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瑞士皇子
23105 23

[区域经济学] [转帖][原创]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分析透切,令我震撼~说的都有道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前班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0 点
帖子
1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31
最后登录
2015-6-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发表于 - 2005/05/27 : 19:47:11


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

                金心异

  珠三角整合的困惑

  珠三角一定要整合的呼声,是在1994年珠三角经济区规划不成功之后, 面临长三角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而越来越响亮,越来越为官民了解的。因而我们 有必要分析一下,导致珠三角整合强烈呼声的这两大背景。

  1994年前后,在谢非任广东省委书记、叶选平任广东省省长时,由广东 省决定进行的一次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当时主要主持此事的是广东省常 务副省长张高丽(后任深圳市委书记、山东省省长,现任山东省委书记),由广 东省计委牵头进行研究和论证。

  进行此一规划的原因,一是当时经济区的概念刚刚在国内传播,但区域经济 一体化这个概念还没有为国人所认知,广东省领导人较早地看到了区域经济一体 化的必要性,因而在全国率先提出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并在实体上进行发展规 划。当时划定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江门七市,及惠州、清 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地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经济意义上的珠三 角经济区;二是广东省划出这么一块区域,作为追赶东亚四小龙的样板,带动广 东省成为中国现代化先头部队。

  规划方案做了差不多两年之久,除了学术界及规划机构之外,相关各市的地 方政府也都参与进来,进行轰轰烈烈的讨论,一直到1996年,才出台一个相 互间妥协的规划方案。这个方案力图达到的目标里,至少包括了城市布局、产业 分工、交通规划、人口规划等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在这个规划里,总结出了一个后来有人称之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珠三角城市布局,那就是:以广州为中心,以深圳、 珠海为两个次中心,以其它若干个中等城市为支点的珠三角城市网。其后由于虎 门大桥建成通车,学术界又有人称之为“A 计划”,A 的顶点就是轴心城市广州, 广深和广珠为两条边,而虎门大桥则是中间那一杠。

  笔者之所以称这个规划“不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其一是这个“A ”字并没有清晰地竖起来,原因如下:首先广州并不能起到 真正的经济辐射作用,它本身还处在珠三角经济龙头城市香港的辐射之下,其产 业基础并没有雄厚到可以带动整个珠三角经济成长的地步,而整个八九十年代, 起这个作用的其实是香港;接下来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了,这个规划居然没有 将香港和澳门纳入进来,因为当时港澳都还未回归,尽管整个大珠三角在经济上 实质是一体化的,但由于政治因素,由广东省做的规划里边当然不能将港澳涵盖 进来,这使得这个规划的最大缺陷就表现出来了,这个经济区域真正的主角应该 是香港!而香港只在这个A 计划的其中一条边的终端!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这个A 字只存在于决策者的主观臆断里,而不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写照。如果我们 实事求是的话,就应该将身子站在香港中环的中银大厦楼顶往西北看,那样我们 看到的其实只是香港学术界口中的“珠江口湾区”或“香港湾区”;第三点就是, 这个A 字的两条边其实是不平衡的,因为左边的那条边明显地暗淡,而右边的那 条边却越来越浓重。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东边的基本点深圳在整个九 十年代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而西边的基本点珠海则陷入了徘徊,与深圳的高速 发展相比,珠海相形见绌。

  到2002年底时,深圳的GDP 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珠海还在五 六百亿左右。如果我们将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并称为西岸、将深圳、东莞、 惠州(惠州市只有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县归入了珠三角经济区)并称为东岸的 话,在八十年代两地经济规模还不相上下(当时两边都以家电为主导产业,只不 过东边是黑色家电,西边是白色家电,因而有“东黑西白”之说),但到九十年 代末期,东岸的IT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两岸出现了“东强西弱”的严重失衡,如 以2002年论,东岸三市的GDP 加起来近3500亿,而西岸四市加起来只有 2500亿左右,可是西岸四市的面积加起来可能是东岸的一倍左右。失衡的东 西两边使得这个A 字看起来更加不现实。

  笔者说这个计划不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产业分工计划差不多都落了空。 由于是计委牵头,而计划是管投资和产业的,按理说对产业整合应该有一套,但 是,尽管方案已是各个地市妥协的结果,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打算认真去执行这 个它们本已认可的方案,尤其是那些实力强劲的大城市。

  在后来人们拿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时,最常拿来说事的主要有几个例子:一 个是机场,在大珠三角区域内有香港、广州、深圳、珠海、澳门五个大型机场和 佛山、惠州两个军民两用机场,至少有一两个机场被人们认为是重复建设;一个 是港口,深圳港据说是对香港港口形成了巨大冲击,而广州在此之后仍不理不睬 地启动其“南沙大港”计划,东莞也不甘示弱地要斥巨资建设虎门港,在两侧, 珠海港和惠州港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不能成为华南大港。

  再有一个例子是高新技术产业,因为所有珠三角城市的主导产业在九十年代 中后期之后都定位在了高新技术产业,深圳要搞IC产业,珠海也要搞,东莞、广 州也要搞,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大学城,除广州外,深圳、珠海、东莞都有自己 的大学城计划。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互不服气,没有合力。”

  让我们先承认这一结果(在后边的论述中,笔者并不太承认“珠三角比长三 角缺乏协作精神”这一说法),并先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广东省政府并不是一个强势政府。其实规划者们在方案做出之后就明 确地表示了对规划能否落实的担心,因而许多人建议在珠三角十个城市之上设立 一个超行政权力的机构,来监督和促进规划的落实,然而这个建议不可能被采纳, 首先它在省和市之间又设了一级行政权力层,这可能是违宪的,估计很难得到中 央的批准;其次这十个城市已是广东全省约21个城市的一半左右,如果需要一 个超乎十个城市之上的行政机构的话,那么广东省政府正是这个角色呀?为什么 省政府不能承担这个角色?提出此建议的人本身就是对广东省政府信心不足。那 也正是事情的根本所在。

  广东经济在八九十年代的飞跃本身就是中央向地方放权的结果,而珠三角经 济的快速发展,也正是省里向各市放权的结果。笃信“简政放权”的广东人不太 喜欢北方的集权式思维,这也正是广东人自豪的“市场化”的表现。因而在近2 0年中,广东省政府一直就不太干预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话说回来,就是在确 实需要它干预的时候,它也不能得心应手地发挥作用,因为它有心无力。

  一般来说,政府最得力的管制手段无非有二,一是管人,也就是管官,二是 管钱,也就是财政资源的支配。管官的话,在珠三角经济区十个城市里边,至少 有深圳、广州、珠海三个城市的主要领导人,是要由中央来直接决定的,广东省 的发言权不太大,而这三个城市正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端点城市,一般 说来,在人们眼里最爱搞重复建设的也是这几个城市。管钱的话,在广东省的投 资结构中,财政投资从来都不是主旋律,各个城市眼睛盯着的是吸引外资,所谓 “招商引资”是也,其中外资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香港(90年代中期之后加上 一个台湾),香港才是它们仰望的大乳头,而省政府并不是。胸部平平的省政府 当然也就指挥不动各个城市了。

  “有奶就是娘”的各个城市分别去找自己的奶头,吸到嘴里就是自己的,当 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协作了。

  其次,在整个八九十年代,整个珠三角的经济都处在一个腾飞前打基础的准 备阶段,直到今天,能够称得上是开始起飞的城市恐怕也只有广州和深圳两个。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承接香港和台湾的产业转移,在承接过程中,有竞争并不是 坏事情,因为有竞争,所以各地都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招商引资的能力,提高自 己的竞争力,总体上,整个珠三角的投资环境都得到了改善。举例来说,深圳、 东莞、惠州三个城市都拚命吸引IT企业,结果整个珠江口东岸的IT产业蛋糕就做 大了,完善了产业链,结果形成了全球最大的IT制造业基地。

  在这个阶段完成之后的产业升级阶段,才更需要协作,而这个阶段其实就是 1998年以后的这几年。而这几年珠三角也正在认真地讨论整合的问题,整合 毕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而现在就过度地指责珠三角缺乏协作精神其实是不公 平的。再次,这个A 计划中的最重大缺陷就是没有考虑香港和澳门因素,可是香 港毕竟是这个经济区的发展极,不考虑香港,就注定了这个规划是要失败的。

  在众多“扬长抑珠”的论调中,笔者唯一承认的一点就是,长三角有一个天 定的龙头城市上海,因而导致长幼尊卑有序,而珠三角缺乏一个领袖,结果是谁 也不服谁。珠三角的龙头之争损害了珠三角的整合进程。(在后边的论述中,笔 者要指出,这并不是珠三角自己的错。)

  笔者曾多次指出:“香港、深圳、广州,这三个城市处在珠三角城市群的领 导层,所谓龙头之争,无非是针对这三个城市而言。而此三个城市对龙头之争的 心态的微妙之处在于:香港觉得——我们香港再沦落,也不至于连珠三角的龙头 城市都当不了吧,我们肯以国际大都市(在当今中国,真正称得上是国际大都市 的,也只有香港一个城市罢了)之尊,纡尊降贵来做珠三角的龙头,已经很不好 意思了,你们还有什么异议?但是广州人似乎并不买这个帐,广州觉得自己才是 中心,我们是广东省的省会嘛,是华南的中心城市嘛,是北京—上海—广州金三 角架构中的一角嘛,珠三角只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广州当然是珠三角的中心啦; 至于深圳嘛,它似乎还没有忘乎所以到以为自己才是珠三角经济区龙头的地步, 但让深圳人承认广州就是龙头,似乎却不太情愿,因为深圳觉得只有香港才配做 老大。”

  香港当然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除了广州人。说 句实在话,导致广州人目前这种心态的,1994年规划是其中一个主因。正是 这个A 计划,加重了广州人的老大心态,而且正是这个A 计划对珠三角交通网络 的规划,为广州的老大心态提供了资本。

  因为这个交通网的规划是以广州为中心来思考的。因为那时不大考虑香港。 1994年规划的失利,使得人们在讨论珠三角整合时,先入为主就有了一种挫 折感,尤其是在面临长三角在1998年之后的崛起时,这种挫折感就更被加强 了。

  “上海造神运动”与“妖魔化珠三角”运动

  首先我们不否认,至少在国际投资者看来,1998年之后的五年是上海在 国际上大放异彩的五年,或者说,1992年之后的十年是上海在中国重新崛起 的十年。那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崛起过程的最大推动力是什么?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两股动力分别是:其一,中央政府及民间对上海“中国 经济龙头城市”形象的极力塑造;其二,台湾IT产业对上海的热捧,以及跨国 公司对上海旧梦的依恋心态。对这两方面,笔者将展开论述。

  对于第一股动力,可以继续分解来说。

  上海比广东到底多了什么?笔者只认可两点:一,三十年代十里洋场及远东 最大工商业城市的旧梦;二,计划经济三十年作为中国经济首都在全国人民心目 中的神圣地位。这两者都是城市形象方面的。

  然而在90年代之后,中央政府——在此影响下是全国人民,对上海重新进 行了包装,上海被定位中国经济的龙头——中国的商业之都、中国乃至东亚的金 融中心、航运中心。事实上,在中国及全球展开了一场“上海造神运动”。这一 场“造神运动”对整个中国也是有好处的,对于吸引外资(其中在二十世纪九十 年代下半叶重点是台湾资本)进入中国很有帮助,但是不幸的是,与“上海造神 运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一场“妖魔化珠三角运动”,这对大珠三角地区的国际 及国内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抬此为什么非要抑彼?这正是中国人典型的一极 化思维在作怪。

  说句老实话,计划经济30年之所以将上海定位为中国的经济首都,其原因 正是二三十年代上海奠定了雄厚的工商业基础。而计划经济更加重了这一基础, 因为在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魔手下,集全国之力支援上海,使得上海的龙头形象 更为稳固,并且从此在国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笔者从心底里深信,90年代 初期□□□声称“后悔没有开放上海”正是此一思维的表现,而媒体界所谓“广 东开放只是开了一扇窗,而上海开放才是龙抬头”也是此一固定印象的延伸。

  首先笔者并不承认所谓“上海居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它的天然区位优势” 一说,也不相信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就比珠江入海口的香港在全国的大棋盘上更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能。

  虽然长江才是中国第一大河,而珠江只是第四大河,而且长江流域面积远比 珠江流域为大,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在内河航运已越来越不重要的现代, 水系并不是形成一个经济区域的核心条件。长江沿江各省一直是中国最为富庶的 地区,但是近五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虽然当局一再催谷,但是并不曾 形成一个实际意义上的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武汉-南昌-长沙经济圈及 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太紧密。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或环渤海湾经济 圈,其形成的要素都不是水系,而是一个大海港和它周边的港口群,以及由港口 伸向内陆的高速公路及铁路,在每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圈,都有一个枢纽航空港。 最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和机场!前者是货流的核心件,后者是客流的核心件。

  因此强调“龙抬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中国人太笃信“龙”这个图 腾了。

  上海居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这个中点就确保了它的经济 腹地大过香港吗?说句实在话,经济腹地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虚幻,它就是一 个金融辐射区域及物流集散区域。金融辐射区域可能取决于机场,而物流集散区 域可能取决于外贸港口,前者对处于海岸线的什么地点并不敏感,而后者,也跟 海岸线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该外贸港口距国际海运干线的远近。对于上海来说, 有意义的经济腹地其实就是江浙皖赣,而对于香港来说,最有价值的经济腹地也 不过是粤闽湘桂赣等几省。

  无论机场还是港口,香港相对于上海来说其优势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可见 的将来,上海也不见得超过到哪里去。但是现状而言,上海的主要腹地江苏和浙 江省都已充分地开发了,并且上海与其腹地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十分发达,而 香港的主要腹地却只开发了广东一个省,更要命的是,香港与福建、江西、湖南、 广西都没有高速公路联结!因为中国政府发现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作用,是自19 98年朱鎔基主政之后,而从那时起中国构筑高速公路网的进度,到现在为止还 没有到打通粤省与临省之间断头路的时候,可是深圳到香港的公路,却还有一个 关口阻隔着!这些都严重限制了香港作用的发挥。这些还都仅限于制造业而言。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同时批驳前述那两个观点。以美国经济为例,其经济的核 心区域及龙头城市,并不在美国最大水系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反而是在其国土 东北一隅的哈得逊河入海口!而其新经济的基地,也是在其西海岸北端的硅谷地 区!

  因而,上海并不因其区位优势就必然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中心的封 诰系人为的成分,1992年以来的十年就是加封的重要历史过程。

  那么我们来分析,在1992年时,中国真的只有一个城市——上海能够承 担起中国经济龙头城市这重大历史使命吗?

  在1992年时,香港的经济规模(GDP)已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而上海仅有不足2000亿左右。在当时,是香港为全中国提供投资、融资服务, 而不是上海,直到20世纪末,香港资本仍是中国累计吸收外资的第一位来源地。 应该说,直到世纪末,香港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发动机,哪怕是在199 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受到重创之后。

  有人说,香港经济偏重服务业而制造业较弱,有人说,香港制造业偏重于轻 薄短小的轻工业而没有什么重化工业,相反,上海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

  好吧,上海重化工业的代表是这些吧:钢铁、石化、汽车、造船……

  钢铁属于原材料工业,其产业链并不是很长,在中国的铁矿石质量较次的情 况下,只要有资金实力,在任何一个大海港附近都可以兴建起一个超大的钢铁厂, 进口铁矿石,进行冶炼加工。中国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质量,哪怕是最好的宝钢, 在国际上也落后了好些年,而国际上最重要的跨国巨头,并不被允许进入中国投 资设厂,如果允许的话,并不是很难就可以在汕头或惠州兴建一个超大钢铁企业。 而国内的钢铁工业布点,除了上海外,都是靠近铁矿石产地的。上海则是中央计 划经济配置资源的产物。

  石化或汽车,我们在国际上也十分落后,以这样落后的产业基础,有什么可 以夸耀的呢?有什么可以依恃的呢?我们可以说,以1992年之时上海的那点 重化工业基础,说是破铜烂铁也不为过,在国际竞争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有人说,哪怕那些生产线和厂房没有什么意义,可是这庞大的产业工人和技 术专才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吧?诚然这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流动的啊, 要不然,就无法理解中海壳牌为什么要放在惠州了。

  直到今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产业,看来看去,还真就是香港和 台湾转移到内地的这些轻工制造业及IT制造业,是这些在为中国换取外汇,而 不是上海的钢铁或汽车(上海大众或通用都是引进外资的结果)。

  那么,是什么在1992年以来的十年,决定了中央政府主观上确定以上海 为中国的龙头城市和经济发动机,而不是香港呢?

