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ng1999
1445 1

留学抱团,不利个人发展 [推广有奖]

  • 5关注
  • 6粉丝

讲师

6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50 个
通用积分
0.0018
学术水平
36 点
热心指数
41 点
信用等级
36 点
经验
15667 点
帖子
396
精华
1
在线时间
3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最后登录
2021-9-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留学抱团,不利个人发展

时间:2014-04-08

来源:http://edu.workercn.cn/224/201404/08/140408144936270.shtml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但中国孩子在国外容易抱团,对留学地的生活“水土不服”,令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该如何应对这种尴尬?有专家建议,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不妨考虑将新加坡作为留学目的地,新加坡超过70%是华人,是中西文化交融贯通之地,学生不仅可以很快适应当地生活,还能学到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

  离家近,广东学子青睐新加坡
  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各大学内基本都随处可见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留学的广东学生很多。汕头男生小林高二就到新加坡留学,他说,大多数人会讲中文,交流方便,且回家方便,是他选择新加坡的原因。珠海女生小敏则青睐新加坡的法律完善:“一个人在外,不想走太远,安全是第一位的。”

  广州女生Rabbit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中国高考的留学生,2012年她在广东实验中学参加高考,成绩上了一本线,但她依旧选择出国。虽然新加坡的气候跟广州的夏天差不多,但是水土不服还是成了Rabbit到新加坡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当时高烧半个月不退,不敢跟家里说,怕他们担心。出来后才发现,学会照顾自己是很重要的。” Rabbit今年春节回了一趟广州,待了十来天,没想到回到新加坡一直咳嗽,两个月都没好。Rabbit笑言回广州已经不适应了,她决定毕业后继续在新加坡读硕士,然后留下工作。

  留学生喜欢组“中国小圈子”
  中国学生到新加坡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虽然新加坡华人多,但大学统一用英语授课。虽然不少中国学生雅思、托福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英语用得还是不熟练,“就说词汇吧,同一个感觉可以有三到四个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卡住了。所以留学首先要克服的是语言障碍。”

  中国留学生的凝聚力很强。这种凝聚力是优势也是他们的缺点。很多学校会刻意把来自同一国家的学生打散,让中国学生与印尼学生、越南学生一起上课,但他们还是会组成一个中国小圈子。上课跟外国学生在一起,温习、讨论时又回到自己的小圈子。这种小圈子一天不打破,中国学生就会一直用中国的思维来考虑问答,也用他们在国内学习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的话,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个人发展 Rabbit worker 新加坡留学 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 新加坡留学 高中毕业后 个人发展 实验中学

[img
沙发
Bing1999 发表于 2014-4-15 09:09: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人留学在外,该不该“抱团”?【转载】


来源:http://page.renren.com/601411486/note/902006612


时间:2013年04月20日



人生苦短,哪有那么时间用来不开心~~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个人也有个人的观点,处境,和看事情的态度。于是我准备先“离题”一下,说一说我个人的人际关系。

    都说对于学商的学生来说,人际关系很重要。我在一次招聘会(career fair)上有幸与同学校大三(junior year)的一个白人女孩Casandra相识。记得那天,我去参加career fair不过是看看流程,体验体验氛围,毕竟自己才上大一,并不指望能有job offer,所以也不是很在乎自己和招聘者的谈话,不过是随意聊聊,了解行情而已。只是第一眼看见Casandra的时候,只觉得她非常得神气,谈吐举止落落大方。从她和招聘人员的对话中,我感觉到她是一个非常有气场,非常有胆识的女人。相比于其他在career fair中面对雇主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大部分人,她显得格外活泼明艳,引人注目。于是我上前主动和她搭话,想要结识这样一个朋友。“我叫Mia,是freshman,今天第一次参加career fair,可不可以跟着你走走看看,听听你是怎么和那些招聘人员搭话的?” Casandra一口答应了,于是我在整个career fair都和她在一起,看她如何impress那些来招聘的人,怎么回答有些雇主刁钻的问题,如何为自己打圆场,觉得自己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事后我知道她是我们商学院一个学生组织的主席,也邀请我去参加那个组织。“你以后需要什么建议,选专业,修改简历, 都可以来找我,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和email,能帮你的,我一定想办法。”她跟我说,并且拿出纸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递给我。

