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地人和888
2008 9

[经济热点解读] 形而上学的唯物哲学观误导了中国教育发展。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粉丝

讲师

4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78 个
通用积分
9.7024
学术水平
10 点
热心指数
14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25293 点
帖子
343
精华
0
在线时间
4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4
最后登录
2023-3-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形而上学的唯物哲学观误导了中国教育发展。

作者:柯领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的大学里,我的《唯物主义哲学》这门课考了100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肠地对我说:“你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学得很好,深刻领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希望再接再励”。经过多年的生活体验以后, 一个基于基本事实的判断——中国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形而上学,是近来糟蹋中国社会思想进步的病根。



     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和理论界倡导的是“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中国的“理论、课程、教材、教法、实践”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假、大、空”的教学和社会文化,已完全沦落成了毫无生命活力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僵尸。


     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教育体系恰恰缺少了这些元素,成了“反文化”与“反教育”系统;学术界深陷“苏联唯物主义模式”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定义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一些非常片面而又落后的价值判断中。在今天世界人文书库和人文书刊里,除了有一些佛教书和风水书以外,基本上找不到当代中国学人写的任何学术著作。显然,唯物主义是一种瘟疫,已经把中华民族的学术体系与教育体系彻底摧毁,使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里被落后的教条所主导基本上没有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学术一个模样,学校一个模样,课程一个模样,教材一个模样,教法一个模样,考试一个模样,个性一个模样,是一堆堆无精神、无灵魂的僵化物,成了全世界学术界的笑柄;这部分印证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据《凤凰周刊》2006年第16期的一篇文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针对“中国威胁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100年以内不会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力的先进思想、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先进的思想。)这样的理论指导的教学,必然会遭到学生们普遍的唾弃与“撕书、扔书、烧书”的报应;



看一看今天的世界,人文科学繁荣的国家,普遍重视体育、重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精神高于物质”; 以所谓倡导唯物哲学的地域普遍轻视体育、轻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物质高于精神”。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化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前苏联与东欧倒台的根本原因。


人的情感与意志需要多元的刺激,才能保持其激情与活力,如果被一种外在的唯物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人格就会萎缩,人种也会退化,国家就会衰亡。“唯物主义”就意味着一元、无自由、物质主义、形而下、物质高于精神、无个性、求生存、计划经济、集体主义、集权政治、人治、官本位、被动、呆板、说假话、死亡。“人本位中心的哲学”意味着多元、自由、精神主义、形而上、精神高于物质、有活力、求发展、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法治、人本位、主动、浪漫、求真理、创新。  而事实上“意识决定物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这样的人本位中心的哲学的价值追求更有其发展的合理性。由于缺少个性与务虚的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已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



谈到中国的大学,有精神内涵的言必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和西南联大。大学是理论界和青年的知识圣殿。优秀的青年和学者到知识圣殿,首先是心灵的升华,他们的个性和质素到大学从朴素到专业性的提升。充满理想的青年才俊,为了理想去选择自己的追求,落定自身的专业方向,创新未来。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一所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人类文明史上的笑料。整个大学校园被一种官本位的庸俗氛围所笼罩而导致全面精神疲软,缺少人文价值观的引导,缺少人文精神的“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所形成的“追求真理”的气场,使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修养,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圣地”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内心的精神生活,教师与学生们都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



   中国几十年来,办大学主要是办理工科,用不着办文科。这一落后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依然严重存在。 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思潮的现实反映。在赤贫时期,物资追求是精神追求的最低级阶段。把这种低层级的唯物思想扩大化,是形而上学,这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几十年来,片面重视数理化与科学技术而轻视情感世界和人文艺术所造成的灾难正在渐渐地呈现出来,当代的学生们难以从学校的枯燥的课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普遍沉湎于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像是一群浮游动物,在一种寻求刺激的虚幻的世界中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运动、艺术、人文、亲情友情的亲密接触,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与接受有精神深度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配合造就了成堆成堆的追星族、嘻哈族、卡通族、草莓族、啃老族,花少女、花美男,成了身体虚弱、心无定力、精神空虚、躲避崇高、打扮怪异、物质享乐、东飘西飘、精神恍惚的宅男宅女,六神无主而又偏偏倒倒地行走在大地上,被喻为“游戏的一代”。