  是行政上的那条线!是人们思维上的那条线!1997年之前,那条线是边 境线,1997年之后,那条线是边界线,在那条线的两侧,是不同的海关区。 虽然香港回归中国了,可是它还是独立的经济体,中国在统计所有的经济数据时, 是不会把香港算在内的。朱老板说得很清楚,他从来没有把香港那个口袋里的钱 当成自己口袋里的钱。

  从行政区划来说这是对的,从关税区来说这是对的,从经济体来说这也是对 的。可是,从经济一体化来说,从经济辐射力来说,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来 说,把香港算出去是不对的。从前者推出后者是人们思维的误区。香港虽然不是 中国关税区的一部分,但是它仍可以充当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而不必重新打造 一个。

  然而那条线左右了人们的思维,从中央政府到广东省政府,从知识界到民众。

  即便是要打造上海,也完全可以认定中国有两个发动机而不是一个,也完全 可以宣扬说,香港和上海是中国的双龙头。然而有意无意地,在1992年之后 的十年里,中国政府并没有向国际上强调这一点(只强调香港的桥头堡作用而没 有强调龙头作用,怕冲淡主题),而是有意无意地为“上海造神”运动推波助澜。

  我们不能否认这十年中央政府是向上海倾斜的。这倾斜体现在,强调上海中 国商业中心的角色,强调上海金融中心的角色,强调上海中国航运中心的角色。 当没有同时强调香港时,人们就会认为上海是唯一。对于这些“强调”的具体事 实,大家随处可见,笔者也就不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央 政府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介上海,全力塑造了上海——中国未来所寄的形象。这 便是这五年“上海造神运动”的其中一个主要根由。

  应该说,这种强调,是一些跨国公司将其地区总部从香港搬往上海的主要诱 因,它们被画的饼迷惑了,对上海的美好预期促使它们蜂涌而入上海。

  但是跨国公司还是理性的。我们可以看到,迄今为止,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的跨国公司仍然没有在香港的多,如果香港的经济并不会继续溃败下去的话,如 果香港的中国经济龙头角色并不会被中央政府进一步淡化的话,可以肯定,香港 至少可以确保与上海平分秋色。

  至于实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笔者相信,不论是看好中国内地的庞大市场的 全球企业,还是看好中国内地加工厂角色的全球企业,它们都不会只偏爱上海一 地,而是会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分别布点,也许先布了东面的点,但早晚会布南面、 北面或西面的点。而全球企业往中国大陆集中的步伐才刚刚开始,跨国公司投资 中国的步骤迄今为止仍是试探性质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 以上的项目仍是廖若晨星,这和他们已在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或新加坡进行 的投资都无法相比,高潮远未到来。

  当人们截取这刚开始的一段来看时,当然只看到了上海的独占鳌头。因此, 只能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序曲成为了国内“上海造神运动”的一个证据而已。

  真正不遗余力地为“上海造神运动”添油加醋的是台湾人。

  我们知道,在1997年之前,中国吸引外资的最闪亮的主角是香港资本,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时间,香港将其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搬到了内地,虽然广东占 了六成以上,但其它部分也散布在全国各地。在1992年之后,台湾资本开始 慢慢渗入内地,尤其是其最有竞争力的IT产业,在2000年之前,在大陆的 投资以广东地区为主,其中东莞最为集中。

  但是台资真正大规模地进入大陆,却是在2000年开始!之后的两三年里, 台湾资本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明星,而这次的台资流向却主要是上海和苏州地区, 其中以苏州最为集中。

  2000年之前进入广东的IT制造业,主要是台式电脑的整个产业链,而 2000年之后的进入上海、苏州的IT制造业,却主要是更高技术含量的笔记 本制造业和IC产业,而这些才是台湾IT制造业的精华所在。

  台湾IT制造业为什么在2000年之后忽然发现了上海?这真是一个千古 之谜,对这个谜的剖析有各式各样,但笔者最不相信的是珠三角不比长三角更有 前途这一说法,某种程度上也不赞同“在珠三角设厂为外销,在长三角设厂为内 销”这种说法。

  可以肯定,台湾人的涌向上海,深深地受到了中国大陆“上海造神运动”的 影响,2000年以来这三年,正是“上海造神运动”达到高潮的几年,这是大 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影响了台湾人的北进运动的两大主因,一个是文化 上的,台湾人的“上海崇拜”情结,一个是经济上的,广东省这几年对走私的严 厉打击。其它一些小的因素也有,诸如台湾人的群聚意识啦、新加坡人搞的苏州 工业园区太有吸引力啦、长三角的技工优势啦之类的。

  1998-1999年,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先后几次去东莞调查台资I T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好些台湾老板聊天时,他们都谈到令他们人心惶惶的“海 关打私运动”。在那几年里,广东沿海地区先后查处了珠海海关、深圳海关、湛 江海关的腐败大案及惠州走私案,这极大地震慑了广东沿海的海关机构,迫使他 们实行严厉的打击措施。

  了解产业内情的人士都知道,无论是家电产业,还是电脑产业,核心部件的 走私进口几乎成为他们赚取利润的一大法宝。打私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赢利 能力。这正是当时台资逃离东莞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关注中国新闻的人们可以发现,这十几年来,全国打私或海关腐败案此起彼 伏,可是有一个现象是,在全部的海岸线上,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广西都 出过大案,可是江浙沪却从没有出过。

  是江浙沪的人民从不爱好走私吗?笔者打死也不信,都是物欲横流的中国人 民呀。

  笔者相信,此一因素至少影响了台湾笔记本制造业群聚上海、苏州。

  当然,笔者愿意相信,台湾人的“到上海去”更多地是出于文化意义上的 “上海崇拜”。

  台湾人是暴发户,暴发户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对于贵族遗老遗少特别仰视而对 平民少年特别俯视。上海是贵族文化,而广东是平民文化,因此,在台湾人的心 目中,全中国只有一个城市——上海可以令他们仰视,所以他们特别崇拜上海, 觉得在上海生活就象土财主进了城一样。这种心态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旧梦对台湾 文化留下的烙印,当然,也有上海服务业发达的原因。所以才有20万台湾人移 居上海。

  他们要住在上海,又要赚钱,所以把厂设在离上海最近的苏州辖区——昆山 市。

  而台湾人又喜欢吵吵囔囔的,声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进军大上海,所以在华 人媒体世界大肆宣扬,帮“上海造神运动”添上最旺的一把柴火。

  “上海造神运动”当然还包括了大肆唱好长三角,包括媒体近两年来对浙江 经济近乎炒作式的赞美,共同为上海经济圈塑造形象。笔者承认,浙江的经济质 量确实在全国都算得上是最好的之一,但是上海和苏南地区却不见得就有那么完 美。

  以苏州为例,笔者近几年曾两次去苏州采访,每次都呆了一周以上,眼睁睁 地看着媒体或当局如何把并不那么好的东西吹到了天上去。苏州经济在90年代 中期之前可能是国内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国有企业、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和外 资企业呈三足鼎立之势,然而就在九十年代中期,苏州地区的国企与全国其它地 区的一样日渐式微,而苏南乡镇企业也找不到出路,到1998- 1999年前 后时,苏州经济已变成了外资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到今日为止,苏州经济 可以说完全靠以台资为主的三资企业撑着,本来很健康的经济体,事实上已变得 不健康——无论如何,完全靠外资企业支撑经济并不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情,笔者 对此十分忧虑,并曾在《南方周末》上撰文《苏州,另一个东莞?》指出苏州经 济事实上已与靠外资支撑的东莞经济同质化。这不是中国的未来。

  现在苏州经济基本上靠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和吴江的开发区 在支撑,其中真正对跨国公司有吸引力的就是原由新加坡人开创的苏州工业园区。 现在苏州人或中国人把这个园区的成功吹到了天上,可是笔者一直很质疑的是, 为什么对同一个园区,中方和新方的结论为何如此不同?

  1999年笔者造访苏州工业园区时,除了与中方的一些负责人交谈外,重 点去找了新方的一些负责人以及学术界。事实上,对于这个国家合作项目,新加 坡方面,从园区的新方领导人到园区的始作俑者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都为这 个项目感到沮丧,认为它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然而中方从地方领导人到中央领 导,却都异口同声地说它是巨大的成功。这有政治及外交的需要,然而媒体却把 政治及外交的表演当真了,纷纷给予不吝的赞美,结果是,说着说着,这“成功” 居然就变成真的了。说到最后,连新加坡人也弄不清楚这个园区到底是“新加坡 人的失败案例”还是“新加坡人的伟大成功”了。笔者近几年来基本上是每天必 在网上看新加坡《联合早报》,就眼见了这个有趣的变化,最初该报上总是对这 个项目的失望或反思之类的东西,到最后新加坡很惊异地看着中方赞美它的成功, 惊异之后,可能是心想好人不做白不做吧,也跟着赞美它的伟大成功了。

  上海经济是健康的吗?最近五六年人们在讴歌上海的时候,很少有人去冷静 地分析这个问题,直到去年全国人民对房地产泡沫的大讨论,才有人去想这个问 题:上海经济是健康的吗?我想“红顶之城”那篇文章也许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 题。

  笔者认为,上海经济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出了问题:起吊机经济,房地产泡 沫,金融业混乱,国企困难以及导致的就业压力,贫富急剧分化(上海普通市民 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严重依赖外资拉动,民营产业事实上受到抑制, 工商业运营成本迅速抬高造成的城市竞争力下降。从这几个方面看来,上海经济 质量确实比深圳好不到哪里去。上海经济这几年的过热很可能是一个大泡沫,而 这个大泡沫是由热钱鼓吹起来的,是由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幻象,而相关的利益 群体(包括最高决策层)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戳穿这个泡沫。

  以房地产和金融这两个上海的支柱产业来说,可以说最为表现了上海的经济 泡沫化。金融业,为了维持上海“金融中心”的梦想,中央给了上海许多金融创 新的特权,这至少包括:深交所停发新股而使上海获得垄断优势,黄金交易所不 设在黄金制造业占了全国七成以上的深圳而设在上海,国家的外汇、国债交易中 心都放在上海,金融期货,全国好几个城市都争这个东西而中央毫不犹豫地就决 定给上海(由于各种原因,指数期货到现在也还没有出来),银行业的几乎所有 创新都只允许上海搞,许多创新是由深圳最先提出来的,也只让上海搞,逼不得 已的话只好把深圳也算一个。

  可是没有人知道上海金融业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媒体不能报道,所以盖 子紧紧地捂着。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地区查办了多个金融大案,广 东国投案更是沉重打击了广东经济,然而十年了,上海却基本上未有金融大案传 出(327国债事件那是在全国人民眼皮子底下,都睁大眼睛看着呢,不办不行 了),这次周正毅案总算揭开了冰山一角,而网上流传的最近朱镕基在上海的 “两次痛哭”让人隐约可以想到问题的严重性。

  房地产泡沫,到底全国哪个城市最严重?诚然深圳的房地产确实有很过热的 迹象,尤其是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房地产思维”,最终可能会害苦深圳经济,但 是比起上海的地产泡沫来,深圳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深圳人买房子绝大部 分是为了自住,有实际的需求在,而上海人买房子却六成以上是为了炒楼或出租!

  笔者想要公允地说,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其经济都在高速增长,但 时,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各自的问题可能不同,但存在问题这一点上则肯定是相 同的。可是为什么在全国人心中,长三角是蓬勃向上的,而珠三角却是郁郁向下 的?

  这只能让人觉得,与“上海造神运动”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个“妖魔化珠三 角运动”。

  “妖魔化珠三角运动”主要有几个论调:其一,唱好上海,唱衰香港;其二, 认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而珠三角各自为政;其三,长三角才是中国的未来, 珠三角正在丧失竞争力,深圳没有希望。接下来笔者将分别分析这几个方面。

  诚然,香港正面临最近20年从未遇过的困难,从1998年之后,香港就 没有好日子过,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香港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使得香港的两大支 柱产业都灰头灰脸的,造就了香港一大批负资产人士,社会积怨为政治运动提供 土壤,于是在沙士肆虐后香港人就为二十三条立法搞得满城风雨的,香港回归后 真是多灾多难啊。

  这五年的香港与上海真是命运迥异!一个大红大紫,一个沦落潦倒,以至于 香港人都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在上海面前自惭形秽。这两年笔者觉得中国的两大 龙头城市都有点变态,分别有一个成语概括:上海人“妄自尊大”,香港人“妄 自菲薄”。在香港人妄自菲薄的同时,国内媒体也掀起了唱衰香港的热潮,在媒 体的影响下,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将这句话胡乱喷来喷去:香港不行了!香港是 珠三角的龙头城市,唱衰香港,自然的结果就是唱衰珠三角,香港都不行了,珠 三角还能好到哪里去?他们的逻辑就是这样。

  香港到底还行不行了?要回答这一问题,关键之处是作一个判断:香港经济 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还是不可能解决的?如果是可以解决的, 那自然会雨过天青,如果是不可以解决的,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那么香港是会迅 速凋谢呢,还是象日本那样不咸不淡地死撑下去?笔者首先要做的一个判断是: 香港不可能迅速凋谢!纵观世界上的城市或地区,迅速凋谢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其一,战火或重大灾难毁灭了城市;其二,严重资源依赖型的城市在资源枯竭之 后衰落。还有一种情形会对城市造成沉重打击,比如在历史性的产业革命发生之 后,传统的产业城市会衰落(但是迄今为止,这种衰落也似乎没有以“迅速凋谢” 的形式表现过,而自强不息对产业进行升级的例子倒是比比皆是)。笔者要断言 的是,香港这三种情形都不符合。

  前两点大家容易理解,第三点,为何也不是呢?因为香港的产业并不是落后 的产业:无论是金融业,物流业,还是其它服务业,香港产业仍代表了中国中心 城市产业升级的方向。

  这一问题后边再作详述。

  如果象日本那样,那就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经济现在仍是全 球第二大经济体,仍然要中国至少追个十年二十年也追不上。当然香港的产业结 构与日本不大相同,可能不必一概而论,但是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香港同样可 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经济陷入停滞不前或低增长,但是其能量依然在。

  那么我们再来解决这一个问题:香港会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象日本那样陷 入停滞吗?笔者觉得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最主要的依据其一是:香港经 济体相对于日本经济体来说,要精致得多,也就是说,规模小。俗话说,“船小 好调头”,日本经济的困难现在已经到了外力难以撬动的地步,自己来撬动,也 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慢慢康复,而香港不同,再严重的问题,足够大力的撬 动就可以扭转过来;其二是,香港恰恰会幸运地得到这种外力,因为中国政府在 政治上有义务维持香港经济的活力,而中国政府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其三是, 即使中国政府不那么下力气救港,但只要中国经济持续繁荣,香港自己的生命力 和竞争力也完全可以自救,因为香港是全球最著名的自由港,也是弗里德曼所称 的“自由主义经济的典范”,其市场经济制度的活力不会让香港死掉,而至少从 现在看,香港的这一制度基础并未受到大的损坏。

  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个答案了:香港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是会得到解决 的。其实中央政府领导人也一再讲过同样的这句话,然而居然大部分人(包括香 港人和大陆人)将这句话当作了官话,而不知道这句话是可以经受严密的逻辑推 敲的。

  我们看看香港遇到困难到底是什么,从微观上看,其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的 后遗症,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的中产阶 级受到沉重打击,许多人变成了负资产人士;其二是,制造业北移造成香港产业 的空心化,而原订的产业升级方案——向高科技产业转型难以较快地完成;还有 什么?营商成本过高?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了。从宏观上看,香港的问题其实只 有一个:城市定位问题。

  我们先来讨论微观问题。房地产泡沫破灭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随着经济景 气的恢复,伤痕会很快地结成疤。在国内也有几个城市陷入过房地产泡沫破灭的 痛苦,比如北海、海口和惠州,但是这北海和海口是除了房地产泡沫之外什么也 没有,所以它们至今还在痛苦。惠州就不同,除了房地产泡沫,惠州还有以TCL 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还有中海壳牌,所以经过几年痛苦的转型,惠州现在已 基本上走出了地产泡沫破灭的阴影,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香港呢?香港 也不是只有房地产泡沫,香港还有发达的金融体系,还有发达而且庞大的现代物 流业,至于它的制造业,是不是真的就空心化了,我们接着就讨论这个问题。

  香港的大约8万多家制造工厂北移到了大陆,其中53000多家在广东的 珠三角地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香港产业的空心化问题。笔者要提出两个问题, 一,空心化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二,香港的制造业放在珠三角算不算真正的空心 化?

  首先,产业空心化之后,要看这个城市如何转型,是变成一个纯消费城市, 还是变成一个为腹地提供服务的城市,只要是后者,那么产业空心化就不是一个 大问题,因为那只是经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而已。而香港的制造业 空心化结果其实也就是这个状况,只不过在CEPA出台之前,香港为珠三角提供服 务受到了阻隔罢了。

  其次,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的制造业北迁到珠三角,严格意义上可能不能 说是空心化,因为随着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形成,香港与珠三角的关系,已类似于 都市核心与郊区的关系。打个比方说,深圳的制造业大都生存在龙岗和宝安两个 郊区,那么对于关内的主城区来说,这叫不叫空心化?也叫,但是这对深圳来说 有什么损害呢?香港的制造业分布在珠三角的话,如果香港为珠三角提供服务不 受阻隔,那么对香港会有什么损害呢?只有象台湾那样,如果台湾把其主要的制 造业全部迁来大陆的话,而台湾服务业很难直接为大陆提供服务,那才叫产业的 空心化。如果香港将其产业大都扩散到珠三角(最多到广东及闽赣湘桂琼等华南 地区),而不是撒胡椒面一样撒到整个中国大陆,那么,香港和珠三角之间就形 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关系,这对香港不但没有损害,相反是长久繁荣的保证。一方 面来说,香港这些产业产生的利润,最终会回流到香港来,形成财富的积累,另 一方面来说,香港这些产业和服务扩散会促进整个珠三角(最终是华南)的经济 繁荣,而这种繁荣下人民的财富最终会通过香港与珠三角的产业分工、通过珠三 角人民在自己的龙头城市香港的消费,而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

  须知,只在就近地区的居民才会频繁地到香港来消费,而西南、西北、华北、 东北甚至华东地区的居民到香港来消费的概率就小得多——最多是旅游消费。如 果形成香港与珠三角的这种关系,香港对产业空心化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所以,归根到底,香港目前的问题还是一个城市定位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 解决了,那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董建华政府之所以失败,就失败在这个方面。

  香港最高层次的定位是亚洲之都,这个定位没有错。问题在于,亚洲之都这 个定位要落实在下一个层面上,即,你是哪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东京是国际 大都会,是因为东京是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中心,东京牛逼不是因 为自己牛逼,而是因为日本经济的重要性;新加坡是国际大都会,是因为新加坡 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商业中心,而且新加坡本身也有很强的制 造业实力,新加坡牛逼不是因为自己牛逼,而是因为东盟这个全球增长最快之一 的经济体牛逼。香港是国际大都会,是因为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末,香港 是整个中国大陆唯一的外贸中心,是因为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是整个中国 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

  之后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香港这个定位也要调整。为什么这个定位 也要调整呢?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中国这个经济体太大了,不 只是经济规模大,而且国土面积太大,所以一个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是不够的, 可能需要两个或者是三个,否则的话一是不经济,二是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香港 必须调整自己的定位,主要不是为整个大中华地区服务,主要是为中国大陆的其 中一部分服务,这一部分可能就是华南地区,顶多加上西南地区;其二是,中国 的中央政府的最高决策者决定强行打造香港之外的另一个经济中心,那就是上海, 但在打造上海的时候,策略上不够周到,伤害到了香港的国际形象。最高决策层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打造上海的心情太迫切,二是只有让香港吃点苦头,才能 让香港人认识到祖国对香港来说多么重要;其三,亚洲金融危机让北京政府认识 到了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如果由它来作为中国的唯一金融中心的话,易受攻击, 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

  所以香港要调整的定位。香港学术界对这个很敏感,可是香港特区决策者对 这个问题却并不敏感。城市定位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区域定位,一个是产业定位。 港府对区域定位根本就不够敏感,也没有这个战略眼光,而对产业定位根本就猪 油蒙心,搞错了方向,当然,产业定位搞错方向也是因为区域定位没有到位的问 题。

  香港传统的优势行业是什么呢?其一是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其二是现代物流 业,其三是已经北迁到大陆的制造业。高科技研发和制造根本就不是香港的长项。 然而香港被1997-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棍子打晕之后呢,更不幸的是 接着就遇到了2000- 2002年的全球IT泡沫,董建华政府竟然以为香港可 以依据其融资优势发展起高科技产业,并莫名其妙地将香港定位为亚洲高科技中 心。大概香港人是看到了深圳没有人才和研发优势也可以发展起高科技产业的原 故吧,殊不知,深圳可以的,香港却不可以,因为深圳与大陆的其它地区毫无阻 隔,而香港却不能,除此之外,还因为深圳这二十年代改革开放窗口地位对中国 年轻人的吸引力。

  摔了根头之后,香港人应该明白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金融及相关服务 业和现代物流业,以及还没有迁完的高档消费品的制造业。这是产业定位这一块, 摔完就完了,改过来就是,不影响大局。

  区域定位呢?一直还没有调整到位。不知道港府是没闹明白呢,还是下不了 这个决心。

  香港还应是亚洲之都,只不过要落实在中国经济火车头这个角色上;香港还 应是中国经济中心(金融、物流、贸易中心),但只不过不是唯一了,是两个或 者将来是三个(另外两个一是上海,一是京津联合体)之一,所以香港这个中国 经济中心角色还要再落一部,落实到华南经济中心这个角色上,而在近期,则至 少要当好珠三角龙头城市这个角色,如果连这个都当不好,如何去做华南的经济 中心?

