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len6699
7659 3

[政策分析] (一道作业题,供大家参考!)中国当前转型期的失业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725 个
通用积分
0.0001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985 点
帖子
11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3
最后登录
2011-2-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当前转型期的失业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就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首先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分析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特殊背景和面临的尖锐矛盾,把中国的失业分为转型性失业、隐蔽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针对失业形成的不同原因,找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澄清理论认识、确立“就业优先增长”的宏观政策、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辟和拓展“就业新空间”、建立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选择和开发适用先进技术。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失业人口与日俱增,就业矛盾异常尖锐。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计算,我国农村目前剩余农业劳动力已达2亿多人,每年大约有1000多万人要求转入城市产业部门就业。而城市本身就业压力也很大。除每年新增就业人口800多万人需要收纳之外,目前国有企业大约有3000多万冗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面临下岗、失业的威胁。所以,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遇到了来自城市失业人口的激烈竞争。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流动就业人口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

诸多情况表明,当前我国存在的失业剧增和就业压力极大现象已经成为摆在决策层面前,成为亟待加以解决的“难题”。

一、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

1、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失业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其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其它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亦即资本增殖的根本条件。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而这必然会导致两种对立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迅速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而它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因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失业大军,即产业后备军。

当前对待我国失业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其进行分析。

用传统方式思维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因为一旦承认了社会主义劳动要素的商品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后界限就不存在了,并且否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其实,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单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差别也许仅仅在于发达程度不同,二者的根本区别恐怕还在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不同。再有,劳动者当家作主与劳动要素成为商品,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根本不构成一对矛盾。这里所说的是劳动要素成为商品,而不是劳动者本身成为商品。实际上,劳动者亲自生产和出售某种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而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另一种商品,这与他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取得一定的货币工资并换回相应的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况且,劳动者的社会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民主和公民权利而体现的,这与劳动者是否把自己的劳动资源作为商品出售并没有直接的本质联系。

实际上,我国的劳动资源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家通过单一的计划实行统包统配。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旧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依然起步缓慢;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劳动资源的商品化进程要缓慢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要依靠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来实现供求平衡,而且劳动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生产和分配作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统一体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借助市场微观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共同发生作用,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正是产品商品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生产要素的价格理顺了,整个产品的价格体系才能合理;只有当生产要素按比例分配时,整个社会生产才能按比例进行。因此,开放劳动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价格调节劳动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深化分配制度、劳动人事体制、解决我国就业压力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2、 借鉴西方的观点进行失业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失业理论主要包括: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古典主义失业理论、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理论、奥肯定律、现代失业理论、蒙德尔开放经济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隐蔽失业理论、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等。

虽然西方国家与我国国情不同,且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差异较大,但是西方失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我国的失业现象。在我国,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失业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密切,高增长率和低失业率相伴随,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相伴随是一般的经济现象。有关实际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奥肯定律。按照奥肯定律所估计统计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痛苦的经济“滞胀”以后,有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理论已经被修正,从长期看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已经得到了证明。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二者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替代关系。这一方面是源于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发达,预期对于总供求均衡的影响还不够显著;另一方面我国现在出现的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持续压力,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及体制问题在近年来比较集中地释放出来。

二、当前我国失业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失业问题有其特殊的背景,解决失业问题面临着相当尖锐的矛盾,需要深入剖析失业问题形成的不同原因,找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1、我国失业问题面临的背景因素

(1)关于国内背景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这意味着我们肩负“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在现有体制和技术状况下,农业已有2亿富余劳力,工业中也有几千万下岗、待业者;另一方面,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势必要进一步使城市和农村释放出更多富余人员;再一方面,我国总人口还在上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数量亦很可观;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和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所有这些均表明,增加就业、减少失业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关于国际背景分析

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开始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和某个阶段,我国国内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和企业将会受到较大冲击,随之而来的便是失业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加大。

(3)关于时代背景分析

世纪交替,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迅猛发展。发展高科技与庞大的劳动力供给之间形成了一对非常明显的矛盾,如何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同样也是亟需作出回答。

2、我国失业问题面临的矛盾分析

(1)失业理论滞后与失业问题严峻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在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受传统观念束缚,人们对劳动力商品属性、劳动力市场、劳动要素配置、就业、失业、再就业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没有形成理论上的突破。

而现实情况却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失业规模逐步扩大,失业层面不断加宽,治理失业的难度更加明显。

(2)政府管制壁垒与劳动力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刚性就业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只能通过计划调配。在不同行业、企业、事业、行政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不仅要受到国家规定的政策和条例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许多部门和单位自行制定的“土政策”的限制。

进入转型时期,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对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而目前我们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事业部门实行的人事制度、劳动管理制度明显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步伐,这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或劳动力单向转移的矛盾

当前我国不仅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存在着与这一经济结构交错在一起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造就了整个社会“农业”和“非农业”的人口结构。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率缓慢,一方面城市经济不仅难以有效带动农村发展,而且其自身的结构升级也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中,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始终难有大的突破。因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或劳动力的单向转移,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这种转移是与经济转型同步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中的工业涌来时,工业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由于其本身开始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并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增长而逐步下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转型的同步化,无疑加剧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4)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国内大量劳动力被“拒之门外”之间的矛盾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国外商品的大举进入,我国面临着进口扩张的极大压力,国内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和企业将会受到较大冲击,失业人数趋于增加。

