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qttier3
847 0

[国际金融] 比赛谁先投降——一场正在中国楼市上演的游戏? [推广有奖]

  • 2关注
  • 4粉丝

教授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691 个
通用积分
0.1837
学术水平
10 点
热心指数
25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11630 点
帖子
4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7
最后登录
2017-2-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海外权威媒体周四(2014.5.29)撰文指出,中国楼市降温状况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到底哪一方会先认输——而不管是购房者,开发商还是政府先让步,都能说明很多中国在如何控制这个看似很像是严重经济萧条局面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

数据供应商克而瑞公司的研究主管David Hong声称,现在是个死局,开发商打赌市场会很快触底,只要政府让步于增长的压力。但数据却显示,购房者不太可能放弃抵抗:房价在2014年的前四个月中已经下滑10%,越来越多人采取观望态度,等待出现更好的价格。

开发商的态度也依旧强硬,宁可让库存堆积也不愿意降低价格。很多开发商能够在一次短期的下跌中幸存,因此也敢于豪赌政府会最终放宽流动性来刺激增长。这使得决策制定者们陷入两难。

相比以往,他们不愿出面干预的意愿更强烈。但根据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的数据,包括交易和建筑在内,楼市已经占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2.7%的比例,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是15.7%。这个行业任何程度的放缓都可能导致政府承受巨大压力,需要采取措施来维持经济的强劲表现。

极有讽刺意味的是,楼市放缓的一个原因正是政府的反腐败行动。在香港和中国大陆都有物业代理业务的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指出,政府官员和关系人曾经占据房地产买家数量的30%,因为害怕吸引到注意力,他们现在都不敢出面购置物业。

施永青补充称,另一个已经消失的市场主力是那些进行短期交易来获利的投资者,他们已经因为市场的放缓而转换了策略。

此外,除了国内楼市之外,投资者们现在还有包括外国物业在内的其他新选择。

富裕的中国人可能在大陆已经有多处房产,他们正在开始把钱转移到海外,购买来自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伦敦,加里福利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地新启动的项目。房地产行业服务供应商仲量联行的数据指出,1季度中国对外的住宅开发项目投资规模同比增长80%。

在价格持平的情况下,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就是库存。在2012年和2013年的市场蓬勃期积极买入的土地,意味着2014年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住宅供应出现。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估算称,4月底的时候,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住宅存量相当于14个月的销售量,接近2012年2月时候16个月的高位。这将使得房地产开发商的运营资金面临很大压力。

施永青指出,库存问题在很多小城市更严重,交易量的萎缩之后将会是价格的调降,在二线和三线城市里面已经有大量的供应过剩。

部分杠杆比例较高的开发商无法持有库存太长时间。大开发商可以将债务进行展期,但是即使是他们也发现,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获得新的资金都越来越难。由于银行已经不再愿意提供帮助,小开发商不得不以极高利率获得资金。

穆迪认为,库存高,销售状况不利,融资渠道有限的开发商特别容易在市场放缓的趋势中受伤,再融资的难度也高很多,已经有不少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付短期债务。

关注海外发展的地产基金承明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哲曾经是房地产开发商复地集团的首席财务官,他指出,一般情况下开发商在市场放缓开始之后的六个月到一年之间会有现金流的问题,因此从9月开始, 应会有大面积的降价。

一个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这种降价是否会迫使政府改变现有的立场。

楼市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最大收入来源:土地销售有时会占据预算资金的60%。放慢的房屋销售意味着开发商没有更多前来购买更多土地,这使得地方政府没有办法得到进行公共投资的资金,而增加公共项目投入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手段。根据摩根大通的估算,地方政府的土地销售收入在2014年会减少5%到20%。

中央政府正在试图让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收入的依赖,但其中的缺口很难被快速弥合。随着库存在2012年的时候达到峰值,政府不得不出面降息,并增加货币供应。

一家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过去十年里,每一次都是政府让步。他们越是这样做,一次最终的崩溃也就变得越是不可避免。“

中国人民银行(PBOC)原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新财富》杂志撰文称,居民现金回报提高导致投资者买房偏好转变、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基本满足、外来工购买力相对有限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告别疯狂,到达价量增长放缓乃至调整的拐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团队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楼市扩张势头明显放缓,这也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实质风险。

摩根大通预计,如果中国实际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放慢5个百分点,那么就有可能抹去0.6%的中国GDP增长。不过中国房产价格崩盘的风险依旧有限,因为决策层仍有进行政策调控的余地。

该行指出:”楼市的调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里最大的宏观风险,主要是在房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卖地收入减少方面得以体现。“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前几年的”疯狂“之后的确在遭遇困境。全国范围内,新建住房价格、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面积的增幅均明显回落,房屋销售面积持续下滑。由此催生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的担忧是自然而然的。

中国最大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万科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不过政府的城市化进程将在未来15年继续拉动需求。

万科总裁郁亮称,增长减速预示着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结束,但他也表示该行业前景仍然健康。他声称,房地产业的白银时代刚刚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楼市 JPMorgan 中国房地产行业 中国房地产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楼市 游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7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