  而现在香港就是当不好这个珠三角的龙头。原因之一是不屑于当或不忙于当。 香港人的虚荣心使得他们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段来老老实实地做珠三角的经济龙 头,而同时,由于中国大陆加入WTO ,整个中国都充满了机会,这些发财机会吸 引得喜欢找快钱的香港人热衷于到全国各地去长袖善舞,尤其是到北京和上海这 些地方去找快钱,而不愿脚踏实地地深深耕耘珠三角及华南地区。殊不知,香港 人这样除了培养竞争对手外,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因为华北或华东将来不会是香 港的主要腹地。所以当笔者一看到香港- 北京的联席会议,或一看到香港人在上 海的活跃身姿,就感到好笑。

  原因之二是,哪怕是当珠三角的龙头,也不好当,因为一国两制,香港和大 陆是两个关税区,所以法律及政治上的麻烦事比较多,因而阻碍了香港在珠三角 发挥作用;也因为香港人没有高度树立港珠一体化的概念,甚至有时还把珠三角 当作竞争对手,还把深圳当成自己的敌人;也因为广东省对珠港经济一体化的决 心不够,因为广东省还有私心,希望培植广州成为珠三角的龙头,而香港只被看 作一个经济发展的借力而已。

  原因之三是,香港人一直没有整明白,哪怕是CEPA之后,哪怕是成立中港自 由贸易区,香港也很难单独地领导珠三角,没别的,一国两制,限制还是有的, 而香港最好的办法是与深圳一起发挥作用,因为深圳与珠三角是一制,就省了很 多麻烦。说白了,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是深港联合体,香港必须把深圳看作是自己 的连体城市,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也越来越会是这样。

  这正是深港两地的明白人所说的深港“同城”概念。

  如果香港的领导人也是明白人的话,他就该明白香港的区域定位应该遵循这 样的路线图:通过深港一体化来领导珠三角,通过领导珠三角来辐射整个华南地 区,通过成为华南的龙头而成为中国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通过成为中国的三大 经济中心之一而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交合部位,而成为亚洲之都。

  香港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她就会发现深港合璧领导珠三角这个豪华舰 队所能激发出来的能量,她就会发现自己的美好未来,而眼下的愁云将渐渐散去。

  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个路线图的话,还有什么理由对香港的未来失去信心呢? 如果香港人自己不失去信心,哪怕大家都来唱衰香港,又怎样能唱得衰呢?

  如果说“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制高点是唱衰珠三角的龙头城市香港的话, 那么此一运动的最主要着力点就是唱衰深圳了,在国内来说,在这几年里,人们 最容易找到的就是唱衰深圳的依据,因而唱衰深圳几乎成了媒体的一种时尚。

  这几年里,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总能在深圳找到“妖魔化珠三角”的着 力点?为什么人们如此看淡深圳,而完全不顾深圳经济其实是中国最健康的一个 城市经济体这个事实?

  在歌颂上海的同时,人们是如此习惯成自然地来批评深圳,似乎深圳成了美 丽上海的一个陪衬,就象有些漂亮的女孩子上街,总爱拉一个不漂亮的女伴来衬 托自己一样。然而深圳有那么丑陋吗?

  深圳前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前市长于幼军都曾真心地对媒体宣称,深圳经济结 构是国内城市中最好的,然而他们的这些声音被“上海崇拜”的浪潮给淹没了, 许多人以为这是地方领导人的地方偏爱症,因而斯言不足为信。可是没有人认真 地去想一想,虽然深圳有很多问题,但就现实来说,这句话可能是真的。

  我愿意列出如下的一些论据。

  其一,尽管不再有八十年代每年增长三到四成那样的狂飙突进,但是迄今为 止,深圳经济一直保持了不低于13% 的增长率,而且这个增长速度显而易见并 不是靠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拉动的。在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靠财政和国债投资 拉动这个大背景下,在上海靠起吊机经济维系繁荣局面的对比下,深圳经济增长 的这个质量委实难能可贵。

  连续五年来,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而民间投资又被计划经济的残渣掣肘着得 不到发挥,中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最重要举措就是靠财政和国债投资来刺 激经济成长,这样的投资规模累计已超过万亿之多(其中仅1998- 2001 年四年就增发国债达5100亿之多!),这也是中国经济五年来确保不低于7 % 增长率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要问一下,这样巨量的国家投资有多少投在了深 圳?可以肯定的说,不多,或者近于没有。

  上海这十年时间,大兴土木,从1992年到2002年,累计基建投资达 3100亿元之多,其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有多少?准确的数定我们无法获得,但 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大部分列入国家重点工程的城市基建项目,中央财政基本都 有配套资金,据透露的情况,仅仅世博会会址建设,中央财政就要拿出30亿美 元之多!人们说上海经济这些年是“起吊机经济”,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深圳呢?了解情况的人们都知道,最近几年来,深圳经济的主要指标一 直都高速增长,唯独投资陷入低增长的怪圈,尤其是基建投资规模一直偏小。这 是深圳的弱项,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深圳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并非是靠基础设 施投资来拉动的!

  其二,虽然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严重的缺陷,但是自1995年以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很见成效!在1995、1996年“特区特不特”的争论 中,深圳感到危机四伏,决心从传统加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短短五六年时 间,这一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到2002年,深圳高达4000亿的工业总产值 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42% 的比重!这一比例数字是全国最高的。 说白了,深圳这几年经济能够维持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是其中最 大的拉动力。

  许多人说珠三角产业升级缓慢,但仅就深圳来说,短短五六年就有这样的成 绩,哪里能跟“缓慢”两个字沾上边呢?

  其三,在深圳的经济结构中,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这三方面基本上是 均衡的局面,这在全国的主要城市中是很不多见的。

  深圳的国资体系最近几年出了大量的问题。尽管如此,深圳的国资企业仍在 深圳经济结构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为深圳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深圳民营资本的表现那就更不用说了。举凡全中国所有的城市,有哪个象深 圳这样培育出了这样一个优秀民营企业的群体?各个产业在国内领风骚的著名民 营企业,相信老亨那里有最全的名单。

  在吸引外资方面,深圳虽然总量上比不上上海,一鸣惊人方面比不上苏州, 但也一直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前四位,近几年每年吸引的外资都在数十亿美 元。并且除了港资占大头外,其它外资比例相对均衡,台资、日资、欧美资金、 东南亚资金,都有大量的投资。

  别的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大谈特谈,但是仅上面所列举的这三方面,就足以证 明,深圳经济的现状来说,其结构及增长质量都可谓是全国最好的之一。笔者要 问了,为什么那些人非要把深圳每年不低于13% 的增长率(上海仅为10% 多 一点)说成是“深圳慢了”,要把这个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说成是 “深圳不行了”,要把这样一个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拚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年轻城市说成是“深圳没前途”呢?

  检点这几年对深圳的质疑或失望或批评,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深圳“后特区时代”不靠优惠政策继续高速发展的疑虑。

  其二,由于中央大力扶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深圳经济发动机之一 的深圳金融业遇到极大困难,并且看不到深圳跟上海竞争金融中心地位的希望。

  其三,对深圳地方政府日趋保守退缩的严重不满。

  其四,深圳软硬投资环境有日趋恶化的危险。

  其五,对香港未来失去信心而导致的对深圳未来失去信心。

  其它也许还有多种多样的质疑,但笔者细细想来,主要也就是这些大的方面 吧。前四个方面都牵涉到一个“失落感”的问题,原来很好,现在不那么好了, 让人失望,第五个方面则是被株连的,罪不在深圳。下边笔者就这五个方面一一 论述。

  首先,笔者希望那些对深圳靠优惠政策发家十分反感的人理性和平静地看待 深圳的优惠政策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中,高度集权的中央政 府掌握了最主要的经济资源,举凡全国大多数城市,倘若中央不给政策,谁能发 展起来?无论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所谓的中国改革开放,也就是一个 政策不断改革、中央集权不断放松的过程,整个中国这20年的经济发展,也不 过是一个政策和制度变迁驱动的经济增长。深圳作为其中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靠 政策发家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就拿最不靠政策发家的温州来说,难道不也享 受到了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的好处?如果中央不容忍它的民营经济发展,有十个温 州也早给掐死了!

  同样的靠中央政府开小灶,深圳与北京、上海又有所不同。中央政府给深圳 开的小灶是:给你政策,而不是直接投资。许多人说,中央各大部委、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深圳!这跟全国资源支援上海有什么不同?我说, 是的,有很大不同!中央各大部委、全国各省投向深圳的资金,是逐利而来的, 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它们中的大多数也得到了利润回报,中央政府没有强制他 们非来不可,也没有强制他们只往里扔钱而不能得到回报,基本没有无偿划拨! 然而上海在计划经济年代对全国各省是一种剥削行为,压低煤炭、石油、铁矿石、 农产品等第一产业产品的价格,来确保上海工业进行积累,同这种剪刀差掠夺去 的财富相比,上海向中央上缴而后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中西部资源省区的补偿 是远远不够的!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开发浦东后,中央财政砸向上 海的钱数以百亿计,这些钱是以中央财政无偿送给上海地方的,虽说获得的是国 有资产的积累回报,但积累也是在上海的盘子里。北京也是这样,由于首都的缘 故,从建国后到现在,中央财政输送给北京市的钱每年至少数十亿,这还不包括 各大部委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钱不求回报地花在了北京的基本建设上,还不包括 为了亚运会而强迫全国人民捐献的钱!这样的雨露,深圳沾到了多少?

  还有人说,财政投入,与税收优惠的效果不是一样的吗?这话没错,但毕竟 还是不完全一样,税收优惠的前提是,你得先培育出这么多税源,然后才能享受 到低税率的好处。话又说回来,连这点好处都不给,你靠什么搞特区啊?靠什么 平白无故地中国就多了一个第二大工业城市?靠什么现在中央财政每年从深圳得 到两三百亿的国税回报?

  接下来,我们得看到,所谓的特区优惠政策普惠化,并不是从1995- 1 996年胡鞍钢挑起“特区特不特”大争论时才开始的,事实上,从1992年 邓公南巡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发区的热潮,大部分地方的变相优惠政策,就 已让深圳的特区政策相形见绌,而深圳的大部分优势产业,其实却是从90年代 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1993- 1996年不担心深圳的发展前途问题,反 而要到2001- 2003年才开始担心起来呢?只不过是这几年人们经营城市 的意识增强之后,从那些所谓的区域经济学家或奢谈区域经济的媒体那里得到的 片面印象罢了。事实上,深圳人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在解决特区不特之后的 发展问题了,现在仍在探索之中,但是相信深圳人会找到一条美好出路的。还有 一点奇怪的是,同样是区域经济学者的结论,在2001- 2003年国内数个 机构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深圳的竞争力都在全国三甲之列,中国社科院 的的排行榜上,更把深圳的潜在竞争力排到了第一位,为什么人们还是那样地担 心深圳的发展前途问题呢?为什么人们非要担心呢?

  也许我们得从前列的第二、三、四个问题中找原因了。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深圳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的输血起 了很大作用。

  深圳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发展起了一个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其 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相对较为健全的金融体系,在它的最好状态时期,甚 至有直追上海之势,并且对上海这个全国近十几年来一直扶持的金融中心构成了 威胁。

  在这个金融体系中,大部分机构的发展壮大并非得益于优惠政策或中央的照 顾,而是主要得益于深圳相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全国最好的银行招商银 行,全国最好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全国资产质量最好的信托公司之一深国投、 一直在全国很具影响力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后被迫由国泰证券兼并)、南方证 券,无不是大胆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打拚的结果。深交所是在广州不愿做的情况 下深圳做起来的,而且在与上交所的竞争中,深交所的创新举措远较上交所为多, 其自由竞争力比上交所高,也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一个著名的事例是,在199 7年之前,在IPO 市场的竞争中,深交所大获全胜,大部分公司都愿意到深交所 上市,而不是上交所,局面严重地失去了平衡,上交所只好求助于中央决策层, 证监会强行出台规定管制竞争,要求公司IPO 采取“上交所上一家,然后深交所 上一家”的轮流措辞,才算保住了两个市场的均衡。

  但是1999年之后,中央金融政策的两次大调整沉重打击了深圳的金融业。 一次是人民银行大区行体制的建立,一次是深交所停发新股而创业板难产夭折。

  大区行体制意在消除地方政府对银行体系出于地方利益目的的控制,用意很 好,不过到2003年为止的实效看,大区行体制事实上是失败了。然而这个体 制在1999年的确立,却在珠三角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一是人行深圳分 行失去了原体制下的特殊地位,沦为广州大区分行辖下的一个中心支行,而上海 却是全国最重要的大区分行,深圳分行的创新权力被有效地扼杀,由于中央要大 力扶持上海建成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交给上海来做, 深圳金融业活力的源泉——创新——就干涸了。在深圳与上海的竞争中,深圳与 上海竞争的可能性被大大地降低了。其二是,华南大区分行出于行政序列的考量 设在广州而不是设在深圳,起到了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均分金融资源的效果,加大 了珠三角内耗的可能性和整合的难度。

  2001年深交所停发新股的前提是深圳要开创业板,目的是形成“上交所 为主板、深圳为创业板”的格局,然而不负责任的中央政府在创业板迟迟不开的 同时,却不准许深圳重发新股——假如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命运调个个儿,笔者相 信中央政府绝对不会这样一托再托不能解决的。这对深圳的负现影响媒体已有较 多叙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个观点笔者需要强调一下,有人说,深交所 被停发新股固然是中央“计划经济”思维抑制竞争培养垄断的受害者,但是当初 深交所得以发展起来,却同样是这一思维的受益者啊,当时全国各大城市包括天 津、武汉、北京、重庆等等纷纷搞出自己的证券交易市场,中央强令关闭了其它 几家,只保留了上海和深圳两家,不能说你受害时你就叫屈、受益时就不吭声吧。

  笔者要强调的是,深圳绝对不是害怕市场竞争的城市,如果让深圳在全国六 七个交易所竞争和在两个交易所竞争之间选择的话,深圳绝对不会害怕选择六七 个交易所竞争的!事实上,中国本应该选择群雄并起、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路 径的,可惜的是中国政府没有选择这样的路线。如果走了那条路,笔者绝对相信, 深圳同样可以在那场乱战中胜出的!

  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五年中,因应中国加入WTO 的变局,中央 最高决策层一直在“鼓励竞争”和“加强中央主导”两种思维中摇摆和争论,但 是在操作中占上风的似乎是“加强政府干预”的一派,至少在区域竞争这一块是 这样,至少在牵涉到上海时是这样。但是笔者要提出的问题是:会一直这样下去 吗?

  笔者相信,这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全部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中,中庸 和平衡是永恒的,而作为中国已确定的市场经济走向的原则,鼓励竞争是必然的 趋势。这两者决定了,“上海造神运动”不会长期化,同时也决定了,深圳金融 业遇到的这些困难是暂时的。

  但是即使深交所恢复发行新股,或者是创业板以一种变形的方式开出,深圳 就可以恢复和上海竞争中国金融中心的雄心呢?答案是,不可能,也没必要。

  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耽误了这几年,深圳的竞争力已经严重受损,要 恢复元气就得一段时间,而这几年时间上海已占据了有利的制高点,取得了主动 权,一旦确立领先优势,要想逆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必要的原因是,在珠 三角已有一个金融中心香港的前提下,深圳没有必要以独立的身份再搞一个全国 金融中心,最终深圳的金融业将和香港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分工,二者共同成 为中国的两大或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此外,即便不谈到与香港的分工,深圳也没 必要再纠缠于和上海的名份之争,因为和北京、上海的酷爱名分不同的是,深圳 和广州都是那种喜爱捞取实利的城市。

  事实上,自2001年之后,深圳市政府已调整了自己对金融产业的定位, 一是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不是全国性金融中心,二是定位为产业金融中心, 而不是上海或香港那种综合性的金融中心。所谓产业金融中心,强调了金融为产 业服务的功能而不是投机牟利的功能。应该说,这个定位是务实的而且是恰当的, 并且是相当程度上可以实现的。深圳争取使深交所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平台的 努力,很有可能得到中央的许可,深交所这一定位正是产业金融优先目标的体现, 并且也为将来香港与深圳金融业合理分工打下了基础。

  从分析可以看出,深圳金融业的困难并没有大到整个行业要玩完的局面,然 而国人的思维却总要走极端,要么大牛,要么完蛋,深圳不能象上海那样大牛, 那么深圳就会玩完。于是在近两年来,对深圳金融业的悲观情绪弥漫在全国,并 成为人们唱衰深圳的一个主要依据。

  2002年底2003年初,两个传言更加重了人们对深圳金融业前景的看 淡,这就是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要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的说法。

  笔者刚好跟这两家机构都有密切的联系,洞悉这两个说法的来龙去脉,所以 一直对这两个传言不以为然,然而传言经过媒体的传播,尤其是在网络上的传播 (这中间“我为伊狂”那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起到相当大的推波助澜的 作用),在社会上造成了对深圳极大的负面影响,却是笔者始料未及的。

  这两个传言的背景,分别是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分别在上海拿到了一块地, 决定在浦东建设自己的办公大楼,同时招商银行将新成立的信用卡业务的大本营 放在了上海。联想到平安保险的寿险管理本部、投资管理中心这两个重要部门的 前敌指挥部事实上是放在了上海,联想到同时期国内许多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上 海集中的趋势,媒体们于是就发出了“打问号的断言”。虽然两家机构的发言人 都掷地有声地否认了这个可能性,但是联想到整个中国的政府和市场体系都没有 说真话的习惯,人们便只愿意相信两家机构只是为了深圳市政府的面子而采取的 权宜之计。

  平安保险的寿险前敌指挥部放在上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事实上,平安分管 寿险的副总裁徐建军的办公室一直是在平安上海分公司;保险资金的运用主要集 中在购买国债、部分投资于证券市场打新股这两块,而中国的国债交易中心在上 海,深交所停发新股,公司IPO 只能在上交所进行,那么平安的投管中心设在上 海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作为中国主要的金融中心和最大的金融客户市场,招商银 行上海分行一直是除深圳管理部之外最重要的分行,招商银行对上海重视又有什 么奇怪的呢?