与此不对称的是,由于国外劳务市场并未对外承诺“全方位开放”,因此我国国内大量剩余劳动力相应被“拒之门外”,这种开放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非对称”冲击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思考。

(5)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增速减缓之间的矛盾

尽管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但由于基数大,净增人口数量巨大,劳动力数量同样也增长速度一直很快。

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已从高速扩张转向近年来的自发收缩态势,经济增速明显减缓。而我国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又对保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提出了渴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把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3、 我国失业形成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转型(传统计划经济转为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由粗放性经营转为集约性经营),导致了转型性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迫切期望解决“冗余人员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情况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例如股份制改造进程中分离富裕人员,以及企业减员增效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政府也在尽可能想办法解决企业负担,减少企业的社会职能,以促进经济持续而稳步的增长。这种类型的失业主要集中在城市部门、国有企业等。

(2)经济体制改革,导致隐蔽性失业。家庭联产承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于是,中国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和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被乡镇企业就地吸收,另一部分随着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日益放宽,不断涌向城市。而城市未能够有效地吸纳这些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时,农村劳动力就从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化。此类失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3)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结构性失业。在体制转轨阶段,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尚不发达,再分配机制的地方利益分配关系安排不够合理,国家产业政策应有的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重复建设和地方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般家电生产为代表的结构趋同,直至近年以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代表的结构趋同均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这种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化单体企业形态。这样,不但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从根本上阻碍了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在市场供求形势总体上已经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卖方市场初步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时,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必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压缩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和就业的同时,增加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和就业。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压缩淘汰过剩的落后生产力,努力实现产业振兴。其中,压缩淘汰过剩的落后生产力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实现产业振兴,发展高新技术及第三产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约束下,尚未全面启动,相对滞后,形成了中国目前的产业空洞。其结果便是大批企业职工纷纷下岗。在这些下岗职工中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同时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较深,没能力或者不愿意走到新的岗位,造成大量结构性失业。

(4)社会流动性增强,导致了摩擦性失业。当前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流动性极度增强,劳动者在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时间而产生的一定时期的失业问题。

(5)总需求不足,导致了周期性失业。目前,国内需求不旺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造成国内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就在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从消费需求方向来看:由于市场改革的加速,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等,导致人们对收入预期心理下降,未来消费支出预期上升,造成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倾向减少,消费需求不振。在农村,农业继续徘徊,农产品市场结构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进一步约束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农村消费不旺。从投资需求来看:首先消费不足制约了投资需求。从根本上讲,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的增加,投资不可能无限制的循环下去。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消费仍然出现继续滑坡,使得投资的乘数效应大大降低。其次银行对市场前景和贷款安全性的担忧,使各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采取“惜贷”的不积极态度,限制了企业的生产投资。

因此,投资不足和消费不足构成了国内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缺乏原动力。在这种形势下,供给过剩,商品价格低迷,众多企业开工不足,人们的就业机会减少,形成了目前的周期性失业。      

4、当前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要澄清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概念。

澄清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概念,要明确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按照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失业人数剧增和就业压力过大问题。

第二,确立“就业优先增长”的宏观政策,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目管理体系中,并放到优先的位置上。具体来讲,政府作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四是可考虑帮助部分劳动者由失业问题较严重的老工业城市和地区向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和城市实现地区迁移。

第三、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

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又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

第四,在农村和城市之外开辟和拓展“就业新空间”。

由于我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自身尚有为数较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新增就业人员,这就形成了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员之间的“互相拥挤”、“相互排斥”现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农村和城市之外开辟和拓展“就业新空间”。

现在看来,大力发展小城镇不啻为一条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既可以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也能够吸引一部分城市失业人员。这种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一旦形成规模,其就业吸纳能力和就业容量同样是十分可观的。

第五,建立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加入WTO后,我国面临进口扩张的极大压力,因此出口规模必须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选择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这不仅符合我们的现实国情,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最后,选择和开发适用先进技术。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这就决定了我们应当选择那些使用劳动多、资本少的技术进行生产。这些适用技术主要包括: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行外围改造,即在辅助操作中尽量使用劳动力;从国外引进劳动相对密集但对发展中国家仍然适用的技术;大力开展乡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对国外以资本密集型技术为特征的进口资本品的依赖。此外,我们还应把开发和推广适用技术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都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它们的发展,既可以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大大增加就业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志霄编著,200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周雪飞,2002,《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淮桔成枳”现象与“本土化”特征分析》,《财政研究》第1期。

3、谷书堂主编,2000,《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供大家参考 作业题 转型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业 失业 转型期

沙发
zhenbawa 发表于 2008-3-23 10: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m01][em01][em01]
……

使用道具

藤椅
ggkj 发表于 2008-4-8 16: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

使用道具

板凳
忙考研 发表于 2008-4-10 00: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好,谢谢!留下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