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划出自己最灿烂的轨迹。但是,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严格地说,她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此前10年,甚至20年变革和积累的一个结晶。
一所大学包括理念、体制、专业和课程等在内的实体的铸成,往往依赖于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多年的努力。
因此,我们把目光投向变革时代的大学校长。
★ 本刊记者/黄卫
张伯苓,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创办南开学校。
“私立非私有”
天津南边有一块盐碱荒地,是一个芦苇杂草都不愿生长的地方。
张伯苓在此建起南开中学,此后一路“南开”,一直开发到有名的八里台,创办起民国时期最著名的非教会办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
20世纪30年代,沿学校的主干道大中路,七桥一湖,夏季飘荷,冬季舞冰;南望思源堂,北瞧木斋 图书馆。同学常雇一小船,放舟而去,弦歌不辍……
从盐碱滩到桃花源,全靠张伯苓到处托钵化缘,一砖一瓦挣来。在抗战前30余年发展中,张伯苓为南开系列学校募集数百万资金,仅南开大学资产就增长到近3百万银元(以下货币单位同)。
这样的集资成绩,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个中艰辛,张伯苓说:“余在外所历艰难很多。”
1918年底,设南开大学动议一出,张伯苓和严范孙(南开的另一个创办人、被尊称为“南开校父”)准备募集基金130万元。严、张南下,拜望多次给南开捐款的天津老乡、江苏督军李纯(字秀山),恳请帮助筹款。遍访各省大员,募集大洋8.5万余元。
开办的钱勉强够了,日常开支还没有着落。张二次南行,重访李纯。李纯病重,未能谋面。他让人转告,筹集基金一事,他自有办法。1920年10月12日,张伯苓回到天津不到两周,李纯因病自杀。临死前立下遗嘱,将家产的四分之一(约合50万元)捐给南开大学作为永久基金。
张伯苓以南大董事会名义,推举李纯为大学创办人,李纯之弟李馨为南大基金保管人。南开兴建一座礼堂,命名为“秀山堂”,在堂前立李纯铜像。
每年李纯忌日,校方举行纪念活动,由张伯苓出面,邀请李纯家人,包括李的故旧部下、妹妹等人,前来铜像前致祭。天津各报竟相刊载,传为佳话。多年来成为传统,直到抗战爆发。
张伯苓的募捐成就如此斐然,最根本的还在于他始终奉行“私立非私有”原则。
张伯苓有两个坚持:不以办学为进身之阶,不以办学为求富之道。
南开的经费完全公开,每年的账目都放在图书馆里任人查看。张伯苓曾说,谁要查当月账目,他可以5分钟内告诉你。南开教授的工薪最高为每月300元,他的工资却一直定格在100元的水平上。教授们住的是南开院内绿树环绕、宁静幽雅的百树村,他却住在陋巷的3间小房里30年安之若素。
张伯苓有一句名言:“用军阀的银子办教育,就如同拿大粪浇出鲜嫩的白菜是一个理儿。”有时候,他还是会做一些妥协。1919年5月上旬,触犯众怒的交通总长曹汝霖递交辞职书,悄然来到天津,表示愿捐1万元,资助正在筹建中的南开学校大学部。张伯苓正苦于建校经费短缺,一时心动,准备聘任曹汝霖为南开大学部校董。留日、留美同学会相继寄信南开,表示异议和不满。张伯苓接纳多方意见,取消聘任曹汝霖为校董的计划,拒绝曹氏捐款。
对于一些难以拒绝的入学托请,张伯苓发明以“试读生”养免费生的办法。有权势者的子弟“试读生”,可以不经考试入学,但学宿费要加倍。试读一学期或一学年,不及格者就得刷掉。南开校友郑家骏回忆说,“几十年来我和内子(也是南开同班毕业)在世界各地偶尔遇到一些绅士淑女,叙谈起来听我们是南开人,也会说他们也在南开念过半年或一年书,内子和我听了就会微笑对看一下,很有趣。”
“予有才能的人以适宜的学术环境”
张伯苓说过,大学校长,第一条找钱,第二条找人。找钱,他找出了艺术;用人,他也找到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大学最要者,即良教师。”南开虽小,却聚集一批大教授,包括后来任职西南联大的化学系系主任杨石先、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师范学院院长黄钰生、商学系系主任丁佶、化工系系主任陈克忠、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者姜立夫等等。
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大学院《大学教员资格条例》所附“大学教员薪俸表”规定:教授最低月薪为400元,但南开教师的薪金远远低于这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批顶尖教授坚守在这里。