  但是对上海重视就一定要把总部搬过去吗?只要总部设在深圳并没有影响到 这两家机构在全国的发展,那么两家就完全没有必要搬迁总部——对一个大机构 来说,“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不说整个指挥系统要重新设置,单是这些总 部数百上千的管理人员,其中许多人的家和社会关系就在这个城市,全都迁居异 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么总部设在深圳影响到它们的发展了吗?从过去 的事实看,不但没有阻碍,反而是它们成功的一大要素,从将来的发展看,信息 化时代的到来已经使得总部设在哪里并不是特别重要,雀巢的总部仍在一个小镇 上,戴尔的中国总部设在中国的厦门,宝洁的中国总部设在广州,都没有影响它 们在市场上的纵横驰骋。更何况,深圳的软硬环境比上海并差不到哪里去!

  比较接近真实的背景是什么呢?事实上,这是两个企业借势牟利的纵横手段 而已。

  平安利用了上海地方政府热切盼望金融机构往上海集中的心理,在向上海市 政府要地的报告上模模糊糊地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于是平安顺利地拿到了两块地 而不是一块地,据说平安卖掉了其中的一块,所得的钱就足以在另一块地上建起 一幢摩天大楼。招商银行一见这招有效果,于是如法炮制,并且时间仅仅和平安 间隔了一个月。相信上海市政府也会满足它的要求的,毕竟如前文所说过的,招 商银行是全国最好的本土商业银行,平安保险是全国最好的本土保险公司,作为 中国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居然培养不出这样两家机构,面子上很过不去,培养不 出来,那就想法挖过来吧,如果这两家机构的总部不在上海,也很让中国金融中 心觉得缺了点啥似地。

  与此同时,两家机构也借机将了深圳市政府一军,表达它们对深圳地方政府 越来越无能、保守的不满。那么如何把这种纵横手段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呢?媒体。 而中国的媒体却正好是“上海造神运动”和“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急先锋,那 可真是一拍即合。事实上,两家机构圆满地达到了它们的两个目标。案例可谓经 典。

  对这两个传言,我不批评招行和平安,而是要称赞它们,但对媒体却不以为 然。老实说,深圳所有的优势企业都如法炮制那就更好,让深圳市政府切实地感 受到巨大压力,才有可能逼使它进行改革以自保。但是媒体缺乏实证精神、不加 分析地胡乱炒作,却正是当前媒体浮夸作风的生动体现,作为业内人士的笔者实 在是感到悲哀。

  深圳的金融业真的无药可救了吗?笔者绝不敢苛同,事实上,正如因特虎的 一位网友所说,事情在2003年的下半年正在出现转机,其一是深交所恢复发 股的传言,其二是在中国银监会设置的序列里,深圳银监局获得和广州银监局平 等的地位,同为正厅级。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事情正在回到平衡。至于深圳 金融业和香港整合的前景,笔者将会在珠三角整合的那一部分详细论述。

  笔者在前面所说的“深圳所有的优势企业都如法炮制才好”,其实正是笔者 对深圳地方政府日趋保守和低效率的痛惜之言。事实上,这正是大部分深圳人和 关心深圳的人士对深圳感到失望和担心的一个主要原因。

  深圳人自豪于自己的城市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城市,是改革的急先锋和创新之 城,然而近五六年以来,深圳的地方政府却正在急剧丧失这些优良品格。人们用 “深圳的内地化”来概括这一现象,可谓是准确之极。

  笔者与许多老深圳讨论此一问题时,许多人都以极其激动的心情回忆起梁湘 时代和李灏时代。不少人哀叹说,那正是深圳的黄金时代,那正是两位伟大的市 长。

  许多人将深圳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低下、政府干部精神状态的保守萎靡归因 于这一代干部创业之后的守成心态,笔者不敢苛同。诚然表象是这样:“不求有 功、但求无过”,“贪图享受、自甘堕落”,“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 办”,“好大喜功、浮夸成风,说的多、做的少”,“回避矛盾,漠视百姓疾苦”, “既得利益者拚命保住自己的利益”,但根子是什么呢?根子是深圳不敢大胆地 进行政府改革,根子是深圳多了急功近利寻求晋升通道的平庸政客,少了为中国 改革探寻出路、为深圳杀出一条血路的政治家。

  老实说,深圳的公务员队伍相比较于全国来说,仍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开放 意识相对较强的,但是深圳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已跟不上深圳发展的需要,而频 繁调换的深圳地方首脑正在使深圳坐失历史机遇。

  这种状态无法纠正了吗?某种程度上,在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深圳只能 听天由命,撞大运看看自己能不能盼来一位务实的、锐意进取的、有战略眼光和 勇气胆识的领导人。新来的市长李鸿忠据说是一位务实的、锐意进取的官员,但 他同时是一位有战略眼光和勇气胆识的领导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他能不 能大力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真正为深圳打造一个符合WTO 要求的地方政府, 同时大力推进与香港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深圳在未来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谋 得一个有利的战略地位。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我们对深圳的抱怨客观上起到了为唱衰深圳 添油加醋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向政府施加压力促其改进的作用,但是我们如何 把握这个平衡呢?我自己的选择是:不多说。这也正是自《深圳,你是来到还是 离去》之后,关于深圳的是非笔者不再过多评论的原因所在。

  众口烁金。保罗。克鲁格曼《预期消褪的年代》一书中说,经济增长很多时 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 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 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对发展 最为关键的正是市民的信心。大家都抱怨,这种失望和抱怨就互想感染,对这个 城市的信心就渐渐消磨,最后这个城市就真的没有前途了。对深圳人来说,现在 最需要的就是信心。激发人们信心的一般会是重大的利好,而从最近的种种迹象 来看,深圳的重大利好正在向我们走来——其中一个迹象就是因特虎特供信息里 边所提到的:国务院的调研小组来调查深圳的发展问题。如果情况属实,就证明 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论断:对于这个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第四重要的经济中 心,任何一位最高决策者都不会长期坐视它的发展瓶颈不理的。

  同样的命题也适用于香港。笔者一直的一个论调就是,大部分看淡深圳的人, 更主要是因为看淡香港,因为对香港没有信心了,所以对深圳的信心也高不到哪 里去。深圳和香港这样一个连体城市,命运实在是福祸与共,毕竟深圳这座城市 之所以能诞生,全是因为香港那座城市的缘故。虽然深圳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 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物流体系,有了自己特色、不大依赖香港而发展 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因而在国内甚至有了放单飞的资格,但是香港的兴衰,毕 竟还是要严重地影响到深圳的兴衰啊。

  事实上,笔者前边的论断同样适用于香港,对于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大都市、 20年来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和贸易中心,中国的最 高决策层同样不能长期坐视它的发展瓶颈不理的。

  对于珠三角(笔者本文里的珠三角都是大珠三角概念,即广东省划定的珠江 三角洲经济区范畴加上香港和澳门)来说,香港是它的龙头城市,深圳是它最耀 眼的明星城市,所以当怀疑香港和深圳的情绪漫延开来时,怀疑珠三角前景的气 氛也就形成了。

  正是在近两年,进行珠三角和长三角比较研究成为了一门显学,而许多研究 的结论竟然大都断定珠三角正在失掉(和长三角竞争的)竞争力。大家根据一些 现象就匆忙得出了结论,却没有去认真推敲逻辑关系的各个环节。其结果往往是 :似是而非。

  看淡珠三角的理由,除了对香港和深圳前途的看淡外,还常有如下具普遍性 的几个原因:其一,区域协调的关键是确立城市布局的格局,说白了就是确立一 个城市的龙头地位。可是谁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还存在着争论。如果说香港是的 话,那么由于存在着“一国两制”的因素,香港无法简便有力地和珠三角进行沟 通,发挥它的领导作用;其二,由于龙头城市不能确定,权力秩序不能确定,珠 三角的区域协调存在严重困难,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各个城市 之间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化,与相互紧密协作、各有分工的长三角相比,就缺乏 团队作战的优势;其三,由于缺少区域协调,加上一些关键资源的缺乏,珠三角 的产业升级步伐放慢,产业竞争优势下降。

  这些说法成立吗?猛一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许多环节都经不起推敲。此外, 有些问题珠三角存在,但长三角同样存在,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三角的问 题就比珠三角轻一些,这样的话,如何能推论出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的说法?下边 笔者将详解一番。

  第一个问题,关于龙头之争,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不能解决。

  首先,国内民间在渲染珠三角龙头之争的复杂性时,往往说香港、广州、深 圳三个城市都互不服气,想当龙头。我想这是误解了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事实上,在广东,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何止广州、深圳两家!珠 海、佛山、东莞都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实这定位不过是为了促进各地的 城市化水平而已,并非是要强调某个城市的领导地位。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其着力点更多地是放在全国的重要性及影响力这一块,而不是领导地位, 否则前深圳市长于幼军也不会老是强调“经济中心城市不一定只有一个,一个地 区可以有多个”这个论调了。

  也就是说,深圳并不是珠三角龙头的其中一个竞争者,真正想跟香港争当老 大的,其实不过是广州一个城市而已。弄清了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对确定谁 是珠三角龙头十分重要。如果深圳并不去跟香港广州争龙头,而是强调和香港的 城市一体化的话,那么广州原来仅有的一些潜在老大资格就会弱化很多,香港的 龙头地位就会更为巩固了。

  其次,广州之所以以为自己可以充当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是因为它总是囿于 小珠三角的理念,而非大珠三角思维,同时还有香港权杖不方便及于珠三角之故。

  广州总是强调,它是珠三角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 交通中心……事实上,这些强调都是些眼界限于小珠三角的陈词滥调。政治中心 系指它的广东省省会的地位,这一点对谁是经济龙头影响不大,老是强调没有意 义,假如深圳直辖的话,立即就可击碎它的这一呓语。

  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工商业发达程度,还是营商环境的便利程度,还 是指商业零售业的发达程度?工商业发达程度,广州显然无法跟香港相比,营商 环境更不要说了。商业零售业?除开香港不说,广州商业零售业的地位这几年连 深圳都不如了!以2002年为例,全省零售业十强中,深圳占了六个,而且第 一、第二、第三都是深圳的零售商!深圳的大型连锁超市在广州和珠三角大肆开 店,而广州原来所恃的两三家大型国营零售企业日渐式微……

  教育中心,这一块由于历史原因,确实广东省的高校大都集中在广州,其中 小学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但是把香港也算进来的话,广州还是不是珠三角的教 育中心,也许就要另当别论了。

  文化中心,是指文化设施的多少,还是指粤文化大本营这一概念?广州人一 般强调的是后者。这里边也值得推敲,不错广州确实是粤文化的大本营,换一个 词“粤文化的老巢”也可以,但是是老巢就肯定是中心吗?而且,香港却是粤文 化和西洋文明接轨的结晶!它代表了一种方向。香港文化对粤文化甚至中国文化 的影响力这二十年来大家有目共睹,不必多言。

  交通中心,广州以前是,但是以后不一定就是。而且广州人这几年老是偷换 概念,把“交通中心”偷换成“物流中心”的概念。以前是,是指由于计划经济 的影响,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的公路、铁路、航运的枢纽。其实算上香港的话,广 州早就不再是华南的空运、水运枢纽了,铁路这一块,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公路 这一块,广州人利用了省会优势,在这几年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中,将自己置于中 心和枢纽位置,而香港和深圳又忽视了和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联结,让广州占了 先机。

  迄今为止,香港与珠三角的陆路交通仍是瓶颈,和西岸的交通由于珠港澳大 桥不能上马而断链,东岸的交通,在深港口岸过境的通畅性上问题多多,行动迟 缓——深港西部通道的低速进展就是明证,而深圳和东莞、惠州、粤东地区的联 结也由于深圳城郊结合部的瓶颈而打了折扣。这是香港和深圳地方政府需要尽快 解决的事情。

  其实广州珠三角龙头城市的定位只是广州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无论是学术界 还是民间还是中央政府,都很清楚香港才是珠三角的经济龙头,是金字塔的最顶 端,而广州、深圳都是第二层级的中心城市。只要香港与珠三角的沟通便利性问 题得到解决,珠三角龙头城市之争也就不复存在。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厉无畏说珠 三角整合最大难题是,香港不象上海那样便利地发挥作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解决,笔者将会在后边的珠三角整合路径部分中论证此事。

  第二个问题,珠三角的区域协调,笔者一向对所谓长三角协调得好而珠三角 协调得不好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区域之间协调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力,因为份属 不同的行政区域,所以就有了各个城市的地方利益,达不成妥协,就会各自为政。 而纵看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严重的地方利益优先思想,省与省之间、同 一个省的市与市之间、同一个市的区与区、区与县之间、同一个区县的镇与镇之 间、同一个镇的村与村之间,矛盾普遍存在。其中一个规律是,越是行政级别往 上,因为级别更高、权力更大、支配资源的能力越强,也就更难以协调。因此, 珠三角仅仅是一个省内的不同城市,都如此地难以协调了,我不相信长三角的三 个省市之间就能那样的琴瑟和谐。

  之所以在媒体上大家看到的表象,好象是长三角之间主动协调分工合作,原 因可能有三:一,中央特别抬高上海的地位,要求江浙主动配合,有中央的干预, 事情好办得多,而且由于中央给上海的好处多多、油水多多,主动讨好上海可以 分沾些油水;二,三省市之间的龌龊由于较少报道,矛盾被掩盖了;三,长三角 各个城市之间,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不没有到可以和上海一争短长的地步,或者 其产业升级还没有到和上海产生激烈矛盾的地步,所以还没有到爆发点。

  三个原因里边,笔者相信第二点的分量很重。轰轰烈烈的“上海造神运动” 掩盖了长三角之间的矛盾。尽管这样,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不协调音符还是屡屡 显露出来:比如上海舍弃宁波北仑港而非要另建洋山港的问题,比如苏州、昆山 和上海在IC产业引进台资时的杀得眼红,比如上海在郊县建小特区引起的江浙两 省的不满,比如央行上海大区分行与南京大区分行之间的分割与矛盾。其实长三 角的不协调绝对不比珠三角少。

  即便是大家常说的珠三角的不协调例子里边,也有一些值得推敲。产业结构 的同构化,笔者在前文里已说过了,不一定就是坏事情,这里就不多说。基础设 施的重复建设方面,恐怕就有些小九九。

  港口方面,确实有些问题。香港与深圳的港口之间有竞争的因素,珠海高栏 港有点闲置,东莞虎门港建得有点多余,南沙港如果限定在为广州市自己服务的 话还没问题,如果想成为珠三角的枢纽港,那就会引发世界大战了。但是仔细想 一想,只有南沙港和虎门港建得有点理由不充分,其它大都还是有理由的。深圳 港不应看作是香港港口的竞争对手,而应看作是港深港口群的一部分,在这一点 上我想只有李嘉诚先生是个明白人。珠海高栏港有点超前,但是长远来说,珠三 角的西部地区需要这样一个大中型的港口,来作为香港- 深圳主枢纽港的补充。 惠州港的定位已越来越朝向石油等散杂货码头的方向发展。南沙港若欲成为珠三 角的主枢纽港,它就会发现自己将面临香港- 深圳的强有力竞争,而它的目标基 本不可能实现。至于虎门港,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小补充,只要香港- 深圳与珠三 角之间的陆运环境改善了,虎门港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市场会调 节珠三角港口群之间的各自定位。

  机场方面,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现在看来,只有珠海 机场是闲置的。深圳机场建设的时候,招致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有了香港和广 州机场,深圳没有必要建。有没有必要建市场说了算,事实上,由于深圳商务活 动的高度发达和旅游业的发展,仅仅深圳一个城市的客流量就足可满足深圳机场 的客源,事实上深圳机场的客源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深圳本地市场,东莞、惠州、 珠海只有小部分旅客选择深圳机场,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深圳机场用短短的三 四年时间就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在深圳机场迅速成长的同时,香港和广州却 先后斥巨资建设自己的新机场以满足客流需要,就表明深圳机场并没有影响到香 港和广州机场的高速发展。至于珠海机场,珠海市本身已为它的决策失误承担了 痛苦的后果,在此就不再多说,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与其说珠海机场 是重复建设,不如说澳门机场是重复建设,因为澳门机场比珠海机场稍后立项, 而且珠海方面提出了和澳门合建机场的建议,但被葡澳方面拒绝。

  事实上,长三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复建设,其嫌疑应比珠三角大得多,港 口方面,除上海港外,宁波北仑港也定位为区域枢纽大港,而长江下游从南京到 南通,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建自己的港口。机场方面,长三角地区仅上海就有两 个国际机场,加上杭州和南京两个国际机场,宁波、无锡、常州等也分别有自己 的机场,机场数量并不比珠三角少。

  因此,以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来证明珠三角的协调性不如长三角的论调可以休 矣。

  第三个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够合理和产业升级的遇到瓶颈。这种论调也似是 而非。

  整个珠三角“轻重重轻”的格局已经或即将得到很大改善。由于投资40多 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大项目上马,珠三角石化工业的份量明显加重,这将极大地改 善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汽车产业,广州本田的上升、丰田汽车和神龙汽车在广州 的布局,使得广州汽车产业在全国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广钢和广船等机械制造 业在全国的份量偏轻,但也有提升的可能性。广州和惠州将成为珠三角的重化工 业基地。

  珠三角东部地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IT产业优势已很明显,而珠三角西部地 区的家电等诸多轻工制造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也已确立。这样的产业结构尽管仍 不够完善,但已日趋合理。

  产业升级方面,我不知道长三角到底表现出了怎样的优势,因为这个问题在 全国来说都是个大问题。仅仅是说台资提升了长三角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和半导 体产业的技术含量吗?