    我突然想起了我刚开学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同样是大三的中国女生,不知道为何,却和这一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和她才见第二面,我还不是商学院的学生。我在那段时间渐渐发觉了自己对商业的兴趣,准备转进商学院,听说那个中国女生是商学院的,就提了一句自己有转学的意向。谁知道自己等来的没有鼓励和建议,却是义正辞严的反对。她当时显得非常的急躁,宛如受了什么威胁一般,问我,“你知道自己进了商学院想学什么吗?” 我说我才来大学几个月,还不清楚,但是自己最近参加了一个商业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却发现了自己对商业的兴趣,想要试试。她立刻变得很歇斯底里,一口咬定我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兴趣才学商业的,不过是所有亚洲人都想学,我才跟风准备学的。紧接着,她又罗列了学商的种种不好,说我怎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商业,弄的我一头雾水。我心里面不经犯嘀咕,你既然说学商不好,为何自己还要学这个?你既然说我是亚洲人而跟风,为何你自己也在”跟风”?但是后来,我渐渐意识到,她并不认识我,也不了解我,也不是故意要诽谤我,如此对我妄加推论,不过是对竞争惶恐,自己安慰自己而已。于是我也没有反驳她说的话,最后还对她说了一声”谢谢你的建议”。

    大家或许可以猜到,我和Casandra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却很少再和那个中国女生真正来往。当我得知自己转专业被商学院录取的之后,和Casandra约好了在周末小聚,她又给我提供了不少建议,当然除了学业和事业之外,我们也聊了男人,家庭,假期旅游,美国南北部差异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所在的商学院亚洲学生极多,我也问过Casandra,作为商学院的“少数人种”,她怎么看待亚洲人。她笑着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boring。“但是,你很不一样。”

    当然我个人的两个经历还不能说明什么,跟中国人抱不抱团似乎也无关,但是这解释了我个人为什么不能够和中国人“抱团”——因为文化差别。我几年前来到美国,学校里几乎没有其他黄种人的面孔,我又和美国的家庭住一起,潜移默化,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自己的思想观念也在不知不觉地在改变。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过,我非常欣赏美国人的那种“从容”,因此如今的我和“从容”,随性的人也更容易相处 (见学会一种美国人的从容)。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快乐,自在。中国背景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因为从小在竞争的体制下成长,难免患得患失。当然,我并没有说把自己同化成美国人就是优势,有中国文化底蕴是劣势,相反,我反对这种观点。中国文化中必然有很多精华是美国文化中没有的,当然美国文化中也有很多东西是中国文化值得学习的。不过,我也相信完全抛弃中国文化,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美国人”,或者完全拒绝融入美国社会,严格遵循中国文化传统只和中国人扎堆这两个极端也并没有错。选择什么文化作为自己身份的证明并没有对错之分,唯一可以评判的标准仅仅是你自己个人快不快乐如果你觉得作为“中国人”很快乐,那就继续做中国人,相反,如果你更喜欢美国人的”从容“,也不妨可以试试,做一个美国文化背景造就的人。那个中国女生说的关于学商业好不好的问题不见得都是假话或者错话,Casandra给我的建议也未必句句发自肺腑,但是人人都喜欢在自己舒服,快乐的环境中生活,和显得愿意帮助自己的人相处,不是吗?

    所以,对于留学在海外的中国人,该不该”抱团”,我的答案既明确也模棱两可。明确的,是唯一判断的标准,不是别人或者大部分人说和“中国人”在一起好,还是和“美国人”在一起好,你就应该遵从,而是你自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觉得什么样的群体更适合自己,更适合自己未来发展。模棱两可的是,这些选择并无对错,也没有优劣,不过是个人自己的想法。再往大的方向说,人,也是一种生物,有着生物最基本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只有利用好自己这个本能,随着自己心走,靠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大脑判断的人,才能做什么事情,做什么选择都不后悔。
[img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3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