耶鲁大学博士、南开商学院教授何廉曾多次面对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高薪聘请,且工作和职责都更自由自在。他在《何廉回忆录》中写道,“张校长站起身来,极其热情而真诚地说,我应当留在南开,因为南开比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更需要我。他答应对陶教授说明我的情况,并且提出从大学预算中拨一部分款项供我下一学年研究之用。他还建议减少我的授课时间。我深受感动,当即决定留在南开。我向他建议在南开成立一个研究机构,他同意了”——这就是后来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南开经济研究所。
吴大猷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毕业于南开大学,曾留校任教。他的一番话或许最能说明教师之所以选择南开的原因:“我以为一个优良的大学,其必需的条件之一,自然是优良的学者教师,但更高一层的理想,是能予有才能的人以适宜的学术环境,使其发展他的才能。”
南开经常处于亏空状态,但张伯苓有这样的信念:教育机构的账上应该是赤字。任何学校当局若在年终银行账上有结余,证明他是一个守财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钱办件好事。张伯苓总是尽可能将每一分钱用在学生和教学上面。
教师们更为满意的,还有南开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曾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的柳无忌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这位天才的领导者,他以身作则,引导人们如他一样地为‘公能’的理想服务……环绕这位大校长是他的五位得力助手:黄钰生(教务),伉乃如(注册),华午晴(财务),孟琴襄(事务)与喻传鉴(中学)。他们那种爱护南开,为校长效力,鞠躬尽瘁的服务精神,感动了我们这一批外来的教授,虽然我们有时对于学校的行政作风并非完全同意。”
南开中学部主任喻传鉴是南开中学第一班的毕业生,是张伯苓亲自培养的师范生,梅贻琦和他是同班同学,曾邀请他到大学任教,但他志在中等教育。他和张伯苓一样,也是一辈子只从事一件工作,耕耘于中等教育达50余年。南开人对他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南开这艘船是张伯苓掌舵,喻传鉴划桨。”
华午晴,毕业于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后成为整个南开学校的会计课主任兼建筑课主任,总管全校的财务和基建。每一笔进账和花费在他的心中都一清二楚。即使支出一笔小小的经费,就算是张伯苓亲自提出来的,到了华午晴这里,他也要眼望天花板,慎重地思考一番。南开师生取唐诗“白眼望青天”之义,给他起个绰号叫“华白眼”。
1939年,华午晴因劳累过度而突发脑溢血去世。张伯苓提议把重庆南开中学的礼堂以他的名字命名。“午晴堂”这座礼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礼堂,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人,建筑造型朴实无华,颇有几分华午晴生前的风格。
需要指出的是,南开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往往是交叉任职的。秘书长黄钰生曾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注册课主任伉乃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化学教师,华午晴是建筑能手,喻传鉴则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考察教育便是考察社会”
张伯苓曾形容自己,“40多年来,我好像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只须不断地向前滚,至少沾不上苔霉,我深信石头会愈滚愈圆,路也会愈走愈宽的。”