  珠三角同样也在做,只不过没有长三角那样优势突出而已。

  而且,传统的制造业就没有竞争力了吗?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估计 那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利器。

  说来说去,珠三角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其实主要说是一个龙头之争的问题没 有解决。然而这居然成为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重要着力点,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 不得的事情。

  我要承认的是,我用“上海造神运动”和“妖魔化珠三角运动”两个词可能 真是夸张了一些,似乎我要指证谁人或某一种势力在暗中推动了这两个运动的形 成,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珠三角以成全长三角的霸业似地。更接近事实的境况可能 是:人们并没有主动地、有组织地崇拜上海及长三角,同时抹黑香港、深圳和珠 三角,但是两三年来,人们的许多论调促成了这样一种情绪在全国的蔓延。客观 上,上海及长三角相对珠三角的优势被夸大了,而香港、深圳及珠三角的前景被 唱衰了。

  我觉得,几种情绪杂交起来导致了这种结果。一是珠三角官民间的焦虑情绪, 尤其是深圳和香港人对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二是上海人的骄傲心态;三是媒体 尤其是财经媒体的“上海崇拜”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印象。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香港经济迟迟不能重回景气,香港市民的焦虑 和惶恐是显而易见的。受到香港信心不足的影响,以及中央政治生态对珠三角尤 其是深圳的压抑,深圳人的心态也变得焦虑和不安,而政府不能迅速出台措施让 人民重拾信心,导致了不满和失望情绪在民间弥漫。而同时,由于上海和苏州的 大红大紫,长三角人尤其是上海人的自信心爆棚,使得人们产生了珠三角竞争力 衰退的臆想。

  是的,信心!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这两个字上。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的,信心 导致了景气,而景气会增加信心;如果失去了信心,也有可能导致景气丧失。现 在珠三角比长三角所缺的,其实就是信心而已。珠三角人民们自己的信心不足会 导致别的人们包括投资者对珠三角的信心不足,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 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起了渲染和交叉感染的作用。

  作者身为媒体中人,深知其中的玄妙之处,也清醒地知道在中国媒体中间 “上海崇拜”情结是何等地深重,并如何地影响了媒体作出的判断和比较。

  媒体的从业者大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而且大部分人可以归入小资一族。上 海这样的城市对小资一族天生具有诱惑力,于是上海成为了小资一族的圣地。这 样的感受影响到了他们对城市和区域之间竞争力的判断。媒体中的小知们,尤其 是中国财经媒体中的从业者,大都不具有深厚的经济研究功底,却偏爱对中国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城市品头论足,掌握了媒体话语权的他们轻率地下结论,并 影响了作为现在城市主流群体的年轻白领阶层。

  作者所供职的媒体是一家在全国较具影响的主流财经报纸,这两年来对经济 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在这家媒体的内容选择和倾向性上,“上海造神运动”和 “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痕迹十分明显。他们最为热衷的报道就是珠三角的跨国 公司或知名企业将总部迁往上海的新闻,并且对香港、深圳、广州的利好消息不 屑一顾。编辑们拚命指示记者寻找企业北迁的证据,完全不顾这有先入为主的嫌 疑。以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迁都上海的报道为例,编辑部不顾笔者对内情的了解 和经过严密论证之后的否定结论,执意要一再刊登这样的新闻,并认为这样的新 闻极有卖点。相反,对宁波杉杉集团迁都上海发展失利之后又把总部迁回宁波的 新闻,编辑们却丝毫不感兴趣。

  而珠三角及深圳人自己的反思却被媒体大炒特炒,仿佛进一步证实了“珠三 角不行了”、“深圳不行了”之类的判断。我从不反对深圳人彻底反思自己,但 我们的反思客观上帮助了“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流行,这样的流行进一步打击 了我们自己的信心,尽管我们现在最缺的其实仅仅是信心。

  笔者是否对此感到绝望呢?那倒也绝对不是。事实上,能够毫不留情地反思 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具有危机感,这正好说明了我们的竞争优势。日本人时时有 危机感,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色列从来没有安全感,然而以色列成 为一个经济和科技上的发达国家,并且以一个小小的国家,可以打败周边数个极 具尚武精神的穆斯林国家,让他们不得安生。香港和深圳有危机感,珠三角有危 机感,这绝对是好事情。如果太骄傲自满,那反而会有祸患。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珠三角一体化的前哨战

  如果说整个珠三角的整合应该优先建设穗港走廊的话,那么穗港走廊的整合 毫无疑问应该优先进行深港一体化的操作。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选择。

  参加谈判的角色越多元化,越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香港与珠三角的整 合,最容易的突破口就是深港合作。只要香港确立了与珠三角融合的出路,那么 深港一体化的操作就会变得简便许多。

  笔者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香港和深圳最终会变成一个一体化的城 市!无它,这两个城市的关系太密切,而且可谓是天然盟友。香港只要确立了融 入珠三角,就不应把深圳视作一个竞争对手。

  如果深港同城化,即便珠三角区域联席会议吵不出任何结果,香港和深圳的 联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穗港走廊的极化和珠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因为这两个 连体城市双剑合璧,威力无比:各自的弱点得到克服,各自的优势得到加强。深 圳的弱势在于它不可能独立地在全球发挥作用,因而也不可能独立地成为国际化 大都市,在上海可以这样的前提下,深圳在国内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而香港 的弱势在于,由于一国两制的束缚,它不能独立而又方便地在珠三角发挥作用, 充当领导角色,因而面临广州对领导权的争夺。如果深港一体化,这两个问题就 会迎刃而解。

  这种一体化并不是在行政上将二者合并为一个城市,也就是说,并不是将深 圳从中国大陆的管辖权里分割出去,扩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辖范围。一国两制 仍旧屹立不倒。进行的只是经济的一体化和生活的同城化。

  以下一些重要问题或决定将对深港一体化的进程有重大影响。

  其一是深港过境的最大便利化,其中一招即可达到此一效果,那就是,深圳 居民凭身份证(含蓝印户口概念的居住证)可直接进入香港。

  深圳现有常住人口约150万人,由于深圳正在加速人口常住化,有可能在 五到八年的时间,这一数字可达到300万人。如果深圳市给相当部分的暂住者 以蓝印户口概念的居住证,再加上原就已有的为企业提供的赴港便利,那么约有 4- 500万的深圳人可以很方便地来往香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但香港人到深圳就象罗湖的人到蛇口一样方便,同 时深圳人到香港就象从蛇口到罗湖福田一样方便。

  这将给香港带来什么好处?至少是,深圳市民成为香港消费场所的主力军。 除了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商务上的方便。大量的深圳人将在香港开展频繁的国际 商务活动,这对香港的酒店业和会展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深港的零售业将会在人流的选择下自动地进行分工,香港将会以高档消费为 主,而深圳以中低档消费为主。深圳人会蜂涌而入赖在香港不走吗?显然香港过 高估计了香港的吸引力而低估了深圳的吸引力。大部分人由于香港的高房价,而 对住在香港没有多少兴趣,而深圳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得深圳人对住在深圳相当满 足。

  深圳身份证将会在全国变得极其吃香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表明香港在中国 大陆还是极有吸引力的嘛,而不是人们现在唱衰香港的那样。即便如此,只要加 强对深圳户口管理加强监督,并不会出现大量的腐败行为。

  深圳居民凭身份证直接入港,基本上便促成了深港生活的同城化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是香港与深圳在金融业的分工,其中重点是两地在证券业的分 工。

  因为银行和保险业不是大问题。香港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固然将会在深圳开设 密集的分支机构,深圳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样会在深圳人频繁活动的香港开设分 支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得两地的金融业都变得高度发达,而这对两地的投 资环境都是极大的助益。

  但是两地的证券市场如何共存?这是一个最考验两地智慧的问题。因为如果 两地融合的结果是深圳没有了证券市场,对深港共同体在珠三角发挥作用十分有 害。可是现实是两个证券市场互相存在竞争关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 复杂,两个证券市场差异化定位。深圳主攻创业板,香港主攻主板。

  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表态支持这样的分工,这将会在中央考虑深交 所与上交扬分工时权衡的一个重要砝码。如果香港玉成了此事,两利不说,首先 就向深圳表达了一体化的诚意。

  第三大问题是:香港新界与深圳接壤地区的开发。这既包括新界上水、粉岭、 沙头角、元朗等地的一切,也包括所谓“河套地区”的共同开发问题。这是深港 同城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深港同城化必将极大促进新界北区的开发。除了市场直接作用外,香港政府 也可适当地鼓励。

  河套地区的利用,将会是深港一体化的象征性动作。对此地区,两地及学术 界提出过许多方案,包括所谓的“中药谷”计划,包括深圳所提出的建立一个 “高科技园区”的计划,包括老亨兄提出的建立“教育特区”的方案。其实这块 地由于不是很大,无论搞什么都不是很关键的一个区域,重要的是两地必须搞点 什么,以表现两地精诚合作的意愿。因为如果两地精诚合作的话,中药谷或高科 技园区摆在哪里都可以搞,都可以搞成功,在已有了CEPA和将来中国加入WTO 缓 冲期的终结之后,某块地的特殊价值就显得很小了。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支持老 亨兄提出的“教育特区”的方案,既然搞什么都无所谓,那么就搞教育最好,因 为两地所缺的都是人才。

  无论如何深港边界地区一定要开发,这才会在直观上促进深港同城化的实现。

  第四,为了促成深港一体化,深圳必须在初期进行大的让步,让香港人尝到 甜头,以鼓励其进一步同城化的意愿。可以采取的步骤包括:鼓励香港公司进入 深圳的市政等垄断行业的经营运作,比如公交、自来水、能源等方面;在香港机 场并购深圳机场方面作出让步,可以允许香港机管局控股深圳机场,但前提是不 将机场公司注册地迁出深圳;比如在会展业方面减少对香港的冲击,并配合香港 需要,支持其会展业发展等等等等。

  其中当务之急是机场购并案,由于深圳不肯放弃控股权,久谈不决,已使深 港机场与白云机场的竞争中失去了最佳时机。如果再耽误两年,白云机场在华南 地区航空枢纽地位便日渐牢固,那时香港和深圳都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而如果深 港两地尽快达成合作,进行合理分工——深港机场建立高效的接驳手段,在此基 础上,深圳机场主攻国内航线,香港机场主攻国际航线,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那么港深机场便可与白云有得一争。

  第五是深圳必须加快打通香港往来珠三角的交通瓶颈,让香港与珠三角之间 的客货往来更为高效。一个中心城市要想发挥作用,打通这个城市所有的出口路 十分关键,广州这几年大搞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其意其实正在于 此。广州最快速度地建成了环城高速,又在大力建设珠三角一环高速,其意就在 于让珠三角的客货流进出广州更方便。而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出口路却处处有卡, 除了两地关卡外,运输不畅也是卡。

  深圳不必再反对上马珠港澳大桥,而应支持这一打通香港到珠三角西岸出口 路的举动。何况深圳的反对已不可能阻止此大桥的建设。深圳更应该做好的是消 除深港之间运输瓶颈的问题。罗湖关的改造,罗湖、皇岗口岸地下快速通道的衔 接,西部通道的建设都是得力措施,此外应加快皇岗路货柜车过境通道、沙头角 货柜车过境通道的改造工作,使得深港之间畅通无阻。

  当然还有更多的可以合作的地方,问题的关键是两地树立起同城化的坚定决 心。只要深港两地坚决推进一体化,香港就可以通过深圳的传递作用加强对珠三 角的渗透和影响,确立深港联合体在珠三角和华南的领导地位。

  在这样的基础上,深港一体化当然是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

  紧密的华南经济圈

  长远来看,闽赣湘桂琼五省都是香港和珠三角的经济腹地,但现在这种联系 还不是那么紧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梯度发展的原因,除了福建省的闽 南地区外,五省经济现在还不是很发达。在香港和深圳等珠江口港口群的集装箱 生成量中,湖南、江西等地的比重还十分低。但是在珠三角再高速增长10年之 后,更进一步的增长就有赖于这些相邻省份的发展了。因此,珠三角必需及早进 行将之纳入到更紧密的华南经济圈的思想准备和规划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通 规划和建设。

  也就是说,珠三角现在就得着手打通广东与相邻省份的出口路,从汕头到厦 门的高速公路,从梅州到龙岩的高速公路,从河源到赣州的高速公路,从韶关到 湖南的高速公路、从广州到柳州、桂林的高速公路、从珠海经台山通往广西玉林、 南宁的高速公路,都应纳入计划中来。

  与此同时,香港和深圳的港口经营集团,应该有计划地收购福建、广西两地 的中小港口,最好控股厦门港,使北海、防城港、钦州港、汕头港等成为香港、 深圳枢纽港的喂给港,避免福建、江西两省向上海靠拢,确保华南经济圈的形成。

  如果我们能顺利推进深港的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珠三角的一体化,珠 三角就可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中国两大经济发动 机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辐射华南五省和西南四省,珠三角就可以立于不败之 地。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紧密的华南经济圈,处于中国和东盟接触的前沿。而 至少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出于全球战略需要,中国会日益加强与东盟的经济 联系,朱老板推动的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就是这一战略的明确体现。 中国与东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加强了香港在华南—东盟经 济圈中的中心地位,这更有利于香港亚洲之都定位的实现。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路线图向前走,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珠三角的竞争力呢?

发布日期:二○○五年四月十二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竞争力 有道理 珠三角 经济一体化进程 香港特别行政区 竞争力 道理 珠三角 失掉

中国繁华,繁华中国
沙发
luckrzd 发表于 2005-6-3 21: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行政区划,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定要从行政经济区走向真正的经济区划。

使用道具

藤椅
奔跑ing 发表于 2005-6-4 04: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珠三角很有希望的

使用道具

板凳
zhangxujun 发表于 2005-6-5 23: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得挺不错得

使用道具

报纸
sdyhfao 发表于 2005-6-6 08: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完,总的感觉写的不错。作者是搞媒体的,接触面很广。但作者立场太鲜明,有一种被伤害的人的发泄,妖魔化珠三角,太严重了吧。下面是他的另两篇相关文章,顺便贴出来。

金心异:苏州“东莞化”的忧虑

  这两年多来,很多人都在评论苏州与东莞的不同之处,所谓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但是没有多少人关注苏州与东莞的相同之处,以及这种趋同化的不利之处。两年半前,笔者就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苏州越来越像东莞?》,指出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十分明显地与东莞趋同。窃以为,这才是苏州- 东莞比较学里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所谓“东莞模式”是这样的: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中国内地四川、湖南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有三:外科手术式植入的、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三外模式”。

  外科手术式植入,系指整个制造体系是从外部直接加入到该地区的,而非该地区自己的肌体内自发生长的、与该地区本土的文化、经济有血肉联系的产业体,这种产业体有一个天生特点:像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盛就去哪里,而且由于其“蒙古包”是组装式的,迁移起来也很方便容易;外资主导就不用说了,因为中国缺少资金和产业经验,产业投资需要由外资来投入,具体到东莞来说,台资的聚集是其一大特点;外向型,是指其主要的部件等从外部进口、产品也主要是打外销市场。在这一模式中,产业的利润主要由外资收获,地方获得的是税收(由于地方政府大量牺牲自己的税收收益,这一收益在前五年基本很少看到)、租金、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以及,似乎凭空获得了一个产业体系;外来工则赚到少得可怜的工资。

  在2001年的时候,苏州经济的东莞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无论是苏州市区、还是昆山、吴江等县市,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都已变成了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其中尤其以台资最为聚集,这也是人们经常拿苏州、昆山来与东莞对比的主要原因;尽管与东莞系由镇、村来设立工业区、所收租金中大部分成为集体资产不同,苏州、昆山则主要是由市、县级政府来设立工业区,租金大部分成为国有资产,但是其靠收租和先少后多的税收作为主要收益的发展模式并无二致;虽然台资聚集上海、苏州时,所打的旗号是:珠三角打外销、长三角打内销,并且国内媒体还信以为真地认为珠三角利于外向、长三角是国内市场的制高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上海、苏州的台资企业仍是以外销为主,否则就无法解释上海港的货柜吞吐量何以迅速超越高雄等许多港口的原因何在,也无法解释台商对上海机场不能满足其迅速出货的大量抱怨,其内销部分,也并非主要走向华北、华中地区或就在华东地区消化,而事实上国内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华南。

  在笔者看来,“东莞模式”在珠三角称雄本身就已让人感到担心,“东莞模式”北渐到苏州,甚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都出现东莞化的趋势,那就更加让人沮丧。

  本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珠三角,“东莞模式”并非主流,真正代表主流的是“顺德模式”,所谓“顺德模式”,其实是在当地经济体的肌体内,自生出来的一种工业化的冲动,这种冲动得到了香港等地资金和管理、技术的支持,并迅速发展壮大,延伸出来了一个健全的制造业体系,以美的、科龙、格兰仕等为代表的顺德家电产业链,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部分。然而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东莞模式”大行其道,其势头盖过了顺德、南海等地,以致于媒体现在提到珠三角的制造业,先说的就是东莞的外资IT制造业。

  东莞产生这种模式还可以原谅,因为东莞原本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当地农民从未接受过工业化训练,若非由外科手术式植入,当地可能还处在与广东河源、汕尾等地类似的贫困之中,但是苏州的“东莞化”却一点都不能原谅。

  因为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本来就有相当的工业基础,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代表了苏南农业地区自身的工业化努力(当然,这种努力同样得到了上海的资金、管理、技术和销售市场的支持),但这种努力被外资洪水一样的冲击完全打断了,苏州迅速沦为“三外”主导的所谓“制造业基地”。

  在90年代中期之前,苏州的经济本来可谓是一个十分健康的经济体,苏州人当时也很津津乐道于,地方经济是“国有经济、乡镇经济与外资经济三分天下”,苏州国有经济曾经有过与上海国企一样的红火期,当地的家电产业以长城电扇、香雪海冰箱为代表,曾经有过“四大名旦”的说法,就连不起眼的牙刷这样一个小产品,苏州的“虎丘”牌牙刷也曾是中国的一大品牌。然而短短的十年时间,国有经济由于其体制瓶颈而终于轰然倒地,苏南乡镇经济也一直陷于“国企病” 症状而不能顺利向民营经济转型,当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可以迅速给地方官带来业绩的“三外模式”大受欢迎之后,苏州就此沦落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苏州,从南到北,大连、天津、上海、杭州、厦门、珠海等许多当红的明星城市,都同样面临着“东莞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准确体现了在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的时间里,全球产业资本流向中国大陆的情势下,全球制造业链条的末端移植到中国大陆的疯狂情形。

