根本性作用,这样做出的教育决策才是全面的、实际的、高瞻远瞩的,也是可以借助政府各个部门的力量来推行的,因为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已经取得了一致的共识。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接受西方文明经过了偏重“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试图改良制度的“戊戌变法”、革新思想文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明显有一个从重视硬件逐渐过渡到重视软件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从1840年到1919年延续了几乎80年!直到1905年,我国才废除封建科举制度,现代教育才真正萌芽,这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65年!而日本明治政府上台第四年(1872年)就发出「学制公告书」,彻底改革日本教育,短短十年便大见成效。中日两相比较,关键就在于,清朝政府是把西方文明割裂看待,先重硬件,几十年后才发现软件更为关键,尤其认识不到教育的根本性作用,教育改革竟然放在最后考虑,清政府的短视真令人惊叹!我国近代以来,出国考察团不可谓不多,但像岩仓使团这样大规模、这样高规格、时间这样长、考察范围这样广、所到国家如此之多、见解如此深刻、对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如此之大的还没有过。清末朝廷派出的五大臣出洋考察,主要偏重在宪政方面,而且还是迫于国内形势的被动之举。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考察团往往偏于某一个行业,高规格综合性的考察团极少,时间也很短,大多是走马看花很难深入,考察结果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微乎其微。有些考察团根本就是出去游山玩水,回来后以一句“国外情况不符合中国国情”便可交差,让人怀疑这些考察者是真想学还是压根儿就不想学。

日本思想家如福泽谕吉等人的影响对政府决策也起了重大作用。我国特别缺乏思想家,尤其是教育思想家。不吸纳思想家的超前思考和先进观念,政府的一些决策便往往是短视和急功近利的。

日本的「学制公告书」由政府来发出,并对文部省直接发出指令,这充分说明了教育重大决策由政府主导,文部省(教育部)只是具体执行者的思路。而我国的教育振兴计划却由教育部做出,国务院批准发布,正好弄反了。现在教育问题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个重大问题,牵一发动全身。我国教育的许多问题都出在教育部门与科技、经济、文化等教育需求部门老死不相往来。社会已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教育部门却还是大一统的计划体制,极为缺乏市场意识,不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知道当今和未来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界成了一个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最后堡垒”。现在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一位北大毕业生竟声称自己是北大培养的“废物”,而社会上各行各业又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内容和方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教育决策的源头改起,应由国家最高权威部门主导,让政府各部门官员和科技、经济、文化等部门第一流的精英都参与教育决策,使教育决策系统成为一个眼光长远、综合性强、高度权威、与科技发展密切联系、对社会变化反应敏捷的机构。这个机构要有两个触角,一个触角伸向国内外科技、经济、文化等教育需求的第一线,迅速收集实践中的变化信息,弄清当今和未来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就需要在各个行业建立许多信息点,形成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另一个触角伸向国内外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随时吸纳他们的思想和观点,成为教育决策的理论指导。僵化封闭的教育部门自己关起门来做教育决策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日本明治政府大量启用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来帮助政府制定学制,而我国只是聘请了一些外籍教师参与具体的教学,对最根本的、影响最大的学制却不让外国专家参与,这又一次反映了我国教育界的封闭和短视,仍有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阴影作崇。教育只在战术层面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战略方面却极为封闭,这不是真正的开放,与全球化的时代格格不入。

日本明治政府发展教育首先以小学和师范为重点,而且要求校舍的兴建,宁可花较长时间,但施工品质一定要好。这是抓到了根本。小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小学老师更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却首先抓大学,大学一会儿扩招,一会儿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全国各地争建大学城,大量资金投到大学,大学里大楼越来越多,大师却越来越少。而小学教育却无人问津,许多小学破破烂烂,农村小学更是惨不忍睹,小学老师素质普遍低下。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后的结果,不但小学办不好,连大学也难以成为世界一流。

日本将岩仓使团欧美考察的实录整理成《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正式出版,把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日本人的必修教育课程。我国也曾出版过梁启超写的《欧游心影录》等考察见闻类的书,我国教育界却从没把这类书当做必修教育课程,可见日本教育界对国外见闻的高度重视。我国教材中山水游记到是不少,但是对国外先进事物的介绍和观感类文章却少之又少。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界对国外先进事物缺乏敏感,少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在最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界,自己都缺乏博采众国之长的学习精神,教育能不落后吗?

日本明治政府在国家还不富裕时,教育经费却在各项国家预算支出中最多。我国各级政府官员却总认为只有先富起来,才能扩大教育经费的比例,总把教育发展摆在靠后的地位,两相比较,识见的高下立现。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人又是怎样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展战略 教育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中日甲午战争 可持续发展 美国 决策 日本 战略

沙发
kesenye 发表于 2007-10-2 09: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岩仓使团的此次出访几乎出动了当时日本新政府的所有主要成员,包括大藏、工部、外务、文部、司法和宫内省的官员51人,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中的两杰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可谓日本政府部门的全体出动。半年以后,转向欧洲,考察历时一年零九个月。

“日本人决非与今日欧美之人有异,唯在学与不学。”日本思想家、被称为“明治维新之父”的福泽谕吉认为,真正的文明开化,在于学习欧美近代科学精神,学习其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木户孝允认为,能够使日本国基牢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

日本明治政府发展教育首先以小学和师范为重点,而且要求校舍的兴建,宁可花较长时间,但施工品质一定要好。这是抓到了根本。小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小学老师更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却首先抓大学,大学一会儿扩招,一会儿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全国各地争建大学城,大量资金投到大学,大学里大楼越来越多,大师却越来越少。而小学教育却无人问津,许多小学破破烂烂,农村小学更是惨不忍睹,小学老师素质普遍低下。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后的结果,不但小学办不好,连大学也难以成为世界一流。
向深圳福田区农园路深圳高级中学科研处 刘 伟老师深深鞠躬!!!师者:传道 授业 解惑,师者:不是流氓 商人 和误人子弟的刽子手

使用道具

藤椅
cycbb 发表于 2007-10-3 20: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母校的老师,支持一下。
很多人都发现这些问题了,办法没人有。不过这种启迪民智的文章广为传播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9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