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wzxy
18012 129

[创新发展] 警钟已经响起   [推广有奖]

111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2 14:26: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于您的观点,我只想问一句: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还能容忍四大银行这样肆无忌惮下去吗?法定准备率这种国外发达国家很少使用的工具都被我们频繁使用却任然不怎么有效,敲打敲打这些银行在我看来很有必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3&from^^uid=257902
==========================
你认为四大银行什么问题需要敲打敲打。

六月出现短期利率上升,超过长期利率水平时,表明整个商业银行缺钱,而商业银行缺钱并不是人们认为商业银行放贷过度,而是资金运动规律决定的。全世界的商业银行都如此,而且与信货规模无关,这个现象周期性出现。央行在这个时间点上,收缩银根,是违背金融规律的。后果,你应知道,股市爆跌,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冲击,在银行系统内部,最受伤的还是中小银行。最后央行又不得不输入基础货币,来缓解流动性紧缩的危机。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12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2 14:4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赫赫铭儿版主对我发言的热情鼓励!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1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2 22: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刚见张高丽在贵州讲话,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如果ZF坚持宽松政策,中国的债务危机就会往后拖延。要特别珍惜这低增长、低通胀的最后时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赢得更长的时间,这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冶理污染都有积极意义。

希望警钟无音,天地平静!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14
A.C. 发表于 2013-7-23 01:05: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2 14:06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把ZF看成“傻子”,但很明显不是。国家机器的力量不是我们这些散兵游勇所能较量 ...
好吧,很明显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
我不敢说对国家每一个财政政策都100%的支持,是4万亿的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确实有很多成果,但我们不能考虑到经济总体运行环境。在那段时期内,个人比较同意我的宏观经济学老师的观点:不应该。
中国需要的是经济转型,而不是在投资这一架马车上吊死。
当然,四万亿确实很有作用,我并没有否认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15
贝克汉姆1 发表于 2013-7-23 15:48: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huishoufencheng.jpg

使用道具

116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3 15:5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A.C. 发表于 2013-7-23 01:05
好吧,很明显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
我不敢说对国家每一个财政政策都100%的支持,是4万亿的建设项目的建设 ...
为什么要把投资与消费增长分开讲呢,投资能够带动消费,投资增长,消费也会增长,你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两个指标对比就看出来了。

现在的情况是,投资增速下降,消费也下降了。至于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那是好事,说明老百姓收入增加了,这部分储蓄资金,并不是节约导致储蓄增加,而是投资资金通过再支出分流形成的,而一旦贷款增速下降,储蓄存款增速也会下降。两者增长率是高度一致,同升同降。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把居民储蓄存款直接与国民收入作比较,例如郭树清12年、周小川13年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言,把国内个人存款余额直接与国民收入做比较,结论是中国高储蓄率,谋体还说高储蓄是“中国经济之痒、百姓之痛”。但从经济学理论来讲,不能这样直接比较,居民个人存款与国民收入中的储蓄概念不同,不能直接比。除非用增量,并在理论上严格规定。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17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3 16:07: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贝克汉姆1 发表于 2013-7-23 15:48
1994年开始分税,前10年为什么没有疯狂批地,10多年以后,地方ZF才开始逐渐从卖地中获得收入。所以,房地产需求增长是因,卖地获利是果。切勿因朱这样说,大家也就这样说,结果是把因果关系反转来说。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18
A.C. 发表于 2013-7-23 19:13: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3 15:50
为什么要把投资与消费增长分开讲呢,投资能够带动消费,投资增长,消费也会增长,你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
关于您所说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以前金融学课上有道思考题就是这个。我当时的结论是我国居民部门的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里的消费并无直接拉动作用,过程就不在这里说了。
投资增长当然会拉动消费增长。不过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前段时间的一个报告,其内容是说中国经济2013年上半年高于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作者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居民部门已经开始不再从经济增长中获利。试问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真的有作用吗?
譬如最近的likeconomics ,虽然我本人觉得这个定远人不是很靠谱,但是其中“增长经济质量”一条我觉得很有必要。
对于我的观点,不知您有何批评修正意见?
刚刚从自习室回来头晕脑胀,意思表达可能有欠妥的地方还请见谅。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19
A.C. 发表于 2013-7-23 19:18: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2 14:26
对于您的观点,我只想问一句: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还能容忍四大银行这样肆无忌惮下去吗?法定准备率这种国外 ...
顾头又顾尾,这是我对中央银行六月份举措的评价。
想敲打四大银行,但是又顾忌民营金融公司和实体经济。
您的意思是说六月银行钱荒不是由于四大银行过度放贷造成的,这个观点我暂时持保留意见,因为您的论证简短而且不能让我信服,当然待会我会过去查查资料自己想一想。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20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7-24 06:22: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A.C. 发表于 2013-7-23 19:13
关于您所说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以前金融学课上有道思考题就是这个。我当时的结论是我国居民部门 ...
关于您所说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以前金融学课上有道思考题就是这个。我当时的结论是我国居民部门的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里的消费并无直接拉动作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257902
=============================
我的意思是,计算储蓄率不能直接用居民存款与国民收入来表示,因为慨念不同,除非有其他约定。所以,以这个指标为依据说中国居民储蓄高,消费低就是伪命题了。学术文章错误关系不大,但成为一种共识,甚致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依据,那就令人担忧了。

至于你的金融课思考题,我不了解,就不多说了,但我估计(你别介意)只是一种相关分析,而且理论模型设计可能也有问题。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