  这种趋势为什么令人担忧

  在举国上下欣喜于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的时候,笔者之所以认为这一情形十分可悲,主要有四个原因:

  1、这种外科植入式的产业体系是“蒙古包式的”,而且由于其眼睛盯着的是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所以它能否扎下根来很难说,它前天是在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昨天是在东莞,今天来到了苏州,而明天可能会去越南、老挝、印度,后天可能会去非洲。

  我们还要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低成本优势进行一番具体的分析,因为据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低。成本低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民币币值的被有意低估,这可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所有以人民币标价的资源(包括我们有限的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价格被标低了;

  二是人力资源的低成本,这一优势据有些经济学家说可以保持几十年,因为中国的低价劳动力的供给可以说无限大,中国沿海地区高速增长了20年,而从内地农村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才9400万左右,而迄今为止,800元/ 月的工资仍比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高出许多,而中国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其毕业后找工作的平均期望薪资只不过2000元- 3000元人民币(不超过400美元)。人力资源的低成本无可厚非,但是农民工的相关社会保障(这是许多台资企业津津乐道的大陆劳动力成本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迟迟不能建立,违反了人权等普世价值观,最终将对中国的出口构成抑制因素;

  三是土地资源的低成本。由于中国仍是弱开发国家,我们的土地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低,这由市场决定,原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度地压低土地成本。以苏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为例,上海张江园区土地的基础地价为40万- 50万美元/ 亩(90美元/ 平方米),但在操作中,张江园区往往以半价出让土地,另外一半由市财政补贴;而在苏州、昆山等地,基础地价达到10万元/ 亩的土地,往往以低于基础地价甚多的2万- 3万元/ 亩出让,一份关于苏州引资情况的调研通报指出,苏州市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消耗4000亩土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让由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国土,实质上是对中国有限的国土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付出这样的代价获得这样的粗放型经济成长是否值得,恐怕现在还说不清。

  2、这个产业体系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东莞地方这些年来的努力却收效不大表明,要想超越这个末端往产业链的中端、高端进军,十分之难。

  东莞在被国内媒体指责为“大工厂”、“加工车间”之后,亦曾计划提升本地工业的技术水平,并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企业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但是这些台资企业对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的兴趣不大─他们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也仅仅是为了利用国内廉价的技术专才而已;即便是台资企业将其在东莞的工厂提升技术水准,但也决不会将他们最前沿的技术拿来。其实此一问题绝非东莞所独有,所有依赖外资的经济体都会有这个问题。

  3、由于这种发展模式强烈助长了“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蔓延,这不利于中国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如果说,在东莞吸引台资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还不很明显,但到了苏州、昆山时代,这一特征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品的服务,但是在以招商引资为第一目的的地区,政府职能已完全混同于一间经营工业园的公司,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职能的地方政府已完全公司化了,这个公司以土地、税收优惠、城市品牌为资源,以外资为客户,以增加投资为拉动增长的主要手段,以GDP 为自己的营业额,以地方财政收入为利润。

  “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是一种极端的重商主义,它有好的一面,对商业运营的支持能够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这其实是新加坡人“亲商”理念的延伸,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政府记忘了自己的角色,只是市场经济中公□□品的提供者,市场不能做的事情,政府来做。公司化了的政府把自己变成了市场竞争的一个主体,替市场做了许多原本该是市场自己做的事情。公权力的过分介入市场运行,混淆了政商之间的界限,反而更加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在投资环境的各种要素中,高效率的政府服务、法治环境和政策透明度、社会治安、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的本业,但是帮外商盖厂房、帮企业融资等也是政府服务的范围吗?看看这样一个在苏南广为传扬的例子:台湾大同集团的一位关键人物来吴江考察,为试试当地政府的诚信度,提出“100天内建好一座15亩的厂房,大同的美齐电脑就来吴江设厂”,结果,第97天的时候,吴江市政府就盖好了厂房。

  在这样“高效率”的背后,是否有什么被忽略掉了?即便是没有任何非法的成分,地方政府能对所有的企业(包括本土的民营小企业)提供如此高效率的服务吗?

  4、“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和“外资偏好症”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可能会压制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

  如果外资的植入,能够促使形成一个本地产业群,并以此带动本地企业的成长,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健康的外资经济。在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外资经济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苗头,但是却没有很蓬勃的势头。无论是在东莞还是在苏州,本地民营经济为外来产业群的配套,至今还局限在餐饮、零售、运输等相关服务业,以及部分十分初级的零部件、包装、印刷等产业。

  当然,它们在发展之中,而且也不能否认这些民营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旺盛生命力,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地方政府以追求外资、大规模投资为目标的情况下,往往忽视本地民营经济的成长,即便不是心存忽视,当有限的行政资源大都用来为外资提供高效率的政府服务时,为外资以外的经济体服务的资源就更加有限了,这当然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种抑制作用。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青岛、宁波、温州、深圳为代表的城市经济体就要健康得多,其中青岛是中国国有工业适应市场经济顺利转型的一个代表,温州、宁波则是民营经济自由发展、自发工业化的一个典型,深圳则是中国制造业努力超越末端的方向,以及中国民间科技创业的热土。中国制造业的希望可能寄托在他们身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8:41:03编辑过]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地板
sdyhfao 发表于 2005-6-6 08: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深圳,你是来到还是离去

            

金心异

            

              深圳盘整——上篇

  记得在1997年时,一位朋友对笔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现在离开深圳,

那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如果谁现在来到深圳,那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笔

者是1997年的6 月来到深圳的,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他这话的意思,据笔者的理解,是这样一个思路: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

是深圳在全国政治地位重要性所达到的最高点,从此上升通道已经完成,此后要

么窄幅波动,要么进入下降通道。在中国最有用的是“政治经济学”,政治地位

决定经济地位,而经济形势决定这个城市的居民的信心,居民的信心决定这个城

市的未来。如果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那就意味着他断定深圳走入下降通道,那他

若有更好的选择,他就会离开深圳;如果他认定深圳前途一片大好,因而来到深

圳,那他便是乐观主义者。

  之所以现在仍想起了那句话,是因为到了如今的2001年,这句话仍然有效,

仍然有效本身就证明深圳这4 年间是在窄幅波动的横盘之中。这几年间,深圳可

以说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好不到上海的财色兼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好不到北京的威风八面、指哪打哪;好不到苏州的异军突起、红极一时;坏也坏

不到哪里去——比如坏不到沈阳的哀鸿遍野百万北妹南下讨生活,坏不到天津的

萧条冷落残照当楼,坏不到大庆的破屋难支、大厦将倾。当然,也只有在横盘时,

来到或离去才会成为一个要命的问题,萦绕在罗密欧的心头不能淡去。

  高潮落幕

  深圳为什么会成为深圳?全是因为河对岸的香港。谁都知道深圳特区的设立,

其一是为了香港平稳回归,人家那边那么花花世界,咱这边要是荒郊野岭,影响

伟大祖国的形象,咱起码也得弄个小花花世界,让香港人放心,落差没那么大;

其二是为了利用香港这个资本主义的前哨阵地,用他们的钱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

国,当然如有可能也学上三招两式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三可能与香港关

系不是很大,但追根究底仍是利用香港优势,那就是,由于正值改革开放,旧体

制向新体制转轨,那些对旧体制心怀不满求去之心甚切的人,给他们一个机会。

  应该说,深圳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啦。从其一来说,十几年下来,深圳不只

成了一个小花花世界,其实已可算是一个中花花世界,单从高楼大厦林立、城市

车水马龙、人们脚步匆匆、金钱到处流动来说,跟香港已差不了太远,香港北区

的村民们,看深圳的眼光视角已从俯视变成了仰视,即便是香港高层的官员或学

者,也已换了青眼看深圳,甚至于,以前只把深圳当作自已带的一个小学徒的,

现在也要把深圳当作一个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啦,深圳人看香港的眼光,已从须

仰视才见切换到了平视了,要探讨深港两地的合作,更有甚者,在城市建设方面,

已不将香港当作楷模,转而要以新加坡为参照系了。

  从其二来说,学香港,利用香港,深圳已做得不能再好。从产业转移来说,

香港加工业北移,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落在了深圳,由于有香港的缘故,深圳

才有了在全国最牛逼的珠宝业、家具灯饰业、房地产业、印刷业、玩具业、电子

业等等等等,才有了在全国一流的服装业、家电业、物流业、金融业。深圳是香

港人最习惯于投资的地区,也是香港人投资最多的地区,直到最近,可爱的香港

人不但在深圳买房安家(深圳的房子有十分之一卖给香港人)、双休日到深圳购

物——横扫狂扫!从冒牌手袋到假首饰,从书籍到蔬菜,从桑拿到补牙全干。从

其三来说,深圳十几二十年间,从空地上建起一座与内地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内

地来到者举凡数百万人,理想主义者以为找到了全新的生活环境,这儿办事更多

靠一些实力而不完全凭关系,这儿人们不关注你的私生活故乡到处流传,这儿不

大论资排辈,而是能者上劣者下;失落者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没有

人在意你伤心的过去;冒险家现在可能已功成名就变得不再冒险。甚至于,当邓

小平1992年感觉到改革似乎推动不下去时,他离开北京来到深圳珠海上海,从而

生生地撬动了历史的车轮,扭转了中国的航向。

  于是在二十年后,深圳就成了这样一个深圳:人口已有430 万(事实上已有

六七百万之多),GDP 已有1600亿之多的中国第四大营商城市。1997年,深圳牛

逼到了顶点。下边要再造传奇时,问题出现了:香港已回归了,深圳的任务不再

明晰了;邓小平已去世了,政治文化的认同感转向了别处;香港的内功已全转过

来了,深圳要靠自己行走江湖了;全国都要开放了,试点结束了;创业的激情消

退了,深圳进入了男人高潮后一般都会有的“思睡期”。某种意义上说,在这特

别时期,盘整就是坚强。

  深圳盘整

  事实上从1995年左右深圳就开始了盘整。盘整的形成,是由于以下四种力胶

合在一起起作用:往前走的目标毅力、新补充进来的往上冲的新体力、走累之后

的惰性力、整个国家捆在一起往前走的拖力。深圳已不再是前锋,而变成了中场,

顶多是一个位置靠前的前卫,顶多是一个影子前锋。他只能寻找前锋被别人后卫

看紧时的射门机会。如果你觉得这样描述并不准确的话,我最多只能修改为,深

圳和上海、北京并列为中国的三前锋。

  往前走的毅力体现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或重新发现。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房地产业,比如服装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1997年之前,深圳的创业者已打好了一个国内最好的

底子,这个底子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中国最宽、绿化最好的第一城市干道深南大

道的横贯东西;英明的前任领导确保的三大城市隔离带仍未被破坏:这三大隔离

带(其一是由笔架山公园、深圳中心公园组成;其二是由香蜜湖渡假村、特发高

尔夫俱乐部组成;其三由名商高尔夫球场、沙河高尔夫球会组成,分别宽约800

米。)给了深圳大片的绿地、畅通的气流、市中心的休闲娱乐基地,以及一个不

是传统摊大饼的中国城市(在此之前的中国城市,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武

汉,无不是摊大饼得来的城市。);规划未全被破坏的福田中心区留给深圳一个

理想的CBD 区域;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的深圳机场、中国第二大集装港的深圳港(其中盐田港是一个大功,成功地抢到

了李嘉诚来投资。)这些为深圳的物流业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虽然深圳一直

没有象大连那样强调自己是最漂亮的城市,但是深圳其实比大连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深圳的优惠政策已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优美的城市成了留人的最有力武器,你

可以去问一问,有多少人是因为深圳的生活环境而留下来的?

  在此基础上,深圳仍在往前走的毅力表现在:继续完善城市环境,修建了滨

海大道,整饰沿海区域,使深圳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名符其实;以国产化为由,在

当时北京不喜欢各大城市争建地铁的心态下让深圳地铁立了项,虽然一期只修到

了侨城东使得地铁的作用大打折扣,但在深圳基础设施投资乏力的情况下,这已

是深圳最大的在建项目;争取中央支持,虽已有点晚但是争取到了盐田港三期上

马,并推动招商局集团重新振作蛇口港等深圳西部港区;在机荷高速修通之后,

接着修筑盐坝高速,积极完善深圳市内高速公司及快速干道网的布局;在深圳机

场客运已接近上限(在现行票价水平上)情况下,将国际货运作为机场新的增长

点,至少可以从广州白云机场嘴里抢到不少货运量,成为华南国际货运的基地之

一。

  房地产业,在经历1992-1993 年的高潮之后,深圳房地产仍能克服萧条,稳

步成长,当然,这也是需求旺盛所赐。由于靠近香港,深圳地产商从香港人那里

学到了国内最好的物业管理模式,并将物业管理优势向全国转卖,深万科、中海、

金地等物管公司都在国内开拓市场,让人刮目相看;虽然在大型屋村建设方面不

及广州搞得轰轰烈烈,但总算也朝着摆脱小家子气方向努力,开始起步;最最关

键的是,深圳在批地方面领了全国之先,从2000年开始宣布以后政府转让土地全

都采招标拍卖方式,这一市场化的措施为地产业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也使得

深圳走上了批地成为政府主要财源的香港道路。今年中,深圳市决定将滨海大道

建成后华侨城南的填海区域拿出来拍卖,底价是50亿元,这一举措虽然已无了创

业者将大片黄金地段拿来作绿化等公益性用地的伟大气魄,但总算是守成者的务

实之举,并且照顾到了规划的统一性,也还算中规中矩,至于最后效果如何,就

看地产商们是否严格遵守城市规划了。不过,在将来的深圳,所有的沿海风水宝

地都将成为富人的聚居区则会是不争的事实,而穷人们,则都将被赶到特区外居

住了,如果政府的微利房计划最终放弃,而又没有其它的平抑房价的得力措施的

话。现在还不敢说,但是留仙村十万人大型屋村的计划已经废止了,而代之以留

仙洞集成电路产业园则已是现实。

  服装业是另一个典型。某种意义上说,在1997年之前深圳的服装业完全是代

工模式,不注重品牌建设,虽然款式在全国都有领先,但是响当当的品牌则非常

少,这一点比江浙、武汉等地都差了好远,但是回归后这三四年间,深圳服装制

造商学得也很快,尤其是在女装方面,已成国内最主要品牌集中地。这说明深圳

人还是有学习能力和上进愿望,有应变图存的机动性。

  往上冲的新体力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在香港产业北移基本完成后,在产业

方面,香港人已不能给深圳什么,顶多是将那些产业搬离深圳继续北迁。高新技

术产业是深圳与香港区分开来特立独行的新道路。

  其实早在1994-1995 年,深圳决策层已发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并且认定深

圳的产途是高新技术产业。当时国内不少城市也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但

是在2000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之前,它们都还没有将高新技术产业提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但深圳早就提到了。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最聪明的是比其它

省市早一点看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体系,是比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更为

重要的东东,相比之下,北京人要到2000年才看到,而西安人到现在也还没看到。

  在五六年前深圳决定将自己的前途押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时,香港人发出了嘲

笑的声音,他们不相信在深圳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有影响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地

方,能搞高科技产业。而且当时由于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深圳宣布取消对传统

来料加工业的更多优惠政策,这导致这些产业纷纷继续北迁到东莞、惠州、中山

等地,深圳一时有增长趋于缓慢的危机感。但深圳的领导人总算发挥了一些咬定

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不懈地长抓下去。这样在1999年前后,已有了充分的成

效,华为、中兴、金蝶、深科技等本土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称一时之秀,联想、方

正等也纷纷强调深圳在公司布局中的重要性,一些跨国机构在深圳的制造基地也

很给深圳长面子。这样深圳就被国内媒体锁定为国内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

一,形象已树立起来。

  90年代中期,国内很流行所谓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深圳也搭了这样

的一个文化台,就是所谓的荔枝节。和国内许多这样的“文化搭台贸唱戏”一样,

往往在一两年以后就堕落成既劳民伤财又没有什么效果的“官场秀”。

  1999年前后,深圳领导人决定将原来已难以为继的荔枝节加以改造,举办一

种高科技的展览或交易会。最难得的是在粤省的支持下,他们争取到了北京的支

持,将这种交易会定位为与广交会、厦门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同等级别的国家级交

易会,定名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外经贸部、

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四个部委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每年秋天在深圳举

行。高交会定格为国家级可谓深圳自香港回归后政治上取得的最重要的成绩,倘

若创业板也能如期在深圳开盘的话,它将使得深圳既不缺高科技项目及人才,也

不缺创投资资金,因而一举奠定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优势。然

而,创业板的一拖再拖让深圳这个如意算盘在近两年内至少半落空了。这不是深

圳所能左右的事情,这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步骤拖了深圳的后腿。国家改革到了过

关时的一致性,将和深圳的惰性一样,成为深圳的下坠力。

  深圳的惰性主要体现在政府机关。

  2001年上半年,在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一轮政府改革(其实就是一轮不彻底

的裁员)之后,深圳的当政者宣布推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提速”运动,目标

是洗涤官场上懒散和僵化的作风,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各相关的政府机构都对

社会发布了其精简办事程序的作法和承诺。如果这事情代表深圳主政官清醒地认

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有全面清洗的决心的话,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做起来

很难。

  经过二十年的创业,也许最高的主政官仍有创造政绩的强劲愿望,但是其部

门负责人、科层职员等操作层面却已变得和内地一样充满了官场习气,官员们已

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大部分都据有了政府的福利性住房,因而享有高工资待遇

的他们大都有钱买了自己的私家车(如果级别还享受不到公用车的话),这样的

一群守成者变得比内地官员更要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刁难百姓。

  对深圳来说,自从特区政策普惠化以后,在与国内其它城市的竞争中已失去

了一把利器,所有的学者都认定,深圳唯一所能恃的就是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

市,已形成的良好的市场制度氛围,市场化的政府工作效率较高,观念较新。深

圳不少智囊团的人士也相当自信认为,深圳在市场观念和市场制度方面领先上海

5 年,领先北京10年。然而,从政府机构层面来说,这种判断已有点想当然,深

圳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其实已并不比上海更有效率。唯一可恃的优势也不能得

到发挥,某种意义上这是深圳往前走和往上冲的最大拖力,跟深圳的创业者相比,

他们的创造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当然他们会托辞说,国家的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所有能改的,深圳都已改