     事实上,人的成长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缺少阳光与大地“精、气、神”的哺育,其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有气无力永远都难以成熟与长大。

     一个阶段,整个中国在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导下,还在用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创建的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主的“知识教育模式”来填鸭式地培养学生; 以及还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幼儿与小学生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主要接受的是“脑”的教育,而缺少“心”的教育,打下的基础是功利的价值观与残缺的心智。 就像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中学教育受高考绑架,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类练习题训练成了知识的奴仆,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缺少“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高贵感,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大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老师们面面俱到的满堂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培养的是身体虚弱、人格残缺与高分低能的人。



     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价值体系形成了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五统”教育体系——“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这个系统事实上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身、心、灵”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废人”,决不让你毕业。 在这里,良知要求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呼唤中国教育由“死亡”走向“苏醒”,走向“再生”!



作为知识殿堂,文、史、哲、艺术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审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大学学风在于文、史、哲、艺教育,文、史、哲、艺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艺弱,则大学弱,国家弱。


要拯救中国教育, 必须摆脱形而上学的唯物史价值观,“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建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进行“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内涵与外延创新,生活方式创新”这六个方面的系统建设。要“以人为本”,由“国家本位的教育体系”转型为“以人本位的教育体系”,建设“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追求“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的统一,要放弃“唯物主义”的一元价值观,倡导审美的多元主义”。



中国式的教育考试体系,要把学校教育与高考考试相分离。生命是平等的,教育要公平。没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学校与班级建设不以考试分数论高下、不排名;把学生们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引向课外活动与个性化的学习去发展特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创造性。



从小孩开始,人格教育第一、智能教育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要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寻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平衡,强调“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劳动、音乐、文学、美术、哲学、美学”等这些核心课程学习第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脑、英语、历史、地理等”这些工具课程学习第二的教育价值观;要培养学生“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培养学生务虚的激情,与培养学生“仰望星空与俯察大地”的高贵感。强调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这才是中国教育文化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删改)。



作者简介:

柯领,美籍华人,教育学者。作者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kelingrd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 形而上学 形而上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教育 形而上学

搞了这多年,才明白怎么缺什么!

使用道具

搞了这多年,才明白咱们缺什么!

使用道具

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失败,在于基础性哲学的蒙昧和退化!

使用道具

报纸
haffer 发表于 2014-6-3 06:11: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地板
☆似水流年☆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4-6-3 10:53: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使用道具

7
天地人和888 发表于 2014-6-3 21:04: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基本的哲学观有疑问,人们信念能不出问题吗?

使用道具

8
wolf789 发表于 2014-6-3 21:59: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楼主分享!
“独立思考”是最基本的能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使用道具

9
龙血与战魂 发表于 2014-6-3 22:18: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这个问题我感觉就像要求大学必须是象牙塔。问题的关键是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应当培养什么人才,过去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文艺范,民国范的人才。现在可以养闲人了,所以需要了。

使用道具

龙血与战魂 发表于 2014-6-3 22:18
楼主这个问题我感觉就像要求大学必须是象牙塔。问题的关键是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应当培养什么人才,过去 ...
     你可能还没有看明白文章的内容。几十年来,我们的大学有人才吗?为什么言必留学哈佛剑桥,什么海外留学? 西方有这个要求吗?那一天国外的人才选拔言必北大清华看看。我们的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连蒋介石的英文翻译都出错,还谈什么?

   中国已经没有教授和专家了,都是一些自我营销大师!你懂的!
   在民国困难时期,中国还有为事业献身的学者。现在有吗? 学生首先要有素养和抱负,再投身专业!这个很重要。一个郭京毅,制定国家法律,可以为自己留法律漏洞,这算哪门子的龌蹉!让老百姓能信这些条条框框吗?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21:42