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星野
7929 78

[学习心得] 【第五期 有奖专题讨论】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融合趋势分析   [推广有奖]

11
yangyang918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8-31 11:38: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76579442@qq.co 发表于 2013-8-31 07:53
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是破除垄断的切入点,需要做的是相关法律的完善,控制住风险,对大部分企业和个人 ...
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信息透明,那么会加剧“好的企业,个人会以更低利率贷款,差的企业,个人以更高利率贷款”
——这样不是很好吗? 利率市场化追求的目标不就是这个吗?差的企业,利率不高,怎么覆盖高风险?


现在的困境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以较低利率融资
——现在的困境不是这个吧?应该是优质的中小企业没有获得较低的利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对中小企业一律采用高利率。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100 + 2 + 1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2
576579442@qq.co 发表于 2013-8-31 12:00: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angyang9189 发表于 2013-8-31 11:38
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信息透明,那么会加剧“好的企业,个人会以更低利率贷款,差的企业,个人以更高利率贷款 ...
我的重点在于信息对称后,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状是能融到资的不缺钱,不能融到的还是融不到,信息对称后,这种趋势有可能扩大。原因个人认为有两点,能做出来民营银行的肯定是大企业,他们一样厌恶风险,和目前的银行差别不大,肯定大家都去强优质企业;第二点,中国真正优质的中小企业的数量有多少,值得商榷。如果我是苏宁银行我一样不会贷钱给一般的中小企业。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到了原点,互联网金融是否真正的实现了信息对称,使得大家知道哪些是真正的优质企业。假设实现的了信息对称后,那么大家会一窝蜂的抢,是的,这时这种优质企业的融资成本必然降低,但是优质的企业我相信是少数,那么非优质企业以高成本都可能融不到资。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星野 + 5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3
w08241081 发表于 2013-8-31 12:34: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信息是否对称,甚至和风险控制关系也不是很紧密。还是交易成本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信贷是间接融资,风险由银行承担,因此银行与企业间关于融资的交易成本就高。证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因为一般为少对少,或者少对多,所以需求和供给方都必须有一定的量级才会参与进来。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星野 + 5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url=https://bbs.pinggu.org/forum-229-1.html]流通经济学版欢迎您![/col

使用道具

14
sunpj031 发表于 2013-8-31 14:59: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15
盛夏的暴雪 发表于 2013-8-31 23:04: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16
spirit-moo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9-2 00:08: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互联网金融,已经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我个人感觉目前为止,也一直缺乏很好的定义,虽然“互联网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者,谢平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定义,但是显然如果按照谢平教授的定义,目前看来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他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从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来看,符合这个带点乌托邦性质定义的金融模式应该并不存在,所以,单纯从概念提出的角度而言,中国不存在现实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那么现在大家探讨的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目前业内存在的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探讨,其实也一直处于概念模糊之中,各种模式,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定义来进行界定。所以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则大量的讨论都建立在基础定义不同的基础之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意义。
  总体而言,目前市场上,习惯把所有涉及到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经营模式,都定义成了“互联网金融”,当然业内还有一种倾向,其实是更直接、简单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联网企业,介入了金融领域,才是互联网金融。而金融企业使用互联网手段,则不是互联网金融,而习惯性界定为“金融互联网”。这种划分,单纯的其实就主体划分,习惯性将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对立起来,这种对立的后果是引发了业内大量的口水,实质的意义却非常有限,因为人为的排斥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
   暂且撇开定义,我们就现象来看,目前最普遍定义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大概区分其实是四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拍拍贷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当然P2P背后也开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贷模式,人人贷等模式,陆金所、有利网模式等,至于宜信模式,我个人认为是属于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线下运作的概念,跟互联网关系不大,所以暂不为定义互联网金融。),还有一系列众筹网站(这个模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发展有一定的成绩,国内暂时没看到太多的实质性业务网站,点名时间是个代表,但是带有一定的公益特征,还有待观望),第二个模式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较多。第三个模式其实是涉及到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上存在了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业。第四,则是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介入的金融服务领域,他们更多还是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要运营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领域,例如数米网、铜板街、东方财富网等基金代销网站,还有如融360、好贷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的网站。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20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yangyang9189 + 1 上文来自“江南愤青”的作品,很好的分析。
admin_kefu + 10 谢谢参与,鼓励原创

总评分: 经验 + 30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7
xxff 发表于 2013-9-2 02:2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产业金融的一个分支而已: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金融更进一步:说白了就是内部货币,与比特币、碳交易等等都是一路货色嘛!!!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20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非田畜弗衣食

使用道具

18
xxff 发表于 2013-9-2 02:31: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但是有一点,就像90年代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挪用股民的资金池打新股、卖掉你的股票、再给你低价买回来?如何监管?他们挣好多手续费;我就问我支付宝里的钱钱你怎么给我保证安全?当然你可以说可以在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都比你存银行强,所以会吸引一大批资金进来?但如何监管?二问?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1 + 1 观点有启发
admin_kefu + 1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非田畜弗衣食

使用道具

19
reduce_fat 发表于 2013-9-2 09:16: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网络银行在欧美国家很流行,能节省纸张,保护环境。而且随时随地查阅自己账号,十分方便。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100 + 1 + 1 视角新颖

总评分: 经验 + 100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复制粘贴积分链接 https://bbs.pinggu.org/ext8_airdrop.php?airdropfrom^^uid=2669999

使用道具

20
bruce.z 发表于 2013-9-2 09:31: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前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金融快速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许多个人投资者和小微企业的需求,是实体金融的强有力补充。但另一方面对于大额需要担保等的重要金融活动还是线下的金融机构更具可操作性,风险控制也更有保障。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金额的大小灵活选择不同的机构。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08241081 + 100 + 1 + 1 + 1 对论坛有贡献
admin_kefu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