了,所有不能改的,深圳也拿不到中央的特许权优先去改,所以现在只能去等,

等国家朝前迈出一大步。可是政府改革原本是体制内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只在

你想不想做而已。党的过去的文件和法规都不反对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

  虽然国家列队前进确实对深圳造成了许多困扰。这一点在金融业和物流业领

域表现得较为典型。比如,深圳将物流业确立为自己的三大支柱产业,应该说这

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且业内谁都了解与香港相比,深圳的物流业,比如港口,

最大的弱项在于海关的工作效率,但是海关是垂直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无法施加

影响。深圳已不具有对现行法规进行改革的优先试验权,现在中央更愿意把这个

权力给予上海。

  在金融业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央行进行总分行体制改革之后,深圳由原

来的一级分行被降格为二级分行,这沉重地打击了深圳的金融创新能力,深圳只

能眼睁睁地看着上海在进行一项又一项金融创新,但自己却不被批准。在香港回

归后的四年间,深圳唯一争取到的有价值的金融创新就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试点,

但是它带来的好处跟深交所停发A 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正是

在金融业的停滞不前或者遭受到的挫折,让许多人对深圳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这四种力的相互作用,使深圳欲上不能,欲下却也没那么容易。当然你可以

说深圳这几年时间里进步还是很大,每年的GDP 增长率仍在13% 以上,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但是与前些年的高成长率相比,深圳大

不如前是现实,不进则退,人们有理由对深圳的未来担心,如果这种盘整局面再

持续五六年的话。

  如果你在此时来到深圳,你所看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深圳,处于横盘状态的

深圳。深圳在横盘,作为一个深圳人或准深圳人,你自己是往上走还是往下滑,

深圳不管。

           选择深圳的十大理由——中篇

  我们所说的盘整是相至于上海浦东或中关村的引人注目而言。事实上,每年

或者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来者,这包括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内地

的失落者或异见者,或者是部分企业的挖角。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深圳仍可列为

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他们最想去的城市;在笋岗的深圳人才大市场,经常仍会

是人头攒动;海外的留学生也会在对国内城市一个一个地考察后,相当比例地选

择深圳,因为深圳城市的美丽,或者因为创业环境。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来深圳之前,你首先得考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来到深

圳啦,而不象以前,很多人想也不想就闯到了深圳。这些基本资格包括,第一,

你要年轻,年纪太大的话,首先工作就比较难找(高级专业人才除外),其次你

要和比你年轻许多的人站在竞争的同一个地平线上,这很不平等;第二,你至少

要是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深圳的政策就是鼓励大学以上文凭的人来到深圳,以

逐步提高这座城市每万人中高学历者所占的比例,所以政策规定必须是本科以上

或中级职称以上的人调进这座城市才免城市增容费。本科以上者在深圳工作两年,

一般都可获得调入户口的奖赏,这是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还相对具有更多人

情味的一点,但是你若不幸没有本科学历,事情就难办得多了。你如果不在乎自

己的干部身份的话,有一个变通的办法是以调工的形式进入深圳,但这让许多人

有被削职为民的挫折感。

  如果这两者你都具备,说句实在话,你还要看看自己的专业是否属于深圳比

较喜欢的专业。深圳市确定了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金融业包括银行

业、证券业、基金业、保险业。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零售业、会展业、

公关业。如果你是以上专业的科班出身,你的市场就比别人大了许多。倘若你更

有幸是学的半导体专业,那么恭喜你了,在未来的十年内,你在深圳都会很抢手,

当然还是来得越早越好。

  现在假设你来到了深圳,又找到了工作。你的单位如果很有人情味的话,也

许会给你提供住房,但是别高兴得太早,一般是两个人住一间公寓房,或者是几

个人住一套民宅,如果刚刚大学毕业从四人一间中解脱出来,你觉得这也不错啊,

但是倘若你已在社会上厮混过几年,这点就让人难以忍受。那么你去租房吧。

  深圳的房价在国内属于最高的一个层次,也就是由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

城市所构成的一个层次。当然就这三个城市来说,深圳房价要比北京低一些,和

上海大致持平。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一居室的民房至少都会在1500元/ 月以上,

在深圳,只有罗湖及福田的上步地区才有可能达到这个价,而且并不普遍。比如

在梅林一带,1000元以下,你可以租得到不错的单身公寓或一居室。

  倘若你愿意降格以求的话,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都有另一种房子供你租住。

这就是所谓的农民房。这是广东的特色,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仍有原住民聚居

的村落,他们游离于城市规划的法规之外,在自己原有的地盘以内拚命地建设私

房,为了将土地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他们的房子建得一幢一幢牵着手亲着嘴,

从这栋楼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到别一座楼上去。住在这里感觉不太好,而且往往社

会治安比正规小区差了好多,但是有一点,便宜啊!比如你在沙嘴一带,1000元

左右可以租到两居室不成问题。倘若你住习惯以后,治安其实也没有别人描绘得

那样差,而且由于广东人有开小士多店的习惯,你住在那里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购

物方便,哪怕是在夜里两三点钟,你都可以打电话叫外卖送烟啤酒饮料方便面上

来。这可是你在北京上海享受不到的哦。

  还有一种办法是你可以和人合租。或男或女。笔者的一个朋友就与另一个不

认识的女孩子在罗湖合租一套两居室,两人分担一共1600元的月租金,感觉还不

错。在深圳,男女合租的新同居时代已很普遍,而且并没有人会象在北京那样对

这一现象大惊小怪,从文化、经济、社会道德等各方面去讨论一番。

  现在你安顿下来啦,让我告诉给你,你完全可以应该在深圳留下来的八大理

由。

  第一条理由:这个城市的规划和绿化!笔者不止一个朋友每每来到深圳,就

会对深南大道、笋岗路、红荔路、滨海大道等一条又一条道路的绿化美化叹为观

止。事实上,不少深圳人都有一种所谓的“深南大道情结”——当然,现在可能

要更改为“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情结”了:倘若住在深圳,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忍

不住找个机会坐车从深南大道或滨海大道上走一走,去感受一番快感。倘若这人

出差了较长时间,或者是外派了一段时间,他一回到深圳,就会想方设法到滨海

大道及深南大道上游一游车河。建设部部长俞正声曾公开称赞深南大道为中国第

一城市大道,那是他还没有到滨海大道上去爽一爽的缘故,因为那次他来时滨海

大道还没有开通。

  笔者一向有一个观点:住在一个环境美好的城市,你是在合法地占有政府提

供的福利,从而节约自己的生活成本。深圳市财政充盈,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并非

户籍人口,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福利,但是政府投巨资将这个城市建设得如同

花园,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保证了你在罗湖之外的地区基本不塞车,这些都是福利。

在北京你逛任何一个公园都得花钱,在深圳一般政府管理的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

而且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公园,你的眼睛到处都在享受,可你不用花钱;在

北京你花钱也买不来出行顺畅,但在深圳你不用额外付出这一成本。

  第二条理由:这个城市的气候!硅谷人在总结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的三大理

由时,大多数人把气候列了进去,可见气候的重要性(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笔

者打死都不相信常有沙尘暴的北京中关村可以建成中国的硅谷)。宜人的气候,

可以让人在一年四季都愿意勤奋地工作(中国北方经济不如南方发达,相信气候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北方的人终究比南方要懒散得多)。这一点深圳与硅谷

极为相似。除了每年春节前后约有半个月左右天气较为寒冷(穿上毛衣或皮衣就

足矣,而不是象北京那样把自己裹成一个球形)、每年夏天较有一个多月较为热

燥或阴湿之外,深圳绝对是个适宜于人类展开一切经济活动的城市。而且仅仅由

于气候的缘故,你每年的生活开支里在着装费这方面不知省了多少钱!如果你是

一个男生,可以说,你有三五套衣服就足以应付全年的日子啦。

  第三条理由:香港电视和报纸。笔者有一对夫妇朋友,几次三番说想离开深

圳,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问他们为什么舍不得离开?答曰:舍不得“930 ”。

这“930 ”并不是广州商台的“九三零剧场”,而是香港明珠台每晚大约9 :30

开始播放的一部外国电影,英文原版,加以中文字幕,特别是,每逢情人节前一

周,该台会连续七天播放共七部经典爱情片,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许多深圳人可

以放弃酒吧的狂欢而赶回家去看930 ,以至于很多人为此极其讨厌大陆习惯于的

配音译制片,觉得少了许多原滋原味——有鉴于此,似乎内地这二年开始也学会

打字幕啦。

  第四个理由:为了你的私生活!陈小春这小子唱道:“没有新中国,就没有

新生活;没有新生活,就没有私生活;没有私生活,叫我怎么活!”对强调私生

活的新一代来说,最好的居住地肯定非深圳莫属了。

  很多在内地呆过的人都曾深受其害吧,家里小两口吵个架什么的,不用半天,

全楼都知道了;女孩子和男朋友未婚同居了,她的脊梁骨要被人捣穿,她的父母

羞愧得没脸见人;谁家姑娘到了二十七八还没嫁出去,她肯定会成为社区知名人

物。北京这个城市最为典型,总有一帮老大妈吃饱了没事干,东家长西家短,唠

叨个没完没了。小伙子要是带个女孩子回自己的屋,总会有居委会老太太找借口

过来看看是不是卖淫嫖娼,说不定过来的还是警察呢,那也一准儿是老太太告发

的!

  深圳是这方面最自由的城市,只要你不违法乱纪,谁管你怎么生活呢!租房

的房东更不会关心租他房住的一对男女是否有结婚证,姑娘到三十多岁也不嫁的

大把,也不大会有思想压力——压力多是来自内地的父母。爱谁谁去。也许你会

说,这样助长了社会道德水准低下。也没见内地道德水准好到哪儿去耶,反而钳

固了人们的生活。深圳形成崇尚自由风气的原因可能有二:深圳极少有老太太;

深圳是个重商主义的社会,单位只管你的工作,不管你的生活,更不管你的思想

信仰之类,老总并不会象内地的那样常常到员工家里去看看以示关怀。

  第五个理由:倘若你是做生意的,迄今为止,深圳还是国内税率最低的城市

之一;如果你是搞高新技术企业的,你可以仅有3 万元就可以注册公司;深圳有

一百多个风险投资商聚集,你可以相对容易地融到第一笔天使投资;深圳市对高

新技术企业有诸多的政策优惠以及补贴;相对来说,深圳政府机关还算是国内最

高效率的政府;深圳市政府在去年大规模取消项审批项目之后,最近第二次大规

模削减政府审批事项,政府对此一事情的重视程度非任何国内城市可比,至少说

明深圳市比内地许多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更明白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政府少管而不是

多管。

  第六个理由:深圳是名符其实的美食之城。由于居民大都是来自内地的新移

民——有人说,全中国的每一个县都会有至少几十个人在深圳——深圳的饮食可

谓集全国之大成,你想吃什么风味特色的食物,在深圳都能找到理想之处,有网

友在网上发贴道“回到长沙,才发现长沙的湘菜远没有深圳的湘菜正宗”,嘿嘿,

你想想吧。

  除深圳之外,能集全国之大成的可能以北京为最了吧,但是北京服务业的服

务水平哪能跟深圳比?人家卖饭的是大爷姑奶奶,给你提供食物,你就得感恩戴

德吧,还想要笑脸?你还想人家未上菜先上茶未上茶先上纸巾碗筷?你还想人家

随侍在侧招之即来?广东服务业态度之好,全国任何地方都不能比,这差不多应

该是可以公认的吧。广州也不错,并且有“吃在广州”之称,但是广州食店里面

粤菜馆占的比重还是太大了些,不象深圳这样百花齐放谁也不压谁。

  紧接着就是第七个理由啦,深圳在全国最不排外。深圳虽然地处广东,但是

已经给北方人给占领啦,以至于广东人认为深圳已不是一个广东城市,而是所谓

“北方文化的殖民地”。深圳人口四五百万中,原住民只能占到十分之一吧,加

上从广东其它地区迁来的广东人,也不会超过三成。这样广东人在深圳就成了

“少数民族”,你在广州若不会讲白话生活肯定会有不方便,但是你在深圳就不

会有任何不便。

  其实深圳是广东人跟外省人相处得最融洽的城市。作为本地人的广东人成了

少数派之后,既能获得足够的尊重(地方政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土著的利益),

又不至于牛逼得欺负外地人,无论你是哪里人,深圳就是你的城市。这是笔者在

广州、佛山、惠州等许多广东城市生活后总结出的真理。

  一般说来,移民文化是一种最有包容性的,也是最能创新的文化,移民城市

经济最能产生活力。所以虽然政府改革滞后可能会显得深圳发展赶不上某某城市

了这种暂时现象,一旦完全进入市场经济,深圳这种移民城市的活力便会不可抑

制地迸发出来,谓予不信,咱们走着瞧。

  第八个理由:深圳的小区。如果说北京是典型的“大院文化”的话,那么深

圳就是典型的小区文化。在北京,一个又一个大院“庭院深深深几许”,大院里

边固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但是大院对外是全封闭的,一个大院的墙外,沿

街便只是墙。倘你是一个外地人,不幸走到某大院外边尿急啦,那么你可能要走

好远离开这个大院好久才能找到厕所;而你要是在夜晚想买点东西的话,那就更

惨了。对不起,除非你到商业街去,其它地方,欠奉。

  深圳由于是全国房改最早的地区,地产业极其发达,所以深圳的居民大都住

在小区里,深圳的小区(楼盘)数量之多,绝对是全国第一。这种小区物业管理

及治安也都不错(除非你的小区紧邻一个广东土著人的社区——所谓都市里的村

庄),但并非闲人不能进——除非你一看就象一个偷东西的人。而且深圳的超市、

食店、药店、发屋、冲印店、银行、书屋或报刊亭、电话亭等都是跟着小区走的,

一个小区建成了,所有相关的配套都会有社会力量跟着来做。就方便性来说,北

京上海都没法跟深圳比啊。

  今天,我费了这么多口水你还是要走的话,随你的便吧,我也懒得理你了。

反正深圳就这样子了,你不来,还会有其它革命同志来,中国别的资源蛮缺,唯

独活人不缺。让你瞧瞧深圳是如何在短短十年内人口达到700 万的!

           离开深圳的五大原因——下篇

  虽然被人贴上了不如上海的标签,但深圳仍然是许多人向往的创业或上进或

定居之地,这个城市以每年至少从外迁来5 万人的速度增加着她的人口基数,这

包括每年夏季深圳接收的1-2 万名大学生。既然如此,有一些人要离开也就不足

为怪了。

  无法统计每年有多少人离开深圳,因为他们来时没有报到,不在户籍之列,

走时也不打招呼,那么统计便不可能。但细想一下,离开的人无非以下几种:来

自内地农村的打工者,由于不大可能调进深圳,他们只能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闯

深圳的大学生或干部,最后由于各种原因离去回乡(失败、无法立足、对竞争不

适应、无法调配偶来深、不喜欢深圳……等等许多理由;)有更好的发展地,或

公司迁离深圳等。

  除去第一类人民(地方政府显然并不把他们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只要

在定量上有保证供应,深圳政府才不管你谁来了谁走了呢,迄今为止,政府没有

出台稳固的政策来确保这批打工者留在深圳,哪怕是对深圳来说非常重要的熟练

技工——因为政府并没有对打工者这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建立档案库并加以甄别,

反而沾沾自喜于为内地培养了技术熟练人才,本来应该痛心才是!)外,我们重

要讨论第二类人中的一部分及第三类人。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类人是深圳当局

并不希望他们离开的,但他们走了。

  这一类人,人们把他们叫做“人才”。至少是香港回归后的4 年里吧,这样

一些人的流失和他们散布的对深圳的悲观看法感染了一些留下的人或想来的人,

让他们对深圳丧失信心。细究他们宣称的离开深圳的理由,不外乎以下5 种。

  第一大原因,深圳没前途,或者上海、北京前途更好。这一点笔者打算放到

下一节,在深圳跟北京、上海、广州对比时加以分析。

  第二大原因,深圳没文化!我讲这话要详细辩证一番。老实说我最反感的是

这种说法,好象说这话的人多文化似地。

  如果你是一个学者,尤其是自然科学或一些十分需要大脑碰撞的人文科学,

确实需要那么一个学术环境,而深圳没有。是的,深圳确实没有,比如说象北京

那样的大量的学术机构群聚、不断的有国际上的大师级学者来访问交流、不断的

有学术会议可以参加等等。这一点深圳真的对不起您啦!因为深圳不是北京,国

家把顶级科研及学术机构、顶级的大学、顶级的学术经费等都非放在首都不可,

深圳没有办法。这些东西往往不是钱能买来的,因而对深圳来说就无法速成。深

圳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对那些深圳十分需要的专业,进行重点攻关。比如就把西

安电子所的牛憨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全盘挖到深圳来了;比如深圳出台政策对

在深圳做博士后研究的人每年补助5 万元;比如千方百计吸引国内一流大学来深

圳,无论是虚拟大学园还是大学城计划,都是深圳想加强自己的科研及学术氛围

的艰苦努力,只是国内的大学现在都很不地道,只知索取、利用而不想真的为深

圳做贡献,深圳想要的是正规办学、产学研一体化,应该说深圳为这些大学提供

了相当好的环境,但是这些大学却只是利用深圳所提供的优惠,来这里搞什么在

职研究生教育之类的事,迄今为止,只有北大真心实意地要在深圳搞研究生院,

但是也有在深圳借机圈地之嫌。其他大学也蜂涌而来抢深圳这块教育产业的面包,

让深圳欢迎也不是,反对也不是。这不能怪深圳,深圳已努力了。

  如果您并不是专家学者,却也来讲什么“深圳没文化”的鬼话,那让我来跟

你摆一摆道理。

  首先什么叫文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深圳聚集了六七百万人,其中不乏

时代精英,这些人在这里做生意、搞建设、做讲演、搞活动、吃饭聊天、上网发

贴子,这些不都是文化?难道说深圳这么多时代精英在互动发展还没文化,只有

山西省的乔家大院才叫文化?

