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angrila3
1254 0

通货膨胀“输入和输出”谁之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粉丝

大师

4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9921 个
通用积分
123.1233
学术水平
87 点
热心指数
93 点
信用等级
50 点
经验
341360 点
帖子
245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5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3
最后登录
2024-4-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王海峰  2008-03-21
摘 要: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情况下,2007年下半年通胀压力陡增,全球流动性过剩是本轮经济周期中通胀压力急剧增加的深层次原因,发展中国家以“通货输入”为代价,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全球通胀压力,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调整面临内外交困的压力。
关键词:通货膨胀,外汇储备,国际市场,国际金融
  2007 年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由于全球性石油、食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下半年出现了全球性通胀压力。美国4季度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6%,超过全年4.1%的平均水平,远高于2006年2.5%的平均水平。欧元区11月和12月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比前3个季度平均水平高了1.2个百分点,远超过欧央行2%的控制水平。日本2007年1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7%,避免了全年的通货紧缩。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发展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通胀压力。经合组织分析报告显示,俄罗斯2007 年通货膨胀率可能会达到11%,比2006 年高2 个百分点。印度2007 年GDP 平减指数为6.4%,比2006年高0.1个百分点;工人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落。巴西消费价格指数2007 年预计上涨3.9%,比2006 年高0.8个百分点。相比,中国2007年通货膨胀压力逐月增加,1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前11个月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加4.6%,预计全年通货膨胀率超过4.6%,面临1997年以来最为严峻的通胀压力;其中,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目前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一是表面上看,2007年8 月份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扩散,引发全球金融动荡,成为美欧流动性逆转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拐点。实际上,始于2006年底的次级房贷危机客观反映了美国房贷和金融市场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积聚的风险,基本特征体现为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创造出大量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财富,导致2005和2006年上半年在美联储不断推高利率的同时流动性大量泛滥。同时,近年来美元大幅贬值,大量过剩资金为了回避风险,通过对冲基金进入国际石油、金属和矿产品市场,直接和间接地带动了主要以美元结算的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为全球通货膨胀形成和扩散埋下了祸端。
  
  二是石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的成本,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很高的美国和欧洲影响最大。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导致运输成本大幅上涨,增加了国际贸易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此外,石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使得生物质能的比较优势显现,发达经济体开始利用植物油、玉米和大豆来生产工业燃料,使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粮食价格的上涨。世界银行估计:粮食和石油的这种替代关系对本轮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大约在20% 左右。
  
  三是美国过度信用消费偏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国消费者在全球负债消费,体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美元泛滥。同时,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各国对美元的过分依赖以及发展中经济体近年来持续的增长能力,吸引了大量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服务于发达国家市场的跨国投资。结果形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债权,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实体财富的大量输出。此外,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客观上带来了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压力增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利用其竞争优势在全球组织生产和营销,导致资本大量流向部分发展中国家,产品大量流回发达国家,带来了所谓的全球经济失衡,体现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双顺差和个别发达国家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正是这样一种国际生产分工和经济结构导致发展中国家被动地承接了全球粮食、能源和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而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跨国公司分享了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成长带来的巨大利益。2002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率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就是最好的佐证。
  
  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一方面坐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实惠,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放任美元贬值,将其内部问题外部化,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面临巨大压力。
  
  首先,发达经济体及代表其国家利益的跨国公司在全球消费和生产市场中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其自身经济周期性特征决定世界经济总体走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型国家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也通过金融衍生工具部分地传递给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很大的压力。
  
  其次,发达经济体通过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价廉物美的商品,有效回避了通胀压力,却又来无端指责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假如没有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进口品,仅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发达经济体就不可能在经济持续扩张的同时,将通货膨胀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再次,美国在放任美元贬值的同时,却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放任美元贬值有助美国经济繁荣、改善美国贸易状况、释放美国经济的风险。以2002 年2 月1 日为参照日,2007 年底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贬值69.5%,19.7%和40.1%。2007年美国经济明显减速后,美元仍在继续贬值;2007 年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贬值9.8%,4.4%和2.3%。美元对欧元的大幅贬值,导致人民币不仅面临来自美国,而且也在面临来自欧盟的升值压力。
  
  最后,发达经济体一方面希望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价廉物美的商品,来减轻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自身贸易赤字增加,而促使发展中经济体货币升值。但是,人民币升值又会导致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吸纳通胀的能力必然减弱。此时,部分国家又来指责中国在“输出通胀”,此时的借口变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调研发现,2007年中国一般技术工人成本与印度和越南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广东企业的平均雇工支出不到总成本的5%,即使劳动力成本增加50%,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到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输入和输出 通货膨胀 劳动力成本上升 消费价格指数 金融衍生工具 通货膨胀 输入和输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