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耕耘使者
20186 22

[其他] 中国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具体年份? [推广有奖]

贵宾

学术权威

3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812817 个
通用积分
148.1696
学术水平
109 点
热心指数
173 点
信用等级
87 点
经验
93394 点
帖子
4550
精华
0
在线时间
28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6
最后登录
2024-5-8

100论坛币
李铁指出:“20世纪末,中国ZF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560-46169.shtml
请问,中国提出城镇化战略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比如什么会议,什么报告?
谢谢!

最佳答案

毕盛 查看完整内容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短缺,对城镇居民的粮油等物资的供应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因而从政策和制度上设置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壁垒,走的实际是一条反城镇化道路,使得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
关键词:城镇化 中国城 Article Expert artic 中国 战略
沙发
毕盛 发表于 2014-1-4 22:07: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短缺,对城镇居民的粮油等物资的供应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因而从政策和制度上设置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壁垒,走的实际是一条反城镇化道路,使得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改革开放前仅18%,2001年提高到37.7%,2006年则进一步提高到43.9%。城镇人口由不足两亿增加到5.77亿[1]。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无论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还是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相比,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是人类文化特别是现代文明的摇篮,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发展的有机载体。中国的市场化还没有完成,国际化又步入门户,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此条件下,我国城镇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是个必然趋势。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领头羊。未来20年,中国要实现几亿农民进城的目标。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
       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小城镇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大战略”就这样被正式提了出来。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着眼,从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着眼,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问题,倡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指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同时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又对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政策导向,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根据这些论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似乎可以这样表述:以有效转移农村人口、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为基本要求,以发展小城镇为重要途径,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海中玄鸟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4-1-4 22:50: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给你推荐仇保兴的中国城镇化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houyang223 发表于 2014-1-5 02:14: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5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指出:“根据工业不宜过分集中的情况,城市发展的规模也不宜过大。今后新建城市的规模,一般可以控制在几万至十几万人口的范围内”。这期间我国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和建制镇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保定等。[3]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在此战略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三管齐下推动新城镇的发展,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同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新城镇的发展由此推向高潮。
  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开始执行,以法律形式宣示了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同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两年后的1992年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城市发展逐步趋于合理。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已经明确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政策性问题,同时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动力源”。显然,“十五”计划所强调的城市发展重点仍然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了突出这一意图,“十五”计划还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政策上的这种导向,使小城镇偏好形成了强大惯性。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追求的是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基于以上考虑。全国各地均在进行探索,如2003年10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调查和试点的基础上,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适应成都地区的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由此进入起步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国务院于2006年5月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houyang223 发表于 2014-1-5 02:20: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刚忘了上传附件。更具体的信息请看附件中的文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耕耘使者 发表于 2014-1-5 11:29: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ouyang223 发表于 2014-1-5 02:20
刚忘了上传附件。更具体的信息请看附件中的文档
这位老兄开玩笑了,里面根本没提到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使用道具

7
耕耘使者 发表于 2014-1-5 11:29: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海中玄鸟 发表于 2014-1-4 22:50
给你推荐仇保兴的中国城镇化
谢谢,我想知道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时间。

使用道具

8
SpencerMe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4-1-5 11:3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好 我也在研究城镇化 这个具体的时间我也不太清楚 看到的文献说78年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这个城镇化最近经常被提及 就是拉动内需么 因为外需收紧了 我国的城镇化率远远大于工业化率  这是不科学的,你可以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咱们的城镇化做个比较。祝好运。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有问题来发帖,来发帖没问题!
我尊重版规,一切为了学术!
Stata专版版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651470-1-1.html

使用道具

9
houyang223 发表于 2014-1-5 11:49: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耕耘使者 发表于 2014-1-5 11:29
这位老兄开玩笑了,里面根本没提到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这个信息呢?
195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指出:“根据工业不宜过分集中的情况,城市发展的规模也不宜过大。今后新建城市的规模,一般可以控制在几万至十几万人口的范围内”。这期间我国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和建制镇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保定等。[3]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在此战略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三管齐下推动新城镇的发展,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同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新城镇的发展由此推向高潮。
  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开始执行,以法律形式宣示了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同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两年后的1992年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城市发展逐步趋于合理。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已经明确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政策性问题,同时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动力源”。显然,“十五”计划所强调的城市发展重点仍然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了突出这一意图,“十五”计划还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政策上的这种导向,使小城镇偏好形成了强大惯性。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追求的是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基于以上考虑。全国各地均在进行探索,如2003年10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调查和试点的基础上,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适应成都地区的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由此进入起步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国务院于2006年5月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耕耘使者 + 1 + 1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houyang223 发表于 2014-1-5 11:52: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城市化战略不是一个一直发展中的政策吗?
195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指出:“根据工业不宜过分集中的情况,城市发展的规模也不宜过大。今后新建城市的规模,一般可以控制在几万至十几万人口的范围内”。这期间我国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和建制镇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保定等。[3]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在此战略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三管齐下推动新城镇的发展,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同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新城镇的发展由此推向高潮。
  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开始执行,以法律形式宣示了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同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两年后的1992年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城市发展逐步趋于合理。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已经明确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政策性问题,同时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动力源”。显然,“十五”计划所强调的城市发展重点仍然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了突出这一意图,“十五”计划还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政策上的这种导向,使小城镇偏好形成了强大惯性。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追求的是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基于以上考虑。全国各地均在进行探索,如2003年10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调查和试点的基础上,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适应成都地区的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由此进入起步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国务院于2006年5月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