  不错,深圳没有北京那样多的讲演报告论坛、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多的会展、

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芭蕾舞、话剧、昆剧等演出,

但是深圳也不是一点儿没有啊,深圳大剧院还是经常有演出的,而且水平也不低,

可是您去看过几场呢?难道这些对您的生活重要到那么高的程度吗?鬼信你!我

又不是没有在北京生活过,哈,北京文化活动多丰富啊,可是我在北京生活了两

年,除了看过两场话剧之外,其它都没有去过,为什么?没时间。但是没去看也

一样过了,为什么在深圳就过不了呢?在深圳可以说更没有时间看。我之所以这

样说,是表示那些说深圳没文化的人,只是说说而已,等深圳真的有了文化,他

也不会去“咸与文化”的。

  又有爱好文化的大学毕业生说啦,深圳没有传统文化积淀,是一张空白纸。

这让人觉得她底蕴不够深厚,因而直白得没有味道。嘿,北京、西安不错是有味

道,关键是那味道好不好闻?关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争论,早在80年代末就

已有许多人争论过啦,我也不想再重复,其实正象某学者所指的那样,深圳没有

传统文化,所以才能更没有包袱地去嫁接现代文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圳现在

的文化,或者叫被嫁接的西洋文明,要远远先进于西安、开封、成都等地的传统

文化。不管你信不信,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已落后了一百多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

只有开放并嫁接西方文明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也是我们已择定的道

路。中国文化早晚也要走深圳这条路,无论是饮食文化、住宅文化还是休闲文化,

尤其是企业文化,都是如此。不信咱们走着瞧。

  无论哪一种文化,你得让生活在这文化中的人生活得快乐,并且能激发他的

创造力,这才叫有生命力的文化,而深圳的城市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文化。

  第三大原因,说深圳只有金钱,没有亲情和温情。

  这句话有点绝对。

  不错,深圳人是比较看重钱,因为没有钱就没有一切。是不是你借了亲友的

钱没还,人家问你要,你才这样感叹吧?如果在内地的亲友,可能你借钱不还他

都不好意思去催要是吧,但是深圳人是会问你要的。这个面子还真不能太给你了,

这样都借钱不还,最后是谁也借不到钱了。是的现在在深圳借钱不那么容易,尤

其是大数额的。深圳人的流动性太强,借钱给你的风险还是太大,人都是利已者,

金融风险的防范意思是不可或缺的吧。但你以为在内地现在借钱还跟过去一样容

易吗?一样不容易啦。

  深圳没有亲情和温情?这话应该修正为在异乡没有亲情和温情才对。任何人

离开故乡到异乡,都不会有在故乡生活得那么感情丰富多彩那么随心随意,而不

只是只深圳这样。只不过深圳是个彻头彻尾的新移民城市,大家都来自四面八方,

都是主人也都是客人,所以任何人对外来人也很难把他当贵客看待,你来你就来

嘛,要我那么热情?我也是客人嘛,凭什么要我对你热情?各忙各的吧,自己照

顾好自己!就这样吧。

  其实深圳也没有你说的那样冷漠无情吧。同乡之谊、同学之情、同事之纠缠、

死党玩伴之温暖、情人之温柔、夫妻之相濡以沫、故乡父母关切之心、来深父母

天伦之乐,这些不都是情?

  不错,新周刊说深圳是中国最有欲望的城市,但是还没有到物欲横流的地步

吧,倘若你认为武汉、兰州、沈阳这些地方的现状还不算是物欲横流的话。我不

知道,但我至少知道,深圳人在巴士车上给老人或孕妇或抱儿者让座的比率绝对

比青岛或郑州或长沙高。虽然深圳人掏了远比这些地方贵的公共汽车票。

  第四大原因:深圳已失去了创业激情了,我不喜欢保守守成的城市,尤其不

喜欢深圳这样——眼看着她蜕变,痛心呐!好!您这样想的话,我佩服您到五体

投地。我也不喜欢深圳这样子,但是哪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呢?

  其实说深圳失去了创业激情,更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失去了创业期的灵活和创

造情,失去了初创期的工作努力和热情。因为一般老百姓没什么降低热情,有

“赚钱”二字在激励着大家呢,谁跟钱过不去?所以大家都还在热情洋溢地找钱,

创业激情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流动。现在的问题是,深圳人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

正在被一个效率不能迅速提高的政府体系、以及一个无法再往下改下去的体制束

缚起来,受制于它,只好止步不前。

  比如政府效率提高的问题,这是在体制内也有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深圳显然

做得不那么理想。尤其是政府部门,互相扯皮,只有自己的官帽重要,老百姓的

幸福不重要。2001年的政府提速运动效果不那么明显。这一点深圳要检讨。

  深圳最大的变化是深圳无论如何去争,都不能从上海手里争回经济上的试验

权了。深圳办了两张党报,却将新兴媒体中心的角色拱手让给紧邻的广州。反过

来,广州的媒体却将深圳这个商业重镇当做了一个理想的市场,全国另外的几个

媒体中心,都没有广州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一个深圳这样庞大的处女市场可

以去方便地就近开拓。

  如果您是因为这而离开深圳,我无话可说。不过呢,举中国之地,对理想主

义者来说可能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理想主义者满意,这也正是理想主义者之所

以为理想主义者。就思想之活跃程度来说,北京、广州都好过深圳,但是从经济

的活跃程度来说,却都不如深圳,所以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您如果觉得能够忍

受的话,还是呆在深圳吧,如果难以忍受,那您走吧,希望有空回来看看!

  第五大原因,深圳房子太贵啦,偶买不起大房,没法接老娘过来,可是偶又

特别想念俺娘做的泡菜。

  唉,那也真是没办法,回到你娘身边去吧,如果无法为国尽忠,也该好好尽

尽孝道啦,我支持您。

  那我只好转身过来批判深圳的高房价政策。

  目前深圳的房价,总体而言是仅次于北京,与上海相当,略高于广州。在全

球城市生活成本的排座次中,北京上海一般能进入全球十大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

市之列,深圳还没有进入十大,但也不远了,一般是在第11到20之间打转转。这

对深圳来说绝不是个好事情。

  房价高企意味着在你这里做生意或居住成本都会较高。这将极为严重地影响

到这个城市的竞争力。事实上深圳已面临着营商成本上升所带来的竞争力下降的

严峻问题。台商在东莞的聚集就是一个例证。

  你不能跟北京、上海比呀,人家高房价,人家有那个资格,北京是首都,全

国人民支撑着它呢,全国哪个城市萧条喽,也不会让北京萧条,所以北京有保障

;上海是我国在国际上力推的门面,倘若万商不云集的话,中央想办法也要让它

万商云集,所以上海也有保障。但你深圳谁来保障你的营商环境呢?你只有靠自

个儿,那你把房价弄那么高,把人家都吓跑了,可不好办。

  有人说啦,深圳的房价高纯粹是市场供求关系啊,政府干预不了啊,需求劲

旺,给抬上去了啊。这话也对,也不对。深圳需求旺盛是没错,可是大部分买房

者对高房价还是无奈,没办法,才接受,而且是靠按揭寅吃卯粮才有财力安家,

购房按揭时银行的利率政策又太过保守,贷款利率过高让消费者难以承受。大部

分人是用了吃奶的力气来供房啊,主政官对这一点却似乎无动于衷,而满足于深

圳人有钱买房这样一个论断。

  而且政府绝对不是说没有在供求关系上做手脚。最大一个关键就是二线关。

虽然所有深圳人都明白二线关对深圳其实已没有什么意义了,早该拆啦,但是深

圳地方一直没有拆,除了这事不取决于深圳地方政府外,也不能排除深圳地方乐

见这样。关不拆,关外物业就只能是深圳人的第二第三选择,购买力的七成以上

就会仍集中在关内,房地产商的视线就仍旧倾向于关内。关内的土地供应量十分

有限,可以说用一块少一块,这样关内的地价就不可能下降,房价就不可能低下

来。这对政府是有利的,因为政府通过卖地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在卖房

过程中,政府也能收到更多一些的税费。

  除此之外,政府本应做的还有平抑物价的措施啊,香港那样自由的市场经济,

港府还可以搞出“八万五”来打压房价呢,何况深圳乎?深圳市所谓的安居房,

自连续推出莲花北、梅林一村、益田村、桃源村等小区后,步伐显然慢了下来,

彩田村迟迟没有交屋,留仙村计划弃止了,而且更下一步,没有新的安居小区推

出了。在今年下半年之前的一年多时间,没有安居房分配方案出台了。

  政府兴建房的兴趣锐减,据分析可能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此前兴建的小区,

已基本解决了政府公务员的住房,他们可以无忧了,再接下来的主要购房者是低

收入阶层,但是在深圳来说,所谓的低收入阶层,大多也是白领,倘若勒紧了裤

腰带,也能买得起较经济的商品房,于是政府就没有迫切的愿望来解决他们的需

要;二是这部分人既然也是地产商的潜在客户,政府就不愿去得罪地产商,因为

深圳这两年增长乏力,房地产正是其中一个经济增长点;三是政府财力这几年由

于响应中央号召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缘故,变得十分的薄弱,前几年搞梅林一村,

政府又袖太多,现在财力不逮,就不想再依此模式搞下去,但是倘若新的政府小

区倘若在规划建设等方面比梅林一村差太多,就会没有市场,卖不出去的话,政

府就掉了大了。

  但是为了保持深圳的竞争力,压低房价是非做不可的一件事儿。无论是兴建

政府小区,还是兴建政府出租房,都得尽快操作才行。长远来说,深圳的房价应

该跟广州持平才算合理。

  深圳的对手:北京、上海、广州

  成都和重庆曾在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又一次起过争执,这对宿敌这次争执的

标的是,谁是中国的第四城市。当时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进行嘲笑。其实举目当

今之中国大陆,要说第四城市的话,难道除了深圳还有别个吗?无论是从城市综

合经济实力(其中一个主要指标是经济总量)、城市竞争力、城市商业人气(其

中一项主要指标是每周航班数量和客流量,另一项指标是星级酒店数量及开房率),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都属于中国城市的第一集团。这肯定是中国的

四大营商城市。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正是深圳的三大对手。

  先说北京。

  本来北京和深圳不应该是敌手的。这两个城市渊源极深,从心理上又最为接

近。可以说,深圳是北京派出的先头部队,北京是深圳的大本营和心理依归。北

京是深圳抱着吸吮的乳房,是深圳的快乐老家。先不说深圳的改革开放权是北京

授予的,深圳最初的建设者,从资金到人才都从北京获益良多,各大部委都在深

圳有办事机构。北京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按说他也不应将经济作为重点方

向。这样的话,京深之间就永远也不会分道扬镳。又或者,北京你就发展首都经

济,你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再加上你原有的重工业(深圳没有重化工业),那

么双方只有互补而没有竞争。但是北京和深圳还是成为了竞争对手,这全是因为

高新技术产业。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没有技术支持,深圳的解决方案是借用北京

的科研实力,把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吸引过来合作,解决技术和人才问题。这

在北京没有特重视高科技产业之前大家还相安无事,但是在2000年后,北京就不

干啦,说这是我的优势,我也要搞。北大、清华怎么着也得给面子啊,所以其产

业重心就无法南移深圳。

  深圳因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着一鞭,有了些基础,所以就雄心勃勃地想成

为中国的“硅谷”,北京说,只有中关村才是中国的硅谷。于是就要中央明确中

关村的至高无上地位,中关村战略就相当于80年代中国搞深圳、90年代中国搞浦

东一样,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这还不够,那个段永基还说什么干脆你别的地方也

不要搞高新技术产业了,都拿到中关村来搞,集全国之力打造中关村吧。深圳好

不容易争取到高交会作为国家级的盛会,与广交会、厦门投洽会一样的级别,以

为这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一个基础优势,然而北京很快就将国际周也要

升格为国家级,国家各部委谁不买一个面子啊,于是也好几个部委参加,阵势比

深圳搞得还大。搞展会北京当然有优势啊,可以请来许多中外政要、专家学者、

巨头大鳄,这一点深圳当然不能比。对于你来说,在北京和深圳之间你该如何选

择呢?要是怕冷你就呆在深圳,要是怕热就到深圳来;要是向往自由就来深圳,

要是热衷政治和钻营那就去北京;要是喜欢绿色和新鲜空气就呆在深圳,要是喜

欢沙尘暴那你最好呆在北京;要是做文化方面工作,比如做媒体,最好去北京,

要是做证券之类投资生意,那何妨呆在深圳,但是你在北京要有线人或靠山。

  呵呵,我是个刚从北京回到深圳的人。打死我我都不会定居北京,要是偶尔

出趟差北京那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再说上海。

  上海与深圳之间的矛盾,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怨深圳年少气盛,心气太高,

80年代蹿红了10年,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啦,居然想什么事都跟上海争,要知道

人家上海是老贵族啦,30年代都是远东第一大国际都会喽,从来中国第一大城市

的地位都没有动摇过,跟他争宠,你深圳凭什么?更何况近十几年的国内政治生

态,对深圳本就不利?

  这叫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倘若只是心理因素,那么找一下心理医生看一下也许就好了,问题是夺了宠

就意味着从前深圳得到的现在都得不到了,都给上海去了,深圳的利益受到了巨

大损夫,所以牢骚满腹也不足为奇。这问题出在我们国家做事情的习惯上,我们

做什么事总要抓龙头,解决主要矛盾,所以做事总要树典型,或者集中优势兵力

打歼灭战。非此即彼,抬这个就要打那个,否则就觉得冲淡主题。具有排它性。

这样子不好。

  上海你要成为中国的或者东亚的金融中心你就去成嘛,你别连我应得的一份

也拿去啊,我只是想成为区域的金融中心而已,这对我深圳很重要啊,这是我的

三大支住产业啊。都给你我怎么活下去?怎么跟广州竞争?

  所以深圳与上海症结就出在金融业上。先是央行总分行改革,上海自然是一

级分行,而深圳居然以行政级别原故划入到二级分行。许多原有的金融创新的权

力都被取消了,上海就借这机会连连有大动作,而深圳则偃旗息鼓。更有甚者,

那些外资银行们,在纷纷抢滩上海的同时,还有些家伙们趁机关了在深圳的机构,

这让深圳情何以堪?

  2000年底,深圳和上海又开始争另一个宝贝,那就是所谓的高新技术板块,

后来改名叫创业板。争的结果,深圳争了过来,但是上海顺水推车,从北京那里

拿到了主板合并的计划,也就是说,深圳你要将原有的主板合并到上海来。创业

板是画的一张饼,主板却是怀里实实在在的馒头,深圳丢了实实在在的馒头,却

只好拿着那张画着饼的纸,不能充饥。

  还有一争的就是IC产业,所谓的半导体产业。深圳也争不过上海,TMD 台湾

人就是喜欢大上海这种虚荣心你有什么办法?

  深圳如果不去跟上海争第一,以平常心看之,做好自己的事情,未必就会比

上海差。别的不说,就这城市环境,花园一样啊,交通这样顺便啊,上海远远没

法比。而且人才也多的是啊,总不能全都去你上海吧,深圳总还能留住不少吧。

你吃大饼,我们吃小饼行不行?

  再说,风物也要放眼量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来深圳与香港真的一

心一意联手的话,这还是个未定之局呢。谁也不能不承认珠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双

火车头之一吧。

  至于你是去深圳还是上海?我这样跟你说,如果你现在在深圳,那你就继续

呆在深圳,如果你现在在上海,那你就继续呆在上海,别挪来挪去的啦。如果你

从第三地来,正要在深圳与上海之间做个选择,那么,如果你是个女孩子,你去

上海吧,一是上海商业零售业远较深圳发达,你可在那里尽享购衣服买化妆品的

无穷乐趣;如果你是个男孩子,那么到深圳来吧,在深圳你若成功,那会远比上

海要成功。

  最后说广州。

  广州和深圳注定要成为冤家。这原因一如沈阳和大连、青岛和济南、南京和

苏州、杭州和宁波、福州和厦门、成都和重庆等等城市要成为冤家一样。为什么?

中国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嘛。

  广州原本是中国的外贸中心,然而现在中国最大的外贸中心是深圳,中国有

七分之一的货物从深圳出境;广州港原本是华南最大的港口,但现在深圳是仅次

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广州原本是华南的金融中心,但是深圳证券交易

所把一切都改变了,大量的券商在深圳崛起,许多的基金盘据在深圳,招商银行

及平安保险公司的成长更是让广州无可奈何。深圳在金融业的地位显然已高出广

州许多;总之广州以前是无可争议的华南王,但是现在广州在罗列自己的许多统

计数字进都有点心虚,所有广州在所谓国内大城市中排第一的时候,差不多都是

统计口径没有把深圳算进去。现在广州的经济总量还在深圳的前面,但是深圳超

过广州似乎是迟早的事情,除非广州象兼并番禺花都那样再将南海、佛山收入口

袋中,采用物理方法扩大体积。

  不过话说回来,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城市最应该搞好关系,因为在全中国,没

有哪两个双子星座的城市象广州和深圳之间这样联系紧密,广深线无论铁路还是

公路都是全中国最忙碌的城际交通线。而且广州也不是说没有可取之处,他还是

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圳学习,比如广州地产商的大盘就搞得比深圳好得多,比如广

州的房子就比深圳便宜,比如广州的媒体业就比深圳发达得多,而且广州的几家

媒体在深圳都俨然有反客为主的架势。

  至于您选择广州还是深圳?我想这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选择题。您如果是要离

开深圳的话,您也绝对不应该是去广州。

原载: <<深圳之窗>>之<<深圳社区>>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7
sdyhfao 发表于 2005-6-6 08: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金心异资深财经专家、因特虎创始人之一河南周口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先后在《证券时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供职,长期研究国内区域经济的变化趋势,因特虎深商论坛www.interhoo.net/forum/ 网文《深圳,你是到来还是离去?》、《珠三角失去竞争力了吗?》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8
willyin 发表于 2005-6-6 10: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我一直认为未来全国应该是个多极的格局,而国内的小区域内(所谓的小区域是指其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而不是指经济上的)原则上会是单极格局。

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将是未来全国的“极”,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各自的内部都大致会有且只有一个城市(广佛、深港、珠澳等可以看作是连体城市,作为单一城市来看待)能成为核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10:06:24编辑过]

使用道具

9
zwh7059 发表于 2005-6-8 17: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金心异这小子是个大杂家,整合大家的经济思想方面是顶尖高手,但提出新观点理念创新方面明显蹋陷。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蒋建波

使用道具

10
zwh7059 发表于 2005-9-21 20: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深圳市十一五规划思路:常住人口最多750万中新网8月30日电 “十一五规划决不用惯性思维!”在昨日深圳市政协“十一五”规划思路通报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的话掷地有声,表明了深圳将以全新思维编制新的五年规划,同时将首次同步出台配套政策,目标瞄准“解决第二个25年的方向和出路”。据晶报报道,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彪通报了规划的初步思路。规划拟定“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十五年深圳的目标定位是:建设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未来15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特区建立30周年,GDP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到2015年,全市GDP超过1万亿元。从2006年起,经过15年努力,到特区成立40周年的2020年,争取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达到香港和新加坡21世纪初的发展水平。 常住人口控制在750万内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常住人口将控制在750万人以内。而2020年这个数字将控制在1000万以内。陈彪表示,这些思路还有待深圳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只是一个基本设想。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将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1 20:47:23编辑过]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蒋建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