1898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日本转让对威海卫的租借权,张伯苓在北洋水师通济舰上实习,亲眼目睹“国帜三易”,深受刺激。“我在那里亲眼目睹两日之间三次易帜,取下太阳旗,挂起黄龙旗;第二次,我又看见取下黄龙旗,挂起米字旗。当时说不出的悲愤交集,乃深深觉得,我国欲在现代世界求生存,全靠新式教育,创造一代新人。我乃决计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梁吉生教授说,张伯苓一生最大的困难,不是从没缓解的筹款压力,而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这个大课题。
北大教授陈平原认为,张伯苓发展出一种迥异于北大、清华的“实业兴学”路线。南开之“私立”,不只体现在经济上的自筹资金,更落实为文化精神上的“特立”与“自立”。
终其一生,张伯苓的“实业兴学”路线都面临非议。《何廉回忆录》写道:“他不欣赏自由教育,事实上在南开大学的课程表中看不出自由教育来,他的定向是鼓励职业的、实际的和技术性的学习。”
晚年的张伯苓逐渐认识到人文精神养成的重要性,8年的西南联大岁月,也给了南开更开阔的视野。1946年后,南开增设中国文学系。
上世纪20年代,张伯苓经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刻。1924年,南开大学商科学生宁恩承,向学生会主办的《南大周刊》投稿,名曰“轮回教育”。“轮回”就是转圈子。作者指出,有两个等级不同的圈子,一是国内升学圈子,从中学到大学,又从大学再转回去教中学;另一为出国留学圈子,先到美国去,在美国混上几年,然后再从美国转回来,回国教大学。作者进一步问道:“这样转来转去,老是循着这两个圈子转,有什么意思呢?学问吗?什么叫做学问!救国吗?就是这样,便算救国吗!”
这篇文章的确切中近代新式教育的两大弊端:第一,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在张伯苓的刻意追求下,南开学校的欧美化倾向十分严重。1924年前后,南开学校的学制来自西方,教科书不是英文原本,就是英文译本。据说南开大学生物课上解剖用的蚯蚓也要美国货,只有这样,才能和美国生物课本上的蚯蚓一致。
第二,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以南开1931~1933年 毕业生之职业调查为例,从事教育的高达33.12%。
文章一出,全校教师哗然。一些留美归来的教师,对此种言论大为不满。为了调解师生间的这场争执,张伯苓召集学生代表开会讨论。双方僵持不下。张伯苓以退为进,出走北京。师生间的争执还在继续。“现双方各走极端,学生们仍按时上课,秩序井然。惟无教员到班教授。于各种罢课中,此类罢课办法,尚属创闻。”
1925年初,在南开学校董事会调停下,师生双方达成谅解。学生会致函张伯苓,向校长道歉,明确表示愿意做出某些让步。
“轮回风波”告一段落,但余波未平。1925年4月,南开的80余名同学联名上书校长,要求张伯苓改变教育方式,除了外语课以外,所有的课程应该一律改为国语讲授。
张伯苓开始深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思想:“此种教育既非学生之需要,复不适于中国之国情,等于小贩经商,行买行卖。”
1929年,他先后访问美、英、意、法、瑞士、德、丹麦、挪威等国,历时9个月。这次考查,是他学习西方教育的转折点。他说,以前是研究学校的组织和外形,“现在考察教育便是考察社会”;以前觉得美国“样样都好,恨不得样样都搬到中国来”,现在知道,人家好是人家的,“教育宗旨不可仿造,当本其国情而定”。“土货化”改革拉开序幕。新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重新定位南开:宗旨是“知中国,服务中国”。
改革之后,南开风气为之一新。何廉领导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开始发布享誉中外的“南开指数”,包括“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天津工人生活费指数”“天津对外 汇率指数”等。
当年何廉的研究生、后来担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的杨敬年回忆说:“比如何廉讲的财经学,讲的都是中国财政,而我在大学读的英文教材,讲的是印度的财政学,所以南开大学的教材都是结合中国的,比如编写天津物价指数啊,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了,理论结合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这个是在当时一般国立大学都很少有的。”
从师法日本,到仿效欧美,再到“土货化”,此举一出,连蔡元培也叹服。此前,谈到张伯苓,他曾两肩一耸,做不置可否状:他么?办中学还可以,办大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