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gfisher
4416 25

[经济现象] 【大鱼推荐】克鲁格曼:美国走向拼爹时代 [推广有奖]

高级会员

学科带头人

5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467 个
通用积分
6.1238
学术水平
480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388 点
经验
37840 点
帖子
660
精华
12
在线时间
10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3
最后登录
2015-3-29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大鱼按:现在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克鲁格曼近期在其纽约时报的专栏中评论了近年来美国的富二代继承财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美国税收政策给予了批评。事实上,中国这种拼爹现象更严重。中国有句老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时候大鱼比较欣赏美国人这种居安思危的特性,很多时候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美国社会就会展示一定的前瞻性的担忧,从而纠正政策的失误。因此,大鱼觉得这种心态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


专栏作者美国走向拼爹时代保罗·克鲁格曼 2014年03月26日 download.jpg

       看来,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代表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将成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或将是这个10年最重要的一本。皮克提可以说是世界上研究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他不单单是记录了如何有越来越多的收入汇聚到一小群经济精英的手中。他还有力地证明,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承袭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


       要明确的是,皮克提承认我们还没有真的回到那个年代。迄今为止,美国1%人口经济地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高管薪酬和奖金,而不是投资收入,更不是财富继承。但是,美国富人榜前十名中有六位是财富继承人,而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并且如今那些经济精英的子女一开始就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正如皮克提指出的,“逐步走向寡头统治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这让我们很难乐观得起来。”

       没错。并且如果你想要再多几分悲观,就想想美国众多政客们在做些什么吧。或许美国寡头统治的萌芽还没有完全成形——但是我们两个主要政党中的一个,看来已经是在一心捍卫寡头统治集团的利益了。


      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如今的大共和党更关心富人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家庭的利益,虽然一些共和党人拼命做出与之相反的虚伪姿态。但我怀疑,认识到共和党有多么偏爱资本回报,又是对工资收入多么不屑的人却比较少。可被继承的资本收入支配着工资收入,财富支配着工作,这便是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实质所在。


       要明白我在说些什么,就要从实际政策和政策建议出发。人们普遍认识到,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竭尽所能地为最富人群减了税,并且他将中产阶级纳入减税范畴,实质上是政治上赚吆喝的赔本买卖。但却没有那么多人明白,享受到最大的减税优惠的并非那些高薪人士,而是那些剪息票的投资者和有大笔遗产的继承人。没错,最高一档的劳动所得税税率从39.6%降低到了35%。但是由于股息被作为普通收入征税,其最高税率却从39.6降到了15%——而遗产税却被完全取消了。


       这其中的一些减税优惠在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完全取消了,但重点是,布什时代大力推出的减税措施主要是减了非劳动所得的税赋。而当共和党重夺国会的一个议院后,他们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众议员保罗·瑞安(Paul Ryan)的“路线图”——呼吁取消利息税、股息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根据这项计划,一些完全依靠继承财富生活的人将无需支付任何联邦税


       与这种向富裕阶层倾斜的政策相对应的,是一种说辞上的倾斜;共和党人似乎常常一心要赞美“就业创造者”,却忘了提到美国就业者。2012年,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坎托(Eric Cantor)为了纪念劳动节在Twitter上发了著名的一条,歌颂企业主。最近,坎托据说在大共和党的一次会议上提醒自己的同僚:多数美国人为他人工作,这至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奥巴马对商界人士的所谓诋毁完全站不住脚。(另一个原因是,奥巴马根本没这么做过。)


       事实上,不仅多数美国人不是企业所有者,而且企业所得以及绝大多数的资本收入,都越来越集中地汇聚在少数人手中。1979年,1%收入最高的家庭得到了17%的企业所得;到2007年,这同样一群人却拿着43%的企业所得和75%的资本利得。但这一小群精英却得到了大共和党全部的爱,和它政策面的多数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请记住,两位科氏兄弟都位列美国富人榜前十名,还有四位沃尔玛的继承人。巨大财富买得巨大政治影响——不仅仅是通过竞选献金。许多保守派生活在一个由智囊团和俘虏媒体组成的智力泡泡中。这些媒体归根结底是由几位财大气粗的献金人提供资金。毫不意外的是,那些身在泡泡之中的人会本能地认为,对寡头有益即是对美国有益。


       正如我已经提出的,结果有时看来会十分好笑。但我们要记住的重要一点就是,身在泡泡之中的人会代表他们的赞助人行使巨大的权力。而向着寡头统治的飘移仍在继续。


翻译:曹莉


(本文引自纽约时报,克鲁格曼的专栏)
为了帮助大家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学点英语,大鱼帮助大家找到了该文的中英对照,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复下载。克鲁格曼的文笔可是相当的好,他写的随笔还是值得学习一下哦:)

本帖隐藏的内容

美国走向拼爹时代 -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pdf (590.13 KB)



对大家有启发吗?如果喜欢,记得点击我的头像下方加关注成为我的粉丝哦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分享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奖励100论坛币。
   

更多精彩内容请安装人大经济论坛手机客户端:
http://www.peixun.net/misc/app.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克鲁格曼 拼爹时代 大鱼推荐 克鲁格 鲁格曼 克鲁格曼 美国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bjy1285582 发表于 2014-3-27 06:40: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使用道具

藤椅
zzheric 发表于 2014-3-27 09:1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hanks for sharing ~~~~~

使用道具

板凳
fengyg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4-3-27 12:00: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kankan

使用道具

报纸
seraph1217 发表于 2014-3-27 14:02: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默默点个赞,然后分享之。。
QQ图片20140327140119.jpg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bigfisher + 60 + 4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60  热心指数 +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Crsky7 发表于 2014-3-27 20:21: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克鲁格曼的专栏

使用道具

7
仙潮 发表于 2014-3-27 20:33: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的文章

使用道具

8
zhzhjjxue 发表于 2014-3-27 22:16: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9
王经纬 发表于 2014-3-28 19:03: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
自强不惜,实事求是,穷则独善其身
厚德载物,经世济民,达则兼济天下

使用道具

10
xuhaoransean 发表于 2014-3-29 15:20: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nicely done!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